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docx

    • 资源ID:6816684       资源大小:18.5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docx

    1、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比喻 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

    2、: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 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

    3、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夸张 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

    4、,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2)缩小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排比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判断要

    5、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对偶/对仗 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

    6、记忆。 典型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借代 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判断要点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典型例句(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反问 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反问的作用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

    7、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典型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设问 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自问自答。 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的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典型例句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对比 什么是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判断要点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矛盾有深刻的认识

    8、。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典型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练习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

    9、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

    10、歌唱,都在演奏。(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按要求改写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手法)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