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1增长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6808835       资源大小:202.54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1增长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第三方面:国际间的扩散特征。(1)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发达国家借助于不断进步的技术,依靠通迅和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向世界其它国家延伸,使增长成为世界性的。(2)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距离相当大。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一个特定的经济时代的标志,是因素什么促使经济有一个不断向上的增长趋势?这便是我们要讨论的又一个问题。 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多种多样。例如: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而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模仿国外先进技术,限制进口,保扩国内工业等措施,也成功地发展了本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虽然发展经

    2、济的途径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不外乎于四大要素的贡献:一是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和激励;二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和环境质量;三是资本品,包括机器、工厂和道路;四是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工程、管理和企业家才能。这四大要素,象四个轮子推动经济滚滚向前发展。以下,我们对这四大要素分别加以讨论。人力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队伍的技术水平。一个国家可以购买最先进的设备装置,但这些设备和装置需要那些有技术的受过训练的劳动力来使用,并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提高劳动力的阅读能力、健康程度、纪律意识以及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操作能力

    3、,都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力的质量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自然资源要素是指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发达国家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在农、林、渔业方面获得了发展的后劲。但当今经济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并不是经济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如:美国纽约市的繁荣主要源于它高度发展的服务业;自然资源稀缺的日本,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获得了国富民强和经济昌盛。再如弹丸之地的香港,依靠贸易自由港的优势,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份额很大的地区。资本形成要。积累资本是需要牺牲许多当前消费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一般都在新资本品上大量投资。在大多数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10-20%的产出都用于

    4、净资本的形成,二十世纪对汽车、公路和电厂的投资浪潮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资本的形成还包括那些由政府承担的为新兴的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社会基础投资(social overhead capital),如引水工程、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应该说明的是:这些投资先于贸易和商业,为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这些投资私人公司是无法进行的,只有依靠政府,使这些投资能有效进行。技术进步对于提高生产率是十分重要的。增长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象欧洲、北美和日本那样生产潜力获得具有提高的原因所在就是持续不断的发明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更主要的是以一种不为人察觉的方式,微小地、不断地提高产品和质量和产出的数量。当然也有

    5、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如蒸汽机的发明等。技术进步并不只停留在找到更好的产品和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一种企业家精神,这种制度的创新也将推动经济不断攀向新的高度。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 (E.F.Denison) 受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委托。根据美国历史统计资料,对美国19091929年和19291969年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作了对比分析和估算。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总量(即劳动和资本)的增加。第二类是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的生产率)的增加。其它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基于以上分类,丹尼森采用定量的方法,把国民收入总增长率按照每一种投入因素所做出

    6、的贡献逐一分解,以考察每一种投入因素在经济总增长中所起的相对作用。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按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划分投入要素,并认为由于土地面积固定不变的,即使有土地开采和矿藏开采也是资本投入量增加的结果,因而土地不会有投入量的增加,在投入要素中不考虑土地的作用,所以可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类投入要素。然后选择某一年作为基年,考察该年中每一单位投入要素对产量所作出的相对贡献以及各投入要素的数量,并得出基年的总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总产出量也将不断增加。假如在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同时,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的话,则总产量的增长率一定大于投入要素的增长率。丹尼森将总产量增长

    7、率归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投入要素的增长率,另一部分是单位投入要素的产出增加。例如某年国民收入增长了4,如果该年的投入要素实际增长了1.5,则可以确定每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必定增加了2.5。丹尼森利用索洛框架对美国经济增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所谓索洛框架是指诺贝尔奖得主索洛建立的一个测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的解释框架,它以生产函数为切入口。我们知道一般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Q=F(K,L,T) (101)其中:Q为产出,K为投入的资本,L为投入的劳动力,T代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是生产函数。并假定T的变化引起K和L边际产品的同等增加,因而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 Q=TF(K, L), (102)经过一系

    8、列变量代换可得 (103)其中SK 为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丹尼森分析了1929年-1982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如表101所示:表101 美国人均潜在产出的增长(1929-1982年)(每一时期内年平均增长率)19291948194819171973198219291982人均国民收入1.242.260.231.55总要素投入0.610.150.38劳动0.400.18-0.040.20教育0.44工作时间-0.21-0.24-0.33-0.25年龄-性别构成0.00-0.15-0.11其它0.172.090.16资本-0.120.480.26土地-0.05-0.070.05单位投入的产出1

    9、.011.650.081.17知识进步(剩余)0.491.080.68规模经济0.220.320.210.27资源配置改善0.290.300.070.25法律和人文环境-0.170.01-0.010.02资料来源:爱德华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趋势,19291982(华盛顿特区,布鲁金斯研究所1985)表18-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长达53年的时期里,潜在国民收入的年人均增长率为1.55,而单位劳动占用的资本的增长,在总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只占人均产出增长的15。值得一提的是丹尼森令人信服地指出教育在人均产量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的论点。从1929194

    10、8年的大萧条和二战时期到19481973年的高速增长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只从1.24上升到2.26,这一极其微小的差异(每年增长约为1),却使这一时期里人均收入增长了约40,丹尼森将这一提高归因于“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advance)。另外,表101最令人注目的特征是1973年以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平均率仅为0.23。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在此期间为负值。丹尼森通过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之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要使经济增长,就必须更勤奋地工作,节制消费,增加投资,改善流通环节,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推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并尽快推广其成

    11、果,使之成为生产力,最有效地配置生产资源。丹尼森将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使增长率在短时期内见效的措施,例如促使资源更合理,更畅通地流动,提高国民收入中储蓄和投资的比重等;另一类则可以促使增长率保持长时期上升的措施,如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力素质尽快提高等。除了对上述因素的考察以外,丹尼森还考察了政府各项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其结论是:与其他因素相比,政府政策的作用相对很小。他曾列举31个政策项目,其中对经济影响的最大值也只不过每年0.1个百分点。因此他认为,很难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去影响增长率,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方面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仅在于保证国民经济不再发生每

    12、次衰退时总要出现的增长率停滞现象。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一般都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这与经济增长的定义是相吻合的。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并排除价格波动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产量的增长率,其公式如下: (104)该公式只能计算两年间的增长率,如果要计算某一时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则可以用以下方法:以这一时期的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依据,采用复利方法加以计算,公式如下:假定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r,时间跨度为t,Y0为基期(t期第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Yt为t期最后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 Yt = Y0 (1+r)t (105) 或用对数方法求得: log

    13、 Yt =log Y0 +tlog(1+r) (106)或 从以上第二与第三个公式中可以看出:t期的增长率与该期的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有关,但与其它年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因此如何选择年份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经济正好处于衰退时期),而第t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又很高(经济正好处于繁荣时期),那么计算出来的增长率就偏高。反之,第一年较高而第t年又较低,则计算出的增长率就会偏低。所以,在选择上,就要注意使第一年与第t年所处的经济周期在相同的阶段上,这样就可消除经济周期波动对增长率的影响,得出比较正确的增长率。为避免复利计算可能出现的误差,获得更精确的增长率数值,

    14、还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加以计算。这种方法考虑了所选时期内每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所计算出的结果可排除第一年与第t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对增长率的影响,使计算出的数值与实际的数值误差最小化。目前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分析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其方法如下:假如是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衡量经济的增长,那么就可以在增长率中减去人口的增长率,如果以rp代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代表人口增长率,则 rP=r- p (107) 或者 式中P0为基年的人口数,Pt为第t年的人口数。 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趋势 经济增长是总产量增长,即总供给增加。因此可以从生产函数来分析经

    15、济增长的源泉即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设经济社会的总生产函数为 Yt=AtF(Lt,Kt) (108)式中:Yt为t期总产量,At为t期的技术状况,Lt为t期投入的劳动量,Kt为t期投入的资本量,F为生产函数。对该生产函数关于时间变量t求全导数,得:上式两端除以Yt ,并定义参数为劳动产出弹性参数为资本的产出弹性参数, 则有 (109) 即: 产出增长率=(劳动力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技术进步增长率也可用下式表达:(1010) 其中(1-):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份额: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 :资本在生产中的份额资本投入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由此可看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劳动力和资

    16、本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三个方面。如果劳动力对增长的贡献是资本的3倍,那么 现代经济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所谓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的能力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培训获得的技能,当把人力资本也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生产函数可写为 Yt = At F(Lt,Kt,Ht) (1011) 式中Ht为人力资本。读者可按以上方式推出增长率的分解式。总结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大致概括出经济增长的七大趋势:(1) 资本存量增加的速度远比人口和就业量的增长速度快,并导致资本深化。(2) 二十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

    17、实际工资水平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3) 长期看,工资与薪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略微有些上升,但近20年来几乎保持不变。(4) 实际利率和利润率有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但在二十世纪它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5) 按照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率应稳步上升,但自1900年以来,这个比率实际上是下降的。(6) 二十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储蓄占GNP比率和投资占GNP的比率一直是稳定的。但是,1980年以后,美国的国民储蓄率急剧下降。(7) 不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国民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产出增长大大高于加权平均后资本、劳动和资源投入的增长,表示技术

    18、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经济增长的环境分析一国经济要保持高速、稳定、持续、协调地增长,不仅与资本、劳动、技术的投入有关,而且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有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济增长才能成为现实。反之,投入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完全不能发挥作用。1. 社会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是一种社会过程,它与社会的其它过程紧密相关,特别是与政治、社会的稳定直接有关。社会环境的优化,将对经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稳定在社会环境下,投资活动会持续增长。这是由于投资是一项长期的经济行为,投资的收益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体

    19、现。如果社会环境不稳定,投资的预期收益为负,毫无疑问,投资者一定会停止投资。第二、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劳动者富有劳动供给的积极性。假如社会不稳,劳动者的就业、生活乃至生存均将遭到威胁,导致劳动者劳动供给的积极性减弱。第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生产者具有生产的积极性。由于社会稳定,生产者将会有预期的利润,因而,愿意进行生产活动。第四、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具备了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条件。交通顺畅,信息传播快,水、电、能源、劳动力供应正常,为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亚洲的“四小龙”均是在社会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求得经济增长的。2. 生态

    20、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并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过程,因而生态环境也有一个自身的再生产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其一,增大经济增长的成本,遏制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投入也会增加,有可能出现资源赤字,迫使人们使用更低品味的资源,从而引起生产成本的急剧增长。其二,经济增长越快,工业越发达,对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环境污染将造成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或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当经济增长负超应超过的正效应时,经济增长也就失去其现实意义了。因此,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必

    21、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3. 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环境是一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它对经济增长亦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在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一国经济可以较快地增长,特别是有利的国际环境,可以为本国的产品提供国际市场,填补资金缺口,引进技术,为本国的经济增长开辟新的空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充分利用战后一段时间内对他们有利的国际环境,走贸易立国之路,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全方位开辟国际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腾飞。反之,如果国际环境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减缓甚至停滞,如战争的爆发,经济增长进程自然中断。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二十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oy

    22、 Forbes 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vsey.D.Domar) 同时独立地提出了内容基本相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界一般将两个模型相提并论,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Harrod-Domar growth model),这个模型旨在说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基础之上的,但在分析方法上,比凯恩斯的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更进一步,它采用了长期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了分析社会经济实现稳定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哈罗德在建立其经济增长模型时作了如下的假设:(1) 社会经济只生

    23、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品,因此,该模型也被称为“一部门经济”的增长模型。(2) 社会生产过程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且两种要素不能相互替代。(3) 储蓄倾向不变,即边际储蓄倾向等于平均储蓄倾向,因而国民收入水平决定储蓄水平。(4) 资本劳动比率固定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率也不变,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和资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5) 技术状态既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哈罗德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抽象为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率。即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哈罗德又进一步将经济增长率细分成三种含义的增长率:第一种是实际的增长率(G

    24、t): 指一定时期实际国民收入增量与原有国民收入之比。第二种是有保证的增长率(GW): 指充分利用资本而获得的国民收入增长率。是假定技术不变条件下的增长率,也是企业感到满意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第三种是自然增长率(GN):指在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是潜在的或最大可能的增长率,是从整个社会来看适应于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又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假如劳动力年增长率为3,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为4,则自然增长率GN =3+4=7。(2) 储蓄率,s = S/Y,即储蓄额(S)与国民收入(Y)之间的比值,并且全部储蓄均转化为投资,其余国民收入都用于消费。(3) 资本产出比率v

    25、=K/Y。即每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需要的资本量,它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这样一国的经济增长数学表达式为 G=s/v (1012)式中G:为增长率,s:为储蓄率,v为资本产出比率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一国经济的增长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成正比,与该国的资本产出比率成反比。假如某国的储蓄率为30,资本产出比率为3,则该国的经济增长率G= s/v =30/3=10。如果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该国若要将增长率提高到12,则储蓄率必须达到36,若储蓄率只能维持在30而无法增长,则资本产出比率必须降到2.5。按哈罗德经济增长含义划分的三种增长率的基本公式为: 实际增长率Gt = st/vt (10-13) 式中 Gt :

    26、实际增长率 st :实际储蓄率 vt :实际资本产出比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 sd/vr (1014)式中 GW :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称合意增长率 sd :合意储蓄率 vr :合意资本产出比率现举例说明:假如消费倾向C/Y = 0.8,资本产出比率v = 4(拟定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第一年产量为100,可以列出表11-2。表102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计算年份有保证的增长率(GW)产量或收入(Y)消费(c)投资式储蓄(I=S)产量式收入的增量(Y)消费增量(C)投资增量或储蓄增量Y=S1-1008020251058421543110.2588.2022.055.254.201.05115.7692.6123.155.514.411.10表中,第一年的储蓄率s = 20/100 =20。由于已假定v=4,所以GW = 20/4= 5。如果第二年的实际增长率刚好等于GW 达到5,则国民收入应增加到105;又假定储蓄倾向不变,则第二年的消费和储蓄各增加5,分别为84和21。其中储蓄的绝对量虽然增加,但相对比例仍为20,即s=21/105=20,储蓄又全部转化为投资,因而决定了第三年的有保证的增长率仍为5,即GW =20/4=5。当第三年的实际增长率正好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5时,国民收入又增加了。这表明在s=20,v=4的不变条件下,经济增长一直保持5


    注意事项

    本文(11增长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