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docx

    • 资源ID:6791943       资源大小:20.5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docx

    1、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 法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

    2、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指名读.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 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 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

    3、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 江 吟白居易残 月阳 美江 露水题西林壁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

    4、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 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 板书-庐山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说?2学生汇报.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九百多年前,48岁的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当时已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板书课题)

    5、题西林壁4解释诗题齐读两遍。齐读两遍,生齐读.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你对题目中的哪些不理解?(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苏轼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大家先猜猜.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互相检查读音情况.(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2)指名读,作适当的鼓励评价。(3)全班齐读古诗。师:这是苏轼游览庐山之后,做了五首诗中的最后一首.作者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古诗.2展开小组,小组中合作学习古诗。(1)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师:我们前面也学习了古诗,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2

    6、) 学生汇报。出示学习方法:(小黑板出示)a.先自由朗读古诗。b.根据注释理解诗意。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然后在连接起来,说出整句的意思.c.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质疑,解疑。(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组中点拨。3.检查小组中学生学习效果.(1)师:刚才,大家学的非常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学了古诗,你们知道了一些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说说诗句的意思。(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机点拨:岭 峰画一画(4)练习: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 眺望 ,在近处 观察 ,在高处 俯视 ,在低处 仰望 ,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此两句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山中.三.体会意境,悟诗哲理。师: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诗句,读读意思,看看还有什么问题?(1)师:读到这,说到这,想到这,作者就在这座山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难道,你们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正因为作者在庐山的某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不能全面地看清庐山的整体样子。因而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3)学生接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是的,同样的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

    8、呈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同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5)学生沉思:(联系生活实际).A.观看车子,就很好的给我们阐述了这一道理。b.下棋时,不是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就是这一道理。C老师想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6)小结哲理:学到这,不难看出,作者借观庐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生汇报: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齐读哲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

    9、多角度观察。四.感情朗读,背诵.1.以饱满的热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2.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备的既快又有感情.3.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本,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雪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放图片)师:美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回答。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

    10、。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2.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2.认读标拼音的字。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5.去掉拼音指名读。6.当小老师领读。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11.齐读。12.背读。13

    11、.领背。14.同桌互背。15.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5.悟道理。指名说。 师: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板书)。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四、谈雪梅、拓诗词。1

    12、.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2.师读诗,简介诗意。3.生齐读。4.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5.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6.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

    13、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五、板书设计 雪梅雪白梅香各有所长【致读者】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