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卓顶精文各地历史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三doc.docx

    • 资源ID:6773497       资源大小:558.3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卓顶精文各地历史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三doc.docx

    1、卓顶精文各地历史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三doc2019年全国历史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三,以人教版为序)罗定中学城东学校周荣清整编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019上海等级)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解析】A项重义轻利是有关个人的品德修养,D项正心诚意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不符合题目“仁政”要求;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政治方面的主张,B项正确;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的主要观点,C项错误。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2019北京卷)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

    2、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C【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明代对柳宗元的评价主要受到明朝君主专制加强,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有关,夸大了通俗文学的影响力,A项表述不准确。以政治成败决定文学成就的评价,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也和材料意思不符,B项错误。明朝对柳宗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唐宋八

    3、大家这一说法的影响,可以看出,历史评价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受到当时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故C项正确。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评价,比较准确的反映了柳宗元在思想和文学上的成就,明朝则忽视了其思想成就的评价,D项错误。(2019江苏卷)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答案】D【考点定位】儒家思想演变【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D项

    4、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2019海南卷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解析】材料出自礼记大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即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A项出自论语,强调了统治者身正的

    5、重要性,与题干意思合,故为正确选项。B项出自王阳明之口,意在实践仁的思想,达到天下一家的境界,与题干之意不合。C项出自三国志刘备临终对刘禅的嘱托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合题意,故排除。“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019浙江选考)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

    6、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具有民主启蒙意识,有利于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故A项符合题意;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排除B项;尽管明清封建制度在走向衰落,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在不断被强化,排除C项;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具有民主启蒙性质,不属于新的理学体系,排除D项。(2019上海等级)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7、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详今略古【答案】A【考点】史学素养【解析】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刘知几认为史学家编写历史著作要“不掩恶、不虚美”,要真实地记录事情的真相,也就是秉笔直书,故A正确。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019全国卷I)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试题分析:题旨材料中,古代希腊神话中诸神形象和性情与人

    8、相似的表述,将人性与神性进行了结合,这带有人文主义色彩,而又是神话传说,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在谈及神话传说,并不是讲宗教问题,神话与宗教不属于同一概念,故A错误。C选项中的理性是以人为主体的,而材料主要谈及神话、诸神,是以神为主体的,故C错误;D选项主要在讲神话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故D错误。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019全国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

    9、初步形成【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的背景【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必然影响到社会文化,13世纪的佛罗伦萨位于欧洲传统商路的中心位置,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市民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大为提高,所以政府扩建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文艺复兴之后,B项错误。随着王权不断加强,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教会权威受到削弱,C项错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是在宗教改革时期,D项错误。(2019天津卷)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

    10、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据题干“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本身是知识分子,其代表中世纪后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再结合材料中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得到了农民、手工工匠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

    11、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说明王公贵族也支持,同时也说明他们没有共同额目标;排除A;扩大世俗贵族的权利只是某一个方面,排除B;题干为谈到民族国家,排除C;故本题选D项。【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2019浙江选考)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

    12、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A.古罗马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女性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就是借助古典文化来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时代背景不符。(2019海南卷)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答案】C

    13、【考点】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解析】题目说明达芬奇的解剖和研究是为绘画服务的,并且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是伽利略,A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奔放情感是18世纪末以后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B项排除。“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C正确。D说法材料不能体现,而且文艺复兴时期并没有反对和否定天主教,故排除。第7课启蒙运动(2019上海等级)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答案】A【考点】西方近代史、历史概念、对历史

    14、片段的再现能力【解析】原始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等方式使土地、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西欧的原始积累开始于封建社会末期的15世纪,直到19世纪初。西欧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出现在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宗教改革后。人文主义包括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个词汇包含的内容涉及的时间从公元前5世纪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期间。所以A最符合题意。B项以偏概全,错误;C项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不合题意;D项发生在20世纪初,错误。(2019全国卷I)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

    15、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答案】(1)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专制王权,否定了“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16、推动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也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民族观的形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后“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2019江苏卷)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

    17、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

    18、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评析:消

    19、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考点定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3)问依据材料二中“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及材料一中关于“科学人文主义”的内涵的信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待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情愫”等角度分析回答。【名师点睛】比较型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

    20、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2019浙江选考)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解析】指南鱼在北宋时开始出现,其前身被称为司南,能同时介绍这两项成就的是武经总要,故B项符合题意;抱朴子是晋代葛洪所著,当时指南鱼和火药都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萍洲可谈是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的著作,故它不会同时记

    21、载相关配方,排除C项;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然而并没有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D项错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019全国卷)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解析】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更加普遍下移,私学广泛兴起,“士”的不断崛起,百家争鸣进入高潮,工商业发展迅速,这些因素导致了使用文字的人群扩大,使用文字

    22、的机会增多,而简捷快速的书写方式更有利于实现文字的频繁、方便的使用,所以A正确。竹、木简是商周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战国时期出现帛书、帛画,但帛产量少、价格高,难以普及,不可能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所以,从书写材料角度看,战国与西周相比,没有大的变化,B不正确。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未见有简化文字的措施,C项排除。“书同文最早推行是秦朝统一全国后,D项排除。(2019浙江选考)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

    23、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山水绘画的特征。【解析】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绘画强调写意传神,材料中描述了绘画中四季与人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逼真摹写之意,排除A项;材料中也没有花鸟的相关信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画是否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排除B项;绘画中四季与人关系不能说明就是以人为核心,排除D项。(2019江苏卷)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答案】C【考点定位】中

    24、国古代文学艺术【解析】文人画最大特点是注重意境描述,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画是人的主观情感和绘画的情境交融在一起,故C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项错误;诗画合一不是文人画特点,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其作品,托物言志,抒发情怀;在艺术上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体现着自己的个性风格;文人画的作者们大都是些超脱世外的高人雅士,他们游心翰墨、寄情山水,不贪恋金钱名利,不为权术降格。这种特殊的身份以及作画的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特点,成为人们醉心于其中的主要

    25、原因。(2019海南卷)5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的戏曲元杂剧【解析】从砖雕图案来看,各角色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有丑角、旦角等。A项正确地反映了砖雕图案所表达的内容,也符合元杂剧发展的历史现状,故正确。B项在史实上出现错误,京剧的源头为清乾隆时期的徽班进京。C项不符合元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元杂剧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故D项亦错误。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2019浙江选考)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

    26、。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B.天演论C.相对论D.加速度定律【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相对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属性,时空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故C项符合题意;自由落体定律、天演论、加速度定律均没有论及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故排除A、B、D三项。(2019江苏卷)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

    27、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A【考点】近现代物理学成就牛顿经典力学的特点【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是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材料中“17世纪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确。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属于近代物理学的成就,B项中的“现代”说法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C项错误;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

    28、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2019天津卷)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答案】B【考点】工业革命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发展(火车产生)和商业铁路的启用

    29、推动了立法,而这种改变(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依据人工时钟而非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故B项正确。选项A虽然符合工业革命的史实,但与题意信息强调的重点不符,故排除;C、D选项与材料信息强调的无关,故排除。(2019天津卷)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答案】A【考点】工业革命影响、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解析】题干体现的是四次工业革命中分别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导致机械制造的发展、电力推动导致的大规模生产的实现、电子和IT导致的制造业进一步自动化

    30、和由于信息物理融合所导致的现在的生产模式,据此可知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四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2019全国卷I)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

    31、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历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试题分析:题旨材料主要强调1904年我国各地留学日本来源的差异性,一定时期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东南沿海及沿长江是中国近代被迫开放较早的区域受外来文化影响相对较大,而山西、陕西等内陆地区被迫开放时期较晚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故A项正确;中国革命运动的高涨是在辛亥革命尤其是在国民大革命运动之后,与1904年的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1872年开始清政府对外派遣留学生,1901年清政府大力倡导留学生,材料中的数据是1904年的清政府的留学生人数统计,并没有体现留学生政策方面的数据材料,故C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华的势力范围: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英国: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与材料中所表述的分布并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2019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卓顶精文各地历史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三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