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doc

    • 资源ID:6764517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doc

    1、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获瑞安市名师名校长课题评比二等奖)内容提要:课题组从2003年起围绕青年教师发展,确立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科研课题,将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架构在科研课题上,探索培养教师的有效途径,精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奠基。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从现状调查分析建立了青年教师培养的策略,形成了教师培养制度,制定了教师的评价标准。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增强了,主持、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增加

    2、了,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能力有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研组上课、听课、课后集体诊断,达成共识,成果共享;教师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时能把握自身发展的重点,力求突破,实现自我再发展;研究性学习与终身学习已成为教师自觉行动。一、背景分析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教师的现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墨守陈规,牢

    3、牢抱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水平、研究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陈旧观念,保守思想成了阻碍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目前,我校专任教师近111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68人,占6126。大多数青年教师的素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一部分人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但从总体上来讲,还不适应学校师训、干训、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进取精神不足;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尚待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准备不足;不安心于农村教育事业。当前,新

    4、课程改革正全面铺开,新课程在农村实施能否成功还看青年教师。因此,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就显得更为紧迫。有鉴于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当作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与陈旧的教育观念的碰撞,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时,难免会遇到许多从未遇到的情况与问题,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对于这些情况与问题无法回避,只有面对它、分析它、研究它,从而摒弃陈腐的东西,并在新的教育理

    5、念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它,才能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手段,顺利实现课改理念。二、研究概况1研究目标:本课题从本校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入手,通过理论学习、校本培训、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方法,探索青年教师培养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培养青年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实践新理念、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形成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研究反思的教师队伍。2研究内容:(1)青年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2)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3)青年教师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4)青年教师评价研究。3研究方法:专题讨论学习、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4研究时间与步骤

    6、:研究时间: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研究步骤:1、调查分析。2、课题实施。3、课题总结撰写结题报告。三、研究过程(一)调查分析,为培养教师提供依据在开展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课题实践之前我们对学校教师和学校教师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在现任的111名教师中,40岁以上有33名,占教师总数的29.73,年龄在3040岁有15人,占教师数的13.51%,年龄在2030岁有63人,占教师数的56.76%,并且新教师队伍正在不断扩大。教师学习教研制度不够健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不健全,教研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教研活动留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研究、实践、反思。科

    7、研意识和能力薄弱。2003年前,市级立项课题0项,教学案例、论文获奖的等第不高。学校缺乏培养教师成长的机制。03年之前教师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青年教师培养跟踪机制、骨干教师培养与考核、师徒结对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还没有系统建立。(二)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与策略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实现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必须从上到下,在各个层面上,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学习、自培活动,创设浓厚研究氛围,实现有利于研究活动广泛开展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1、引导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策略。03年开始,我们引导青年教师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8、,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撰写相关的心得、体会,激发了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2、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的策略。在以定期考核、奖优罚劣等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中,把理论学习,立题研究、撰写论文等要求引入其中,从而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机制保证。3、校本培训策略。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专著和学习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心得交流相结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校本教研制度。用最经济、现实的手段,实现最大的成效。(三)建立制度,确保青年教师培养的顺利开展1.科研管理制度。建立了每学期教学案例、专题总结、教学反思提交制,每学期进行教师科研论文交流制度。2、建立 “三级”教师培养制度

    9、。从03年起,逐步建立了新教师一般教师校骨干教师 “三级”教师培养制度。师徒结对制:新教师引进,进行师徒结对,促使新教师一年内站稳讲台,胜任教学工作;教研组内互助制:教研组内教师互听互评,强化组内教师同伴互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加快青年教师成长速度;校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制定了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和考核标准,采用教师自荐学校考核择优评选的原则,确定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然后采取系列措施强化培养,最后进行校学科带头人评选,激励教师竞争成长。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还分为校本培训市(县)级骨干培训市级骨干研修培训。 3、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外

    10、出学习培训制度、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奖励制度。4、考核评价制度。制定教师师德常规工作考核制度、教师自我发展评价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说课、评课制度、教师学期、年度考核制度。(四)实践研究,探索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1、科研引领,引导青年教师成长(1)理论积累青年教师发展的“不竭能源”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组织收看教育理论专家讲座录像,引导教师学习教育专著。在学习了相关理论后组织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更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理论素养提高了一个层次。(2)教学科研青年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学科研。教师教学科研立足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研究的着力点在于沟通教育

    11、理论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撰写教后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论文活动,及时地将教师的经验总结出来,有效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有所体现,教师撰写的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2教研结合培养青年教师的最佳整合我们认为:教而不研则虚,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的目标是双重的,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这里有两个主要问题要解决:一是教学思维与科研思路的互动;二是教学中的科研策略。 途径之一:开展诊断性教学研究在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组内,开展了课堂教学“集体会诊,成果共享”诊断性

    12、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或者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我们采取了“集体会诊”的办法,加速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提高教师研究问题的能力。途径二:改进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开展了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改革原来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教研活动时间由原来一节课延长为连续的半天;教研活动内容上改变了过去单一教学研究,增加了科研部分;活动形式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我们教研活动方法之一是:教研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执教教师述说设计意图,学科组成员集体“会诊”,执教教师课后反思,联系本组教师制定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教研活动方法之二是:理论学习,

    13、对下一堂学科组公开课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最后进行课题研究,检查反馈课题研究情况。途径三: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通过调查、工作模式、教学案例类型和开发模式、教学案例研究的开展方式、教学案例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步骤、教学案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实现的诊断等方面的研究,促使青年教师去学习、去研究,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会撰写教学案例,会用教学案例,加深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 教师自我发展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引导青年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计划,把自上而下的工作落实转化成教师对自我发展的设计,教师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撰写相关的小论文、心得、体会,极大激

    14、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在骨干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中,不仅强调了骨干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强调带动其它教师的发展,形成合作研究的氛围。(五)构建评价体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保证青年教师能健康成长,在实践研究中,学校构建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制定了教师系列评价标准。项目指标操作考核结果负责部门师德师 风教师在爱校、爱岗、爱生,敬业、学习等作定性分等考核(自评考评)优秀合格不合格校长室发展计划重点发展项目中期评定终结评定达成度定性分等评价(自评评价意见)描述性评定教导处师训负责人校本培训参与学习(出勤率)研习作业校本培训作业评优分等评价评等递奖校长室师训负责人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评价表行政与教师共

    15、同评价(定性定量分等)分值优、良、中教导处教育科研论文1、科学价值2、理论价值3、实用价值定性定量评定分值优、良、中等级教科室校长室其他实绩参加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竞赛获奖情况分等评价优、良等级校办四研究效果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明显的变化,参与研究的面广了,研究的层次深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提高,教学质量呈上升趋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形成了良性机制,制定的相关制度保障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顺利的开展,在探索过程中构建了青年教师培养的模式,形成了教师评价方法。(一)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明显变化。经过两年课题研究,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学

    16、习,主动地搜寻教育科研信息成为教师的自觉的行动。学校许多青年教师收集了许多有关教改最新研究成果,据统计我校教师收集的教育理论成果不少于200篇。在每学期教科研论文交流会上,他们能做到援引教育理论,这与教师平时的学习分不开的。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了。教师把注重平时积累问题,经分析整理,撰写案例、论文。至05年12月教师撰写的各类教学案例,经验论文已达200多篇,其中温州市级获奖(二)教师教学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意识增强,在班级听课中,总能发现一大批教师正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摆脱出来,积极渗透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课后教师们及时对课堂教学反思,总结教学

    17、得失。据统计我校青年教师一年中撰写的教学反思累计达多篇,一个人书写字数最多的达到3万多字,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教研活动落实到实处,学校教研活动内容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我校教研活动公开课、研讨落到实处,研究了可行的操作步骤:集体备课说课研讨反思。从03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扩展,既教研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研究活动,第二部分为课题研究活动。在学科组活动中不仅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而且在帮教或带教活动中使带教教师或帮教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也得到了进步,使她们在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三)形成了培养青年教师机制,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发展

    18、梯队制度。新形势下,要培养青年教师首先建立鼓动冒尖,争当领头羊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马当先。允许暂时落后,然后在通过先进的促进后进的,形成青年教师的发展梯队。经过两年的研究,为使培养青年教师课题得以顺利实施,学校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自培活动,创设浓厚研究氛围,实现有利于研究活动广泛开展的管理机制。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为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制定了学校校本培训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制度,教师师德学期考核制度等,师徒结对制度。(四)形成了青年教师管理培养“模式”在探索培养青年教师实践研究中,学校也根据师资队伍调查分析,自行摸索了一套适合我校青

    19、年教师的管理模式培养模式:青年教师培养三级管理模式:校长室统筹规划青年教师总体发展,教导处、师训、教科室负责人管理和考核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学科组落实课堂教学研究以及组织教育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新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新教师上升到经验型教师培养模式:带教教育科研;经验型教师上升到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教育科研研究(开发、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培养教师善于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学习教师内涵发展,实现青年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三、 结论与思考纵上述说,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增强了,主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

    20、数量上增加了,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本课题在探索培养青年教师有效途径研究和方法切实可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具有可操作性。虽然两年的课题研究已基本结束,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持续的工程,还需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今后努力方向:1常抓科研不放松,从教师实践与科研中不断提升教师能力;2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不放松;3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4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鼓励教师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参考文献:中小学优质教育发展论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池方浩主编:教科兴校的理论与实践1999年大连出版社安文铸主编:学校管理研究专题1997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季明明主编:中小学教育评估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滕凤臣赵淑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2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