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6763536       资源大小:110.74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案.docx

    1、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案I 编制说明 1II 编制依据 2III 工程概况 4项目类型 4项目区地貌类型 4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4项目建设工期 4地理位置 5自然条件 5社会经济 7项目区基本情况 8自然条件 8社会经济状况 11IV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12V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20VI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41VII 项目班子配备情况 48VIII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1IX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63X 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使用计划 721、材料及构件的计划分类 842、影响材料及构件计划修改的几种因素 853、正确修订材料及构件计划 86第七节 材料的现场管理措施 891、

    2、现场材料管理的具体内容 913、现场材料仓库的管理 94(1)材料仓库的设置 94(2)材料的收发保管 944、材料的维护保养 96XI 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效果 99XII 施工节能降耗主要措施 101XIII 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06XIV 雨季施工方案 108XV 附表 109(3)施工进度计划 113I 编制说明编制原则: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以满足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环保施工等方面为原则。2、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

    3、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3、以切实可行、详尽、具有可操作性、能指导施工为原则。4、以利用我公司现有资源及施工经验,为业主降低投资为原则。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钻井行业的各项标准、规范,以及我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在图纸会审后,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编制更为详细的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管理。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以敬业、求实的工作作风

    4、,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环保地完成该工程,为业主提供放心的产品。II 编制依据一、根据招标代理单位发布的招标文件与施工图纸。二、施工合同。三、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四、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五、国家及省、部、委或行业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1)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3)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4)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6)高标准农田建设

    5、 通则GB/T 30600-2014;7)河北省用水定额(DB13/T 1161-2009);8)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9)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12)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14)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 154-95);15)机井技术规范(GBT50265-2010);1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6、);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8)河北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2014)。 等相关国家,行业规范,规程。III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河间市时村乡等四乡镇北双塔村等二十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一标段。该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河间市。工程规模项目区总规模为3632.9340hm2,其中耕地面积为3222.0078hm2,基本农田面积为3377.7259hm2,项目设计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377.7259hm2。项目类型本项目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位于黑龙港低平原区,地貌类型为平原。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土地界限清楚,面积准确,无争议纠纷

    7、,已全部登记备案。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的施工期限为120日历天,自2016年6月1日开始施工,2016年9月30日计划竣工。地理位置河间市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庄)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km,距天津183km,距石家庄176km。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河间市辖7镇13乡、1个省级工业聚集区、1个城区办事处,615个行政村,面积1333 km2,人口81.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7。河间市东西长62.6km,南北宽40.8km,全市土地面积1322.30km,耕地面积9.7万hm

    8、,占全市面积72.7%。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河间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市区盛行南风和南西风。年平均气温12.5,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573.9mm,年平均日照时间2689h,最大冻土深度62cm,年无霜期189日,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27.6kcal/cm,最大积雪厚度0.21m,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水文地质河间市水文地质条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明显差异。在水平方向,因沉积物质来源、地层成因类型不同而有区别。按地质特征及含水层分布规律、浅层咸淡水分布特点,大致以河间市的卧佛堂一线为界,西

    9、部地层为陆相河流冲洪积湖积相类型,称为潴龙河、唐河冲积扇前缘相沉积水文地质区;东部地层浅部为海陆交互相,深部为冲积湖积类型,称为子牙河冲洪积相沉积水文地质区。在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将地下含水层分为四个含水组。1)第含水组本组相当于全新统(Q4)。底板埋深4060m,为冲积洪积沉积物。岩性以黄褐色砂粘土、粘砂土类砂层为主;另有灰黑色淤泥粘土类细粉砂层,结构疏松,分选性较好,含水层颗粒较粗,以中粗砂及中细砂为主,单层厚度一般在20m左右,富水性较好。2)第含水组该组相当于上更新统(Q3)。底板埋深为90m170m,为冲积洪积物。岩性为灰黄棕黄和棕黄褐色砂粘土、粘砂土类砂层。含水砂层厚度为30m

    10、左右。3)第含水组该组相当于中更新统(Q2)。底板埋深为190m260m,为冲积湖积沉积物。岩性特征:上段为锈黄、红黄、棕褐色粘性土夹锈黄色砂层,土层内见长石及钙质小白点,具黄土状碎块结构。4)第含水组该组相当于下更新统(Q1)。底板埋深为270m390m,为冲积、湖积而形成。岩性特征为:棕红色、紫色、紫灰色或灰绿色粘土,砂粘土夹砂层,粘土细腻,有灰白色纹和斑点。西北部粘性土夹有长石风化砂,具混粘结构。地形地貌河间市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的低平原区,城区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自然坡度约0.125。由于受古河道冲积,因湖沼沉积而形成了一些宽、广、平、浅的碟状洼地。河间市土

    11、壤形成的母质主要是近代河流沉积物,处于普通潮土中的沙壤质潮土区。河间市物种丰富,自然植被以生长芦草、红荆、碱蓬、芦苇、羊角菜、羊胡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等。人工栽培乔木以杨树为主。社会经济2013年河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1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5亿元,同比增长22%;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3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8%、15%,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项目区基本情况自然条件项目区位置河间市时村乡等四个乡北双塔

    12、村等二十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地块1(西片区)位于河间市东北,河卧路以西,项目区北临任丘市,南至时村乡孙庄村、朱姚涧河村等村,西邻诗经村乡东诗经村、西诗经村等村,东至留古寺镇留古寺村、宁家庄村等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60651-1161204之间,北纬382851-383450之间。地块2(东片区)位于河间市东北,河卧路以东,项目区北临时村乡前万贯村、留标村等村,南至时村乡南曹河庄村、田行石等村,西邻时村乡槐庄村、段庄村,东至米各庄镇孙行石、留标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60651-1161204之间,北纬382851-383450之间。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河间市东北,地貌类型比较单一,属

    13、湖积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在7.012.0m之间,平均海拔8.45m,总体地势平坦,地面起伏不大,局部有缓坡和洼地。 气候项目区处于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受蒙古冷气团控制或影响,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团影响,高温、高湿、降水多;秋季秋高气爽,气温下降迅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团控制,气候寒冷,雨雪稀少干燥。(1)降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61mm,最多年1040mm,最少年278mm。在年内降水分配上,春季降水只占年降水量的9.6,汛期降雨总量可达405mm,占年降水量的72,而7、8两月又集中了汛期降水的85,暴雨的92,故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吊”

    14、的现象。(2)蒸发。据河间市气象站实测资料,多年水面蒸发量928mm,最高年份为1972年达1065mm,最低年份1975年为893mm。(3)干燥度。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降雨与蒸发,多年平均干燥度(年可能蒸发量与降雨量之比)为1.7,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4)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23.9,全年0积温为4829.3,10积温为4439.8,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27.608千卡cm,年日照2697h,日照百分率为61,0作物生长发育日照为2114h,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光热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5)光热资源。无霜期187天左右

    15、,最多208天,最少168天。冻土层厚度为62cm。光热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求。水文地质根据项目区地质特征和底板埋深,项目区地下水划分为4个含水组。第一含水组底板埋深4060m,为冲积洪积沉积物;第二含水组底板埋深为90m170m,为冲积洪积物;第三含水组底板埋深为190m260m,为冲积湖积沉积物;第四含水组底板埋深为270m390m,为冲积、湖积而形成。 植被目区内物种丰富,自然植被以生长芦草、红荆、碱蓬、芦苇、羊角菜、羊胡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等。人工栽培乔木以杨树为主。 土壤 项目区土壤形成的母质主要是近代河流沉积物。项目区处于普通潮土中的沙壤质潮

    16、土区,区内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约20厘米,各种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7g/kg,全氮70 mg/kg,碱解氮33 mg/kg,有效磷6.8 mg/kg,速效钾112 mg/kg,PH值7.8,含盐量0.15%,轻度盐碱化。 灾害项目区处于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全年自然灾害较多,主要的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在诸多灾害中,旱灾是本区域内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留古寺镇、时村乡、诗经村乡、米各庄镇共4个乡镇23个行政村,总人口29076人,耕地面积4208.45公顷。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闲时节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

    17、力资源充足,且具有丰富的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的经验。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实现机械化。项目区粮食作物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平均小麦单产400公斤/亩,玉米单产430公斤/亩。项目区农民对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要求迫切,积极性高。这些都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IV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一、保证施工组织机构有效运行的措施(一)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1、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2、制定施工项目管理规划;3、按合同约定的内容实施目标管理;4、对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5、运用先进的理论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动态管理以及信息管理

    18、;同时由于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单件性、人员流动性、施工环节多、程序复杂、工期长、涉及相关部门多、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还要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动态控制体系,强化组织协调工作。6、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内、外部关系协调。7、对项目管理规划的实施过程及时跟踪检查、纠偏、总结。(二)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为保证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实施,依据国家、上级部门和我公司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文件,制定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做到有职有责、有章可循。各项制度包括:1、项目经理部综合管理制度;2、现场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3、项目部技术管理办法;4、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办法;5、施工安

    19、全管理办法;6、项目部成本管理办法;7、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制度;8、项目部计量管理办法;9、项目部劳动工资管理办法;10、机械设备管理办法;11、限额领料管理办法;12、项目部财务管理办法;13、项目部消防、治安、保卫管理办法。二、组织机构的施工协调管理(一)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1、项目部成立后,我们将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2、参加图纸会审,协助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3、在施工中,及时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4、会同设计院、建设单位一起参加

    20、设备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二)与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在自检和专检合格后,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2、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等,均主动向甲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留下隐患。3、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

    21、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协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三)协调方式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各阶段时间控制,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相应阶段实施的情况,制订、修正、调整实施要求。2、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主持施工协调会,每周一进行。3、项目经理会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原材料及电器等的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直至中止合同。4、项目经理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建设单位和各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度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进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工程

    22、进度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协调会,协助建设单位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进度。第二节 工程目标本着我公司 “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管理为本,讲求信誉;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坚持污染预防,持续创造绿色生活空间”的方针,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合同为依据,以项目法施工为中心,合理组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以期实现本工程目标:一、质量目标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运行操作,把质量放在首位,不遗余力地做好每个细节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合格标准。二、工期目标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施工总工期为120日历天,我公司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按期竣工,并结

    23、合我公司的综合实力,在施工中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科学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绝不拖后。三、安全目标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方针,严格按照建设部“安全生产规范”和国家安全标准“一标三规范”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精心组织施工,实现以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轻伤发生率控制在1%;杜绝交通及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安全事故投诉发生。 四、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和省、市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各相关项目部成员、各班组长参加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文明施

    24、工管理工作。实行无烟、无垃圾管理,保持场容、场貌卫生,力争创建省级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五、环境保护目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树立全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减少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六、消防目标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它有关法规,将消防工作纳入施工组织和管理计划,有效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第三节 施工准备本工程施工工期紧,为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在工程开工前,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审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等重要环节,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组织准备1、组

    25、织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全部上岗到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落实好工程施工作业队伍,按工程进度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进场。2、组织相应作业人员进场,进行临时设施工程的施工。二、技术准备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力争尽快进行施工图会审。2、组织人员着手开始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正式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特殊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3、组织人员针对工程所需用的各类物资,核对市场供货渠道,并同有关各方沟通联系,同时按设计要求尽快订立供货关系(或合同)。4、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分解技术文件,并落实到位。5、组织人员迅速提出材料计划、劳动力、施工机具等各项需用计划,同时组织人员编制工程施工预算。6、试验员会同中心试验室对

    26、拟采用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工程使用的各项原材料,并及时开出施工配合比。三、现场准备1、项目经理部及时同建设单位联系,落实并及时领取各类急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等。2、迅速完成现场测量放线工作,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尽快完成单位工程的验线工作,积极为开工创造条件。3、由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工长负责检查开工条件,及时填写开工报告。第四节 施工顺序安排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每个流水段分别配置足够的材料和劳动力,以便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总工期。第五节 材料供应计划一、施工员在开工前根据施工图预算分析出主要材料用量,并结合施工进度计划,提出各阶段的材料用量计划交给材料

    27、员备案。二、对用量较大的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和“五杂”辅助材料,材料员应通过综合考核,会同项目经理评出具有稳定可靠的供应质量、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量、信誉好的供应商签订供需合同,以形成相对稳定的采购渠道。三、对周转材料,由施工员于相应工程开工前提出需用量计划,交材料员汇总,统一组织进场。第六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 施工进出道路的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和施工车辆进出的需要,在总平面图的主入口道路两端入口做好工程标志。路侧显著位置要设立安全警示牌。 2. 施工道路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地形地貌,进场后我公司准备按施工平面规划图首先做规划道路的基层以此作为临时道路,以保证施工车

    28、辆正常进出。现场文明施工,并为建设单位节约成本、降低造价。 3. 临设工程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现场办公需要,在附近临近道路的部位设置现场办公室。即施工办公室、设备存储仓库、机械停放处、项目经理办公室、车间办公室 、食堂、管理人员的临时住房也在现场。以上施工部署确保达到水利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总体质量达到合格,单位工程质量合格。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符合质量合格的规定。质量控制资料和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主要功能的检验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本标准的相应规定。观感质量符合本标准的相应要求。 V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时按就地取料填筑、短距离运料填筑、远距离运料填筑及就地弃料及短

    29、距离弃料等原则予以配置。路基施工前将地表腐植土、草皮、树根等不合格料清除干净,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将其整平压实到规定的要求再进行填方作业。(1)路基放样(2)1测量放线1.1测量概况本标段纵断面高差变化较大,平面弯道、线路中线、边线、道牙等曲率变化也大,周边地形错综复杂,测量精度要求极高。平纵断面组合情况良好,线形流畅,视觉诱导自然。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我公司计划派遣多名优秀测量工程师,配备一台多功能索尼全站仪,两台BJ

    30、2高精度水准仪(1台备用),全程监控跟踪测量,另外在机械综合施工队要求配备一名专职测量员,配合项目部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控制工作,其余各施工组要求有一名兼职测量员,配合测量工程师(如立前视、标识控制点等)跟进测量工作。1.2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侧,复侧合格并经业主和监利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能施工。测点交接 测点复测 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 测定污水管线桩 局部放样1.3控制系统建立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1)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

    31、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标段外围采用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测距仪或全站仪,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采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2)高程控制系统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致各导线点上。1.4放线控制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线路中线、高程控制;(1)施工流程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道路的中线,纵向每隔10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分别标记填挖高度,在路床平整后,根据纵坡和路拱纵向每隔离10米设置高程控制点基层面的标高。根据道路中线放出侧平石边线,设置边桩,在路口圆弧测设中,在保证准确度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道路部门较为通用的“中央纵距离法”。根据施工图每10米设置侧石顶面标高控制点,通线进行铺砌,平石则根据图纸纵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