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6745754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

    1、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

    2、法 1895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 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8.69百日维新 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颁布以下便法令: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戏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训练新式军队等 此次变法被成为“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8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后有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成立在日本 中国同盟会又成立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10.10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

    3、命派 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胜利后,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建立新青年 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

    4、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性质:1.新文化运动是我过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 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5、,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11课 北伐战争 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第12

    6、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8.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9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10开始长征。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

    7、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936.12.12,张学良、

    8、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1937.12南京大屠杀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

    9、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946.61949.3内战 蒋介石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1.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1945.8到达重庆目的:

    10、1.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重庆谈判结果:达成和平见国的“双十协定”。1946.6蒋介石队中原解放区进行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3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1947,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第18课 战略大转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911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意义: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1848.111949.1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奠

    11、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工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4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1949.4.23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放弃高管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

    12、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征: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发展。2.比较落后3.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初轮船,火车传入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假设有线电报 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也

    13、传入我国。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1897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辛亥革命后,1.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这时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侯得榜制造纯碱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编海国图志一书,接受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

    14、存”等进步观点,激励人们自强。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戊戌变法时创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095年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鲁迅,文学巨匠,狂人日记,孔乙己 美术大事徐悲鸿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郭沫若创作了屈原历史剧 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小说: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八下一部分: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共同纲领 选举委员会、主席 决定国旗、国歌、首都、纪年 决定

    1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国内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1950.6 朝鲜内战爆发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2.美国侵略军

    16、严重威胁中国安全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第三课 土地改革 1950年 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

    17、58) 五年计划的基本计划试:1.几种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 成就: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代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初第一辆汽车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4.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1.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拱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2.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18、,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过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五课 三大改造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 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6)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9541956)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实行赎买政

    19、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壮举。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1966)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总路线(失误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失误二)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1976)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注意,党和国家面临这资本主义复辟

    20、的危险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作出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 1971.9.13 林彪等人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周恩来、邓小平出来整顿,四人帮仍不罢休。1970.10毕国峰、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动乱。额。接下半学期的八下历史: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改革开放以后 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 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87年 调整“三不”政策1990年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2年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 汪辜会谈 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 江泽

    21、民提出“八项主张”。第14课 钢铁长城新中国成立前夕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 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 导弹驱逐舰 1974 第一艘核潜艇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又制造各种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1966年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后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1953年 我国政府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互

    22、不侵犯 3.故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惠 5.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 万隆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1971.7 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同周恩来举行会谈1972.2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10.25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23、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2001.10.212001年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可以承办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立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试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964.10.16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24、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6 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10 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年 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 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1986.3 4位老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也在3月做了批示 这些即“863计划”。863计划纲要:选择1.生物技术2.航天技术3.信息技术4.

    25、激光技术5.能源技术6.新材料7.自动化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996年又将8.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986年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年 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实施“科教兴国”,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呵高水平大学的工作。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从乒乓球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射击运动(许海峰),获得中国第一枚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1990年 中国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2008年 中国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衣食住行上的变化原因: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