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中考真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6729095       资源大小:365.7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中考真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D.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先天性行为是学习性行为的基础,A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B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

    2、重新利用,因此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通过分解者进行,C正确。大多数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而病毒的营养方式为寄生,不属于分解者,D错误。4. 下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 是病毒,其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 以上微生物中和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D. 和都是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解析】图中病毒、细菌、酵母菌、青霉、蘑菇。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叙述不合理。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生活,细菌能够分

    3、解动植物尸体、粪便、枯枝落叶等参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叙述不合理。酵母菌、青霉、蘑菇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青霉、蘑菇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C叙述不合理。青霉、蘑菇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但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叙述合理。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显微镜时,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B.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C. 植物根、茎、叶表面的细胞构成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D. 在结构层次上,西瓜瓤和西瓜籽都属于组织【答案】B【解析】在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A错误;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B正确;植物根、茎、叶表面的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植物没有上皮组织,C错误;在结构层次上,西瓜瓤属于营养组织,西瓜籽是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属于器官,D错误。6.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黄表面的胎盘是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B. 扦插和嫁接可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C. 蟋蟀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D. 人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

    5、母体获得【解析】鸟卵的结构中,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卵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A错误;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出现新品种,可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B错误;蟋蟀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7. 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A. 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B. 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 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D. 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答案】A【解析】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满江红和肾蕨属于蕨类

    6、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正确;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卷柏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C错误;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错误。8. 下面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和叶组成B. 浸泡在水中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温度太低C. 桃可食用部分“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D. 开花季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导致果树减产,原因是光照不足有机物合成减少【解析】

    7、叶芽的结构如图: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枝芽将来发育成枝条,所以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桃子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正确;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因此开花季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使果树减产,这是因为传粉不足

    8、,D错误。9. 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B. 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C. 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D. 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解析】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

    9、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E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A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A、B、E。水由导管运输。主叶脉的D点处用小刀切断,A区没有水,C区有水,其它条件相同,因此A区和C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B正确;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C区和E区进行对照,变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

    10、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D正确。10. 下列关于结构和功成相适应的论述,错误的是A. 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B. 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便于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C. 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D. 神经元有许多突起,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从而能对各种剌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解析】根尖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增大了根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错误;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便于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B正确

    1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神经元有许多突起,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从而能对各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D正确。11. 下图为“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B. 滴加碘液后号、号和号试管溶液变蓝,号试管溶液不变蓝C. 该实验中,号试管是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D. 本实验结论是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如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12、唾液的分泌有关,A正确;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或号试管温度过低和过高,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正确;该实验中,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1ml,不是重复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本实验通过对照可以得出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通过或可以得出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D正确。12.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狗的小脑切除,狗将不能准确进食B. 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C.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D.

    13、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切除小脑的狗运动失去平衡,不能准确取食,A正确;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B正确;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无法调节糖在人体内的稳定,引起糖尿病,C正确;生长激素主要与人的生长速度有关,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D错误。13.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 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 长颈鹿经常努

    14、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D.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解析】是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A错误;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B正确;是环境对长颈鹿的颈的长短进行了选择,颈和前肢很长是适者生存,而不是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C错误;冰天雪地的环境对北极熊的体色进行了选择,白色与环境相适应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D错误。1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抗原侵入人体后剌激淋巴

    15、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将抗原消灭B. 对患有人禽流感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C.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 脓液是由死的白细胞、一些坏死细胞、死细菌和活的白细胞形成,脓液的出现说明免疫功能失调【解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抗原性,最后由吞噬细胞彻底消灭,A错误。“对患有人禽流感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因为它们身上携带着病原体,是此传染病的传染源,焚毁的目的是杀死家禽身上的病原体,因此这一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16、B正确。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C错误。15.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父亲患某种遗传病,母亲和孩子正常,则无法确定这个孩子是否有该病基因B.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C. 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D. 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和39个基因【解析】有些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决定的,则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一定获得该病基因;但有些遗传病为伴性遗传,如色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不可能获得该病基因。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

    17、传递给子代,B错误;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则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男性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或X染色体,C错误;学。科。网.学。网.二、非选择题16.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场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图中_(填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_。(3)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上述事实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_。(4)图中

    18、A和B之间以及B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答案】 (1). D (2). 甲ABCD (3). 适应和影响 (4). 动作、声音、气味(物理、化学、行为信息)【解析】图中: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D的生物数量最少,其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图中构成的食物链为:甲ABCD。(3)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适应和影响的关系。这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4)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往往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17. 研究人员

    19、对天竺葵进行了观测,得到的各项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生理指标测量数据相对量时间6:008:10:12:14:16:18:光合作用强度254228312620蒸腾作用强度41227254030气孔开启程度915332918(1)天竺葵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_在体内的运输,也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2)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引起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直接生理指标是_。(3)根吸水能力最强时,天竺葵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有_;此时,叶肉细胞内的二氧化碳主要由_转移到_。(4)表中12:00时光合作用强度出现低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答案】 (1). 水和无机盐 (2)

    20、. 气孔开启程度 (3).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线粒体 (5). 叶绿体 (6). 部分气孔关闭(或气孔开启程度低),引起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解析】(1)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2)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据表中数据可见:气孔的开启程度直接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度。(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14:00时候,植物的蒸腾作用最强,此时会促使植物的吸水能力,此时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叶肉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排出。(4)中午12:0

    21、0时左右,温度太高,部分气孔关闭,引起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18. 下图依次为人体血液循环、尿的形成过程和小肠绒毛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各部分结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问题。(1)某人一氧化碳中毒,吸入后一氧化碳首先进入心脏的 _。(2)血液流经图中E处以后,血液变成了_(填“静脉血”或“动脉血”)。(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_,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冠脉循环。(4)图中F内液体的形成依次包括了G、H和K的_过程。(5)图中M和N内液体在成分上的区别是_。【答案】 (1). C左心房 (2). 静脉血 (3). 毛细血管网 (4). 过滤和

    22、重吸收 (5). M中液体比N中液体的营养物质含量少,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解析】图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E各器官(除肺部)中的组织细胞、F收集管、G肾小囊、H肾小球、K肾小管、M动脉、N静脉。(1)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所经过的路线是:一氧化碳呼吸道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C左心房。(2)图中E是各器官(除肺部)中的组织细胞,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因此血液流经图中E处后变成了静脉血。(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4)当血液流经H肾小球

    23、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G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K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F内尿液的成分。因此,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H、G过滤作用和K重吸收作用。(5)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经过组织细胞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图中M动脉和N静脉内液体在成分上的区别是:M中液体比N中液体的营养物质含量少,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产于澳大利亚

    24、的虎皮鹦鹉是一种长尾小鹦鹉。自然界大多数虎皮鹦鹉毛色特征为黄绿色,雌雄都是如此,科学家称其为野生型。而极少数雌、雄均为全身纯蓝的个体自然界不常见,由于羽毛蓝得可爱,人们称它为“天蓝”。材料二:虎皮鹦鹉羽毛颜色是一种遗传特征。将一只纯种野生型虎皮鹦鹉和一只“天蓝”交配,它们的子一代个体都为野生型,“天蓝”却没有出现。如果这些子一代野生型虎皮鹦鹉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其产生的子二代个体中,大约有75%的个体表现为野生型,大约有25%的个体表现为“天蓝”。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基因用D和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叙述可以表明,“天蓝”的出现是生物的_现象。(2)由材料二描述可知,虎皮鹦鹉羽毛颜色

    25、中,_为显性性状;材料二叙述的子二代中75%的野生型基因组成是_。(3)现有雄性黄绿色虎皮鹦鹉一只,如何快速的判断其基因组成?(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答案】 (1). 变异 (2). 黄绿色 (3). DD或Dd (4). 让雄性黄绿色虎皮鹦鹉与雌性天蓝鹦鹉交配:若交配后代全为黄绿色虎皮鹦鹉,则该鹦鹉的基因组成为DD;若交配后代一半为黄绿色虎皮鹦鹉,一半为天蓝鹦鹉,则该虎皮鹦鹉的基因组成为Dd(1)材料一的叙述可以表明,自然界大多数虎皮鹦鹉毛色特征为黄绿色,“天蓝”的出现体现了其中亲子代个体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现象。(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

    26、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由材料二:中“子一代个体都为野生型的黄绿色,蓝色的却没出现,可知判断:黄绿色是显性性状,蓝色是隐性性状。如果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基因用D和d表示,则控制蓝色鹦鹉的基因是dd,其基因分别由亲代虎皮鹦鹉各提供一个,因此亲代黄绿色鹦鹉的基因一定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可知:材料二叙述的子二代中75%的野生型基因组成是DD或Dd。(3)现有雄性黄绿色虎皮鹦鹉一只,雄性黄绿色虎皮鹦鹉是显性性状,其控制基因可能是DD或Dd,快速的判断其基因组成方法:让雄性黄绿色虎皮鹦鹉与雌性天蓝鹦鹉交配:若交配后代全为黄绿色虎皮鹦鹉,则该鹦鹉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2:若交配后代一半为黄绿色虎皮鹦鹉,一半为天蓝鹦鹉,则该虎皮鹦鹉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3:。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中考真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