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6693035       资源大小:307.9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docx

    1、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荷载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输电线路电压V112035110154220330最小距离m1.5245671、轮胎式汽车吊、履带吊:轮胎式起重机图 履带式起重机图1.1汽车轮胎吊车适合运程调动,能自身行走。履带吊适合地面耐力较差的工作环境,且能带荷行走。1.2起重机械吊装性能表中的荷载应包括(承载物件静荷载+吊钩荷载+专用吊装工具+索具荷载)1.1(动荷系数)。1.3汽车吊垫板应考虑地下障碍物、土耐力、承压力、承压面积、承压材料强度、车体水平度。垫板压脚受力=0.2G(车体自重)+Q(吊装荷

    2、载)L(幅度)/1.4(支腿伸距)1.4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履带吊行走路线的道路地耐力不得小于0.16MPa,行走坡度不大于180;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1.5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进行。抬吊时应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载荷应分配合理,单机的起吊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载荷的80%。在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轮组应保持垂直状态;吊钩偏离滑车组偏角应小于30。1.6吊装工作在环境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吊装。1.7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佩挂安全带,并应系挂可靠,严格遵守高挂抵用。1.8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或警戒

    3、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1.9作业时,起重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出厂规定。当无资料可查时,不得超过78;设备与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吊装过程中,吊车、设备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0mm。1.10在起吊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升降动作应慢速进行,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动作。 1.11 起吊重物时应先稍离地面试吊,当确认重物已挂牢,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制动器的可靠性均良好,再继续起吊。在重物升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把脚放在制动踏板上,密切注意起升重物,防止吊钩冒顶。当起重机停止运转而重物仍悬在空中时,即使制动踏板被固

    4、定,仍应脚踩在制动踏板上。1.12当起重机如需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行走道路应坚实平整,重物应在起重机正前方向,重物离地面不得大于500m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严禁长距离带载行驶。1.13起重机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转弯半径过小时,应分次转弯;当路面凹凸不平时,不得转弯。1.14起重机上下坡道时应无载行走,上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小,下坡时应将起重臂仰角适当放大。严禁下坡空档滑行。 不得使吊钩悬空摆动。1.15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的倾斜度在无载荷时不大于1/1000(水准泡居中)。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底

    5、盘为弹性悬挂的起重机,放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1.16起重机起吊作业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1.17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1.18 重物在空中需较长时间停留时,应将起升卷筒制动锁住,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纵室。1.19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操作动作。1.20起重机带载回转时,操作应平稳,避免急剧回转或停止,换向应在停稳后进行。1.21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计算:h1+h2+h3+h4HH-起重机的起升高度(m) h1-从停机面算至安装基准面的高度(m)

    6、h2-安装间隙(不小于0.5m)h3-构件吊起后底面至绑扎点的距离(m)h4-索具高度,自绑扎点至吊钩中心距离(m)1.22吊车出杆计算:L2+Y2 = FX+Y/Y=AAF=Z(吊车出杆高度)L-吊装抗臂物体高度Y-吊车站位中心与抗臂物体的垂直距离F-吊车吊臂至抗臂物体斜边 X-被吊物体中心至抗臂物外侧距离Z-吊车应出杆高度(应大于Z) 2、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图2.1塔式起重机的混凝土基础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现行行业标准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的规定。2.2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应排水通畅,并应按专项方案与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2.3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

    7、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2.4起重机的拆装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2.5 起重机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并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2.6 拆装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路基和轨道铺设或混凝土基础应符合技术要求;对所拆装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拆装作业之前; 对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

    8、、顶升撑脚(爬爪)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采用旋转塔身法所用的主副地锚架、起落塔身卷扬钢丝绳以及起升机构制动系统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对拆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检查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应状况良好,技术性能应保证拆装作业的需要; 拆装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等应具备拆装作业条件; 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已达到要求。 2.7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当遇大风、浓雾和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2.8指挥人员应熟悉拆装作业方案,遵守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使用明确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

    9、所有参与拆装作业的人员,都应听从指挥,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有错误时,应停止作业,待联系清楚后再进行。2.9起重机的附着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起重机附着的建筑物,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应满足起重机的设计要求。附着杆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间距和附着距离等,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有变动时,应另行设计;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 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

    10、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量;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停止点(零点)开始,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严禁越档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转后再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突然变速或制动;提升重物,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 作业中,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时,必须切断电源。 3、桥式、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图门式起重机图3.1门式和桥式起重机的

    11、主梁挠度超过规定值时,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 3.2作业后,门式起重机应停放在停机线上,用夹轨器锁紧,并将吊钩升到上部位置;桥式起重机应将小车停放在两条轨道中间,吊钩提升到上部位置。吊钩上不得悬挂重物。 3.3作业后,应将控制器拨到零位,切断电源,关闭并锁好操纵室门窗。3.4电动葫芦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应完好,电气部分应无漏电,接地装置应良好。 3.5作业吊物时,应在吊离地面100mm时停止,检查电动葫芦制动情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正式作业。露天作业时,应设防雨棚。 3.6 电动葫芦严禁超载起吊,起吊时,手不得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应严防冲撞。 3.7

    12、 起吊物件应捆扎牢固。电动葫芦吊重物行走时,重物离地不宜超过1.5m高。工作间歇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3.8电动葫芦作业中发生异味、高温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3.9 使用悬挂电缆电气控制开关时,绝缘应良好,滑动应自如,人的站立位置后方应有2m空地并应正确操作电钮。 3.10在起吊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失控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 3.11 在起吊中不得急速升降。3.12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4、利用已完成的厂房结构,如利用梁、板、柱:4.1在使用前应落实土建单位所使用的部位的强度是否达到强度标准;4

    13、.2梁、柱的边、角要采取保护措施;4.3在板上设置吊装点时,必须延板平面设置加长吊装承载物件或将受力传递到附近梁上;4.4起吊物件离地200mm后停止起吊,检查吊点、绑扎点和承载物的受力情况,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吊装过程应采取防晃措施;4.5大型物件吊装可设置多点吊法,提升动作应一致,保证吊物水平起升;4.6整个吊装过程应安排专人监督吊索具、吊点的受力情况。5、桅杆联合卷扬机: 单桅杆联合卷扬机吊装图龙门桅杆图5.1安装起重机的地基应平整夯实,底座与地面之间应垫实无缝隙。 5.2缆风绳的规格、数量及地锚的拉力、埋设深度等,应按照起重机性能经过计算确定,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缆

    14、绳与桅杆和地锚的连接应牢固。 5.3 缆风绳的架设应避开架空电线。在靠近电线的附近,应装有绝缘材料制作的护线架。 5.4提升重物时,吊钩钢丝绳应垂直,操作应平稳,当重物吊起刚离开支承面时,应检查并确认各部无异常时,方可继续起吊。55在起吊满载重物前,应有专人检查各地锚的牢固程度。各缆风绳都应均匀受力,主杆应保持直立状态。5.6桅杆移动时,主杆不得倾斜,缆风绳的松紧应配合一致。5.7金属管式桅杆性能表起重量t高度m81015202530管子截面尺寸315961596219829910351104261051598168102458299113511142610101948194102451029

    15、913351124261215219821910273832593511342612202458245102991032510377124261430325932593259325123771442614注:金属管式桅杆缆风绳设置5-6根,与地面夹角以300为宜,不得超过450。5.8吊装作业时临时性横梁的受力计算:钢梁跨中集中荷载计算公式计算公式Q=50WLQ 容许集中荷载W截面系数2 L梁长度工字钢型号101214161820242730W4973102141185250400509657槽钢型号121416182022242730W5880108141180223254323409元钢型

    16、号182024262830W57378513571726215526516、使用人字架、三脚架、龙门架;6.1人字架、三脚架、小型龙门架配合倒链适用于现场小型工件的安装、移位、装车和卸车;6.2使用时应采取防倾翻措施,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留有安全操作空间,防止物件摆动发生碰撞;6.3人字架、三脚架、小型龙门架制作的材料选用标准钢材制作,严禁使用废料拼接或薄壁钢材;6.4人字架、三脚架下部角度不宜过大,地脚与地面接触点尽量设置防滑措施;6.5小型龙门架制作跨度不宜过大,平梁两侧设置斜撑加固。7、缆索;平缆索起重图斜缆索起重图7.1缆索分为平缆索和斜缆索两种;7.2以上两种吊装物件要求重量小、次数频

    17、繁、运输速度快以及跨度大等条件;7.3平缆索两端非工作区段距离为整个平缆索距离的十分之一;吊起物件后的缆索中间挠度为跨距的十二分之一;7.4斜缆索与地面的夹角不小于400;7.5斜缆索靠近地面一端根据根据行车高度在缆索上应设置档木,制止行车降落地面7.6斜缆索顶端应搭设平台,便于止动行车、挂钩和指挥吊装;7.7一般行车吊装速度每分钟达70m,因此行车轮必须装设滚动轴承。8、液压起重:液压起重布置图 液压提升设备的主吊以大吨位液压千斤顶组成,是超高超重设备吊装的重要工具之一。计算机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同步控制,负载均衡,姿态校正,操作闭锁,过程显示和故障报警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程实施的安全可靠性。液

    18、压起重的上部支撑结构、建筑物搁置点和下部吊装结构必须进行强度校和计算。8.1操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接受过安全技术培训和专业 的操作培训。 8.2操作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严禁酒后作业。8.3检查动力模块控制柜锚头互锁装置是否关闭,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进入索股千斤顶的安装状态,以免意外发生。若必须进入,退出时应检查夹片是否处于关闭状态。8.4吊装前操作人员检查千斤顶锚固块夹片、螺栓、 锁板、等部件紧固情况和开关传感器信号情况、各油路是否与构件有摩擦现象,所有杆、销、释放板等转动灵活,油管、快速插头、主油缸和千斤顶有无漏油现象;锚固件的夹片或楔块清洁并润滑;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8.5操作前,操作人员与

    19、吊装人员必须保证良好的通讯讯 号,必要时装备应急通讯设备。 8.6确定吊装物准确重量,设置相应预期载荷,防止超载作业。8.7按照夹片保养要求对千斤顶夹片进行更换,做好锚固块紧固工作。8.8夹片更换完毕后,调校松动的钢绞线,保证每根钢绞线 受力一致。 8.9起吊前,吊装指挥人员需检查吊具连接及焊接情况,待荷载达到60%时,再次检查各部件情况,确认完好方 可继续起吊。 8.10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千斤顶、各油管、动力模 块、是否有漏油现象,钢绞线是否顺利通过千斤顶和导索器,以防出现扭转或“鸟笼”现象。8.11检查人员若发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通知控制室,可立即 按下动力模块急停按钮,避免问题恶化。8.12吊装完成后,收回千斤顶,检查液压铁楔是否锚固完好。


    注意事项

    本文(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使用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