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备考策略.doc

    • 资源ID:6684919       资源大小:4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备考策略.doc

    1、2019年生物高考备考复习策略(一)备考复习策略 1.认真对照研究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和今年的考试大纲,紧紧抓住重点考点和高频考点的复习、训练和落实,正确处理好教材(课本)、资料和高考的关系。高考,尤其是新课标高考考什么?就生物(理科综合)而言,考试的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知识+能力”概括:即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能力。2019年考试性质和命题原则上基本不变,生物学科试卷在题型结构和难度上也保持了相当的稳定。但更加注重学科基础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形成。 因此,我们的第一轮复习必须在全面梳理、巩固生物学最基础的、必备知识入手,强化基础、突出主干,构建高考必考的知识网络。就从今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材

    2、料不过度追求新颖,考查的内容多为教材主干和基础知识,考生的陌生度低。2017全国卷第29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考查光反应及暗反应的产物与生成物。呼吸作用(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反应条件等,都源于高中教材但又适当延伸(与大学教材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衔接),像NAD+、NADH、NADP+、NADPH(还原型辅酶、还原型辅酶)都是高中人教版教材上没有的。全国卷第30题考查体温调节,通过常温与寒冷环境下两组实验动物的皮肤血流量、体内相关激素与耗氧量的比较,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题目的情景材料平实无华,考生易上手。全国卷第31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种间关系等,考查侧重于基础

    3、。选择题中,全国I卷中第1题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全国I卷中的第2题考查种群S型增长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这些都是高考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在以往全国高考历史是还经常考查。由于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题目灵活性增加,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更加突出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生物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区分度加大,题量增多、阅读量增大(这两年答题量也在增加)(即不仅仅是“超量命题、限量答题”了),因此,我们还必须在第二轮复习中有意识地指导、设计训练并落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包括应试能力),从审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训练快速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力等,到培养思维,解题时有意识培养学生

    4、发散思维和深入思维,到上课提问(考试设置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定向思维的习惯。由于我们生物学高考试题的分值越来越细化;试题知识点、考点的分布和覆盖面越来越广,尤其是知识点和能力与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吻合程度越来越高(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因而也大大增加),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高考的重点考点和高频考点复习,大力精简课本上繁多而考试大纲、高考试题完全不涉及的内容,注重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如遗传中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还有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互换、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5、等等与基因有个的概念,很多同学学了三年的遗传都还没弄清楚、弄明白,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同源染色体”这个核心概念,因此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复习,我们老师都要帮助学生狠抓基础、精简教材,突破重点、核心概念!如果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了“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理清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不仅上面关于遗传这些重难点,还有后面染色体变异的重难点如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可育不可育等一切与遗传、变异、进化等等有关的知识都迎刃而解了!可见这个核心概念是多么地重要,但生物老师们都知道,如果死按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怎么都没有明白,到大学了还不明白。所以你教高三不处理教材行吗?!就拿2016年

    6、改革后的新课标高考,更加突出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査。如在今年全国I卷中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信息交流功能、考查了激素通过体液的运送作用于靶细胞,精子与卵细胞通过直接接触进行细胞识别。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非选择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内环境中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与变化、内环境的作用,遗传和变异专题更是考查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在全国卷中,选择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与配子的产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互作等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在非选择题中,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体温调

    7、节、影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种间关系、人类遗传病与遗传平衡定律等必备知识。全国卷的选择题主要考查了RAN的来源及作用、叶绿体色素对光的吸收、内环境中的渗透压、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等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非选择主要考查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植物激素(ABA)的作用、动物激素(胰岛素)作用、遗传问题。选修中,全国、卷分别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发酵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中,全国、考查了基因工程,全国卷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通过以上分析,同往年高考试题比较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全国卷高考在考什么。 正因为如此,在考查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新课标

    8、高考命题趋向直指新课程标准、指导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加重视对考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生物学能力的考查,在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而所谓核心素养,不是什么空中楼阁,其建立的基础、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命观念,而生命观念又是在理解掌握一些生物学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所谓“基础的基础”。因此,从试题难度和考核层次、题型来看,新课标高考试题更加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必备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进而提高核心素养。与此同时突出对生物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高考题目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即在考查“基础+

    9、灵活”,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这是近几年以来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其三,我们生物高考命题在试题“平稳”的基础上,还力求创新和突破,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即“求新、求变”,尽量与人们的生理病理、工农业生产、作物栽培以及与生命科学发展息息相关的、与大学教材衔接的内容,课标卷试卷结构和内容与新课标、新课程和新教材改革相适应,尽管有些试题源于教材,但高考命题并不仅仅拘泥于教材,很多都是教材向课外的适当延伸,甚至高于、远离教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考复习,放弃陈旧的课外资料,处理陈旧的课本、教材,要适当对课本进行删减,注意课本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理解”,尤其要注意补

    10、充、拓展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相衔接的知识块、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发展的新进展,做到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这样才是处理好课本与课外资料、高考真题与模拟题关系的正确做法。虽然高三复习始终强调要“回归课本”,但并不是死抠教材、背课本;我们说的适当延伸更不是丢掉课本只“抱资料”,而恰恰是要求高三教师结合高考、高考命题处理课本建立适合自己学生的“内部资料”、丢掉市面上大量的垃圾资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考施教”。所以我们既反对“忘本”复习只抓资料,又切忌“照本宣科”死背课本! 2.放弃“偏、难、怪”题,真正理解、在复习中体现“基础+灵活”的生物新课标高考理念。新课标高考更注重基础,基础与能力并

    11、重。但考能力并非一味出难题,完全能够以“基础知识”做“题眼”,通过“变向思维”灵活多变地考查能力和思维、素养。我们要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来模拟高考真题,这样来训练、培养和提高考生的生物学能力和核心素养,要研究、用好用透高考真题,尤其是是全国卷,不管你是卷、卷还是卷地区,都要把其他全国卷(含海南卷)真题从命题立意、命题规律到如何理解命题者意图找到破题点、解题思路等等,研究透彻,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高考题的解题规律。3.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在联系,应用特殊教学手段、落实选修模块的教学与复习,切勿把选修内容过分拓展、加深。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新课标高考大纲和教材就不难发现,必修模块与选修相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

    12、个知识点:必修1分子与细胞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必修2遗传与进化2-1遗传的细胞基础(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2-4生物的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这些知识点的落实需在必修模块理解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到选修中与相关知识联系、拓展。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2)细胞的全能性,无论是概念本身还是延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仅仅按必修1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系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克隆技术中“全能性”相关知识深入解读、理解掌握。必修1:细胞的全能性就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备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教

    13、材是在美国科学家科恩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组培得到胡萝卜植株的背景下定义的,片面理解并照本宣科去教学生当然会有很多歧义。正确的处理是迁移到选修3的相关内容,与选修3的“全能性”概念及其理解整合:(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单个细胞具备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只要是正常细胞(未特化),理论上就能发育成多细胞个体,管你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分化还是未分化(只要未特化、有核物质),只要你满足了条件。这样就科学、开放多了,然后,引导学生回答“why”?细胞全能性的原因、全能性表达的条件.等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把握并解答相关高考题。如此类推,必修2中关于遗传的细胞基础(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

    14、)动物的受精过程等考点也只能联系胚胎工程才能讲明白了。必修2生物的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和(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则要与选修3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等知识整合。选修1中5-1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等则要与必修1细胞的结构(原核、真核)和细胞的代谢(代谢类型、细胞呼吸等)密切联系,这已经在今年和2016年的全国卷中多有考查;而这部分另一个考点(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就是必修3中4-3稳态与环境(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选修1中5-2 酶的应用(1)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要与必

    15、修1分子与细胞13细胞代谢(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结合酶的特性和作用特点考查,如2016年全国卷第3题酶活力测定的探究实验 ;(2)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一般结合必修1分子与细胞13细胞代谢中多酶片、高果糖浆激酶和加酶洗衣粉(2016海南卷考查)等酶的应用考查。选修1中5-1微生物的利用(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选择培养基的作用)要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选择培养基的应用结合;选修1中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更是要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

    16、结合掌握(该实验在考试大纲中就列在选修3的7-1基因工程)。而选修3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和细胞工程中的基本原理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和转录产物的检测,常常联系必修2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检测常常与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免疫调节(抗原抗体反应)联系,这在2015年全国卷和卷第39、40题以及今年全国卷的第38题中多有考查。选修3的生态工程要结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知识理解、掌握和考查。另外,落实选修模块的教学与复习,一定要注意切勿把选修内容过分拓展、加深,因为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在选择题的命制上,一

    17、直坚持两个基本原则重点考查选修1和选修3中基本原理和技术考查,不会深化、加大难度;对于既有过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重点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以及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基本操作步骤。虽然2017年考试大纲对这几个部分的修改都增加了“考点”,也不非完全在加大难度,而是重在应用性和实验、操作层面。 4.认真选题,合理选择练习量解决“讲”的困感和“练”的困惑及效率,落实“讲”“练”的时间和效果、效率。课本上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资料上哪些该练哪些该舍,一定要有所删减,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以本人30多年备考复习的经验,高考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要取得应有的好效果,除了处理好教

    18、材与大纲、高考试题之间的关系外,关键就是选题、然后落实训练,以及试卷评析(讲评)和评价了。精选试题,要花大量时间研究、积累优秀试题,主要是历年的高考真题和好的一模、二模题,一个优秀的高三老师,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训练题库和考试题库,并对试题在每一届毕业班学生的训练、考试和课堂例析、评析的效果作比较分析,以改进、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或用以优化学习评价:改进试卷讲评方式;老师该讲和不该讲的都去讲那是“越俎代庖”,很多时候尤其是二轮复习后,完全可以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评讲和讨论,课堂气氛更活跃、效果会更好,老师还不那么累,真是事半而功倍的大好事!总而言之,讲要精讲到位,点到即止;练要练到落实,“饱和”即可。

    19、“过饱和”会消化不良、“题海战术”会把孩子们淹死,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备考复习的效果和效率。5.紧紧抓住重难点与常考知识点的复习。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考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是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高考生物试题必做题仅十道 ,但却涉及了细胞分子组成和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植物的激素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全部重点内容,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不仅遗传题,无独有偶,像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以及光、呼关系的实验与曲线题,生态学的种群和群落的结构、特征,尤其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及其应用等,高考题中几乎是多年都出现,并且命题情景、解题思路和考点都高度相似。象这些明知高考要考的考点,为什么不抓紧落实5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备考策略.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