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一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复习题319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627401       资源大小:87.8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一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复习题319文档格式.docx

    1、雾霾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过多,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排放的废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等)、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酸雨大气中含硫氧化物、含氮氧化物过多,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如硫酸、硝酸的生成、冶金)、雷电等有关。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过多,与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3)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4)能源清洁能源天然气、氢气等在燃烧时不产生烟尘的能源;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能源;绿色能源不产生负效应的能源,如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最新开发利用的能源,

    2、如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2绿色化学的特点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它包括:(1)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2)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3)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4)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5)发展“绿色工艺”;(6)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例(2016全国卷,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解析A项,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正确;

    3、B项,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C项,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燃油中硫等杂质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正确;D项,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正确。1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C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D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解析NOx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气体氮

    4、气和CO2;NOx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之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比表面积大,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2近年来,不少商家通过各种媒体发布违反科学常识的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目的是吸引眼球并获取不正当利益。这就提醒公众和有关部门,面对违反科学常识的误导性宣传,要增强辨别能力,避免被“忽悠”。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A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碘的食物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接近2.5109 m的颗粒物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解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过量补碘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5、;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加热会加速氧化,改变其结构;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 m的颗粒物;“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源头上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故B项正确。新题预测3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回收、再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B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有助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不影响健康C电子垃圾统一回收、拆解、再利用,能够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解析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4食品安全和化学科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物中添加过量发色剂(主要成分为NaN

    6、O2)会引起人体中毒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D为了强化食品安全,政府加大对“毒淀粉”“地沟油”等事件的处理力度解析NaNO2有毒,超标使用有致癌性;碘酸钾是比较稳定的含碘化合物,加碘盐一般都是加碘酸钾。角度二关注“常见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理清物质的分类标准2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归纳性质用途(1)生理盐水指的是消毒过的0.9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不能干燥NH3、H2S、HI)(3)生石灰、无水氯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4)P2O5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

    7、不可用于食品)(5)硅胶能吸收水分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6)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太阳能电池板(7)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可作光导纤维(8)4HFSiO2=2H2OSiF4用HF雕刻玻璃(9)2CSiO2Si2CO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10)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1)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剂(12)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食盐中的加碘物质(1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14)NH4HCO3、NH4NO3是可溶于水的含氮化合物可用作氮肥(1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16)草木灰和硫铵反应

    8、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草木灰和硫铵不能混合施用(17)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18)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不可漂白食物)(19)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20)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21)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22)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23)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作供氧剂(24)肥皂水显碱性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25)水玻璃不燃不爆可用作耐火材料(26)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黏合剂盛放碱

    9、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27)锂质量轻、比能量大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28)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常用铝箔包装物品(29)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铁轨(30)MgO、Al2O3的熔点很高作耐高温材料(31)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明矾作净水剂(混凝剂)(32)小苏打和明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泡沫灭火器(33)明矾溶液显酸性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34)Al(OH)3有弱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35)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36)Fe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37)Fe2O3是红棕色粉末可用作红色颜料(38)Fe

    10、2(SO4)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39)K2FeO4是强氧化剂,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作新型净水剂(40)Cu2FeCl3=2FeCl2CuCl2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41)CuSO4使蛋白质变性误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42)粗锌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43)铁、锌形成原电池,铁作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44)铁与电源负极相连,铁被保护铁闸门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保护铁闸门(45)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

    11、例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B用氢氟酸刻蚀玻璃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于氢氟酸C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D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吸收热量解题思路分析事实或现象联系物质的性质性质能否合理解释事实或现象。学习指导建立用化学的视角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解析水果储运过程中会产生乙烯,乙烯是催熟剂,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氢氟酸能与SiO2反应生成SiF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

    12、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项错误;Al(OH)3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Al2O3熔点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能阻止可燃物的燃烧。例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铁比铜金属性强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Na2CO3水解呈碱性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解题思路审题:“实际应用”与“化学性质”是否对应破题:对比实际应用的反应原理与化学性质是否对应逐项分析确定答案。解析铝离子与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反应:Al33HCO=Al(OH)33CO2,Al(OH)3、CO2能隔离空气,阻止可燃

    13、物的燃烧;FeCl3腐蚀Cu体现了铁离子的氧化性,与铁的金属性没有关系;许多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H2O2、O3、HClO等都能使有机色质褪色,即漂白性;Na2CO3水解随温度升高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1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钠和钾的合金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B明矾溶于水能产生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品防腐剂D水玻璃易溶于水,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解析本题考查钠钾合金、明矾、甲醛以及水玻璃的性质和应用。钠和钾的合金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是利用其导热性,A项错误;明矾用于净水,B项正确;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防腐剂,C项错

    14、误。2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保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荧光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且能发生水解B用纯碱溶液和盐酸可以清洗锅炉中的硫酸钙C利用次氯酸钠溶液的碱性对餐具和环境消毒D利用化学工艺调整织物孔隙直径,可以制作出防水透气面料解析A项,荧光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含CONH;B项,纯碱与硫酸钙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的碳酸钙可溶于盐酸;C项,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D项,利用化学工艺调整织物孔隙直径使水分子不能通过,可以制作出防水透气面料。 3下列有关物质及成分、性质和用途都正确的是()物质及成分小苏打(Na2CO3)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作发酵粉磁性氧化铁(Fe2O3

    15、)难溶于水,红色制造红色涂料蓝矾(CuSO45H2O)蓝色检验水蒸气二氧化硫(SO2)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漂白草织品答案D解析小苏打的成分是NaHCO3,A项错误;磁性氧化铁的成分是Fe3O4(黑色),通常用作颜料和抛光剂,B项错误;无水硫酸铜(CuSO4)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C项错误。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现实或事实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洗涤剂碳酸钠是碱HCl、NH3、CO2都可做喷泉实验三种气体均极易溶于水高温下,工业上用纯碱和石英砂制玻璃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解析碳酸钠是盐,不是碱,A项错误;H

    16、Cl、NH3都极易溶于水,都可用水作吸收剂做喷泉实验,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需要用碱液作吸收剂做喷泉实验,B项错误;因为反应在高温下进行,所以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根据常温下进行的反应: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判断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项错误。角度三关注“古文或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1熟记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1)明矾:KAl(SO4)212H2O(2)胆矾、蓝矾:CuSO45H2O(3)绿矾:FeSO47H2O(4)钡餐、重晶石:BaSO4(5)孔雀石(铜绿):Cu2(OH)2CO3(6)水晶、石英:SiO2(7)纯碱、苏打:Na2CO3(8)磁性

    17、氧化铁:Fe3O42中国古代化学工艺简介(1)烧制陶器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传统的陶瓷多是将黏土与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烧制而成。原料及烧制温度是影响陶瓷品种和性能的关键技术。我们见到的许多陶瓷制品,表面光滑、不渗水,而且色彩丰富,非常漂亮,这是由于烧制前在坯体上涂了彩釉的缘故。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了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2)冶炼青铜器、铁器、金器等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为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

    18、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铸造青铜必须解决采矿、熔炼、铜锡铅合金成分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炉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3)造纸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目的: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脱脂、杀死微生物等。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

    19、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4)制火药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KNO3S3C=K2SN23CO2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黄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据测,大约每4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可以产生280升气体,体积可膨胀近万倍。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在爆炸时,固体生成物的

    20、微粒分散在气体里,所以产生大量的烟。由于爆炸时有K2S固体产生,往往有很多浓烟冒出,因此得名黑火药。(5)酿酒说文解字上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从禹时算起,酒在中华已有五六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6)染色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着色。我国古书早有记载: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夏禹讲的话:“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21、作服,汝明。”意思是要他用五种色彩染制成五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吕氏春秋贵信:“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意思是这种绸料特别适于染色,所以用它。(2015全国卷,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解题思路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阅读文字获取有效化学信息形成对物质名称、性质应用方面的判断。解析根据题意,“强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和矿物,所以为硝酸。总结与反思这类题目的命题方向:节选古

    22、文、诗词或谚语等,考查物质的性质的判断或原理分析。让学生在古代书籍文字和工艺中找到有关化学信息,感受化学学科的久远与魅力。物质的性质(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从粒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因而化学反应满足质量守恒。(2)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变化,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3)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研究的对象是元素,物质的化学性质通常是指热稳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和碱性等,可燃性是还原性的一种具体体现。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

    23、洧水”指的是石油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解析C项,草木灰中的碱性成分是K2CO3,正确;D项所说的“石灰”指的是CaCO3,错误。2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A氯化物 B合金C硫化物 D氧化物解析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3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

    24、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A氨水 B硝酸C明矾水 D卤水解析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有毒,储存于玻璃瓶中。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解析A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项,香炉是香炉峰;C项,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D项,明矾的水溶液水解显酸性。高考12题逐题特训A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B“低碳经济”提倡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故明矾可作漂白剂D向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一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复习题319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