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思维导图Word格式.doc

    • 资源ID:6603742       资源大小:33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思维导图Word格式.doc

    1、a:10:i:0;s:479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的因素有关#说#课#稿#实验课:#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中的探究实验部分,也是压强这节课的灵魂。#我将从这些方面说下我对本实验的理解。#本实验的重点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是如何利用身边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创新,力求达到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为了引导学生猜

    2、想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可能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本实验我是这样引入的。#大家跟我一同拿起手中的笔,两拇指抵住笔的两端,往中间压,什么感觉?#别光顾着喊疼,观察哪个拇指下陷比较深?#为什么?#我这里还有一个气球,注意看,我要对它发功啦,咱们先用“降龙十八掌”拍它,再用“一阳指”点它,你猜哪个武功更厉害,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现在再加一成力去点它,你猜它会怎么样?#通过这些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合理猜想环节,我把各小组的猜想投影在白板上。#引导大家讨论,哪些猜想不合理,直接划掉。#我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入手分析得知压力

    3、与重力是不同的力,接触材料的软硬程度为材料本身属性与力无关。#这为以后学习力学知识提供了研究思路及方向。#在探究验证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五组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器材用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后三组器材让学生先探究验证受力面积的大小这个猜想,再探究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十个学习小组,五组不同的器材,每两组器材重复,便于交流和对比。#实验前强调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分析前两组器材需要保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来探究验证猜想。#后三组则需要先保持压力不变,探究验证受力面积因素。#再通过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验证压力因素。

    4、#学生探究时我在实验室巡视走动,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我们来看一下各组学生探究的成果。#第一组的同学利用钢笔帽和钢笔尖同样的力度去扎气球,笔尖把气球扎破,保持压力不变探究受力面积因素,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第二组利用沙袋正立平躺改变受力面积,通过观察软板的形变程度得出正确结论。#第三组类比课前引入得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利用加大力度的方法,观察凹陷程度感受疼的程度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四五两组与第三组方法类似,通过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观察瓶子或小桌的下陷

    5、程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正确结论。#我让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指出验证的是哪一个猜想,说明如何控制的变量,通过什么现象去验证猜想,得出了什么结论。#其他小组提出质疑或改进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得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引入压强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假如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相同,我们又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本节课我利用常见事物引入,体现了从生活或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分析解决重力及接触材料的软硬程度这两个猜想,避免了部分学生

    6、日后的疑惑。#通过自制教具,学生自主猜想和设计实验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外拓展,留给学生思考空间,为引入压强埋下伏笔。#感谢您的倾听,期待您的指导,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i:1;s:15566: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专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相互混合时,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无气体也无沉淀生成的是#A.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B.氢氧化钠和硫酸 C.碳酸钙和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镁溶液#2.下列物质能再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 BaCl2 Na2SO4 B、Na2CO3 NaCl Na2SO4#C、CuSO4 NaCl NaNO3 D、Na

    7、2SO4 HCl NaNO3#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钙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在A + B 盐 + 水的反应中,A 、B分别是#A硫酸和熟石灰 B纯碱和熟石灰 C小苏打和盐酸 D熟石灰和氯化铵#5. 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锥形瓶#胶头滴管#A#MnO2#H2O2#B#Zn#稀H2SO4#C#H2O#浓H2SO4#D#HCl气体#石灰水#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

    8、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7.只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选用的试剂是#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酚酞溶液#8.有四瓶失去标签的他们所含的溶质分别是硝酸钡;#硝酸银;#氯化钠;#氯化铜;#不用别的试剂就能鉴别出的最优顺序是#A B C D #9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其使用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则对应甲、乙、

    9、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A、B、C、D、#10.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CaCO3CaCl2 Fe2O3FeCl2 Cu(OH)2CuCl2 FeFeCl3 CaOCaCl2#A.#B.#C.#D.#11.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中,只运用一种反应类型不能实验下列变化的是#A、Ba(NO3)2 HNO3 B、CuO CuSO4 C、CuSO4 FeSO4 D、CaCO3

    10、Ca(OH)2#12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A#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NaCl(Na2CO3)#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C#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CaO(CaCO3) #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过滤#13.图3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1、#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B#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C#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乙分别可能是#A. 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 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 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D. 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16.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 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 B. 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C. 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 D. 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乙的质量#17.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序号#甲#乙#A#铜锌的混合物粉末#稀盐酸#B#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C#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碳酸钠溶液#D#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8用化学式填空:#小苏打熟石灰 氨气硫酸铜 硫酸氢氧化钠食盐硝酸钾#清除金属表面铁锈 使饼干松脆可口

    13、 改良酸性土壤 配制波尔多液的盐 一种复合肥料 腌制食品 用于造纸的碱 可作氮肥的气体_#19.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1)为了验证性质,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 色;#(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3)盐酸的性质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A.两种金属的形状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20.A、B、C是三种

    14、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问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纯碱,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物质A、B、C的化学式分别是 、 、 。#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纯碱的一种用途是 。#21. 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1)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图中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

    15、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色。#【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小丽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

    16、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1)小丽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盐酸过量。#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 _。#(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如果_#盐酸过量#(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

    17、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A. 生锈的铁钉B. 碳酸钠粉末C. 硫酸钠粉末D. 氢氧化铜#23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18、实验方案#实# 验# 操# 作#实验现象#结 论#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方案2#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一条# # #。#24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设计如下过程除

    19、去杂质:#步骤:#加足量的水溶解。#步骤:#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X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步骤:#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和 。#(2)步骤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物质X是 溶液。#(3)步骤得到的固体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 。#步骤中可以用过量的 溶液(填一种物质)代替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实验目的。#(4)步骤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甲#Ca(OH)2#H2SO4#乙#丁#丙#25.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

    20、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和Ca(OH)2:# ;#丙和丁:# ;#其中稀硫酸和丁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26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

    21、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27.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

    22、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Cu:#64 O:#16 H:#1 S:#32 Na:#23)#(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 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i:2;s:11651: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3、)#1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C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家用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 B家用液晶电视的额定功率约为2000W#C家用电水壶

    24、烧水时(正常工作)的电阻约为1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2A#4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AL1与L2串联#B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C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D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该实验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C D#该实验能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小磁针转动,说明电流能产生磁场#7在课外科技

    25、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也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原理如图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小#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8如图所示,将标有“12V 6W”的灯泡L1和“6V 6W”的灯泡L2并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A灯泡L2比灯泡L1亮#B灯泡L1比灯泡L2亮#C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12W#D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12W#9如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原则的是()#A

    26、B C D#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高压线下钓鱼 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绝缘皮破损# #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I1、I2,电压表、的示数U1、U2,且U1U2;#当滑片P向左移动后,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量为U1、U2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量为I1、I2若不计电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且电源电压恒定,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U1U2#CI1I2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得零分#11下列有关磁的说法正确的

    27、是()#A电动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R2=20时,电压表示数为4V#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3.6W#D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0.1W#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R0=60,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各元件

    28、安全,则()#A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1250#BS闭合,S1、S2都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是2.25W3W#CS、S1、S2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2.4W#DS、S1、S2都闭合,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若将甲和乙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甲:#I乙=#15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如图,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

    29、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表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额定工作电压#12V#额定功率#30W#电池容量#2500mAh#工作噪音#50dB#该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min#16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两表读数之比U甲:#U乙=3:#1,则R1:#R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两表读数之比I甲:#

    30、I乙=#17李芳家的电能表的盘上标有“3000revs/(kWh)”她用这个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她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电能表的转盘在2min内转了30转,则消耗的电能是,这个用电器的功率是#18两只小灯泡的规格分别为LA(6V 3W)、LB(6V 6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使它们的电功率都不超过它们的额定功率,则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V#19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电阻R1的阻

    31、值是,电阻R2的阻值是#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小明家电热水器的建华地阿奴图如图所示,S1是手动开关,置于热水器水箱外部;#S2是温控开关,置于热水器水箱内部当水温低于40时自动闭合,达到40时自动断开;#R1和R2均为用来加热且阻值不变的电热丝使用时,手动闭合开关S1,电热水器开始工作电热水器部分参数如表所示#(1)将初温为20的一满箱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求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若加热用了50min,求电热水器的效率#额定电压#220V#频率#50Hz#保温功

    32、率#220W#加热功率#1980W#水箱容量#50L#设定温度#40#21如图所示,灯L标有“6V 3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6,设灯L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1)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S1、S3时,电阻R在60s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且电路电流不为0),各开关的合闭情况应如何?#此时的最小电功率为多少?#22(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中的开关、电灯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控制电灯,插座单独使用#(2)在图乙中根据静止小磁针的指向标出螺线管的N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3)请你在图丙所示的继电器上把电

    33、源连在电路里,使它成为一个电铃(这样的电铃没有铃碗,通常叫做蜂鸣器)#2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有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电压为4V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灯泡变亮),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2)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请设计并画出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表格;#(3)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4)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

    34、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可以测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24如图,一热敏电阻Rr放在控温容器(可准确调节容器内温度)M内:#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几十欧姆;#电源电压约为3V且保持不变;# R为电阻箱(可以读出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阻值为999.9;#S为开关已知Rr在95时阻值为150,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r的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Rr阻值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25在实际生活中电池本身是有电阻的,因此,实际的电池可以等

    35、效为一个理想电源(电压为E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图甲所示)在如图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外电路的电阻(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R,请你完成:#(1)若已知E、I、r,求电源的输出功率PR(即外电路电阻R的功率);#(2)若已知E、r,请推导出电源的输出功率PR跟电压表示数U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据此求出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大于r)#(3)电源的效率是指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总功率之比电源的效率高意味着较小的体积或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可以节约能源请求出(2)中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第12页(共12页)#;i:3;s:6290:2014201

    36、5学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试题(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食物变质 C冰雪融化 D蔬菜榨汁#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B分类回收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4下列有关

    37、物质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其性质相同 #光照#C合金都是由不同种金属混合而成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5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 = 4NO2 + X + 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硝酸应在避光、低温环境下保存#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6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用嘴吹灭蜡烛;#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38、;#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A和 B和 C和 D和#7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 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 g丙和27 g丁。#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 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

    39、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连接仪器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观察到乙中稀硫酸进入装置丙中;#当丙中无气泡产生,立即读取量筒戊中水的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利用该实验原理,还可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二、非选择题#28(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武汉市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

    40、“铁”指的是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 (4)防毒面具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_的性质。#29(4分)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 (3)若A中x = 13,其微粒符号为_;#若A和B的微粒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其化学式为_(用字母表示也可)。#30(5分)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 (1)若A为黑色固

    41、体,则B的化学式为_,D的一种用途是_;# (2)若A为无色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和收集A和B。#则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是_,收集方法是_。#高温#高温#31(7分)用纯净的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C + CuO = Cu + CO# 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2)本实验能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的证据是_,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使实验成功,反应物要研细混匀,而且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填

    42、字母)效果较好。#选择该质量比的理由是_。# A320 B112# (4)你认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32(6分)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现将58 g生铁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据报道,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相当于年产量的20%一40%,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_:#。# (2)若该生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计算该样品中铁的含量(精确到01%)。#;i:4;s:6276:物理变化(性质)与化学变化(性质)辨析#物理变化:#1.#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43、#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

    44、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 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变化过程#名称#热量变化#固态气态#升华#吸热#气态固态#凝华#放热

    45、#固态液态#熔化#吸热#液态固态#凝固#放热#液态气态#汽化#吸热#气态液态#液化#放热#物理性质:#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2.#实例:#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3.#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

    46、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区别#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特有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是变化的内因#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有序的,动态的,性质的具体体现#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又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

    47、1. 物理性质:#(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密度:#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5)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6)潮解:#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7)挥发性:#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8)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

    48、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9)导热性:#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10)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

    49、2、CO、C。# (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4#;i:5;s:25922:#中考物理浮力经典难题#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B#甲瓶

    50、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2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的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A#4克#B#5克#C#4.5克#D#3.6克# 4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

    51、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阻力f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F#B#Ff=G1#C#G1=2f#D#F=2G1#5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漂浮在水面上#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处于漂浮状态#D#相同质量的木块和实心铁块,木块的浮力大#6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漂浮,浮力为6N#B#物体悬浮,浮力为5N#C#物体漂浮,浮力为5N#D#物体沉底,浮力为6N# 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52、#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8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9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A#沉入水底#B#悬浮水中#C#浮出液面#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上;#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

    53、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1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12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3潜水艇由水面下20米深处上浮到10米深处,潜水艇壳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压强不变,浮力增大#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变小,浮力不变#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14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

    54、的是()#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15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A#飞机#B#热气球#C#风筝#D#火箭# 16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

    55、相等#B#热气球的体积越大,受到空气的浮力越大#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不受浮力的作用#D#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18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并不溶合将一实心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该放入烧杯中,图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的如图是()#A#B#C#D# 19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 #2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A#地球#B#物体本身#C#盛

    56、液体的容器#D#液体# 21浸在水中的物体,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沉在水底的物体比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B#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浅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2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大#B#乙受到的浮力大#C#丙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

    57、#它们的密度分别为甲和#乙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甲乙#B#F甲F乙,甲乙#C#F甲F乙,甲乙#D#F甲F乙,甲乙# 24游泳的人由河边向深水走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石子,则()#A#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B#脚疼越来越轻,因为人越来越轻#C#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D#脚越来越疼,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25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酒=0.8#103kg/m3)()#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58、#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26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大于乙F甲大于F乙#B#甲小于乙F甲等于F乙#C#甲大于乙乙小于A#D#甲小于乙乙大于A# 27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28如图所示,质量

    59、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现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在水中,则()#A#大块下沉,小块上浮#B#大块悬浮,小块上浮#C#两块都悬浮#D#两块都下沉#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能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B#弹簧测力计只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C#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因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所以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D#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 30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该物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0.8

    60、#103kg/m3#C#1.5#103kg/m3#D#1.25#103kg/m3# 31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有可能漂浮在水面上#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一定处于漂浮状态#D#如果是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32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B#在亚丁湾

    61、所受浮力较大#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33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34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所示“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A#人的重力减

    62、小了#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35(2008宁波)如图所示,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浮着一个重为5N的球#如果把球取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值()#A#大于5N#B#等于5N#C#小于5N#D#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 36(2009河北)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 37如图,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A#物体

    63、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C#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D#物质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38甲、乙两只密度计,放在水中静止时,正好甲密度计与水面相平刻度处以上#的其它刻线被磨损,而乙密度计与水面相平刻度处以下的其它刻线被磨损,如图#所示现在要测定浓盐水的密度,应选用()#A#甲密度计#B#乙密度计#C#甲、乙均可#D#甲、乙均不可# 39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物块有四分之一体积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14.7N,在乙图中,同一物块有四分之三的体积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9.8N则在丙图中,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应是()#A#9.8N#B#2.24N#C#1.27

    64、N#D#7.35N# 40烧杯中的一大块冰内含有一定量的砂子,冰块漂浮在水面,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且冰块上部高出杯口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水面始终与杯口相平#C#烧杯中水面会下降#D#水面先有下降,后有水溢出# 4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确定# 42边长为20cm的立方体,水平浸入足够多的水中,如果上表面与水面间的距离为5cm,物体所受的浮力(g取10N/kg )()#A#80N#B#60N#C#100N#D#80N或60N# 43(1998上海)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65、溢出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B#可能为0.2N#C#一定为0.5N#D#可能为0.4N# 44公共厕所自动冲洗用的水箱里有一圆柱形浮筒P,出水管口有一个圆片形盖子a,两者用短链相连(如图所示)若水箱的深度足够,要实现自动定时冲洗()#A#只要浮筒P的体积足够大#B#只要浮筒P的质量足够小#C#盖子a必须比浮筒轻#D#浮筒P的横截面积必须大于盖子a的面积#二、填空题# 45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N,方向,房屋受到的

    66、浮力为# 46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甲:#乙4:#5(选填“”“=”或“”)# 47一艘轮船由东海驶入长江,所受到浮力(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该船在南京港卸下货物前后,船的吃水线深度减小0.2m,该船在水面附近的水平横截面积平均为4500m2,则卸下的货物的质量约为t# 48如图所示,弹簧秤下吊着一个质量为0.78kg的金属块,当金属块全部浸没在底面积为10cm2的柱形容器的酒精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减小至0.8N则酒精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P=

    67、Pa,金属块的密度=kg/m3(g=10N/kg)# 49如图,放有铁块的杯子漂浮在水面上,如果把铁块用细线悬挂在杯底,杯子和铁块受到的浮力将,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0质量相等的一个空心铅球和一个木块均漂浮在水面上,空心铅球排开水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51一座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是1000m3,那么这冰山重力为牛 (海水的密度为1.03克/厘米3,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 52有一木块放在水中,当上面放有质量为0.5kg的重物时,木块恰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拿去重物,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体积为dm3,密度为kg/m3#

    68、 53一条货船在黄河中航行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是30m3,船受到的浮力为N在码头将货物卸下后,河水对船底压强大小的变化情况是(g取10N/kg)# 54死海是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海水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人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5一个重5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N,它排开水的体积为m3(g=10N/kg)# 56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57在半杯水中放入一只新鲜鸡

    69、蛋,观察到鸡蛋处于沉底状态,这时鸡蛋所受的浮力鸡蛋所受的重力将盐慢慢倒入水杯中,并轻轻搅拌,随着杯中盐水密度的增大,可观察到鸡蛋将在该过程中,鸡蛋的体积,盐水的密度,鸡蛋所受到的浮力鸡蛋上浮表明鸡蛋所受的浮力鸡蛋所受的重力最后观察到鸡蛋在浓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这时鸡蛋所受的浮力鸡蛋所受的重力# 58将一个体积为2m3,密度为0.5#103kg/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N,若将此物体投入密度为0.4#103kg/m3的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 59(2012春船山区校级月考)将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比物体未浸入水之前减少了1N,这

    70、个物体的体积是cm3,当这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N,这物体重N# 60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3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这些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三、实验探究题# 6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利用体积相同的铁块A和铝块B及图示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若干实验#(1)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写序号);#这一实验

    71、操作中,应控制的变量是#(2)根据以上实验,如何判断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3)将操作组合起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有关# 6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

    72、 63给你一根细线、一支滴管、一小块金属、一只盛有足够深水的水槽、一个底端固定一重物的塑料厚壁直筒(塑料直筒放入水中后能竖直漂浮、筒壁上标有筒内容积的刻度)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1)写出主要操作步骤#(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64现有一只量筒,一块油泥,足量的水和一根细线,你如何测出油泥的密度# 65小明想比较牛奶的密度和豆浆的密度的大小,可身边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请你帮他设计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要求:#其它器材任选;#简要写出比较的方法#方法1;#方法2# 66现提供如下器材:#正方体物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天平(附

    73、砝码)、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烧杯、刻度尺、细线、水(水的密度水已知)#根据以上器材可以设计多个实验,如下表中的示例:#测定正方体物块的密度#请选用器材设计两个测定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按示例的表达形式完成下表内容:#所用器材及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符号表示)#表达式#示例:#测物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物块边长L,用天平测物块的质量m#=#测物块受到的浮力#方法一#F浮=_#测物块受到的浮力#方法二#F浮=_# #67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秤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74、探究因素,#选用的图是(填图中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6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着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液体甲#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1# 0.2# 0.09# 2# 0.4# 0.18# 3# 0.6# 0.2

    75、7#表二 液体乙#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4# 0.2# 0.07# 5# 0.4# 0.14# 6# 0.6# 0.21#(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比#(2)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甲乙#(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牛(g取10牛/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69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

    76、所受浮力与自才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器材:#弹簧秤、量筒、小塑料瓶、细线、若干玻璃珠#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30毫升#在质量为5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玻璃珠,测出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将该小塑料瓶放入量筒中,使它浮在水面上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90毫升#比较小塑料瓶的重力和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牛#(2)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玻璃珠?#(3)计算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所受的浮力F=牛(g=10N/kg)# 7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77、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i:6;s:14208:嘉定区2016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化 学 部 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27空气的成分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28物质的变化

    7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川融化 D干冰升华 #29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 B空气 C生理盐水 D冰水#30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FeO D.氢氧化钾K(OH) #3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冰与干冰 B汞与水银 C金刚石与石墨 D氧气与液氧#32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33欲使某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降温 . 升温 . 倒出一些溶液 .再加足够的溶质#34.实

    79、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5依据水的化学式H2O,某同学做出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的液体 B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C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D水中氢、氧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6. 2015年10月6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 )# 在青蒿素(C15H22O5)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下列关于青蒿# 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

    80、成 # # # B青蒿素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37小红观察在不同酸碱度下紫甘蓝汁液所显示的颜色,记录如下( )#pH#1#23#46#79#10#11#1214#颜色#深红#紫红#浅紫#蓝#绿#黄绿#黄#下列物质中,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A自来水 B 食盐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38.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 + C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C有黑色固体生成 D该反应中CO2作还原剂 #3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81、)# A天然气作家用燃料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40.根据反应3Cu +8HNO3 3Cu(NO3)2 + 2X +4H2O 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 BNOCNO2 DN2O#4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 与CO 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但是CO能燃烧而CO2 不能#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D危害:#都有毒性,CO2 还会造成温室效应#42.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82、#A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 :#1#B产生氧气的体积是氢气的两倍#C该实验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43. 现将CO、CO2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A、1:#1 B、1:#2 C、2:#3 D、2:#5#4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2含有2mol氧 B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D1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4520时,恒温蒸发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

    83、发掉10克水,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又蒸# 发掉10克水,析出3克晶体;#第三次再蒸发掉10克水,析出m克晶体#Am 3 BM3 CM3 Dm3#46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溶液质量#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蒸发时间#溶液的#质量#0#加热时间#0#0#0#蔗糖的质量#CaO的质量#A B C D# #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B恒温时将NaCl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水# C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CaO固体# D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七、填空题(共19分)#4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84、#请按要求填空#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能凝聚水中悬浮物的是 (1) (填物质名称);# #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 (2) 性;#常作气体燃料的一种有机物是 (3) (填化学式);#可以做食品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是 (4) (填化学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5) ;#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6) 。#4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变化的现象 (7)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 ;#变化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9) (填微粒名

    85、称);#下列关于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填写序号);#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从变化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11) ;#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m 倍。#则参加反应的 和 的质量比为 (12)。#乙#甲#甲#10#30#10#A B C#49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86、#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 (13) 乙(填“=”或“”、“”);#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 (14) 克;#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15)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16) 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17) C;#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 (18 )乙。#八、简答题(共21分)#50.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

    87、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吹灭燃着的蜡烛,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操作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1) ;#.操作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 (2) ;#.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做法正确的是 (3 ) (填序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

    88、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实验三,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 (4) 。#51同学想研究不同的氧化物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编号#KClO3g#氧化物#产生气体的体积(mL)#耗时(s)#1#0.6#9.8#480#2#0.6#0.2g二氧化锰 #67#36.5#3#0.6#0.2g氧化铜 #67#89.5#写出实验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为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完成了以下的实验:#.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并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质

    89、量为0.2g。#.将过量的CO通入滤出的固体,#按右图进行实验:#仪器a的名称 (6) 。#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装置#现象#实验结论#A#黑色固体全部变红#生成了铜,反应方程式 (7) #B#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二氧化碳#.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8) ;#当出现 (9) 现象时,证明反应已经开始。#以上实验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改变,能作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两种氧化物相比, (10) 的催化效果更好。#52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石灰石#煤气灯#(主要成分是CO)#

    90、未经煅烧#的石灰石#煅烧后#的固体#A#B#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图一#图二#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II乙同学按图二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12) 色,A实验的作用 (13) 。#III.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14) 。#IV.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5g的石灰石煅烧,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秒)#0#60#120#180#240#300#固体质量(克)#12.5#12.3#11.2#9.2#8.1#8.1#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 (15) 秒时,已经可以证明石

    91、灰石开始分解了。#240秒时,石灰石已经完全分解了,理由是 (16) 。#根据丙同学记录的数据,该石灰石分解共生成 (17) 克CO2,物质的量为 (18)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 (19)克。#参考答案#六、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D#A#D#B#C#C#D#A#D#B#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答案#D#D#A#B#C#C#D#B#D#A#题号#小题号#答案#分值#说明#七#填空题#47#(1)#明矾#1#(2)#吸附#1#错别字不

    92、得分#(3)#CH4#1#写名称不得分#(4)#CaO#1#写名称不得分#(5)#氧气(或O2)#1#(6)#21%或1/5#1#48#(7)#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1#(8)#2H2 +O22H2O#1#(9)#氢原子、氧原子#1#写符号、少写都不得分#(10)#AC#2#写1个(对)得1分;#有错得0分#(11)#没有新物质产生(或发生物理变化)#1#(12)#2 :#m#1#49#(13)#1#(14)#10#1#(15)#饱和#1#(16)#=#1#(17)#1#(18)#1#八简答题#50#(1)#烧杯内有氧气或空气#1#(2)#B#1#(3)#ABD#1#缺一不可#(4)

    93、#最高#1#51#(5)#方程式略#1#(6)#铁架台#1#(7)#CO+CuOCu +CO2#1#(8)#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9)#当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1#(10)#二氧化锰#1#52#(11)#Ca(OH)2+CO2Ca CO3+ H2O#1#(12)#红#1#(13)#对照作用或对比作用#1#(14)#煤气燃烧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故无法判断#1#合理即可#(15)#60秒#1#(16)#固体质量已不再发生改变#1#合理即可#(17)#4.4#1#(18)#0.1#1#(19)#方程式、比例式、答案各1分#10克#3#11#;i:7;s:22698:#初三化学中的计算问题#初三化学中有

    94、关计算的考点有:#物质的量及化学式中的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题目变化的话一般在物质的量的计算方面,但是无论题目怎么变化,其实质都是对和物质的量有关的两个关系式:#n=N/NA;#n=m/M的考察,从13年上海中考题目可以看出,考点没有变动,但是在题目的设置上有很大的变化,就是加强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然后才是知识的运用。#一、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一般会与分子,原子相结合考察,所以要求学生要对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掌握,其次是对公式n=N/NA;#n=m/M熟练地运用。#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中的1个。

    95、#物质的量常用n表示,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mol。#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 个微粒。#我们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佛加德罗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单位是:#mol-1#注意:#微粒并不一定只指分子,它还可以指原子,电子,质子,原子团等。#若N代表微粒数,则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如下:#N=n#NA#例1:#1molO2的分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1molFe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例2:#2molCO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2#6.02#1023个, 2molCO2含有的原子数约为2#3#6.02#1023个(注意

    96、其中的区别)#解析:#因为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够成的,所以1 molCO2直接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分子,若要求1 molCO2所含有的原子数还要再乘以3,因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3个原子够成的。#思考与练习:#1.求分子或原子的个数#(1)1mol氧原子的个数约为6.02#1023个#(2)3mol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约为3#6.02#1023个#(3)4mol铁原子的个数约为_个#(4)2mol水分子的个数约为_个#(5)4molSO2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为_个#(6)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为_个#(注意(1)与(6),(3)与(5)之间的区别)#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常用M表

    97、示,其单位是“克/摩”,读作克每摩,符号g/mol。#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例如,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 注意:#不能认为摩尔质量就是式量。#摩尔质量是有单位的,而式量是没有单位的。#描述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时后面必须要带上单位g/mol,否则就是错误的。#物质的量n,物质的摩尔质量M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n=m/M#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O-16 H-1 N-14#例3求物质的质量#(1)1mol氧原子的质量为16#1g。#解析:#由n=m/M知m=nM=1mol#16g/mol=16g#(2)3mol二氧化碳分子的

    98、质量为44#3 g。#(3)4mol铁的质量为_g。#(4)2mol水的质量为_g。#.求物质的量#(1)112g铁含铁2mol。#(2)48g水含水_mol。#链接中考:#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O含有3mol原子B1mol 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C0.5molO2约含6.02#1023个氧 DCO的摩尔质量是28g#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8gN2含lmol氮 B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lmolCO2含有3mol原子 DH2O的摩尔质量是

    99、18#3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8gH2O中含有2mol氢#B.1molSO3比1molSO2多一个氧原子#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1molO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5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关于其描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g/mol B1mol SO2中约含有

    100、6.02#1023个原子#C2mol SO2的质量为64 g D3mol SO2中含有3mol氧原子#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实例(S+O2SO2)#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硫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量的方面:#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S + O2 SO2#(32#1) :# (32#1) :# (64#1)#即1 :# 1 :# 1#2S+O2SO2# 1:#1

    101、:#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如下表所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量(一般来说,求什么就设什么)#(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已知量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比不用化简约分;#不是相关量不用标出;#设未知量x时,x不带单位;#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一定要带入纯净物的量进行计算,若是气体体

    102、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应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若不用相对分子质量算,用化学计量数计算,需要换算成物质的量。#例:#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CO2+4NaC(金刚石)+2Na2O计算92克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解:#设92克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x (一设)#CO2+4NaC(金刚石)+2Na2O (二写)#92 12 #92g x#(三找) #92/92g=12/x#X=12g (四列)#12g#96%=12.5g (五解)#答:#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1

    103、2.5g (六答)#若把题目改成:#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CO2+4NaC(金刚石)+2Na2O计算20mol的金属钠可以获得多少摩尔的金刚石?#解:#设20mol的金属钠可以获得x摩尔的金刚石#CO2+4NaC(金刚石)+2Na2O#4 1#20 x#4/20=1/x#X=5mol#答:#20mol的金属钠可以获得5mol的金刚石。#注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物质的量时,一定要用化学计量数算,而不能用物质的式量。#二、与化合物有关的计算#1、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04、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时,要注意一下几点:#A、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1#4):#(16#3)=7:#1:#12。#B、核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m(Cu):#m(O):#m(H) :#m(C)=(64#2):#(16#2):#(1#2) :#(12#1):#(16#3)=64:#16:#1:#6:#24(没有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的计算

    105、方法为m(Cu):#m(O):#m(H) :#m(C)=(64#2):#(16#5):#(1#2) :#(12#1)= 64:#40:#1:#6#注意:#不要把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误认为元素的质量比,如CO2中元素的质量比为m(C):#m(O)=12:#(16#2)=3:#8,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2。#练习:#维生素B2(C17H20O6N4)可以用于防治舌炎、口角炎、角膜炎和溢质性皮炎,其主要存在于牛奶、动物内脏、蛋、瘦肉、麦胚、黄豆、花生等食物中。#下列关于维生素B2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B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维生素B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5#C一

    106、个维生素B2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D维生素B2是混合物#2、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组成物质的各种成分的质量在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质量分数。#这里所指的“成分”可以是元素(如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也可以是混合物中的各种组成物质(如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0.9%)#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如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下式计算:#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2#56/(2#56+16#3)#100%=70%#注意:#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一

    107、定要乘以“100%”,不要漏掉。#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及其逆运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例:#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g#(2#1)/18#100%=4g#练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1、谷氨酸(分子式:#C5H9NO4)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也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有 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3.01#1023个谷氨酸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14.7g谷氨酸中含 个谷氨酸分子。#2抗流感的有效药物达菲可

    108、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正确说法是 A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C莽草酸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D莽草酸中碳含量最高 #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有关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的摩尔质量是222g B异黄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C异黄酮中含碳、氢、氧三个元素 D异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5%#4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g;#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

    109、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A B C D#5在m个CO2分子和m个SO2分子中含有相等的#A氧原子数 B氧分子数 C质量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6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D大蒜素的式量=12#6+1#10+32#3#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当要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

    110、一定要清楚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变。#加水稀释或者蒸发溶剂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改变。#加溶质或者结晶析出固体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改变,溶液的质量也改变。#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等于两者之和,溶液的质量也等于两者之和。#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1 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2 将10克氯化钠溶解于40克水中,将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溶液?#3 20克氯化钾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则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多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多少?#4 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0克,现

    111、将18克的硝酸钾溶于50克的水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5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克,求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时,将60克硝酸钾溶于20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克,现将50克氯化钠溶于200克水中,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7 向3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70克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8 向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0克硝酸钾,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9 把12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 # 第一

    112、份升高温度,求溶质质量分数 第二份加入10克硝酸钾求溶质质量分数#第三分加入10水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1. 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 向2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克水,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 把50克50%氯化钾溶液稀释成10%的,需加水多少克?#4. 将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增至20%,需蒸发水多少克?#5. 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cm3,98%的硫酸密度为1.8

    113、4 g/cm3)#6. 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蓄电池.某铅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升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溶液时,需要水(密度为1 g/cm3)多少升?#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7. 配制100克10%的盐酸,需要20%的盐酸#(密度为1.1 g/cm3)的体积体积为多少?#水的质量为多少?#第三类配制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1. 100克10%的盐酸溶液和200克20%的盐酸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 50克30%的氯化钠溶液和50克50%的氯化钠溶液混合, 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3. 60%的氢氧

    114、化钠溶液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多少比例混合,能得到45%的溶液?#4. 80%的硫酸溶液和50%的硫酸溶液按多少比例混合,能得到55%的溶液?#5. 100克40%的蔗糖溶液和多少克60%的蔗糖溶液混合,能得到50%的蔗糖溶液#第四类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的各种方法#1. 现有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氢氧化钠多少克?#蒸发掉水多少克?#加入多少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多少克60%的氢氧化钠溶液?#2. 现有M克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40%试设计三种方法,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3. 今有1

    115、0%的硝酸钾溶液160克,分成相等的两份.# 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倍,求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多少克水?#若用60%的硝酸钾溶液与之混合的方法,需加入该60%溶液多少克?#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多少克?#第五类:#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 100克硫酸恰好和13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 32.5克锌粉与245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问:#(1)生成氢气多少克?#(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生成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 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116、的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 13克含杂质的锌粒与73克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纯锌的质量分数(2)生成氢气的质量(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 取24克大理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克,求(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盐酸溶液的质量(3)配制10%的这种稀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 g/cm3)多少毫升?#7、 将10克铜和锌的混合物,加入盛有93.7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轻了0.2克,计算(1)原混合物中含铜多少克?#(2)反应

    117、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00克这样的氯化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四、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 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2g 38g 50g# x 100g (x+100)g# 解得x

    118、=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3.6g 40g 53.6g# x 100g (x+100)g# 解得x=34g#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4g 11g 15g# x 100g (x+100)g# 解得x=36.4g#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 已知

    119、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和y。#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溶质 溶剂 溶液# 24g (10024)76g 100g# x y 350g# 78g z (78+z)g# 解得x=84g,y=266g# 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

    120、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典型例题】#例1 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解析:#(1)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x。#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 x (x+68.7)g#解得x=150g,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68.7g+150g=21

    121、8.7g#400g,是不饱和溶液。#(2) 需蒸发水的质量400g218.7g=181.3g # 方法一:#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x.#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x 400g+x# 解得x=83.0g#方法二:#因为蒸发掉181.3g水可成为饱和溶液,也可考虑若向181.3g水中加入氯化铵至饱和,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30时,溶质 溶剂 # ;i:8;s:6598:#2017年深圳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

    122、硅的元素符号:#SI#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目的#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充分反应B溶解NaCl固体 C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B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柠檬汁的pH#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硫在O

    123、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6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C丙氨酸化学式中x=7#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7 “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4、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8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25、,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11(8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

    126、2O3,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 (填化学式)#(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将铁片浸入 (填化学式)溶液中#铁片表明析出 固体#12(8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I气体制备#(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2

    127、)氨气制备#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IINaHCO3制备#物质#NaHCO3#NH4Cl#溶解度/g(20)#9.6#37.2#(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13(9分)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上从从含有金

    128、属元素的矿石中提炼金属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I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下列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选填字母)#AFe(OH)3 B生铁 C不锈钢 #(2)铁钉生锈,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如图1是探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生锈的实验,其中铁锈蚀最快的是 (选填字母)#II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3)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 Fe2O3+C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如图2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g#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6# #;i:9;s:253: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刚学的同学便于用来理解概念、定义、定理,初三复习的同学用来回忆,进行地毯式细节复习。#1、声现象#2、光现象#3、透镜及其应用#4、物态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思维导图Word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