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数学知识口诀.docx

    • 资源ID:6602331       资源大小:24.8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数学知识口诀.docx

    1、高中数学知识口诀高中数学知识口诀n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规律繁化简;概括知识难变易,高中数学巧记忆。言简意赅易上口,结合课本胜一筹。始生之物形必丑,抛砖引得白玉出。一、集合与函数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的正数,两边增减变故。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是对称轴;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

    2、函数的值域。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中心记上数字,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计

    3、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加余弦想余弦,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三、不等式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比大小,作商和争高下。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

    4、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四、数列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首先验证再假定,从向着K加,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五、复数虚数单位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

    5、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代数运算的实质,有多项式运算。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六、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

    6、合,应用问题须转化。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七、立体几何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八、平面解析几何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

    7、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问题备忘录在应用条件AB AB时,易忽略是空集的情况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4求反函数时,易忽略求反函数的定义域5函数与其反函数之间的一个有用的结论: 6原函数在

    8、区间-a, 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7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规范格式是什么?(取值, 作差, 判正负.)8. 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9. 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或值域)时,易忽略验证“一正二定三等”这一条件10. 你知道函数 的单调区间吗?(该函数在 或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这可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函数!11. 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呀.12. 用换元法解题时,易

    9、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13. 用判别式判定方程解的个数(或交点的个数)时,易忽略讨论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更易忽略14. 等差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m+n=p+q,则 ; 等比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m+n=p+q,则 .15. 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时,易忽略公比的情况16. 已知 求 时, 易忽略n的情况17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设 是数列 的前n项和,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 b为常数)其公差是2a.18你知道怎样的数列求和时要用“错位相减”法吗?(若 其中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求 的前n项的和)19.你还记得裂项求和吗?(如)20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

    10、、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21.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22.你还记得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23.在三角中,你知道1等于什么吗?这些统称为1的代换) 常数 “1”的种种代换有着广泛的应用24. 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25与实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平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26 ,则 。 。2728 29在 中,30使用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31.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

    11、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32. 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 33. 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移项通分)34. 解指对不等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对数的真数大于零.)35. 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怎样进行讨论?(特别是指数和对数的底或)讨论完之后,要写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是36.常用放缩技巧:37.解析几何的主要思想: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性质。主要方法:坐标法。38.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设直线的方程时, 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39.用到角公式时,易将直线1

    12、、2的斜率1、2的顺序弄颠倒40.直线的倾斜角、 到 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4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y2x+4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2)+43即y=2x+5()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2xy+4=0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2(x2)-(y3)+4=0即y=2x+5()点的平移公式:点P(x,y)按向量 =(h,k)平移到点P/ (x/,y/),则x/x+ h,y/ y+ k42. 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

    13、,中点,分点以及 值可要搞清)43. 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 ,有; 44.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45.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判别式.一般来说,前者更简捷46.处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47.在圆中,注意利用半径、半弦长、及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48.还记得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吗?解有关题是否会联想到这两个定义?49.还记得圆锥曲线方程中的a,b,c,p, 的意义吗?50.在利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的分子分母的顺序?51离心率的大小与曲线的形状有何关系?

    14、(圆扁程度,张口大小)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多少?52.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53.椭圆中,注意焦点、中心、短轴端点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a,b,c)54.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55. 点P在椭圆(或双曲线)上,椭圆中PF1F 2的面积 与双曲线中PF1F 2的面积 易混(其中点F1F 2是焦点).56.如果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此时两个方程联立,消元后为一次方程5

    15、7经纬度定义易混. 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58.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59.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60.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方法是什么?(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三垂线法:一定平面,二作垂线,三作斜线,射影可见.61.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常规方法是什么?(直接法、等体积法、换点法)62.求多面体体积的常规方法是什么

    16、?(割补法、等积变换法)63.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0o90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018064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与的顺序不变65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易混, 第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66. 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与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易混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一项或两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为用解不等式组来确定67.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68.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定序问题倍缩法;多元问题分类法;有序分配问题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

    17、多至少问题间接法69. 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与二项分布的分布列三者易记混通项公式:(它是第项而不是第项)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 分布列:其中0,1,2,3,n,且0p1,p+q=1.70. 正态总体N(,2)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标准正态总体N(0,1)的概率密度函数为;71. 如下两个极限的条件易记混:成立的条件为 ; 成立的条件为 72.常用导数公式: C=0(C为常数); (xn)=nxn-1 (nQ); (sinx)=cosx; (cosx)=-sinx; (ex)=ex; (ax)=axlna ;73. 如果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那么就不能比较大小.

    18、如果两个复数能比较大小,那么这两个复数全是实数.74.解答选择题的特殊方法是什么?(顺推法,估算法,特例法,特征分析法,直观选择法,逆推验证法等等)75.解答开放型问题时,需要思维广阔全面,知识纵横联系76.解答信息型问题时,透彻理解问题中的新信息,这是准确解题的前提77.解答多参型问题时,关键在于恰当地引出参变量,想方设法摆脱参变量的困绕这当中,参变量的分离、集中、消去、代换以及反客为主等策略,似乎是解答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78. 在分类讨论时,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层次分明,最后要进行总结79. 在做应用题时, 运算后的单位要弄准,不要忘了“答”及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填写填空题中的应用题的答案

    19、时, 不要忘了单位80在解答题中,如果要应用教材中没有的重要结论,那么在解题过程中要给出简单的证明。数学高分的奥秘 曾经好几个学生要我写一份关于数学的文章,但因为时间关系,再加上我的思维方式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拖到现在,才总算出了一份算是自己的数学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给所有想学好高中数学的人一点帮助。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的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可是,数学又是许多同学的一道心病,不管自己怎么用心,可那个数学成绩就是怎么都不能提高。可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平时也不见他们怎么用功,可成绩好的要命,每次都那么高分。都是一

    20、样的学习,甚至自己有时候还比他们用功一些,为什么效果上面相差那么大呢?原因无它,方法而已。 要想学好数学,其实很简单,注意下面几点就足够了:1、不要怕数学 很多同学对数学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一看到数学,心里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抗拒情绪,影响自己正常的思维。特别是那些应用题,有些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到,一看题目那么长,就不敢下笔,直接认为自己不会做,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须不知,数学的应用题,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送分题,很少有真正的难点出现。只要你能够认真的把题目读完,写出数学表达式,分数就做完了一大半。 其实数学里面,大部分都是变化,真正要记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公式。你没发现每次考试,弄来弄去,就是

    21、那么几个题型吗?我们完全可以跟玩游戏一样,把他当作游戏来看待。数学公式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题目就是我们的敌人。只是每一种武器都有它自己的特性。不同的敌人,可能要换多种武器而已。我想大家玩游戏时,应该不会看到敌人,还没有动手就逃跑吧。那样你早就死翘翘了,还怎么通关呢?这个,也就是我把这个网站叫做游戏数学的目的。视数学为游戏,游戏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真正碰壁了,换一条路就行了,走迷宫,我们都是高手。一个小小的数学题,就想让我们害怕,可能吗? 当然,要想真正的做到视数学为游戏这个地步,还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在我网站里面,这个很详细)。你级数不够,连一个小兵都打不过,又凭什

    22、么去对付那个BOSS呢? 2、注意考场答题的技巧 有些同学特别厉害,每个题都一心一意的去做,但问题是他时间严重不够,光选择题就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到后面做大题时,明明知道怎么做,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来,可惜已经快交卷了,只能忍痛舍弃。可怜啊,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不注意呢? 首先,做考场数学题,特别是高考题,一定要注意答题的技巧。刚拿到试卷的时候,不要直接就动手做题(一般老师也不会允许你答题),要好好把我这个时间,把整个试卷看一下(主要是看后面的几个大题目),看一下有没有自己曾经做过的题目,或者是自己曾经见过那个题型,看一下有没有自己能够很快就可以做完的题目,看完之后,首先就把这些题目做出来。然后再

    23、做选择题。整个高考做题的步骤是这样的:曾经做过的题选择题大题填空题。为什么把填空题放在最后呢,因为填空题分值较小,而且跟计算题区别不大,要费很大心思,它又不像选择题,可以猜答案,所以一般放在最后。 其次,做考场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拿分。也就是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分数。题目不会做不要紧,有分拿就OK了。所以做题时,特别是在做后面那些计算题的时候,要注意拿分的技巧。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解题格式。因为高考是按步骤给分的,所以,无论你那个题目会不会做,至少你要有一个题设过程,然后再写出一个数学式子(如果你数学式子写不出来,起码用中文写一个表达式是没有问题的吧)。至于计算,如果你实在不会,就算了,不要在这里浪费太多的时间,后面还有很多题目等着你呢! 3、注意做题技巧 这里讲的做题技巧,主要是针对选择题和填空题而言。这类题目,要的只是一个答案,至于用什么方法,没有任何要求。我们做的时候,没有必要象做计算题一样,老老实实的去计算。只要能够得到答案,就算是猜的,也没有人能够管你。所以这一类题目,要点就是一个:猜!我曾经和我的学生看了一下,找了好几份高考试卷,结果每一套试卷,都至少有50分以上的题目是不用计算的,_。不过,关于这个具体的猜题技巧,因篇幅限制,不我想在这里详细叙述,大家有兴趣可以直接和我联系。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数学知识口诀.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