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6597724       资源大小:17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文档格式.doc

    1、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

    2、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 素目 标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

    3、现的问题。猜想与假设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制订计划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进行实验1.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收集证据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

    4、步学习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反思与评价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表达与交流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

    5、人的意见。(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四)学生的实验活动 1粗盐的提纯实验。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

    6、性质实验。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5燃烧的条件。 6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实验。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我们周围的空气标 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

    7、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二) 水与常见的溶液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天然(自来水)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

    8、量分数的溶液。8知道结晶现象。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了解或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的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的净水作用。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观察生产、生活中的乳化现象。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三)金属与金属矿物1 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

    9、铝等)矿物;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3 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认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交流有关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信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 实验: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 调查当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金属利用情况,提出有关的建议。 参观炼铁厂或观看工业炼铁的录像。 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

    10、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自制汽水。当地农村常用氮肥的鉴别。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三、

    11、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能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同时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结合实例讨论:普通温度计内的液体应具有什么性质。加热碘固体,观察发生的现象。粗盐提纯。 (二) 微粒构成物质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

    12、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比较空气和水在被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写科普小品:“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三) 认识化学元素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收集有

    13、关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四) 物质组成的表示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交流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化学变化现象(或观察一组

    14、化学变化),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一些特征。设计实验证实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观察硫酸铜溶液(或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3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用实验证明:镁带燃烧、水的电解生成了新的物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的发生置换反应及其规律。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

    15、实验,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三)质量守恒定律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

    16、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观察汽油、柴油、润滑油样品的燃烧情况,调查其用途。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讨论用“蒸

    17、馏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写调查报告:“我家里的合成材料制品”。查阅并交流有关复合材料和合成材料应用的资料。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三) 化学物质与健康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

    18、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摄取这些物质的主要途径。收集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物的污染物等)的资料,提出防止这些危害的建议。观看录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的危害。观看禁毒展览或影像资料,了解毒品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辩论: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还是有害? (四)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

    19、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参观本地的三废处理设施(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组织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从报刊、电视或其他媒体上收集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从环保部门(或环保网站)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提出治理的初步建议。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

    20、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 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应注意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样的设计与“能例举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知识目标相匹配。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

    21、步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酸”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知道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定性认识酸的性质”;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认识。 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

    22、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使得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学习,其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课时教学目标应准确、具体和可行。例如,“铁钉生锈的原因”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则欠具体,而且也不可行;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科学方法”则比较恰当。案例4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课时教学目

    23、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实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经历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案例4中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阶段性,将探究设计成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表述上也较为具体、可行。 (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三)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1注意贴近学生生

    24、活实际。2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二、评价建议 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良好的评价活动应具备下列特征: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标准的制

    25、定应清晰、完备,以保证评价的信度与公平性;评价的设计、实施应科学,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任务真实和公平,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能让教师据此作出决策以改进教学。 (一)评价目标的确定量。案例7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包括(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通过实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与之相应,评价目标可采用细目表或描述性语言呈现。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评价目标细目表维度评价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金属的物理特征,区分金属与非金属指出铁、铝、铜在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上的差异设计实验步骤并组合实验装置、进行有关金属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