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566292       资源大小:50.7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文档格式.docx

    1、”联系所学,首先要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回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思考: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由此导入新课。一、西汉的建立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西汉初年社会状况的句子。学生回答: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教师讲解:确实如此,西汉初年,有三大社会问题非常突出:一是经济凋敝;二是边境不安;三是诸侯王割据称雄。其中经济问题最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展示: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2、,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材料选自汉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的经济状况,当时谷物奇缺,物价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一下,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以及楚汉之争的破坏。教师引导:再具体一点。秦朝时,每年服徭役的人不下300万,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使农民大量破产,使社会出现了经济凋敝的景象。再加上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影响,就出现了材料中所提到的现象。二、休养生息政策教师解读名词“休养生息”:国家在社会大动荡或大变革之后

    3、,统治者实行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请学生看大屏幕,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四则史料:史料一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刘邦史料二“兵皆罢归家”。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高帝纪史料三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史料四农,天下之本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纪学生分析归纳出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材料,归纳措施)吸取秦亡的教训。士兵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重视农业生产。教师设疑:休养生

    4、息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师生一起总结作用:(1)增加劳动力。(2)减轻人民负担。(3)恢复农业生产。(4)缓和社会矛盾 使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播放文景之治视频,思考什么是“文景之治”?请学生看大屏幕,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史料:史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纪第五史料二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第十史料三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文帝纪第四指导学生总结文帝、景帝时期的主要措施:注重农业生

    5、产,提倡以农为本。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教师继续投影如下史料,师生共同归纳“文景之治”的表现。史料一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平准书史料二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史料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老师强调:“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合作探究: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能与民休息,使人民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从而使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6、。畅所欲言: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成由俭、败由奢;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教师总结: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板书设计】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测试练习题1(2018秋滦县期中)“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下列属于汉高祖成就的是()A建立汉朝 B降低田赋,实行三土税 C废除严刑苛法 D开创“文景之治”同面【分析】本题以“咏汉高祖

    7、”为切入点,考查了刘邦建立西汉的知识。【解答】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是现在的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故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与刘邦建立汉朝有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邦建立西汉。2(2018秋卓尼县期中)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经济 D减轻人民的负担【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封建统治者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

    8、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B。【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封建统治者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3(2018秋阳新县校级期中)以下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中,不是汉高祖所采取的是()A把田租税率定为十五税一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凡退役归农的军官士兵,免除若干年徭役 D连续十五年全免田租【分析】本题以“汉高祖”为切入点,考查汉初修养生息政策。【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

    9、负担,让士兵还乡务农,又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注重农业生产发展,这些措施都属于休养生息。其中连续十五年全免田租是汉文帝时期的措施。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4(2018秋黔东南州期中)公元前202年()建立()朝,定都(),史称西汉。A秦始皇 秦 咸阳 B刘邦 汉 长安 C刘秀 汉 西汉 D夏 禹 阳城【分析】本题以“公元前202年”“西汉”为切入点,考查西汉的建立。【解答】秦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

    10、汉的历史及对历史时间的识记和理解。5(2017秋市南区期末)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从下面这幅汉墓出土的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西汉初年牛车普及 B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C牛力气大,适宜拉车 D当时交通不便【分析】本题以汉墓出土的牛车的文物图片为切入点,考查考查西汉的社会发展状况。【解答】据所学知,经过秦末以来长期的战争,西汉建立初期经济凋敝,马匹稀少,所以出行只能用牛车。所以从如图这幅汉墓出土的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西汉建立初期的社会状况。6(2018春龙凤区校级月考

    11、)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各处分封制弊端 B削弱王国势力 C清除宦官专权 D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知道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所以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7(2018秋如皋市校级期中)下列属于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背景的是()兵皆罢归家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速亡的教训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导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A B C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汉高

    12、祖时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速亡的教训,加上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导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符合题意。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史实。8(2018秋萧山区期中)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什么政策来恢复经济()A统一货币 B分封制 C统一赋税 D休养生息【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知道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解答】公元前202年刘

    13、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休养生息来恢复经济。【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2018秋鄞州区校级期中)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文中的“上”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西汉初期的汉高祖及其采取的休养

    14、生息政策。【解答】由材料“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可知这是描绘汉初经济的贫困,此处“上”指的是汉高祖。汉高祖为恢复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减轻百姓赋税、田租十五税一、徭役和兵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的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故“上”是汉高祖刘邦。【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朝初年的状况以及休养生息政策。10(2018秋市北区期中)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轻徭薄赋,

    15、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以德化民焚书坑儒A B C D【分析】本题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的原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富裕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据此符合题意。焚书坑儒与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有关。【点评】本题掌握文景之治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11(2018秋龙泉驿区校级期中)近年来,全国各地严抓醉酒驾车。运用所学知识,你来分析:如果是汉文帝,他会主张采取何种举措来治理醉

    16、酒驾驶现象?A强迫人们遵守 B“德”教化人民 C提倡以农为本 D轻徭薄赋【分析】本题以酒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文景之治。【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国家统一,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B选项符合汉文帝采取的措施。熟练掌握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景象。12(2018秋黔东南州期中)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与了很大的增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 统治局面

    17、为()A刀耕火种 B炎黄子孙 C春秋战国 D文景之治【分析】本题以“文帝和景帝时期”为切入点,考查文景之治。【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与了很大的增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 统治局面为文景之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历史上的治世局面。13(2017秋梁平区期末)历史学科具有让后人吸取前人智慧的价值。“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A大

    18、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4(2017秋海港区期末)“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为汉朝走向鼎盛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德化民”发生了楚汉之争A B C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

    19、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富裕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正确,A项符合题意;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朝灭亡后,西汉建立前。不符合题意,故选项BCD三项不合题意。理解并识记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15(2018春商水县期末)下面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的课本历史剧,你认为不确切的是()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20、 D劳动人民摆脱了贫困【解答】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选项ABC均符合文景之治的史实;选项D当时劳动人民相对于前代虽然比较富裕,但没

    21、有摆脱贫困,选项D符合题意。16(2018春莒县月考)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期末考试,希望中学七年级一班的李刚以“和谐”为主题进行了知识总结: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制”是古代最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春秋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西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是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和谐的一个典例。你能发现李刚的知识总结中有几处错误()A1 B2 C3 D4【分析】本题以“和谐”为主题的知识总结为依托,考查的是禅让制、都江堰的修建、百家争鸣和文景之治的

    22、知识。【解答】都江堰是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不是秦朝。墨子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不是春秋时期。文景之治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统治,不是汉武帝。因此说李刚的知识总结中有3处错误。【点评】本题以“和谐”为主题的知识总结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都江堰的修建、百家争鸣和文景之治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7(2017秋西华县期末)“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其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文景之治”的表现不包括()A政治清明 B国力强盛 C人民富裕 D国库充盈【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文景之治”的表现不包括人民富裕。文景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

    23、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文景之治”的表现不包括人民富裕。18(2017秋乌鲁木齐期末)西汉早期,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与汉文帝、汉景帝连续几代帝王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相同点是()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都吸取了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都让士兵还乡务农 都加强思想控制A B C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解答】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

    24、行修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西汉早期,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与汉文帝、汉景帝连续几代帝王都采取的一系列相应的措施的相同点是: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都吸取了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19.(2018秋老河口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几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立帝)于是约法省禁(制订多节的措),轻(减轻)田租,什伍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汉书食货志(1)由材料

    25、可知,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上”是哪个皇帝?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文帝材料三: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把它们当作货币使用,它们真正根本的作用。)令郡国务劝农桑(下今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3)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具有的相同思想是什么?在这两位皇帝时期出么样的统治局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西汉建立的相关史实。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

    26、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解答】(1)据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几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可知,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残破荒凉的经济形势。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是造成此局面的原因。(2)材料一中的“上”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3)据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材料三“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把它们当作货币使用,它们真正根本的作用。”可知,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具有重视发展农业(或以农为本)的相同思想。在这两位皇帝时期出“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