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题型十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2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542063       资源大小:41.13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题型十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2文档格式.docx

    1、编织。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野毕之御也 御:驾术B乡寡人曰 乡:同“向”,从前C昔者舜工于使人 工:工作D然犹策之不已 策:用马鞭打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东野毕御马于台下。A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B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D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3下列句子与“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C急湍甚箭。 (与朱元思书)D林尽水。 (桃花记)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颜渊退,俄而厩

    2、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_(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5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_ 二、(2018德州模拟)文言文阅读。孙武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诺。”约束既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

    3、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选自史记卷六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

    4、)于是鼓之右 _(2)趣使使下令曰 _2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孙子武者,齐人也。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D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3翻译下列句子。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4请结合事例,简要分析孙武的形象特点。三、(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圯【注】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

    5、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后五日复早。”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史记留候世家)【注释】 圯:桥。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老父,衣褐 褐:粗布短衣B孺子!下取履 孺子:孩子,年轻人C为其老,强忍 强:勉强 D长跪履之 履:鞋子。这里作动词

    6、用,替老人穿鞋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记)B其真无马邪。 (马说)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3下列句子中,与“出一编书”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说)C屠惧,投以骨。 (狼)D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1)父去里所,复还,曰:(2)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5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四、(2018浙江杭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

    7、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无主后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

    8、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注释】 脔(lun):切割成小块。穴舟窒袽(r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蹙(c逼近。主后:此处指继承人。去一锸(ch):挖走一锹土。几希:很少。醢(h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阴王氏佣也 佣:被雇用的人B嘉靖间,倭寇绍兴 寇:盗贼C乡人义姚长子 义:以为义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 纵:听任2下列各组句子与“以藤贯其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C投以骨。 (狼)D生

    9、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3下列句子与“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富贵不能淫)B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记)C遂率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河中石兽)(1)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2)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5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 五、(2018江苏宿迁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

    10、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释】 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钳口:闭口不言。可:岂,哪。福祚(u福禄,福分。降年:天赐

    11、予的年龄,寿命。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主纳忠谏纳:接受B寻亦诛死 诛:杀C无为后所嗤 后:后面D以匹夫比之 以:凭2下列各句中“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然周则惟善是务。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D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3下列句子与“常恐不逮,为人所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C花之富贵者也。 (爱莲说)D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此

    12、亦帝王深耻也。5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六、(2018江苏扬州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3、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记数千言 日:每天B赵先生耻居其下 耻:羞耻C诸生侍侧凛凛 侍:侍候D且遗一朴 遗:留下2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记)B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大道之行也)3下列句子与“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陋室铭)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一狼仍从。 (狼)D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2)赵先生耻居其下。5作为学官,赵准有哪

    14、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七、(2018江西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

    15、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吾知之矣,子勿重言。(节选自列子说符)【注释】 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让:责问,责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好兵 兵:当兵B小国吾抚之 抚:安抚,抚慰C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 反:同“返”,返回D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 愠:生气,发怒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其一子之卫。A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B无案牍之

    16、劳形。 (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D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3下列句子与“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有鱼)B屠惧,投以骨。 (狼)C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D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5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八、(2018浙江湖州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与子俨等疏(节选)东晋陶渊明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

    17、,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A但恨邻靡二仲 靡:没有 B缅求在昔 缅:远 C景行行止 行:学习、实行 D至心尚之 尚:尚且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每以药石见救。A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B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C醒能述以文者。 (醉翁亭记)D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下列句子与“自谓是羲皇上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 (陋室铭)B一鼓作气,再而衰。C此真将军矣! (周亚夫军细柳) (愚公移山)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题型十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习题2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