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518889       资源大小:29.2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师范大学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其中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位、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含8门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获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共200项。获准教学评估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项目2项、质量工程总结与论证相关课题研究2项、专业规范研制项目3项。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176项,入选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7部。其中,国家精品课程门数、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门数、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总数均居北京地区高校第3位。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截止2010年底

    2、,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项目”(中宣部主管)首席专家9人次,主要成员19人次;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工程教材建设项目”首席专家25人,主要成员48人。 表1: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质量工程”项目统计表(截至2010年) 历年获准 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类型 历年获准总经费(万元) 项目总数 18 560 特色专业 45 397 国家精品课程(含8门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7 70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0 200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9 270 国家级教学团队 7 14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76 / 普通

    3、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7 3.74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 100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5 250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300 高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项目 1 700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 3 70 专业规范研制项目 2 20 质量工程总结与论证相关课题研究 合计 493 2954.74 三、专业建设情况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已经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共36个,形成了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4础学科为主要特色,文、理、工、管、法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现有本科专业58个,依托10个学科门类(见

    4、表2)。 表2: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专业的学科结构 学科 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理学 工学 门类 学 学 专业 1 4 3 7 6 7 2 20 2 6 数量 所占全部专业 1.72 6.9 5.17 12.07 10.3412.073.45 34.48 3.45 10.34比例% 截至2010年度,学校共获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其中第一类特色专业14个、第二类特色专业4个),特色专业占实际招生专业数量的37%。无论特色专业数量还是各个学科门类中特色专业的覆盖面,理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这四个学科门类都占很大比重,这反映了北京师范大学传统的学科专业优势;与此同时,经济、管

    5、理、艺术等 学科门类发展迅速,也拥有了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托,高水平学科平台支撑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紧密依托学科发展,将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整体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引擎”。目前,学校共有5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1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的18个特色专业中,6个特色专业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支撑,7个特色专业有1个以上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支撑,18个特色专业中,国家重点学科支撑率达72%,特色专业的学科优势十分突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2007年和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特

    6、色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有2/3进入全国高校前10位,其中,5个特色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排名第一;9个特色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排在全国高校前5位,占特色专业总数的1/2。 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特色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和实践条件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高水平国家一级学科为支撑开展的特色专业建设有效地保证了专业建设的成效和水平,为专业特色的发挥以及高质量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也为学科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师资和人才。国家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一期建设项目,

    7、有力地促5 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成长。 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形成激励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长效机制 随着国家和北京市“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北京师范大学以校级教改项目作为校级质量工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构建了由“学校北京市国家三级组成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扎实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校级教改项目坚持“理念引导、统筹规划、客观公正、择优支持、重点突破、激励创新”的工作方针,坚持院系把关、依靠专家、公平公开的评审流程和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相结合,确保校级质量工程的 实施成效。经过五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规范。 1.以校级质量

    8、工程项目为基础,形成了投入制度化的质量工程保障体系。学校自2006年起,每年设立400万元预算经费,全面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实施五年来,共投入1782.9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本科教学建设和改 革,为进一步开展北京市和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0年,学校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批准经费共计2954.74万元,获得北京市质量工程项目批准经费共计1741万元。校级质量工程、北京市质量工程、国家质量工程对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投入比例分别为:29%、26%和45%。图1显示了校级、北京市、国家三级质量工程投入本科教学改革经费情况。 2.重视校级项目规划,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加强项目建设

    9、规划是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扩大建设成效的重要保证。经过五年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已基本确立了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研究、自由申报五个项目系列,其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格局。2010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共申报244项,经过专家分组评审,全校25个单位的188项项目获 准立项,其中招标项目资助率为73.7%。 6万元1800 1682.441600140012001000 校级质量工程北京市质量工程国家级质量工程800659.5600515.54458.7440.5385.76381375.7400332.1320309

    10、.3294.52311752005102002-20062007200820092010 图1:校级北京市国家三级质量工程投入本科教改经费柱状图(2002-2010年)以课程建设项目为例,学校从“课程是教学中诸关键要素的载体”的认识出发,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科学优化,按照分类分批,长期建设的思路,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立项建设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实验课程等。2010年重点支持了大学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模块的建设。截止2010年,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91门、获准北京市精品课程46门、获准国家精品课程45门(含8门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其中,

    11、国家精品课程门数(含网络教育精品 课程)在全国并列第8位。 3.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教师投入教学。2008年7月,出台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培养和造就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重点建设一批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高度重视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带头人等在人才强校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计划”、“高层次学术人才支持计划”、“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计划”将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与学术带头人、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同等对待,给予津贴奖励;同时,还作为岗位分级晋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提前晋级的条件。

    12、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均可作为院系考核教师的支撑条件。将教学绩效与科研绩效同等对待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实施和逐步完善,7 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保证了对本科教学的持续投入,使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落在了实处,教学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其中,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到了基础性、激励性作用;北京市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到了承上启下和凝聚特色的作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到了引导和 示范辐射作用。 (二)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自2001年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基金”以来,以“

    13、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逐步建立了包含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三级创新实验计划在内的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为确保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的有序推进,学校先后制定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与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文件,在项目定位、项目管理机制、立项条件、运行验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此外,成立了专家组,负责对学生项目选题进行论证,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验收,以确保项目质量。学校还专门开发了实践教学网(网址:)。在项目中期阶段,组织各项目组召开经验交流会,让来自不同学

    14、科、不同项 目的学生相互分享研究心得和经验。 学校在经费支持、指导力量、实验条件、图书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2007年以来,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的总计投入624.3万元,共资助200项国家级项目、120项北京市级项目和1106项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开展研究。有2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参与项目指导,其中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级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均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图书馆每年都针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开展文献检索培训活动,提高项目组成员的文献检索水 平与文献利用能力。 经过四

    15、年多的实施,“三层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使学生的学习8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组织的“2008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验收,共产生结项论文和调查报告数十篇,其中公开发表在各种刊物的达21篇,SCI检索5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4篇,申请专利2项,获得各种奖项达65人次。 (三)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创新质量保障工作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不断深化质量保障工作内涵,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落实本科教学督导、学生网上评教、领导巡视与听课、学生信息员制度等,构建了多元化质量评

    16、价机制;通过编印本科教学简报、督导简报,建设学生评教结果网上实时查询系统等,完善了质量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实施专项教学检查制度,改进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提高了质量保障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取得良好成效。 1.组织精品课程等专项检查与观摩,发挥教学示范作用。结合精品课程等项目的建设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近两年先后组织了在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免费师范生课堂教学等共232门课程的教学观摩活动。组织专家依据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类课程的建设要求,讨论制订了相关评价表。组建由本科教

    17、学督导、教学院长等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观摩评议。参加观摩教学的青年教师达520人次。通过专项检查,起到了加强课程建设及促进示范辐射的作用,带动全校特别是青年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专家组还对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形成专题报告,对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2.组织试卷、论文等专项检查,完善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学习评价也是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学校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了考核方式、成绩结构、命题要求、试卷批阅及存档与管理,强调试卷设计要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要求。组织修订了本科生毕

    18、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对选题、开题、撰写、答辩、成绩评定、存档等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规范,对导师职责、学生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强化了论文撰9写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每年都组织本科生试卷质量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质量的专项检查工作。平均每次抽查150门左右课程的近万份试卷,抽查50余个专业的近2000份开题报告。检查结果显示,试卷的出题、评阅、管理等质量在逐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质量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管理更 加规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院系进行整改。 (四)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发展,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平

    19、台 1.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教学互动。北京师范大学拥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21人,其中教授618人、副教授6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3%,具有海外学历人员210人,其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教师187人。现有两院院士19位(其中双聘院士11位)、长江学者23位(特聘教授20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2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和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群体3个。近年来,专任教师队伍适度扩大,生师比更

    20、加合理,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提高,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高层次科研平台实力显著增加;承担多项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大幅提高,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这些学者教授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指导本科生科研,是拔尖创 新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倡导充分发挥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优势促进教学,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学校对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成果同等对待,并投入经费与奖励津贴,强化了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许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同时建设成为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制订了相关政策提倡教授上讲台,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1、和专业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的比例显著上升。设置了小学分课程,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开拓课程资源,加快科学研究转化为课程的速度,将学生带往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02.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水平成为影响学校未来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教务处、人事处、工会等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协同努力下,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传统与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建立了新教师培训与资格认定制度、新教师助教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改立项建设制度、教师教学奖励制度等一系列促进教师教学的制度和措施;制订了精品课

    22、程培训支持计划、教学研讨会议支持计划、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计划、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等;设置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支持项目、讲座教授基金项目等;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构建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体系。 学校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纳入“十二五”及“985工程”建设规划,将遵循“资源整合,机制创新,追求卓越,引领示范”的目标定位,建设专兼结合的队伍、采取独立建制的管理模式,开展学术沙龙、工作坊、教学研讨营、一对一心理咨询、专家教学诊断、教师职业生涯研讨会、新教师(助教)入职培训、教学观摩、科研培训等活动。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规划和指导,为教师的

    23、学术和教学交流搭建平台,对教师教学和课程进行评估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五)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拓展人才培养国际维度 2010年,学校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管理服务等领域全面贯彻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系列改革、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构建国际化教师队伍、利用讲座教授基金聘请国外知名学授课、组织暑期外语培训、扩展学生国际交换项目, 以及扩大留学生比例等

    24、一系列工作,努力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维度。 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分别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合作建立了7所孔子11学院。长期留学生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本科留学生长期生有1860名,其中攻读学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有969名。基于学科优势和广泛国际交流,学校频繁举办各类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大师讲座、大型论坛、学科竞赛等,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科交融,形成了以激励创新志趣、启迪创新精神为特征的百年老校特色教学资源。 学校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外语综合应用

    25、能力,被列为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积极推进双语教学,从2002年开始,每年以教改立项形式支持教师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最早以教改立项形式支持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高校之一。截止2010年,学校已立项建设了84门校级双语教学课程和8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此基础上,共获得7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第一批11门全英文课程已开设或立项建设,供本校大学生和交换留学生合班选课共同学习。学校设立了“学生国际交流基金”,采取激励机制,资助学生参加短期国外交流项目,扩大与海外知名高校校际交换生规模。目前,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26、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开展本科生“2+2学习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六)完善多元双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 生培养试验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基于对所担负的特殊双重使命的全面认识既要培养一流创新型学科人才,也要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培养一流创新型教师,实现两类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互动,在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度设计和支撑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并实践了以多元模式、大课程观、师生互动及质量保障等为核心要素和以名师、实验室、科研任务、国际化和特色软资源等为支撑条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合全校之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体 系的构建与

    27、实践”项目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构建宽厚平台之上的“多元双标培养模式”。即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形成两条培养主线学科型、教师型,分别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和科教兴国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国内外学习资源互通,两条主线的学习内容通过专业二次选择、主辅修、模块互选、12校际交换培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平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 和学生个性选择的两类创新型人才。 其中学科型培养模式强调通识-学科-专业三位一体,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结构重点,科研训练和个性选择贯穿四年;教师型培养模式,强调在宽厚基础之上,通过4+X模式实现多元化、多渠道的高水平多层次教师

    28、培 养。 2.探索拔尖人才培养规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系列改革实践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启动了“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改革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开放式“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个性化、本研衔接”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成立“励耘学院”,每年面向一年级学生,选拔优秀学生,针对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分别组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师范大学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