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498102       资源大小:85.2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1、有些人就是因为在收费站等得不耐烦才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这次的观察对于我们理论联系 实际有比较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多出去进行一些观察。观察完高速公路收费站后,我们接着就去了湾边大桥,在那里我们观察到立交的组织形式和车辆上下立交所经过的路线。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搞清楚情况,不知道车辆如何上桥和下桥的,立交桥的建设本来也是为了解决交叉路口车辆太多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了解立交的车流方向就不知道该如何上立交,很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下车后在立交桥下观察到车流的走向以及如何上下立交桥的,实际的立交走向图需要通过各个方向的观察才能够画出来。我观

    2、察到此立交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立交汇合到从东到西的车流中,还有从东到南车辆需要借助立交汇合到从北到南的车流中,才能发挥好这座立交桥的作用。此立交桥分为三层,地面这一层可以行使由北到西的车辆和由北向东的车辆,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二层向第三层过渡,由东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三层向第二层过渡。立交桥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要学会正确使用立交,发挥它的长处。经过这里两个地方的观察,对于我们了解高速公路收费站和立交桥有比较好的帮助,接下来的实习是要调查三路和四路的交叉路口延误以及通行能力。在经过组内的讨论和分配工作定出了这两个交叉口的位置以及从何时开始调查,由于第一次的情况

    3、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们遇上了比较大的麻烦,数车的方法有所出入以及开始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我们又重新开始观测。在调查延误时每个方向的路口要有四个人,一个人负责计时,一个人负责数停驶数,一个人负责数不停驶数,还有一个人负责数每隔15秒内停在停车线后的车辆。而调查通行能力时需要数出左转、右转和直行车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分为大小车辆。进过几次的失败后我们终于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而且调查完了各项数据。这次的实习总体上来说历经一天半,而且大家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了解各种交通设施和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10级交通工程 1 潘宝宁通过这次实习,可以对刚学过的交通学调查知

    4、识有一个综合应用的机会,也可以更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粗心、大意,都将直接影响实习的进度。实习要完整的结束,单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成员团结起来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既分工又协作的能力, 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情。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小组每个成员都尽了120%的努力来完成这次实习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地学得知识。6月21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参观学习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在老师的解答下,我大概了解到了高速

    5、公路是分车种,按重量级别,按行程公里数收费。 收费站的收费方式与我想象中的人工收费有很大差别,收费站采取的有:半智能化的人工打卡收费和智能化的自动感应收费(ETC).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超载处罚等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又坐校车参观湾边立交桥。经过实践前的准备,在测量学实习间隙,我们在7月2日上午对建新的三路交叉口进行了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与7月4号来到燎原调查四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延误,这次调查,大家都对调查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实践总能发现许多问题,在这次调查实习中也同样存在,我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实际一般都比理论复杂,刚开始调查时,出现了几

    6、次错误,不得不重新开始,耽误了好些时间,错过了高峰小时,而且在车辆的划分上大家也存在分歧,摩托车到底该划再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合作完成一项工作。作为二组的组长,我认为选调查点很重要,测点的好坏决定了调查的速度与质量,我事先去踩点,找到了建新三叉路口,和燎原四岔路口,这里的车辆相对来说较少方便调查。准备工作很重要,如果不准备好就开始调查,就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误区,最终导致工作的杂乱无章与失败;这次实习我们组先开了个会, 确定了16人分为四小组,每组四人,大家讨论了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等细节,绘制好了数据表格。通过这次

    7、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问题,综合这些问题我总结了。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够多增加一些调查工具,力求使每一个小组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工具,并且更新调查方法,运用先进点的仪器设备进行交通调查;希望有具体的老师的整体安排,说明各种事宜,有情况具体指导;通过实际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学会了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动脑和绘图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这次也是我明白责任的意义,虽然说当组长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我还是坚持做完了本质的工作,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这锻炼的我的毅力,更体会到班委们平时工作的辛苦。这次实习与测量学实习赶到一起了,

    8、如何能在不耽误测量实习的同时把交通工程实习也做了,让大家能顺利回家,这成了我那几天经常思考的问题,而且在最后的报告撰写过程中,幸好有组员们的帮忙,才使得报告顺利完成。一次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心得体会1 李晓峰 第一天我们组进行了三岔口道路通行能力和延误调查,地点是建新路口 。全组到达于8:30到达路口,进行了分组分工。首先开始交通延误调查。我们小组负责北进口道。 我个人负责记录不停驶车辆,60s一个周期。其中一个人负责计时,一个人负责0s,15s,30s,45s停车数,一个人负责停驶数。三个组统一开始记录,一共

    9、记录十五个周期。 然后进行道路通行能力调查。通行能力分为左转,右转,直行。还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这次是70s一个周期。分工结束后,三个组统一开始记录。 在调查期间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延误调查是在高峰小时调查的,由于我们在路上耽搁了,开始调查的时候高峰小时基本上快结束了。所以数据上有点误差。再加上前期工作没做好,记录出错了进行了三次才完成,耽搁了不少时间。在通行能力调差时,由于摩托车是不是机动车而又分歧。结果大家同意把摩托车单独记录出来,回去再讨论。在记录时,有的机动车不在车道上行驶,而是在人行车道上行驶,以至于漏掉了几辆机动车。还有一部份非机动车不按常规路线行驶,例如;有辆机动车左转之

    10、后,竟然又直行。这些现象是记录有误差。还有就是我们的调查地点三岔口端是一个别墅区后门,出入车辆并不多,但也有少数车辆进出致使记录有些麻烦。 所以,在进行调查时,前期工作要准备好。地点要选择好,时间要把握准,组织要积极。调查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要学会随机应变,学会处理突发状况。最关键的是把我们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我们的知识。 第二天我们进行了四路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地点在燎原。这次全组于8:00到达调查地点,由于大家都熟练了,所以这次就很快就开始进行延误调查了。这次我们小组负责北进口道。这次是在高峰小时,所以停驶车辆特别多,记录有些误差,不停驶车辆则很少。进行了15个周期调查,这次数据

    11、很有规律。 然后我们进行了道路通行能力调查,由于仍处于高峰小时而且是四路交叉口。交通量特别大,给记录到来了困难。这次是100s为一个周期,进行15个周期。在进行通行能力调查时问题还是不少呢!首先车辆太多,很难数清楚,再加上公交车多遮挡视线,忽略了好多小型车辆。还有就是中型车辆,不容易分清楚,导致数据有误差。还有就是在延误调查时,排队车辆太多,很难分清楚在哪辆开始不停驶驶过停车线。 所以,在进行四路交叉口调查时应该人数多一点,配合默契一点,才能使数据误差减小。 这次交通工程学实习可以说还是挺顺利的,虽然在这期间有不少困难,但我们还是给解决掉了。这次实习不仅仅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应

    12、用与实际,真正体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不同。10级交通工程(1)班 1 谈笑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提前实践专业知识。我们在考前和考后各用了几天的时间分别去参观收费站、湾边大桥和去建新和燎原路口调查交通情况。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城市收费站和立交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调查路段以及交叉口的交通量,对交叉口的车辆分布有了实际的了解。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大桥的情况。在到达收费站后,老师先讲解了进站口的分类,分为不停车收费道、自动发卡车道和计重车收费道。电子收费车道通过时要在速度低于20km/h,保持车距以便能够行车安全。 然后参观了湾边大桥,在那里我们观察到

    13、立交的组织形式和车辆上下立交所经过的路线。我们下车后在立交桥下观察到车流的走向以及如何上下立交桥的,此立交桥分为三层,地面这一层可以行使由北到西的车辆和由北向东的车辆,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二层向第三层过渡,由东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三层向第二层过渡。 2012年7月2日,我们组早上8点我们去了建新三岔口。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还有就是清点每分钟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以7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左转,右转通过的车辆数,并且大小车分开计数,共15个周期。刚开始测量时,不是很会测,耽误了很久,测错了,所以大家又重新测量,也彻底学会了通行能力测量的方法。成员一起去

    14、调查有信号灯的路口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调查。 7月4号,我们来到燎原附近的四路交叉口,我们组16个同学平均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叉口行车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负责统计主干道上不停驶数和左转车辆数。通过两次调查,我对交叉口延误的概念和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总之,此次实习体悟很多,也让我认识到了各种交通设施和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有较大的帮助的。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和认识1 张优在6月21日郭老师带领我们坐着校车从我校西门边的三环路出发,一路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和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让我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使课堂上学的知识更加

    15、扎实。一路上认识了各种交通标志、标线等。三环路主要采用人行天桥的方式让行人过街。但是,我觉得不合理的是相邻两个人行天桥设置的距离太远,给行人过街造成不便。然后我们又到了福州南站。我们参观了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和电子收费系统的原理。我们还了解了车辆停车收费的停车收费和不停车收费的情况。最后我们去湾边大桥观测了立交桥,各项车道的流向等。我认为不合理的是标志标线字数过多,会让驾驶员产生烦躁心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立交桥下方主要采用环岛的形式疏导交通流,这方面我认为做的还是比较合理的,福州湾边立交桥平面图见附图我组于7月2号到建新三叉路口实习。我们在早上接近高峰时期到达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公交站附近。我们

    16、分了三组分别在三叉路口观测。首先,我们进行的是交叉口的延误调查。我们每个组有一名计时员,三个观测员,我主要负责记录不停驶数,一个周期是60秒。其中计时员开始喊一次,然后再15秒,30秒,45秒,60秒各喊一次。同时组员记录各瞬时时刻的停在停车线前的车辆,车辆分为大、中、小类型的车辆。停驶数和不停驶数是每隔一个周期记录一次也就是一分钟。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有些组员对实习任务理解不正确,导致我们重新观测和记录。在组长和每个小组的成员团结一致工作下,才使得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记录了十五个周期,是连续记录,不得有间隔。然后我们又进行了道路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是根据该三叉路口的一个信号周期记录一次。主要观

    17、测每个进口到的直行、左转、右转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辆。其中机动车要记录大、中、小类型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主要记录自行车,电动车等。我主要负责次干道的右转的非机动车。在观测中有时候会出现来不及记录或者记录的时候有漏掉和错误的情况。我们记录了14组的数据。然后把各组的数据整理在一起。本次三叉路口的实习,既要求各组协调统一工作,又要求组长分配任务合理明确。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习了控制交叉口的延误调查的方法和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实验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一点经验。我组又于7月4号上午到达燎原车站进行四叉路口调查。我们在7点半左右坐公交85路到达燎原车站,附

    18、近有一个信号控制四路交叉口。和三路交叉口的分组情况大致一样。每组四个人,一名计时员,三位观测和记录人员。我们还是一样分开记录0秒,15秒,30秒。45秒瞬时停在停车线前的车辆,以及一分钟记录一次停驶数和不停驶数。记录15组数据。在调查道路通行能力时,要同时记录左转、右转、直行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同样的交叉口的延误调查记录要记录大、中、小车辆的数量。调查道路通行能力时也要记录大、中、小的机动车辆。由于两个路口的信号周期不同,我们取了周期为100秒,每100秒记录一次,大概记录了12组数据。在观测的过程中,由于上次在三路交叉口的延误和道路通行能力时积累了经验,本次实习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在做完实

    19、习调查后,要进行数据的处理。,主要进行信号控制三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高峰小时的延误情况。各种交通组成的折算等,在计算道路通行能力时,要注意机动车要换算成标准车辆,非机动车的折算系数可以参考课本上相关数据等。交通量调查的数据处理和交叉口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通行能力分析等。该课程实习是交通工程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和补充,通过课程实习,使我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正确掌握交通调查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培养我们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希望有关交通工程类的实习可以增多一点,不至于我们只懂得理论知识而疏忽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我觉得这次实习打牢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更好的运用了理论知识

    20、,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实习心得 1 刘浩在2012年6月21日,我们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互通立交桥。虽然以前经过,但不曾停下来仔细观看,这次是我可以细细观察的机会。通过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现在的高速收费站在进口处都设置有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它不仅可以节约驾驶员通过收费站的时间,而且还节约人力、物理,提高通行效率。离收费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一些特殊车辆,它们是用来对高速公路一些车辆进行施救或者是对高速公路车辆事故的现场处理。在福州南收费站有一个通道设有地秤,是专门用来检测过往的大型车辆是否超载。收费站的地下还埋设了

    21、一些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对使用闽通卡的车辆进行感应,实现车辆的无人放行管理。湾边互通立交桥: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交通量的激增,立交桥的建设从空间上将交通量分离,使得交通更加畅通。随着立交桥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它对驾驶员的驾驶要求也逐渐提高。一个立交桥你要知道如何上去,如何下来以及正确认识交通标志、信号,这也是我们本次参观的主要目的。2012年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去了建新三岔口。调查交叉口行车延误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我们调查延误的方法是点样本法,以一分钟作为个周期,清点0秒,15秒,30秒,45秒时停在停车站上的车辆数,还有就是清点每分钟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7月4日大家一起去了燎原的四岔口。这次出

    22、发比上次早点7点多,也正赶上了高峰,体会到福州上班的高峰时期车上的情况和道路上的情况。这次测量比上次早很多,也快了很多。直到8点半左右来往的车就少了。通过调查,我发现存在的以下问题:如:电动自行车占非机动车辆的比例较大,其速度快,大多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闯红灯者不少,左转车辆会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建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引导非机动车的行驶。回想此次实习,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组员之间必须相互团结,齐心协力、认认真真的才能做好交通量的调查。在实践中,不能图懒省事,瞎编滥造数据,要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习。通过本次实习不仅巩固和提高课本上所

    23、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此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我想通过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工作也是受益菲浅。不到2天的实习虽已早早结束,但此次实习所教给我的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却不会因实习结束而不在。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10交通工程 田林川 1在2012年6月21日,我们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坐着校车,开始了交通工程学的实习。原本有着台风和暴雨预警的一天,却意外放晴,使得我们的实习格外顺利。 我们先参观了高速公路收费站,高速路是在进口取卡计费出口缴费的全封闭道路,在这以前,也经常经过

    24、高速收费路口,但其实不多观察这些收费窗口的,无外乎就是人工取卡和电子取卡。之前我比较好奇的是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专用车道是给那些装了ETC车载器的车辆使用的,采用电子收费方式。汽车可以不用停下去卡,而是把车速控制在20km/h即可通过。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监控摄像头,可以对车牌、司机,还有对收费工作人员的全程监控,还有一些路段的情况,据说,最美的司机吴斌,当时路上的录像,就是靠近收费站的监控所拍到的。有了这些监控,可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路段。好玩的是,在我们观察路口时,有些来取卡的车以为校车故障大家在拦顺风车,主动停下来问,要不要载我们。其实,总是好人多的。 初步了解高速收费站后

    25、,我们又转阵湾边大桥,进行了交叉口立交桥的观察。大家各自对桥进行观察。其实刚看这桥是很晕的,不知道怎么路线。但是,一路路仔细看下来也就顺了,画出了桥的结构和走向。比较纠结的是居然认错了方向,可能是福州的天气相比北方晴空朗日的不同,经常会飘着浪漫的云彩,看不到太阳,一直没有认出哪边是北面,差点就记错了。也观察到交叉口的复杂,一定需要设计很明确的路标。实习的很开心,也对下次的实习很期待。 后来的实习是我们组成员一起的,调查有信号灯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调查。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以7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和转的通行车辆。刚开始测量时,因为不是很会测,所以耽误

    26、了很久,测错了,所以大家又重新测量,也彻底学会了通行能力测量的方法。问了旁边锻炼的大叔,福州的上班时间一般是八点半,难怪,车这时就很少了。还是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以10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和左右转的通行车辆。这次还是负责计时,也顺便观察了下来往车辆。这两天的早上车流都呈单向拥挤,可能上班的地方,市区会比较集中,所以造成单向的流量非常大。而且即使没有禁左,左转的车辆也很少,每个周期就一两辆。非机动车道上时常有机动车在走,可能是道路分配有点不合理,或者是管理不够强大。还有前方红灯时,右转的非机动车很多都是右转然后回来,本质是直行的,这时,如果不是全红时间,

    27、应该是很危险的,而且,左转是非常困难的。后来统计数据时发现这个时间段的交通流各方向差别很大,应该是跟过去的地理和路段有关。经过这些实习,对课本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大家一起配合工作也很开心,体会了之前不一样的生活。10交通工程1班 崔雪霞 15实习时间:6月21日,7月2号,7月4号实习内容:交叉口行车延误调查;交叉口通行能力调查;交通设施参观实习。6月21号,我们专业10级同学跟着老师,助班一起,乘校车去参观了福州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湾边互通立交桥。我们学习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流程。ECT电子收费站工作快速,方便,相信一定会被广大车主所接受的。我们基本了解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之后

    28、来到湾边互通立交桥,观察它的走向,路线,构造。大体能看出每个通道的走势,直行、左转和右转。这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启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灵感。通过实地观察,对于以后的立交桥设计有良好的作用。7月2号上午,我们组成员(16个人)一起来到了建新三叉路口,调查交叉口行车延误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我们三个进口道三个小组同时进行,有一个同学打手势示意开始。中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不是一次成功的。经过调整,我们做了连续15个周期的调查。记录了那些行驶车辆,停止车辆数相应数据。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也是分三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一个相位(70秒)为周期分别清点一个进口道的直行,左

    29、转,右转通过的车辆数,并且大小车分开计数,也是共15个周期。三叉口调查时,我负责清点次干道的一分钟内不停驶数,次干道的左转车辆数。7月4号,我们来到燎原附近的四路交叉口,我们组16个同学平均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叉口行车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负责清点次干道上0秒、15秒、30秒、45秒时的停车数,和一个相位(100秒)的右转车辆数。通过两次调查,我对交叉口延误的概念和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解更近一步。首先,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它使我初步了解了交通的一些知识,进一步对交通工程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交通工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一些交通流量的统计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专业做准备。虽然三次实习都是在烈日下暴晒进行的,很辛苦。但因此对课本理论了解的更加透彻,深刻,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收获很大,很开心。其次,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实习,有利于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了交通调查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帮助同学们掌握交通调查的技术和技能。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我真的受益很多,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报告处


    注意事项

    本文(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