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

    • 资源ID:6484853       资源大小:35.97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

    1、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随着21世纪天然疗法的兴起,中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中药产业确定为“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贯彻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建设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医学专科院校的历史使命。贵州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贵州省“十二五”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从中药材的种植、生产、流通三个方面要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把中药产业培育成

    2、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围绕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和重大研发项目的实施,有计划地造就一批学术的技术带头人,为我省特色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十一五”以来,以中药产业为主的贵州省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以年均19.5%的速度快速增长,利润总额仅居饮料、煤炭、烟草之后,利润增幅则高居四行业第一,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之一。通过鼓励扶持中药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省制药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150家企业的500余条生产线(车间)通过GMP认证。目前,黔南州被列为省“六大苗药”的有五

    3、种(艾纳香、淫羊藿、头花蓼、米槁、刺梨),被列为全国“十大地道药材”的有八种(天麻、杜仲、石斛、吴茱萸、何首乌、半夏、黄柏、天冬),已规模化种植的药材60余种,种植面积12万余亩。先后有贵州神奇、信邦制药等数十家制药企业入驻黔南,民族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高层次医药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广度、深度不够,从而严重制约了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学校地处贵州少数民族集聚区,肩负着为民族医药制造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药学专业是学校传统的强势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产学对接基础,契合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布局。提升该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利于实现专业对接产业

    4、、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社会需求分析现有资料表明(2010年3月20日贵州日报),贵州省共有从事中成药生产、中药饮品生产的企业约194余家,贵州的中药、民族药的工业总产值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中药产业在产品价格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缺乏的是竞争优势。主要缺陷之一是缺乏高水平的中药现代化人才、企业管理开拓性人才和中药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达标的194家企业中,多数是中小型中等企业,生产条件、技术人才和产品生产管理都不理想,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能量和人力的耗竭较为严重。我校药学系2010年12月曾到盛世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

    5、调研,发现企业中生产第一线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完整中药制药科学体系培养的操作工(100名左右),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随着贵州中药产业的进一步整合集团化,生产工艺等更科学化,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更高,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省只有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开设有相关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不足200人,按照目前200余家药企的需求量来看,缺口很大,极不适应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药学与中药学专业建设,为药企培养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管理、使用和研究开发领域

    6、从事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药物营销、药事管理、药学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符合当前贵州医药产业发展趋势。3. 专业建设基础3.1 传统强势专业,专业基础深厚药学专业是我校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也是药学大类的基础专业。我校于2001年开设药学专业,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淀了较为深厚的专业基础,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实训、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根据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了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栽培等多个专

    7、业,形成了完善的药学类专业体系。十年来,本专业已为医药行业输送了近1000名毕业生。近三年累计毕业人数为411名,平均就业率为92%以上。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人数为452名。3.2 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建设有成效在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原则,依托行业,不断加强本专业建设。现有的药学为校级重点专业,另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和参编并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校本实训教材3本。3.3 依托内培外引,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大本专业现有教师32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兼课教师8名,从企业聘

    8、请兼职教师8名,具有“双职称”教师21名;16名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1名,讲师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9人。3.4 重视实训内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新本专业已与贵州神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基地承担校外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并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手册。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课程建设,承担实训教学指导。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开发服务创造条件。1. 专业建设思路1.1 指导思想根据贵州省生物医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从

    9、事医院药房、制药企业、医药营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通过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改善实验实训和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职业环境,全面实现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

    10、完善,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中外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2.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使本专业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2名以上教师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拓展与其它高校的药学专业交流,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双方教师交流,增加双方学生交流的机会,提升国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医药职业标准为导向,建成州内领先、贵州一流的现代药学公共实训中心;成为贵州省医药类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基地;成为医药行业技能培训、交流、技术比武的共享平台,建成贴近生产的医药职业培训

    11、基地。以专业建设带头人为领军,带动校内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聘请医药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药学专家参与教学,使兼职教师达到50%以上;通过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到医药企业和医院等一线实践,参与项目开发,掌握医药领域的最新技术,跟踪临床药学服务;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技术和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成高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按照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要求,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的课程标准优缺点确定核心课程的定位、知识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等。开发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即:课程标准、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网络学习资源等,建设系列的优质教学资源。1、

    12、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顶岗实习”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校企文化互容;构建多元教育教学评价体系。2、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顺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健全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在制度规范下进行;建立专业建设预警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校企联合会,扩充会员单位,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合作方的责权利;挖掘校企合作实质,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4、课程体系建设:确定课程结构,形成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打造三门优质核心课程,辐射并引进其它课程建设;改革教学

    13、方法和手段,融入职业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利于学生长远学习和发展。 5、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制订聘用、认定、选拔标准,促进健康成长;培训与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队伍的培训、选拔。力争高级职称比例达30%,建成“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条件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7、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上建成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收集、

    14、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四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教学质量目标监测指标完成方式1、职业技能知识掌握目标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教学2、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否获取八种基本核心技能(交流能力、演算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公共课、选修课教学3.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否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五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建立一套由学校、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就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评价,一方面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从状况

    15、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六教学改革举措1、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建设校企合作机制:3、建设人才培养模式:8、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教学督导机制,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以社会满意度为核心,基本形成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启动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以创新为抓手,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以“用户满意”为核心,建立顶岗实习监控机制、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产学合作”为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切入点,完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体

    16、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确保毕业生技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率98%、企业满意度95%以上。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项目组长:张贵源项目副组长:陈明项目成员:龚元、张林甦、魏学军、邓先扩 李香、曹芳、彭泽萍、王传铭、夏亚兰、邓莹、冯光维、李雪营、陈常荣、郭建军、王恒、姚兴凯、李燕、许义红、李晓艳、唐慧敏2、经费及来源:本专业建设经费约423万元,来源渠道主要通过中央财政投入、省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和学校投入五个方面筹集。3、成立项目监控组:负责检查项目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督导总体项目的执行。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及分工细则,制

    17、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八专业建设进度:专业建设期分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一)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建设进度1、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2012年1月- 2012年3月;3、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4月- 2012年6月;4、课程体系建设:2012年7月- 2012年10月;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6、黔南州民族生态医药研发中心建设:7、教学团队建设:8、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产学孵化

    18、平台):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二)2012年11月至2012年10月建设进度1、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2012年11月- 2013年5月;2、校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2013年6月- 2013年9月;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11月- 2013年9月;4、黔南州民族生态医药研发中心建设:5、教学团队建设:2012年11月- 2013年9月;6、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产学孵化平台):7、专业建设总结、验收: 2013年10月。九2012、2013年预期绩效1、全面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3年,本专业将形成校企合

    19、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建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校办企业“四位一体”的全省领先的示范性特色专业。2、专业教学条件将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形成校内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产学孵化平台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除完成学校自身实践教学任务外,还可承担师资培训100人次以上;承担社会、行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3、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优化。专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增强。学生拥有中级双证书率达到100%,年终就业率、

    20、对口就业率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5%。十、建设经费预算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建 设 内 容建 设 经 费 来 源 及 预 算合计(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学校自筹协作医院等其他(来源:社会筹资)(万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631走访、外聘行业专家5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技能培训1510技能大赛 小 计(万)362164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教材及教学课件建设72、教学资源库建设3、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小 计(万)31128实训实验条件改善校内实验室6040校外实验室13 0民族医药研发中心建设83481714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

    21、教师37322、聘请行业专家指导3、教师进修培训4、青年教师实践锻炼5947院校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校企合作机制聘请兼职教师20实习实训耗材补贴16实习意外伤害保险总 计(万元)249152392012年10月2013年10月25275030693418110.51.51921765.529十一.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科) 一、前言 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二十一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竞争意识强,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高职人才来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在实施本教学计划过程中,应积极、稳步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


    注意事项

    本文(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