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心理学第十六章环境影响与心理反应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案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477894       资源大小:22.1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心理学第十六章环境影响与心理反应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案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1、 不论是地震传言还是地震预报,人们在听到之后都会产生心理的恐慌,并且表现出恐慌行为。这种恐慌情绪的表达和恐慌行为的出现,又会给他人造成刺激,引发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通过这一循环相互刺激模式,恐慌就会迅速增强并且蔓延。 地震恐慌行为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对消息重新确认,而地震传言往往是确认的参照系; 2逃离被认为是危险的地方; 3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4其他短期行为。一个典型的恐慌行为是去银行提取存款。而与银行存款减少相反,保险公司的业务往往急剧增加。 (三)震时反应 地震是一种强烈刺激,会引起人们明显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在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反应往往遵照下列次序: 1情绪惊恐。首先是震惊,接着是害

    2、怕和慌乱,并且出现认知的“空白”和智力迟钝。 2认知判断。发生在惊恐之后的某一阶段,人们将当前现象与地震知识结合起来,确认是发生了地震。 3外部行为。在惊恐之际,特别是在认知判断之后,力求自我保护,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表现出外部行为。 能够生存的必胜信心和抗争意志,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现实的和想象的他人的支持,是在废墟中获得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四)震后的情绪性反应 1木呆 在地震后的废墟上,刚刚爬出来的人看到眼前的景象,常常有一段时间的木呆。他们当前所感知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景象完全不一致,因而在巨大的反差面前显得茫然。 2慌乱和逃跑 地震本身就造成慌乱,此后的余震会继续刺激这种慌乱,人与人

    3、之间的慌乱表情、行为相互刺激,会加强这种慌乱。在慌乱中,人们迫切希望脱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因此出现逃跑。 3无视危险 在地震中,人们会出现一些非理智行为:冲动地、固执地、不顾危险和后果地从事认为是必要的行动。由于情绪的冲动和理智活动的变窄,在危险的情境中常常意识不到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 (五)震后的行为异常 1超常的力量 在震后的抗争、逃跑和救灾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和危机情境的刺激,人们有时能动员出巨大的精神能量,发挥出平时不可能形成的力量,做出超常的举动,达到超常的结果。 2良知的显露和恶性的去抑制 在地震和救灾过程中,有些被认为是最缺乏良知的人(如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可能变得善良,其被压抑的

    4、良知可能显露,他们会像正常人一样去抢救别人,像正常人一样同情自己的人类同类;同时也有一些人却受到地震区内大量有价值的物品的刺激,在社会控制力量减弱或者空白之际,减弱或者摆脱了头脑中的法律、道德观念,去占有别人的或者国家的财产,掀起了抢劫风潮。 3正常人的“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的“正常” 在地震中,一些原来住院的精神病人受到地震刺激之后,其行为反而显得比以前“正常”,而一些以前的正常人则因为地震的强烈刺激,住进了精神病院。 (六)“灾时共产主义” 在地震后的余震和抗震救灾期间,有时会出现一种类似“共产主义”的生活模式,表现出自我意识弱化、群体意识强化的倾向,即人们将自我融化到了群体之中。 这种类似

    5、于“共产主义”群体的出现,是由于在特定的灾变环境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出现了与平时不同的变化造成的。这些变化包括: 1资源匮乏效应 在地震时,生存和安全成为人们的第一位的需要,然而,生存资源却相当有限。为了避免对资源的纷争,必须对资源加以集中,平均分配(或者偏向于弱者的差异分配)。而为了分得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各尽所能”。 2力量微薄效应 地震给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人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同时地震造成了原有社会关系的隔断,人们也不能凭借这些力量。于是,邻近的人开始谋求结为群体,依靠共同的力量。 3恐惧和自信减弱 震后人们处于强烈的恐惧、慌乱、不安孤独、失落之中,导致自信

    6、心的降低,依赖倾向的增强。同时,这种情绪状态也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亲和来解脱和缓解。 4共同事件效应 灾害对所有处于灾区的人都是一个共同性事件,不同的人对于这一事件具有共同的感知、感受,并且意识到在灾害中处于共同的“灾民地位。这些共同的感受容易增加彼此的接受,形成共同活动的群体。 5隔绝人效应 地震隔断了人们与不能直接接触的社会的联系,个人的活动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之内。这使人们感受到重建人际关系、获得人际温暖的必要。在这一“交往对象有限”的条件下,住宅周围的人就成为必选的、有重要价值的对象。 6赤裸人效应 地震使人们都变得赤贫如洗,没有什么区别。在这一条件下,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社会地位障碍

    7、几乎完全消失,共同的地位、共同的模样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接受。 7沦落人效应 灾后的悲惨景象和失去亲人的悲痛、面临伤者的动情,引发出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增加了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怜悯。人们以一种感情上的认同感,将自己与他人融合在一起,模糊自我的界线。 8失范效应 地震引起的异常情况,使人们难以采取以前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因而必须摆脱以往的行为规范,寻求新的规范。这一规范就是有利于“大家都生存”的“互相帮助、共同行动”。 然而,随着救灾的发展,人们所获得的资源逐渐增多并且出现差别,原有社会关系得以重建并且其他社会支持增加,恐惧感减弱,自信心增强,所遇事件也逐渐差别化,这种“灾时共产主义”也很快消失

    8、。该群体的人数规模越大,往往存在的时间就越短。 二、社会灾难与社会心理 社会灾难是由人们的活动引起、由一部分人给另一部分人制造的灾难。社会灾难既受客观物理环境的影响,又受人的主观活动的影响,涉及的变量非常多,与自然灾害相比具有更大的偶然性、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大。 (一)灾时的逃避 1遭遇灾难时的反应 当灾难事件发生时,人们首先是感知到环境异常,十分震惊,寻找信息以判断事情的性质。当确定发生了危险事件之后,大部分人选择了逃离。在逃离的时候,一些人显得慌乱、恐惧而失去理智,而另外一些人则相对镇静,寻找通往恰当的道路。如汶川、海地发生地震时,一些人们被吓呆了而不跑,而另外一些人则

    9、赶紧跑到空旷的平地。 2人们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离角色 灾难发生时,人们逃离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定向角色”,另一种是“跟随角色”。前者判断环境,进行定向,做出决定;后者听从前者的引导,跟随前者的行动。逃离的人还分化为“助人者”和“被助者”两种角色。 (二)灾后的压力症候群 1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是指在遭到突发的重大创伤或刺激,如地震、火灾、空难、战争等,出现反复惊吓的一种心理疾病。如911之后,美国国民的心理状态。 2群体性突发心理疾病,是指由心理焦虑及其传播引起的群体性突发心理疾病。如由于“911”事件的作用,美国的一些学校发生了一种名为“神秘X”的怪病,好多孩子身上突然出现红疹,奇痒

    10、难熬。研究发现,是患者对共同事物(911事件)的担忧或猜疑而出现。这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群体性突发心理疾病”。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和群体性突发心理疾病都产生于人们将外部社会信息与内部参考架构的比较。当外部灾难信息与内部参考架构的差异较大时,人们就会引起这些反应。 (三)灾难主观概率提升和需要结构调整 1灾难主观概率提升 灾难事件提高了人们对灾难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一步加剧了不安全感。 (1)人们相信,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有更大的可能再次发生。 (2)人们相信,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比以前更多地发生。“911”事件发生后的初期,选择乘坐飞机的人数大量减少。 (3)人们相信,在以

    11、前发生过事件的类似条件下更可能发生类似事件。 (4)人们相信,这次事件发生在该地点,下次在别的地方也可能发生。 2需要结构调整 在灾难事件后,人们的需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911”事件使美国人变得更加重视安全而不是追求尊重和精神享受。 (四)生活信心降低与无力感增强 1生活信息降低 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世界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避免收入减少,为储备未来可能的非正常开支,减少了当前的消费,严重打击了经济,导致裁员和失业。而裁员和失业则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前景预期和信心。 2无力感增强 灾难事件后,人们认为世界的变化是无常的,环境是不能为自己所控制的;只能消极被动,随波逐流。在能动感和控制感减

    12、弱之后,一些人连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也消失了,变得麻木而少有期望。 3建立新的解释系统 在稳定的环境中,人们形成与之相应的世界解释体系,并且用其指导行动。当社会灾难发生之后,既定的解释体系不能解释突发的异常事件,出现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缺口,受到怀疑。人们需要为事件寻求新的解释,建立新的解释体系。 三、人造环境与社会心理 人造环境特指人类“制造”的环境,比如城市环境、交通环境,住宅环境等。人造环境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发展迅速,然而,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噪声 1噪声的含义 (1)从物理性方面考察,噪声是音高、音强无规则,旋律、节奏不和谐的可感声波。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与乐音相对。

    13、(2)从人的主观方面考察,噪声是被感受到的嘈杂、刺耳的声音。它是一种心理感受,与和谐、悦耳相对。 2噪声的不利影响 (1)短时噪声可能干扰智力操作。 (2)噪音可能降低帮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噪声能够增加人们的攻击行为。 (4)高噪音是否产生后效,与噪音的个人可控性有关。如果不可控,当它消失之后,个体就会继续受到伤害;如果可控,那么就较少或者不会有后效。 (5)长期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二)住宅和办公建筑 1住宅平房小院与单元楼房 (1)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独家的平房小院占有很大比例。这类建筑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提供互相帮助,增强大家庭气氛;传统的四合院

    14、还会强化人的尊卑等级意识。 (2)随着城市发展,很多人家搬进了统一设计的单元楼房。这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增加了居住面积,又满足了独处的需要。然而,这样的建筑设计使得邻里之间的交往太少,也带来了孤独问题。 (3)住高层住宅的人往往比住低层者有更多的不满意,比如不利于儿童独自到楼下去玩,房间的朝向不合适等。高层住宅的居民也不大珍惜与邻居的友谊。高层住宅都具有一定幅度的晃动,可能会引起头晕、烦躁等生理与心理的不适,并且影响智力活动的效率。一些居住者还认为高层建筑“不接地气”,会导致身体不健康。 2办公建筑小办公室与大办公室 办公室的设计有两种典型形式:小办公室和大办公室。 (1)小办公室仅能容纳几个人

    15、,容易在内部建立起友谊关系,凝聚力较强,而且友谊关系和凝聚力比较稳定。但是,这种格局不利于同其他工作人员沟通,而且在管理人员和办事员之间存在心理距离。 (2)大办公室可以容纳上百名工作人员,桌子呈队列形式排列,每行以狭小的走道隔开,容易在工作团体内进行沟通和交往;但是人们常常抱怨其中的噪声太大,干扰注意力的刺激较多,复杂工作的效率较低。 解决这些两难问题的一个设计是风景化办公室。这种设计把大小办公室的最好特征综合在一起。在一个大的房间里设置若干工作单元,每个单元都以书架、屏风、植物等隔开。 (三)城市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居民的精神疾患发病率也在攀升。有研究者认为,这些疾病,包括抑郁症、焦

    16、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多与城市建筑的景观和质量有关。 研究者提出,城市建设决不能只考虑经济的需要,而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心理需要,满足市民获得安全的心理需要,居住、生活、工作的舒适需要,建筑布局、空间序列、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美学需要,消除他们对城市建设的不满和压抑。 (四)地下建筑 王保勇等人(2001)认为,地下建筑的空间环境与地面环境有明显不同,比如空气流通差,阳光和自然光缺乏,封闭和潮湿等。这样的环境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消极心理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重复次数较多,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人们对其感到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外界景观、自然景观、安全因素、意向因素、人工光源、质量因素、意识

    17、因素、精力因素、方位因素。 (五)居住区与社会和谐 1大城市和小城镇居民的差异:与小城镇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比较能够接受个别差异,欣赏特立独行的人。 2同类人群在某些居住区的相对集中以及与其他居住区之间的隔离,是阶级意识形成的客观条件,而阶级意识是社会冲突的影响因素之一。布局紧凑的工人社区在大多数国家都为工人阶级斗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 3在美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城市马赛克”和“城市空心化”现象,成为社会不满的导因。 (1)“城市马赛克”是不同阶层、种族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形成各种小型区域的现象。不同居住区的居民在空间上彼此隔离,穷人和少数族群的居住区各方面条件

    18、差,居民普遍感受到被歧视,以致某些偶发事件成为导火线,引发激烈的阶层冲突和种族冲突。 (2)“城市空心化”是中产阶级纷纷逃离“马赛克地区”,迁往郊区,城市中心地区大部分成为贫民窟的现象。贫民既严重不满又十分绝望。然而,富人们也往往留在城市中心,与穷人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4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出现“过度城市化”。移民往往先住在大城市周围临时的“非法占地居住点”,不仅居住条件差,而且严重拥挤,缺乏水电和废物处理等设施,与城市的原居民生活条件相差悬殊,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增加了犯罪行为。 5城市化也导致交往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支离破碎。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居住、工作、消费、休闲。每一种活动都牵扯到一组相互分离、互不相干的人群,社会认同和社会互助难以形成,社会的整合程度低,“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导向被“生人社会”所代替。这种“匿名大众”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来源之一。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心理学第十六章环境影响与心理反应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案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