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6456214       资源大小:810.1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北冰洋这四大洋,全都无一幸免地被战火覆盖:战争区城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千米,各参战国投入总兵力达1亿人,消耗军费总计大约的3万亿美元,相当于参战国 国民总收入的60%70%,损失物资的总价值高达4万亿美元。材料二:现代军事武器应用也成了战争的一大亮点,在作战中发挥了及其重要作用,从喷气式战机到火箭,从雷达到导弹,这些武器都是此前人们难以设想的;在这战争后期人类首次将核武运用到作战中,全世界都目睹其与无伦比的破坏能力;除此以外,计算机这一史无前例的高科技工具也成为操纵战争的独特手段。以上材料均摘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额海全球史(1)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有何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

    2、决定“这场战争”胜负关键因素是什么?并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给 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1)属于全球战争、涉及国家多、 范围广、损失惨重(2)科技的先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破坏性强、伤亡大、损失惨重。(1)根据材料一“这场战争是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全球战争”“全世界有60%的国家参与其中”“战争区城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千米”“消耗军费总计大约的3万亿美元,相当于参战国 国民总收入的60%70%,损失物资的总价值高达4万亿美元。”可知,“这场战争”的特点是属于全球战争、涉及国家多、 范围广、损失惨重。(2)根据材料二“现代军事武器应用也成了战争的一大亮点,在

    3、作战中发挥了及其重要作用”“首次将核武运用到作战中”“计算机这一史无前例的高科技工具也成为操纵战争的独特手段”可知,决定“这场战争”胜负关键因素是科技的先进,根据“从喷气式战机到火箭,从雷达到导弹”“在这战争后期人类首次将核武运用到作战中,全世界都目睹其与无伦比的破坏能力” 可知,这场战争中现代军事武器、核武器等的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破坏性强、伤亡大、损失惨重。3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答案】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给分要

    4、点:自拟题目,比较的角度(学生能从历史图片、历史影响等任一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比较角度也可)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80字,可酌情扣分。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消耗了德军大量的人员和财力、士气,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图二“苏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因此题目可以拟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学生可联系选取此角度进行论述答题。本题的解答,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5、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找准其中的联系和共同点。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拟定好标题,在进行合理的论述,答案并不唯一,需运用好关键词,做到观点和史实之间联系紧密,语句通顺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材料二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

    6、,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材料三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联)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哪些?(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使苏俄

    7、(联)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2)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实行苏联模式。(3)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困难。苏联模式存在弊端。(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分析】(1)由材料一的时间“1921年3月”及会议内容可知,苏俄实行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使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2)依据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8、”说明,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斯大林模式。(3)由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说明,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困难。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存在弊端。(4)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

    9、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幕尼黑图片 不列颠空战图片 丘吉尔视察被炸的伦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人员伤亡惨重。材料三: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之后,二战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带来。纵观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并写出一种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式武器”(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所提出的“世

    10、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分别指哪个重大事件(1)绥靖政策到积极作战希特勒很快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二战全面爆发;粉碎了希特勒阴谋(2)1914年7月英德进入战争状态飞机坦克潜艇(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诺曼底登陆(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态度的变化是绥靖政策到积极作战;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的不同是希特勒很快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二战全面爆发。(2)依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人员伤亡惨重”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7月,标志是英德进入战争状态;材料一中所提

    11、到的“新式武器”是飞机、坦克、潜艇。(3)根据材料三“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之后,二战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带来。纵观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指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协调作战”指的是诺曼底登陆。6观察下图:(1)请在答题卡图中的方框内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爆发的城市名称。(2)观察地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战争形势特点。(1)(2)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处境。(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故图中下方的白色方框内应填萨拉热窝。(2)依据图片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

    12、的战争形式特点是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处境。7阅读下列材料: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材料四:(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

    13、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并说说一战的性质。(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1)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2)不同: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大量伤亡。(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1)依据材料“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

    14、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依据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

    15、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依据材料四“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依据材料“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是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3)战争启示我们: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8战争的发生,总是因为经济

    16、、政治、军事、民族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最后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3)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4)一战中具有转折的一场战役、又是最残酷的一场战役是什么?(5)一战的性质是什么?(6)战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萨拉热窝事件(3)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4)凡尔登战役(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6)一方面世界大战给

    17、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发起的战争。(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

    18、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本题综合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掌握一战爆发的

    19、根本原因、导火线、交战双方、正式爆发、重要战役、大战的结果、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的影响。9 材料分析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历史溯源)(1)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萨拉热窝事件”的知识卡片。时间地点萨拉热窝街头人物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塞尔维亚青年影响材料一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2)材料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

    20、团?(揭穿谎言)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1)1914年;成为一战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三国协约、三国同盟。(3)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一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凡尔登战役。(举例恰当即可)(1)根据“萨拉热窝事件”的知

    21、识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而这次演习又是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当1914年6月28日,检阅结束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的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根据材料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世

    22、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一战历时四年多,死伤人数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因此“战争会迅速结束”、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是荒谬的。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一战的性质及影响。10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

    23、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1)萨拉热窝事件(2)凡尔登战役;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3)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和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4)如: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识记。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

    24、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2)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法德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说明战争的残酷性。(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识记。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参战国家30多个,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