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的成长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成长法则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448867       资源大小:409.6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的成长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成长法则文档格式.docx

    1、怎么教育呢?很多父母就说了,那给孩子讲道理呀,或者是以身作则啊,当然了,我们确确实实每一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很多时候给孩子讲道理,以身作则,给他讲一些人生的哲理来引导他、教育他。可是我们要问的第四个问题,可能会让大家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就是家庭教育的效果如何。我在十年的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生涯当中,遇到了很多父母来跟我交流,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的家长,他们所头疼的问题多数集中在孩子身体的发育上,比如说有很多父母来找我说,老师啊,我的孩子2岁、3岁,他都3岁多了,他怎么还尿裤子呢?他怎么还尿床呢?还有的家长会说,哎呀,我的孩子现在都4岁了,怎么还会吃手呢?而且他不愿意跟爸爸妈妈分

    2、开床睡。还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现在不跟小朋友交往,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儿的时候,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他怎么这么自私呢?再大一点的孩子的父母,他们的问题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当孩子上幼儿园,有的家长就会找我咨询说,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呢?早上叫他起床,磨磨蹭蹭,不愿意起来,然后哭哭闹闹的不愿意去,为什么呢?幼儿园的老师对他那么好,因为那么多的小朋友,家里没有人看他,他却不愿意去。还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去幼儿园,去几天就要生病,然后在家里一病好几天,然后再去的时候,又是哭的不行,送不去,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个样呢?在幼儿园里上了一段时间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问题也不一样,他们会说,为什么我的孩子最近老

    3、说“不”,为什么我的孩子太听老师的话,就是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老师不说的事情,他就不敢做?上小学的孩子的父母,他们在找我咨询的时候,问题又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说,为什么我这个孩子上课坐不住,那么多动,上课的时候,不能专注地听讲,不愿意写作业,然后有的时候,还偷拿同学的文具,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还撒谎,为什么我的孩子会从家里拿我的钱,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其实它反映了什么呢?就是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如我们所愿,家庭教育的效果不良。那么为什么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如广大的父母所愿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一个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协助他在哪些方面去成长。通过很多父母对我的咨询,包括有很

    4、多的讲座,我发现到,真的有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完整的成长所知甚少,其实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完整的成长所知甚少,对于我们自己,父母自身的完整成长,我们所知道的更少,那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完整的成长。那一个人的完整成长,它其实指的是从身体到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所有的感觉器官,以及因为某些感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情绪感受,还有心理以及认知和精神,由所有的这些方面来组成。那当我说完完整的成长所涵盖的几个方面以后,可能很多家长就说,原来一个孩子,还要在所有的这些方面来成长?是的,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在三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甚至是四十几年前,我们的父母对完整的成长所知寥寥,相比我们现在,可能知道的更少,也就是说,

    5、在我们自己作为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父母,就像在黑暗当中摸索一样,他们因为知道的非常少,在养育我们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也许偶尔有一些认知,有一些知识上的教导,他们知道,我要这样来教育我的孩子,我要那样来教育我的孩子,而实际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父母确确实实是用这样的道听途说的方式,或者说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方式,来教养我们长大,因此当我们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实验品的时候,当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来看待,来养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那这些问题呢,我们觉得一点儿也不奇怪,出现这些问题,一点儿也不奇怪,所以当一个孩子出现某种问题的时候,或者出

    6、现某种家长不接受的行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厘清了一个概念是,其实这个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所有的问题的根源,都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那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谈到一些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是后来的行为主义,行为疗法和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大家都承认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出现身心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困扰的时候,问题的根源,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个人的童年。那么在童年的时候,这个小孩他确确实实,在认知上知道的是非常少的,如果在这个人的童年出现了一些问题,那我们不能说,是这个孩子的问题,我们只能说是父母在教养这个孩子的时候,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是没有

    7、问题的,如果一个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那么完整的成长,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明确地来说:完整的成长,指的是一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形成过程。人格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我们来简单地谈一谈,什么叫人格。我们也可以用另外的名词,来指称人格,比如说个性,比如说自我,或者这个人的性格。那么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所以当我们谈到整体的时候,它所指的就是从身体到感觉、到情绪、到心理、到认知以及精神,所有的这些方面。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较稳定的来反应,对外界的刺激进行反应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说,这个人他是外向的,或者内向的,是活泼的,或者是内敛的,是沉静的,或者是暴躁的,我们会用这样的词,来形

    8、容他。一个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就叫做这个人的人格,或者叫做他的个性。那我们所知道的是在行为模式的背后,他一定还有另外的模式。我们说,当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你就对应的会有一个行为,所以在行为模式的背后是思维模式,而在思维模式的背后,他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一些情绪化的反应,比如说情绪反应模式,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防御模式。那么在人格或者个性形成的过程当中,一个人要在从身体一直到心灵,都要全面地来发展,否则在这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就会造成一些缺失,或者形成一些缺憾,那么这些缺失和缺憾,就会形成为他人格当中的短板。在企业管理培训的领域,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说一个由木片

    9、所组成的木桶,它的盛水量不是由最长的那一个木片所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片木片所决定的,那么在一个人的完整成长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当一个人在身体方面出现缺陷的时候,这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身体是“我”的有形的载体,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但是身体,它只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发展感觉、情绪、心理、认知、精神以至于心灵,这是“自我”的所有的要素。那我们来谈一谈感觉的发展,我们先来看一看身体的发展。在民间,老百姓总结出来一个婴儿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说法说,一个婴儿,3个月左右,他就会翻身,6个月左右能坐起,三翻六坐

    10、,8个月左右,他就会爬,然后9个月10个月的时候,他会扶物站立,11个月到12个月左右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扶着东西慢慢地走,1岁左右的时候,这个孩子就能走路了,这是在我们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所观察到的孩子身体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标志。那我们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说,身体的发展,它首先要有一些大动作能力的发展,比如说,翻身坐起,爬行和走,这些都是身体的大动作,它要调动我们身体的比较明显的躯体,比如说我们的腿,还有我们的身体的平衡能力,需要这些能力的支持。那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我们还能发现到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比如说在孩子四五个月,五六个月的时候,当你给到这个孩子任何一件东西,他都会用全手抓起这个东西

    11、,然后塞入自己的嘴巴,那当他用全手抓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大的动作,当孩子发展到八九个月,1岁多以后,他这个“全手抓”的这个大动作,就会慢慢往精细动作发展,比如说他开始用五指抓一个小小的物品,后来就会发展为三指抓、两指抓,这就是精细动作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给到孩子很多的机会,让他去锻炼他身体的精细动作。而且大家还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手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非常大的里程碑,当人类可以用手来制作工具的时候,人就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了,人就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这样的。当一个孩子可以用手去精细地抓取一个物品的时候,他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

    12、程。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孩子要把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协调在一起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当孩子看到一个物品,而他想要去抓取这个物品,然后把它送到嘴里,这一系列的动作,它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个就叫统合能力。还有当孩子走路的时候,如果路面是坑洼不平的,这个孩子,他也要去运用身体的统合能力,或者叫协调能力,去使自己走得更加平稳,这是身体的发展和发育。那接下来,当我们谈到感觉的时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一个人接触外界信息,然后对之做出反应的重要的渠道。如果我们不能够依靠眼耳鼻舌身,去获取外界的信息,我们就无法判断,我们要如何对之做出反应。那

    13、么在孩子眼观、耳闻、鼻嗅、舌尝、身触,以及用自己身体的内在感觉去感知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在世界连接的时候,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要起到很多的协助的作用。比如说我们要跟孩子去核对他的感觉是什么,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去核对他的感觉是什么,我们要给他一个概念。在很多年前,我有一个同事,她的小孩大概是五六岁左右,我们一起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当中,这个孩子就,他是活蹦乱跳地跑在前面,他中间折返回来跟我们说:“妈妈,我肚子疼!”当时我们听了就很紧张,因为在外面旅游,如果一个孩子肚子疼,发生什么突发疾病的话,可能处理起来不大方便。但是他的妈妈就很放松,他的妈妈说,什么肚子疼,你是饿

    14、了,吃点东西就不疼了,然后后来我们在问起这个妈妈的时候,妈妈就说,他每一天到了9点多、10点钟左右的时候,他就说肚子疼,实际那根本不是疼,刚开始我也很紧张,后来我就知道,他是饿了,给他吃点东西,他就不疼了。但是这个妈妈一直没有去跟孩子核对,这个感觉叫做饥饿,而不是叫做疼痛。所以在孩子的感觉能力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适时地跟他核对,他的内在的感觉是什么,或者他借助眼耳鼻舌身,所抓取到的刺激因素是什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概念,否则这个孩子就没有办法跟我们交流,他的身体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那内在的很多感觉更为细微,比如说冷热酸麻胀痛,还有呢,像干渴,要去小便,或者要大便,还有就是肌肉的紧绷,或

    15、者是放松,这些感觉都需要父母去予以核对,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做自己感觉的主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在两年前,我和女儿去饭店吃饭,在我们旁边坐着一对母女,还有这个孩子的小姨。我之所以知道她们的身份,是在吃饭的过程当中,这个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告知电话当中的对方说,我跟孩子她姨带着孩子在哪里吃饭呢。然后在吃饭的过程当中,这个小孩就对她妈妈说了一句话,这个5岁的孩子就说:“妈妈,这个菜好辣!”她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说,“辣什么辣,这里都没有辣椒,这个菜里都没有放辣椒,一点儿都不辣,快吃吧!”她的小姨接着也说了一句话,“是啊,里面都没辣椒,怎么可能辣呢,快吃吧。”大家来

    16、想一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能不能去分辨辣椒的辣,胡椒的辣,洋葱的辣,姜的辣,葱的辣以及芥末的辣等等,所有这些细微的味觉呢?所以在这个孩子说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如果这个妈妈懂得完整的成长的历程,她也知道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去理清某些概念的时候,这个妈妈的做法可以是这样的,她可以去夹起一筷子,这个孩子所说的辣的这个菜,亲自尝一尝,然后跟孩子核对说:“哦,这个不是辣,这个是某种味道,是某种你不熟悉的味道。”那么这个孩子呢,她的自我价值感,自我评价不会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可是这个妈妈所说的话,大家来想一想,这个孩子内在会发生什么,对这个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孩子可能会想,妈妈说,这个菜

    17、一点儿也不辣,里面都没有辣椒,小姨也这样说,那是不是我的感觉不对呢,是不是我错了呢?一定是我不对,因为妈妈是大人,妈妈什么都知道,小姨也是大人,小姨也什么都知道,我是个小孩,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还是不要说了。如果这样的过程,在这个孩子成长的历程当中多次发生的话,这个孩子慢慢地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有另外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我们觉得他不会吃饭,他拿不稳勺子,又不会使用筷子,所以当孩子吃饭的时候,有可能把饭吃得满身都是,满地都是。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为了省事,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然后我们就拿着勺子,追着孩子,喂他吃饭,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一个孩

    18、子吃饱饭没有,是由谁决定的呢?大家都知道,其实小孩子,他的饭量相比成人来说要小得多,吃饱没吃饱,要由他自己来决定,一个人绝对不会让自己饿着,更不会让自己饿出毛病来。但是很多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相信孩子的这种判断能力,当我们追着孩子喂饭的时候,这个孩子吃多少,吃饱了没有,不是由他来判断,而是由我们成人来判断和决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也会渐渐学得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吃饱了没有,那么在我所指导的一个幼儿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师就跟我提起来一个孩子的情况,这个孩子每次吃完老师所给他盛的第一碗饭还有菜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问老师一句话:老师,我吃饱了没有?我还要不要再吃?老师就觉

    19、得很惊讶,后来想想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她们也觉得可以理解了,因为这个孩子在家里是跟着姥姥长大的,不仅有姥姥,还有姨姥姥,两个姥姥带着这个孩子长大,她们在养育这个孩子的过程当中,唯恐孩子饿着、渴着、冷着、磕着,所以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孩子。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个孩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姥姥或者姨姥姥在喂他,所以他无法借助自己身体的感觉,去判断我到底吃饱了没有。当一个孩子不相信自己的感觉的时候,他长大以后,又如何能真正地相信他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呢?),所以看起来这些事情,好像是很小很细微的事情,而实际上对这个孩子的完整人格的发展和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看不懂。那接下来我们来谈

    20、一谈情绪。谈到情绪,需要父母来支持和协助孩子的方面就更多了。在一个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他只有一些基本的情绪,比如说满足,当他吃饱了奶,他就会很放松,很满足地躺在那里,很平静,也不哭也不闹,但是当这个孩子饿的时候,或者他拉了大便小便,自己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大哭大闹,然后直到有人帮他清理了他的身体,帮他换上干净的尿布,然后把他喂饱了,这个孩子又重新恢复到满足和放松的状态。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情绪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在孩子1岁多2岁左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大的声音会使这个孩子吓一跳,惊吓这种情绪反应,已经出现了。还有生气,当他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拿走的时候

    21、,这个孩子就会生气。还有好奇,当这个孩子发现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人,或者是物品的时候,他会一直盯着那个人,或者那个物品去看,这是一种好奇。还有像惊奇,包括愤怒,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一些混合型的情绪也出现了。比如说沮丧,当一个孩子被批评的时候,当一个孩子被忽略的时候,他会觉得沮丧,他会觉得愧疚,还有自责,包括对别人的埋怨、嫉妒等等,所有的这些复合型的情绪也出现了。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作为父母,我们要去跟孩子核对,他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我们要给他一个名称,要给他一个概念,让他知道他发生了什么。简单地来说,当一个孩子迅速地向前跑,而撞到一个物品跌倒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跟他核对,哦,你摔疼了

    22、,你感到很难过是吗,如果你难过,你就哭一会儿吧,哭一会儿就不那么疼了,妈妈会陪着你。但是很多父母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没有人来协助我们,去核对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感觉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情绪发生了什么,所以多数时候,我们不仅不知道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情绪,我们甚至连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情绪,我们也不清楚。所以当很多孩子在哭的时候,父母就会跟他说,哎呀,别哭了,别哭了,宝贝,妈妈给你买这个,给你买那个,给你买好吃的好玩儿的,妈妈带你出去玩,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让孩子不哭不闹。而实际上,情绪也是一种能力,当孩子哭的时候,他的一些负面的能量,就通过哭的形式宣泄掉了,他的身体就可

    23、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那当我们谈到孩子情绪的时候,我想更多的来谈一谈父母自身的情商,这个也是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一个主要的内容。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内在有一个悲伤,需要通过哭泣来宣泄的时候,父母所需要做的是协助、陪伴和同理他,但是很多父母都不接受孩子哭泣,我们有一个会员,她在保健所工作,她每一天要面对上百个孩子来打针,来抽血化验。她说在15年的工作经历当中,只见过一个妈妈和孩子好商好量,商量了大概半个小时,这个孩子才眼睛含着泪花,过来接受抽血化验,其他的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很多妈妈都是摁着孩子,强迫这个孩子,去接受抽血,这样很疼的一件事情,而且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会说,不疼不疼,没事没事!当孩

    24、子大哭的时候,妈妈反而有的时候,会指责这个孩子,哭什么哭,一下就过去了,一点儿都不疼!而实际上,无论是打针还是抽血,他一定是疼的,所以当孩子因为疼痛,而有一个情绪反应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允许孩子有这样的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不让他哭,那个疼痛可能要持续好久,如果孩子哭一会儿,也许疼痛的感觉更容易过去,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那么今天呢,我们就先谈到这里,接下来的一讲,我们再接着谈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和精神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谢谢大家。二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在上一讲当中我们谈到,孩子和孩子的父母的完整成长的历程。那么完整的成长,指的是完整人格的形成过程,它包括从身体到感觉、情绪、心理、认知

    25、、精神,以及心灵的完整成长,它包括所有的这些方面。那么在上一讲当中,我们谈到了身体、感觉和情绪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再谈一谈心理、认知和精神的发展。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在2岁半左右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敏感期,在后面我们会谈到敏感期的概念,就是叫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这个孩子会开始说“我”。在此之前,孩子多数时候都会用自己的名字来指称自己,他不会说“我”。那么在说“我”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孩子,他会有的时候把“你”和“我”给弄混淆了。比如说,在我指导的幼儿园,有一个孩子,他有的时候想喝水,他就会说:“老师,我要喝水!”老师就说,“哦,你要喝水,那么老师来帮你倒点水。”这个孩子就说:“你帮你

    26、倒点水”,在他跟老师去核对倒水的时候,他就把“我”和“你”弄混淆了。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到3、4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完整地说出我、我的、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那么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这是这个人意识到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和别人是一个有区别的个体,那么在心理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我们要来谈谈安全感。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说,安全感非常重要,当一个人感觉安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很放松,我们就可以很自在,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考虑到我要逃走,我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待着,所以我们真的很幸福,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定团

    27、结的社会阶段,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昌盛的国家。那么孩子发展过程当中,自我意识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里程碑,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开始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对自己的认识,比如说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乖孩子,听话的孩子,聪明的孩子,或者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那么主要是因为父母或者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的重要他人,也就是家庭当中的其他成员,评价了这个孩子,比如我们常常会说,哎呀,这个孩子真有礼貌,这个孩子真乖,这个孩子真有修养,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讨人喜欢,那么这个孩子因为这样的评价,就会形成一个对自己的一个良好的评价。那么很多父母也会对孩子说另外的评价,比如说我们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淘气,这个孩子

    28、怎么这么烦人,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麻烦,他怎么这么慢,他怎么这么笨等等。当我们这样去评价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把这些评价吸收进来,变成他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评价。那么当一个孩子总是听到负面的评价的时候,他的自我价值感的状况会怎么样呢?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某些东西呢,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值得去做一些事情,去使用自己的权利呢?可能当一个孩子总是被负面地评价的时候,这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愈加地低落。那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谁摔破了我们的罐子,因为我们俗话有一句话这样说,当一个人他不懂得自爱、自尊、自重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破罐子破摔,那一个人为什

    29、么会破罐子破摔呢?一定是因为他的罐子先被摔破了,而通常我们不会去摔破自己的罐子,这个罐子指的就是自我价值感,我们不会自我先去贬低,一定是因为有人先贬低过我们,有人先伤害过我们,所以一个去伤害别人的人,一定是因为他先被伤害过,一个破罐子破摔的人,一定是因为有人曾经摔破过他的罐子,当他没有自我价值感的时候,当他不能够自我尊重,从而通过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的时候,他的表现可能就是“破罐子破摔”。所以为了让孩子拥有自我价值感,为了让这个孩子自我评价很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定要小心。所以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孩子面前无小事,那一会儿我们还会谈到吸收性

    30、心智,当我们谈到吸收性心智,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在孩子面前我们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那么在心理层面的发展上,我们还要谈到的是渴望、信念和人格的发展,当一个孩子渴望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陪伴着他长大的时候,这个渴望如果不能够被满足,这个孩子就会一直把这个渴望带着,携带着,一直到成年。比如说,现在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最大的渴望是什么,可能就是在爸爸妈妈身边,无论爸爸妈妈在哪里,无论他们是过得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都希望能在爸爸妈妈身边待着,能每天见到妈妈和爸爸,所以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未来他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可能会出现两个方面的极端。第一,是他们会极度渴望与人亲近,极度渴望与人有亲密的联结,要么他们就会不愿意亲近别人,因为在他们童年的时候,在他们小的时候,最亲近的人父母,把他们抛在老家,扔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自己在城市里面打工。所以这个孩子,他可能就会下一个结论说,当我跟这个人很亲近的时候,当我爱上这个人的时候,他可能会把我抛下,他可能会离开我,会抛弃我,所以他们会特别恐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的成长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成长法则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