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毛邓三复习题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6431004       资源大小:39.77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邓三复习题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ABCD ) P118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前提 ( ABD ) P1199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点是 ( CD )A目的和作用 B领导力量 C内容和对象 D形式和手段 【解题分析】中国近现代革命与改革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根本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以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AB不为选项。但是,中国近现代革命与改革也有不同之处。第一,内容和对象不同。革

    2、命是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其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对象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第二,形式和手段不同。革命是大规模的群众式的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而改革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依靠群众,但又不属于阶级斗争。第三,条件不同。革命是在半殖民半封建制度下进行的,人民群众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而改革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条件下进行的。10现阶段我国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是A全方位 B讲平等 C多层次 D宽领域 (ACD ) P12211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ACD )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基本知识1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P1262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P1263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

    4、革的目标在党的十四大 P129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邓小平 P1295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表现在四个坚持 P1316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7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8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10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1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 共同富裕,不

    5、搞两极分化13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P14414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当今时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科技竞争 P14516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P14517始终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P145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P1461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P14620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两个趋向

    6、”是指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P14621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P14622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以来,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宾 P1472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P14824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加强自主创新 P14825建

    7、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P1482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科技人才 P149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8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P1502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P15030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P15231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坚持市场调节就业 P1523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P134二单选题: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

    8、大突破是 ( 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B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 D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D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

    9、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4古某2003年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3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3万元。那么,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划分,古某2003年的劳动收入应计算为 ( C ) A16万元 B14万元 C12万元 D9万元 5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A农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服务业 D基础产业 ( D )P145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B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C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农业在国民经

    10、济中的比重 (A )P1457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A就业问题 B国家安全问题 C教育问题 D思想道德问题 (A )P152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50年代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因为当时A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现代工业很少,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B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苏联的经验和影响D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 (ABCD)P1262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A产权关系明晰化、经济行为自主化 B生产要素商品化、资源配置市场化C宏观调控直接化 D经济管理法制化 ABD P1303市场机制的特点是( )A微观性 B宏观性 C

    11、事后性 D事前性 AC 4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具有的优势是A运行的社会成本较低 B运行的效率较高C能自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D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 ABD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弥补市场的缺陷的作用有A反垄断 B提供公共产品,治理环境污染 C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D调节收入分配 ABCD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A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B一个“统一”C“有所为,有所不为” D“由东到西梯次推进”( AB ) P1337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两个“毫不动摇”是指A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12、济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D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BC ) P133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C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D私营经济 ABC 9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 ABCD)P1341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B股份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ACD 11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条件的是A人们的经济活动之间是互惠互利关系

    13、 B允许人们用各种手段实现富裕C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D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D )1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A注重依靠科技进步 B提高劳动者素质C提高经济效益 D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ABCD P14513我国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特征是A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B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C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并举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ABD )14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应形成的产业格局是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C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D服务业全面发展A B C D P14515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A科技含量高

    14、、发展速度快 B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及带动作用强C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D市场导向明显 (ABC )P14516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CD )P14517我党现阶段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A工业反哺农业 B城市支持农村C多予少取放活 D以粮为纲 (ABC ) P14618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是A以政府为主导 B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播 D以市场为主导ABC P14919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

    15、展,主要是处理好:A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B沿海和内地的关系C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D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AB P14920我国提倡对口援助应建立的互惠互利机制内容包括A以政府为主导 B市场为纽带C企业为主体 D项目为载体 ( ABCD ) P15021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A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B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国家的长治久安 D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 ABC ) P152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的方针是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C政府促进就业 D城市劳动者优先就业 ABC P152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内涵是什么?2

    16、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 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P1552在新民主主义

    17、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P1553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157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是1954年 P158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158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159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P159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P1609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P1611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18、P1611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P161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P16113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是实行村民自治 P16314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国宪法是在1982年 P16315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在1989年 P16316在中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的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 )来实现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P16317我国宪法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9年3

    19、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18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指( C ) A个人民主 B统治阶级的民主 C一种国家制度 D一种法律制度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B)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力制衡 D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实现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国体是( 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人民代表

    20、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B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6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A )A前提和基础 B过程和结果 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D )A各民族一视同仁 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8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在党的( A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主

    21、要任务是:A实现工业化 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C消灭剥削阶级 D剥削制度 ABCD P156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A保卫社会主义制度 B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C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D消灭剥削阶级 ABC P156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性质相同 B作用 C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ABCD )P156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A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C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BC )P156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22、(ABCD )A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B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ABCD ) P1627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ACD)A国家的长期统一 B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政治信仰C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

    23、共关系8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ABCD )P1639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C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D依法治国的依靠力量是暴力工具 (ABC )P16410之所以说: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为A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B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D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B

    24、CD )P165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ABD)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逐步推进一人一票的普选制 D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 AB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群众参与 D政务公开13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者的关系是A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 B有法可依是核心、有法必依是前提C执法必严是关键 D违法必究是保障 (ACD )P1651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是A科学执政是前提和基础 B民主执政是核心和实质C科学执政是关键和保障 D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和保障

    25、(ABD )1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A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依法治国是关键和保障 D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ABD )P16716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是看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能否改善人民的生活 (ABCD ) P16817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B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C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D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

    26、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ABC P1691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ABCD )A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B建设民主、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C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民主监督制度D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和完善基层直接选举制度19民主、自由、人权是A人类的普遍追求 B历史范畴、具体的、相对的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D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ABCDP170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第十章


    注意事项

    本文(毛邓三复习题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