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6430784       资源大小:48.7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NH3+上的n电子与H+结合,非键n电子消失,从而助色作用也消失4、 作为苯环的取代基,为什么OH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O-?氧负离子有两对n电子,助色作用强于羟基氧上的一对n电子计算题1、 以领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II),称取式样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用1.0cm吸收池,在510nm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0.430。计算:(1)试样中的铁的质量分数;(2)当溶液稀释1倍后,其百分透射比是多少?(510=1.1104.cm-1)2、 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浓度为1.010-3mol.L-1Zn2+标液和未知浓度的锌试样溶液和锌试剂显色后的吸光度分别为0.700和1.0

    2、00.求:(1)两种溶液的透光率相差多少?(2)若以上述标准溶液为残壁,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多少?(3)此时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倍?3、 普通分光法测定0.510-4,1.010-4mol.L-1Zn2+标液和试液的吸光度A为0.600,1.200,0.800(1)若以0.510-4 mol. L-1Zn2+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节T%-100,用示差法测定第二标液和试液的吸光度各为多少?(2)用两种方法中标液和试液的透光度各为多少?(3)示差法和普通光度法比较,标尺扩展了多少倍?(4)根据(1)中所得的数据,用示差法计算试液中Zn的含量(mg.L-1)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分子间和分

    3、子内氢键都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但 分子间 氢键随浓度减小而消失, 分子内 氢键不受溶液浓度影响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远红外 、 中红外 和 近红外 ,其中 中红外区 的应用最广。3、 40001300 cm-1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 官能团去 ; 1350650cm-1 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故称为 指纹区 区。1、非红外活性是指A.振动时伴随着转动 B.转动时伴随着振动C.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无变化 D.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有变1、

    4、 物质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课本习题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1、分子共轭p键大,则荧光发射强,荧光峰向 长 波方向移动;给电子取代基将 加强 (加强或减弱);得电子取代基将使荧光强度 减弱 (加强或减弱)。简答题1、 列出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作出说明。a) 分子结构,需要有共轭键和刚性平面,而且还受取代基影响b) 环境影响溶剂 温度 Ph 自吸收作用和内滤光作用 荧光猝灭2、 能够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要满足哪些条件?名字解释(1)单重态 (2)三重态 (3) 系间窜越 (4)振动弛豫 (5)内转换 (6)量子产率 (7) 荧光猝灭 (8)重原子效应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1、在原子

    5、发射光谱分析仪器中,目前常用的激发光源有 电弧光源 、 电火花光源 、 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 。2、内标法光谱定量公式是 。摄谱法定量公式是 。3、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公式I = acb中,a是 与光源、蒸发、激发等工作条件及试样组成有关的一个参量 ,b为 自吸系数 ,b的取值范围为 b1 (b=1 无自吸且b越大自吸越小) 。4、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 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现 增加 。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 自蚀 5、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通常所使用的光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是_ _;激发

    6、温度最高的是_;不发生自吸的是_ _。1、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的特别,适用于高含量、微量、痕量金属和难激发元素分析的是 A、直流电弧光源 B、高压火化光源C、交流电弧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常使用内标法,其目的是 A、为了减少光谱干扰 B、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C、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消除工作条件变化带来的误差) D、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3、光谱定量分析确定元素含量的根据是A、特征谱线 B、灵敏线 C、最后线 D、元素的谱线强度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7、C.原子内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5、定性分析时,通常采取标准光谱图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氢谱 B.铜谱 C.碳谱 D. 铁谱6、塞伯-罗马金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A. I=bc+a B. A=bc+a C. A=ba+c D. I=ba+c7、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A.气体燃烧 B.气体放电 C.电极放电 D.电火花1、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定性分析方法?2、什么是原子线和离子线?3、何谓乳剂特性曲线?说明乳剂特性曲线的制作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4、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和自蚀?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

    8、,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 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而 增加 。5、请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结构及原理,说明它的优点,为什么?1、 等离子体 是一种电离度大于0.1的电离气体,由电子原子分子离子构成,其中电子数目等于离子数目整体呈现电中性。2、 原子发射线:3、 谱线的自吸:第七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由 锐线光源 、 原子化器 、 分光系统 、 检测系统 和 电源同步调制系统 五部分组成。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一般分为四类:即 物理干扰 、 化学干扰 、 背景干扰 和 电离干扰 。3、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Walsh提出,用 峰值 吸收

    9、来代替 积分 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4、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中,非选择性的干扰是 物理 干扰。有选择性的干扰是 化学 干扰。5、原子吸收分析中,使得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变宽 、 多普勒变宽 、 碰撞变宽(共振变宽同种原子之间碰撞和洛伦兹变宽辐射原子和其他粒子之间的碰撞) 、 自吸变宽 6、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过程可分 脱溶干燥 、 灰化 、 原子化 、 除残 四个阶段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用来消除A.物理干扰 B.背景干扰 C.化学干扰 D.电离干扰2、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随发光原子的摩尔

    10、质量增大而增大 应该是减小 D.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碰撞变宽)3、在原子荧光产生过程中,共振荧光A.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 B.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相同C.产生的荧光总大于激发光的波长 D.产生的荧光总小于激发光的波长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中消除物理干扰常用的方法是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样品 B.化学分离C.使用高温火焰 D.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5、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面哪个原因产生的A.原子的热运动 B.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什么办法消除A.释放剂 B.扣除背景 C.标准加入法

    11、 D.保护剂8、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产生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的部件是A.光源和原子化器 B.原子化器和光源C.光源和单色器 D.原子化器和单色器9、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主要是自然变宽A.阴极材料 B.阳极材料 C.灯电流(主要操作参数) D.填充气体10、在原子吸收法中,使用氘灯是为了消除哪种干扰A. 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背景干扰 D. 电离干扰11、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标准偏差读数时的质量浓度或量,称为A.灵敏度 B.检出限 C.特征浓度 D.特征质量1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般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精密度好的原因是A、 使用了锐线光源 B、原子吸收的轮廓较宽

    12、C、基于N0对辐射的吸收,N0大且变化小D、原子吸收法干扰效应少1、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某物质中的 Ca 时(1) 选择什么火焰?(2) 为了防止电离干扰采取什么办法?2、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只能进行定量分析,而不能进行定性分析?3、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锐线光源的发射频率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发射线的半宽度为吸收线半宽度的1/51/104、常用的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方法?5、简述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空心阴极灯为何会发射锐线光源?6、从原理、仪器、应用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分析法的异同点1、 用AAS法测定某溶液中Cd的浓度,在适合的

    13、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141。取50.00ml此试液加入1.00ml浓度为的Cd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259。而测得蒸馏水的吸光度为0.010。由此,求试液中Cd的浓度及1%吸收灵敏度2、 用某原子吸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质量浓度为0.30/的Cu2+溶液,已知透光率为50%,求该仪器测定铜的灵敏度(特征浓度)为多少?3、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铅含量时,以0.1/质量浓度的铅标准溶液没得吸光度为0.24,连续11次测得空白值的标准偏差为0.012,试计算其检出限为多少?4、 有0.02/标准钠溶液与去离子水交替连续测定12次,测得Na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157,标准偏差

    14、为1.1710-3。求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Na的检出限。5、 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gmL的Be标准溶液,用Be234.86nm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特征浓度)为多少?原子发射线:特征浓度: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1、 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大_, 这种现象称为_酸差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小 _, 这种现象称为_碱差或钠差_2、 在电化学分析中,按电极所起作用,电极可分为 、 、 、 四类1、 使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

    15、液中被腐蚀B、 强碱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太高C、 强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中和了玻璃膜上的氢离子D、 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2、 在实际测定溶液pH时,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目的是消除A、不对称电位 B、液接电位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温度影响3、pH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用 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4、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一价离子的准确性一般为A、8% B、4% C、3.9% D、7.8%(二价)5、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是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小,其浓

    16、度要低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6、在直接电位法中,若i,j均为一价离子,Ki,j=0.05,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0mol.L-1,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0 mol.L-1,测量i离子时所引入的相对误差为A、1.5% B、2.5% C、3.5% D、4.5%7、离子选择性系数可用于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校正方法误差 D、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由电解质、掩蔽剂、缓冲溶液组成a) 控制溶液中的总离子强度较大且保持恒定b) 控制溶液的pH 保持恒定c) 消除其他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d)

    17、使液接电位稳定2、 简述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何谓酸差,碱差?他们是怎样形成的酸差是由于玻璃膜水化胶层中的所有位点均被氢离子占据,因此当溶液中氢离子活度增加时,也不再对其响应。碱差是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低,钠离子浓度较高时,由于玻璃膜水化胶层对溶液中不同于氢离子的钠离子也产生响应,导致pH低于真实值的现象。3、 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是怎么形成的?玻璃膜内外物理性质的差异造成的。1、 以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测定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时,电池的电动势为-0.0524V,测定试样溶液时,电池的电动势为0.0201V,计算试样溶液的pH。已经电极的响应斜率为0.0582V2、 用钙离子

    18、选择性电极测定地下水中的钙离子,已经钙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对镁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1.510-2,地下水中钙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42mg.mL-1,镁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76mg.mL-1,计算不考虑离子强度影响的测定方法误差第十章 极谱分析法1、极谱分析的残余电流主要包括 电解电流(电解溶液中的微量杂质 和未除净的微量氧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所产生) 和 电容电流(滴汞电极充放电引起的) ,可用 作图法或者利用仪器的残余电流补偿装置予以抵消 方法来消除2、各种极谱波的电流可以用于汞柱高度的关系来识别,可逆波i ,不可逆波i ,催化波i ,吸附波i 3、极谱分析的定性分析依据是 半波电位 ,定量分析的依据

    19、是 极限扩散电流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 电极反应过程中引起极谱波的现象是A、离子的电解 B、电化学计划C、浓差极化 D、离子迁移2、由于极谱分析时一种电解分析,分析后A、溶液浓度发生显著变化 B、溶液组成发生显著变化C、溶液浓度没有显著变化 D、溶液组成没有显著变化3、在极谱分析中极限电流是A、迁移电流与扩散电流之和 B、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之和C、残余、迁移及扩散电流之和 D、残余与迁移电流之和4、在极谱波中其半波电位等于A、极限扩散电流一半处所对应的滴汞电极的点位B、极限电流一半处对应的滴汞电极的电位C、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D、极限扩散电流所对应的滴汞电极的电位5、在极谱分析中,各种电极

    20、过程可以用电流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来判断,当电极过程中伴随有表面吸附电流时,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是A、ih1/2 B、ih C、 ih2 D、 ih06、经典极谱中由于迁移电流的存在,使得测量到的电流比正常情况要A、大, B、小 C、没有影响 D、可大,也可小6、不可逆极谱波在达到极谱扩散电流区域时,控制电流的因素是A、电极反应速率 B、扩散速度C、电极反应与扩散速度 D、支持电解质的迁移速度7、在极谱分析中,必须使溶液的组成一致,目的是使A、残余电流一致 B、充电电流一致C、干扰一致 D、扩散系数一致8、用经典极谱法在氨性介质中测定时,可用作除氧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 B、加入还原铁粉C、 加入硝

    21、酸钾 D、加入亚硫酸钠:碱性介质消除氧波的方法,a) 通入惰性气体 b) 中性或碱性时加入亚硫酸钠c) 强酸性加入碳酸钠,或加入铁粉d) 弱酸或碱性加入维生素Ce) 还可以在分析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9、在极谱分析中,氢离子一般不干扰分析测定,是因为A、在汞上氢有很大的过电位 B、氢的还原电位较其他金属正C、氢离子难以得到电子 D、在汞上氢不生成汞齐10、下列说法哪一种正确?A、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B、阳极电位越正,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C、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正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D、阳极电位越负,析出电位越负者,越易在阳极上氧化11、平行催化波的灵敏度取

    22、决于A、电活性物质的扩散电流 B、电活性物质还原能力C、电活性物质的浓度 D、与电极反应相耦合的化学反应速率1、 简述极谱干扰电流的产生及消除方法a) 残余电流:电解电流和充电电流b) 迁移电流 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c) 氧波 除氧d) 极谱极大 加入表面活性物质2、 在极谱分析中为什么要除氧消除氧波3、 在循环伏安图中,可以得到那些研究电极反应性质的信息?1、 在盐酸介质中,OsO4有一良好的极谱波,当其浓度为5.010-3mol.L-1.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1.4510-4A,此时OsO4的扩散系数为8.010-6cm2s-1,滴汞周期为5.0s、汞的质量流速为4.0mg.s-1,求该电极反应

    23、的电子转移数。2、 在一定极谱条件下,Pb2+离子有一良好的极谱波,其半波电位为-0.48V,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50.6A,求扩散电流为20.2A时滴汞电极的电位3、 在盐酸底液中,Pb2+极谱波的半波电位为-0.480V,当滴汞电极电位为-0.460V是,扩散电流为46.8A,求平均极限扩散电流。4、 下述电池的电动势为0.893V,第十一章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1、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基础,其数学表达式是 2、 在恒电流电解分析中,随着电解的深入进行,电极表面附近金属阳离子浓度不断降低,阴极电位不断变 变负 ,阳极电位不断变 变正 ,要保持电流为恒定值,必须 增大 外加电压3、 在电

    24、解分析中,析出电位 的物质,越 在阴极上析出,析出电位越 的物质,越 在阳极上析出。1、 在电解分析中,为提高测定的选择性,可以A、控制电流电解 B、控制电位电解C、增大电极面积 D、控制电解时间2、在库仑分析法中,为提高电流效率,可以A、增大电流电解 B、在更负的电位电解C、增大电极面积 D、减小电解时间3、在库仑分析中,常常加入大量电解质,其作用是A、克服过电势 B、克服迁移电流C、保证电流稳定 D、提高电流效率4、在库仑分析中,电解消耗了96487C电荷量,在氢氧库仑计上析出的混合气体体积为A、0.174mL B、16.80L C、16.80mL D、0.174L5、在库仑分析中,电解C

    25、uSO4消耗了96487C电荷量,在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A、63.54g B、63.54kg C、31.77g D、21.18g1、 举例简述死停终点法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当达到滴定终点时,由于溶液中产生或消失了一对可逆电对,导致铂指示电极的电流发生变化或者停止变化,用这种现象来指示滴定终点。2、为什么在库仑分析法中必须要保证电流效率为100%?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一点?保持静止,为了消除对流电流。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为了消除迁移电流。1、 为回收显影液中的银,控制电解电流为0.500A,在电流效率为100%的条件下电解15min。试计算在阴极上析出多少克银,在阳极放出多少氧2、 用库仑滴定法测定

    26、含砷式样中As2O3的含量。将2.000g试样制备成100.0mL溶液,取10.0mL试液于电解池中,调整pH约为9.0,加入0.2gKI,以200.0mA恒电流电解生成的I2来滴定HAsO32-,约156s后,指示电路显示终点并停止电解,计算式样中As2O3的质量分数。已知条件:M As2O3=197.84g,mol-1名词解释析出电位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当分离度R_1.5_时,则可认为两混合组分完全分离。2、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TCD代表 热导检测器 浓度型 ;FID代表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质量型 ;ECD代表 电子捕获检测器 浓度型 ;FPD代表 火焰光度监测器 质量型 。3、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姆特等人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了色谱过程 速率 理论。并导出了范第姆特方程,其数学表达式为H=A+ B/u+ Cu,式中各项代表的意义是A: 涡流扩散项/多径项 ,B: 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项 ,C: 传质阻力项,u: 流动相平均线速率 。4、在气相色谱中,样品以极性差别为主,应选择 极性 固定液,则极性 小 的组分先出柱。6、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主要有_紫外吸收检测器_、_示差折光检测器(通用型 利用折


    注意事项

    本文(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