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Word格式.docx

    • 资源ID:6405608       资源大小:2.53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Word格式.docx

    1、1硬盘的安装SATA 硬盘的安装与普通 ATA 硬盘的安装步骤差不多,在开始前都要准备下面的工具,首先是大小合适的梅花起,其次是合适的螺丝和数据线。上述的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实际操作。第 1 步 首先打开机箱,并在机箱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固定 SATA 硬盘,螺丝不要上太紧也不要太松,太紧的话螺纹容易滑丝,太松的话硬盘的盘片在容易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损伤。第 2 步 给硬盘连接上数据线和电源线。SATA 硬盘上有两个电缆插口,分别是 7 针的数据线插口和 SATA 专用的 15 针电源线插口,它们都是扁平形状的。这种扁平式插口的最大好处就是具有防呆设计,这样在非暴力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插入错误这种

    2、现象。这里只要将数据线与电源线分别插入各自相应的位置即可,如图 7-5 所示、如图 7-6 所示。图 7-5 图 7-6第 3 步 接下来将连接 SATA 硬盘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板上标有“SATA1”的接口上,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上即可完成硬件的安装,如图 7-7 所示、如图 7-8所示。图 7-7 图 7-8如果要安装两个或多个 SATA 硬盘,由于 SATA 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只要用分离的数据线将各个硬盘连接到主板不同的 SATA 接口上即可。而且基本上是即插即用的,不需要向 PATA 硬盘那样还要用跳线来进行主从盘等设置。小提示:目前的最新的主板大都支持SATA硬盘,支持的方式有以

    3、下几种:1南桥直接支持SATA规范,比如P4平台的主板上就有Intel的ICH5(R)、VIAVT8237以及SiS964可供选择。目前在AMD主流的K7平台主板上SATA规范的支持主要还是VT8237南桥芯片。2主板自带的第三方扩展芯片,比如SiliconImage以及Promise提供的第三方扩展芯片。3如果主板比较老,就可以使用扩展卡,由于没有南桥以及第三方的扩展芯片的支持因此要想使用SATA硬盘就要通过使用PCI扩展卡来实现,这跟使用SCSI硬盘要通过SCSI卡来实现是一回事。像前两种支持方式,我们可以直接把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的SATA接口,如果主板使用的是扩展卡则把数据线和电

    4、源线连接到接口卡上。2主板 BIOS 的设置当主板支持 SATA 界面借助南桥芯片内置 SATA 功能时,由于是通过主板南桥芯片(如 Intel 的 ICH5/6 南桥芯片)来实现,故需在主板 BIOS 中对 IDE 模式进行设置。本例以板载 ICH5 南桥为例,开机进行 BIOS 后,找到 IDE 配置的相关选项,选择“Main”菜单下的“IDE Configuration”,如图 7-9 所示:图 7-9进入界面后,在第一项“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中可以看到有两种硬盘操作模式:Compatible Mode 和 Enhanced Mode。这里我们要选择 Com

    5、patible Mode模式,随后便会弹出关于 IDE 硬盘端口的三个设置选项(如图 7-10 所示).图 7-10这时只要选择其中的 Secondary P-ATA+S-ATA 模式即可。它表示让这块新的SATA 硬盘使用第一个 PATA 接口,也就是主 IDE 通道,所有数据都通过主 IDE 通道(Primary IDE Channel)进行传输。所以如果还有其它 PATA 硬盘或光驱要同时与这块 SATA 硬盘一起使用时,就要将 PATA 接口的硬盘或光驱连接在主板的第二个 IDE 硬盘接口上(Secondary IDE Channel),因为第一个 IDE 接口虽然空着,但实际上它已经

    6、被 SATA 硬盘占据数据通道,不能被 PATA 硬盘使用。在 BIOS 设置好之后按 F10 键,选择“YES”进行保存。完成 BIOS 设置后,最后一步就是把新的 SATA 硬盘设置为用作启动的第一个硬盘,以便于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在主板 BIOS 中有一项名为“Hard Disk BootPriority”的设置项目,如果系统中已有旧的 PATA 硬盘,用户应在此选项中改变次序,把 SATA 硬盘在启动列表中排序成第一个启动硬盘即可。至此 SATA 硬盘安装成功,接下来可安装操作系统了。7.1.3 操作系统安装. 1SATA 硬盘的分区现在一般都是用 Windows 98/M

    7、e 启动程序启动后用 FDISK、DM、PQ 等工具来对硬盘进行分区的。那么只要在 BIOS 中设置正确并能在启动后识别出 SATA 硬盘,这时 SATA 硬盘的分区就和传统的并口硬盘的分区方法完全一样。如果你用的是 Windows 2000/XP/2003 等启动光盘来启动并分区的,如果你的SATA 硬盘不能识别,那么需要在屏幕提示“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时按 F6,用软驱加载驱动程序,当硬盘被正确识别后就和传统的并口硬盘分区方法完全一样。注意:有些主板不附带驱动软盘(如华擎K7S8

    8、XE+,采用SiS748+SiS964芯片组),并且其驱动程序并不能直接从光盘目录下拷贝到软驱,而是要用主板光盘启动时安装制作的,请仔细阅读主板说明手册。2操作系统的安装(1)Windows 98/Me不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芯片组,只要在 BIOS 中设置正确并让主板识别出 SATA硬盘,那么就可以正常地安装系统了。(2)Windows 2000/XP/2003 等 NT 核心系统非 Intel ICH 南桥芯片(如 nForce/VIA/Promise/Silicon Image 等)的 SATA 界面,以及启用 NCQ 加速功能的 ICH6 南桥芯片,在安装 Windows XP/2000 时

    9、需要为 Windows 操作系统预先提供硬盘界面的驱动程序才可正常安装。一般来说,在进入 Windows 的蓝色安装画面时按 F6 键(如图 7-11 所示),进入如图 7-12 所示界面。图 7-11 图 7-12按下“S”后屏幕提示放入含有 SATA/RAID 界面驱动程序的磁盘,选择操作系统对应的驱动(如图 7-13 所示)后开始安装驱动,待出现如图 7-14 所示界面时,系统提示已经驱动安装完成,接下来就是常规的系统安装图 7-13 图 7-14目前除南桥自带的S-ATA控制器以外,其它的S-ATA控制器基本都需要外加驱动,有些主板除了本身南桥支持S-ATA外,还板载Promise等第

    10、三方的S-ATA及RAID控制器,请注意区分。3操作系统下驱动的安装当安装完操作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若主板南桥为 ICH5 只需要加载 Intel 提供的 INF 驱动。若主板南桥为 ICH5R 除了 INF 驱动,还要加载 IAA3.0 或以上版本驱动。若主板南桥为 VT8237 需要安装 VIA Hyperion 4-IN-1 补丁。7.2 RAID 安装7.2.1 RAID 概述RAID 是英文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的缩写,中文简称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 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 RAID 包含多

    11、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利用 RAID 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最初开发 RAID 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但目前来看 RAID 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倒是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 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RAID 技术分为几

    12、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 RAID 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 RAID 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 等。1RAID 0RAID 0 即 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我们通过 RAID 0 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 首先考虑的

    13、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2RAID 1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 RAID 0 相比,RAID 1 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3RAID 0+1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 RAID 10(或者叫 RAID 0+1),可以把 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 RAID 0 阵列再进行镜像。4RAID 3 和 RAID 5RAID 3 和 RAID 5 都是校验方式。RAID 3 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

    14、校验数据。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几个且并行工作,而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一个,这就带来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RAID 5 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5NRAIDNRAID 即 Non-RAID,所有磁盘的容量组合成一个逻辑盘,没有数据块分条(noblock stripping)。NRAID 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6JBODJBOD 代表 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

    15、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JBOD 也不提供数据冗余。7.2.2芯片组的 RAID 支持以前 RAID 功能主要依靠在主板上插接 RAID 控制卡实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 主板都添加了板载 RAID 芯片直接实现 RAID 功能,目前主流的 RAID 芯片有HighPoint 的 HTP372 和 Promise 的 PDC20265R;而英特尔更进一步,直接在主板芯片组中支持 RAID,其中 ICH5R 支持 RAID0、RAID1;ICH6R 支持 RAID 0、RAID 1、Matrix RAID;ICH7R 支持 RAID 0、RAID 1、RAID 0+1、RA

    16、ID 5;这也代表着未来板载 RAID 的发展方向芯片组集成 RAID。1Matrix RAID:Matrix RAID 即所谓的“矩阵 RAID”,是 ICH6R 南桥所支持的一种廉价的磁盘冗余技术,是一种经济性高的新颖 RAID 解决方案。Matrix RAID 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只需要两块硬盘就能实现了 RAID 0 和 RAID 1 磁盘阵列,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 RAID 控制器,这正是我们普通用户所期望的。Matrix RAID 需要硬件层和软件层同时支持才能实现,硬件方面目前就是 ICH6R 南桥以及更高阶的ICH6RW 南桥,而 Intel Application Accle

    17、rator 软件和 Windows 操作系统均对软件层提供支持。Matrix RAID 的原理就是将每个硬盘容量各分成两部分(即:将一个硬盘虚拟成两个子硬盘,这时子硬盘总数为 4 个),其中用两个虚拟子硬盘来创建 RAID0模式以提高效能,而其它两个虚拟子硬盘则透过镜像备份组成 RAID 1 用来备份数据。在 Matrix RAID 模式中数据存储模式如下: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一部分被用来创建 RAID 0 阵列,主要用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交换文件,这是因为磁盘开始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存取速度,Matrix RAID 将 RAID 0 逻辑分割区置于硬盘前端(外圈)的主因,是可以让需要效能的模

    18、块得到最好的效能表现;而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二部分用来创建 RAID1 模式,主要用来存储用户个人的文件和数据。例如,使用两块 120GB 的硬盘,可以将两块硬盘的前 60GB 组成 120GB 的逻辑分割区,然后剩下两个 60GB 区块组成一个 60GB 的数据备份分割区。像需要高效能、却不需要安全性的应用,就可以安装在 RAID 0 分割区,而需要安全性备份的数据,则可安装在 RAID 1 分割区。换言之,使用者得到的总硬盘空间是 180GB,和传统的 RAID 0+1 相比,容量使用的效益非常的高,而且在容量配置上有着更高的弹性。如果发生硬盘损毁,RAID 0 分割区数据自然无法复原,但是

    19、 RAID 1 分割区的数据却会得到保全。可以说,利用 Matrix RAID 技术,我们只需要 2 个硬盘就可以在获取高效数据存取的同时又能确保数据安全性。这意味着普通用户也可以低成本享受到 RAID0+1 应用模式。2NV RAID:NV RAID 是 nVidia 自行开发的 RAID 技术,随着 nForce 各系列芯片组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相对于其它 RAID 技术而言,目前最新的 nForce4 系列芯片组的NV RAID 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以下几点:(1)交错式 RAID(Cross-Controller RAID):交错式 RAID 即俗称的混合式RAID,也就是将

    20、SATA 接口的硬盘与 IDE 接口的硬盘联合起来组成一个 RAID 模式。交错式 RAID 在 nForce3 250 系列芯片组中便已经出现,在 nForce 4 系列芯片组身上该功能得到延续和增强。(2)热冗余备份功能:在 nForce 4 系列芯片组中,因支持 Serial ATA 2.0 的热插拔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在运行状态下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镜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更为可喜的是,nForce 4 的 nVIDIA RAID控制器还允许用户为运行中的 RAID 系统增加一个冗余备份特性,而不必理会系统采用哪一种 RAID 模式,用户可以在驱动程序提供的“管

    21、理工具”中指派任何一个多余的硬盘用作 RAID 系统的热备份。该热冗余硬盘可以让多个 RAID 系统(如一个 RAID 0 和一个 RAID1)共享,也可以为其中一个 RAID 系统所独自占有,功能类似于时下的高端 RAID 系统。(3)简易的 RAID 模式迁移:nForce 4 系列芯片组的 NV RAID 模块新增一个名为“Morphing”的新功能,用户只需要选择转换之后的 RAID 模式,而后执行“Morphing”操作,RAID 删除和模式重设的工作可以自动完成,无需人为干预,易用性明显提高。7.2.3 组建 SATA RAID 下面以 Intel ICH6R 芯片组为例介绍如何组

    22、建 Serial ATA RAID。要组建一个完整的 SATA 硬盘,你必需完成以下步骤:安装 SATA 硬盘;在 BIOS 中设置 SATA 模式及开机硬盘顺序;进入 RAID BIOS,设置 RAID 模式;制作安装操作系统所需的 SATA 芯片驱动程序磁盘;在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安装 SATA 驱动程序。1事前准备:(1)二个 SATA 硬盘(为达到最佳的性能,请使用相同型号及相同容量的 SATA硬盘。若不制作 RAID 准备一个硬盘机即可)。(2)一张空白磁盘。(3)Windows XP 或 2000 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4)主板的驱动程序光盘。2安装 SATA 硬盘请将准备好的 S

    23、ATA 硬盘接上 SATA 数据传输线及电源线,并分别接至主机板上的 SATA 插座(请注意主板上 SATA 插座所标示的文字是由何种芯片所支持,例如由南桥支持为 SATA0_SB/SATA1_SB)及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插头。如果你不制作 RAID,可以跳过此步骤。3在 BIOS 中设置 SATA 模式以及开机硬盘的顺序你必须确认在 BIOS 中 SATA 的设置是否正确。第 1 步 电源开启后,在 BIOS 开机自检时,按下键便可进入 BIOS 设置界面,然后进入 Integrated Peripherals 画面,将 SATARAID/AHCI Mode 选项设置为 RAID;如果你不想制作

    24、 RAID,请将此选项设置为 Disabled(默认值为 RAID)。如图 7-15 所示,再依你个人需求将 On-Chip SATA Mode 设置为 Manual 或 Auto(默认值为 Auto)。图 7-15第 2 步 接下来,再进入 Advanced BIOS Features 画面选择 Hard Disk BootPriority 选项,选取你欲安装 Microsoft Windows 2000/XP 的 SATA 硬盘,如图 7-16所示。图 7-16第 3 步 将 First Boot Device 选项设为 CDROM,即由 CDROM 开机,如图 7-17所示。图 7-17

    25、第 4 步 退出 BIOS 设置并保存设置结果。4进入 RAID BIOS ,设置 RAID 模式若要制作 SATA 硬盘的磁盘阵列,必须进入 RAID BIOS 设置 SATA RAID 模式。若你不制作 RAID 可以跳过此步骤。第 1 步 系统启动到 BIOS POST 画面之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会出现以下的画面(如图 7-18 所示),请按+键进入 ICH6R RAID BIOS 设置程序。图 7-18第 2 步 按键进入 ICH6R RAID 设置程序,会出现 Create RAIDVolume 的窗口,如图 7-19 所示。建立磁盘阵列(Create RAID Volume)在

    26、Creat RAID Volume 选项按下键来制作 RAID 磁盘。图 7-19第 3 步 进入 Creat Volume Menu 后,你可以在 Name 选项自定 1 至 16 个字母(不能有特殊字符)的磁盘名称。设置好磁盘名称后,再按下 Enter 键,选择要制作的 RAID 模式(RAIDLevel)。RAID 模式选项有:RAID0(Stripe)及 RAID1(Mirror),如图 7-20 所示。选 择好要制作的磁盘阵列模式后,再按下键选择 Strip Size 大小。图 7-20第 4 步 Strip Size 以 KB 为单位,此为设置磁盘区块大小。磁盘区块大小的选择可从

    27、4K 至 128K。选择好磁盘区块大小后,再按 键设置磁盘容量(Capacity),如图 7-21 所示。图 7-21第 5 步 设置好磁盘容量后,再按键进入 Create Volume(建立磁盘)。在 Create Volume 选项按下键,如图 7-22 所示。图 7-22第 6 步 此时会出现警告窗口,提醒你磁盘内的数据会被清除。请按下来完成磁盘阵列的建立,如图 7-23 所示。图 7-23完成后即会看到建立好的磁盘阵列详细数据,如 RAID 模式、磁盘区块大小、磁盘名称及磁盘容量等,如图 7-24 所示。图 7-24清除磁盘阵列(Delete RAID Volume)如果你要清除已建立

    28、的磁盘阵列,请选择 Delete RAID Volume 选项,按下键,依屏幕指示操作即可。面按键即可退出此 ICH6R RAID BIOS 设置程序。按下来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及操作系统的安装。5制作安装操作系统所需的 SATA 芯片驱动程序磁盘若要正确地安装 Windows 2000/XP 到 SATA 硬盘,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必须先安装主机板上控制 SATA 芯片的驱动程序。如果没有此驱动程序,那么在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可能无法辨别此硬盘。首先,你必须从光盘片中复制你主板所使用的 SATA 芯片驱动程序至磁盘中。复制驱动程序的方法如以下步骤:第 1 步 请先在已安装好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将随主机板附赠的驱动程序光盘片放入光驱中。第 2 步 打开光盘,可以看到光盘片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双击打开 BootDrv文件夹,找到 MENU.EXE 程序。第 3 步 执行 MENU.EXE 程序,打开命令提示字符画面。第 4 步 将事先准备好的空


    注意事项

    本文(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