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解析黑龙江省届高三模拟精编大考卷二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372730       资源大小:320.4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解析黑龙江省届高三模拟精编大考卷二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3. 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最丰富、最全面、最均衡,被誉为“生命营养库”。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 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C. 细胞中没有核糖体D. 遗传物质是DNA螺旋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项正确;螺旋藻属于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B项正确;细胞中有核糖体,C项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名师点睛】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此类考题熟记原核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4.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C.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 酵母菌细胞中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答案】A【分析】考查细胞中多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染色体的有关知识【详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细胞内损伤的细胞器、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A正确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B错误高等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错误酵母菌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D错误【点睛】准确记忆夯实基础5.5.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

    3、中A、B、C、D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D是糖蛋白,A是载体蛋白,二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 细胞需要的氨基酸可以通过a方式进入细胞,CO2可以通过c方式出细胞C. 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膜,进食6小时后,C代表的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D. 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识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糖蛋白分布在外表面;根据跨膜运输的特点辨析运输方式【详解】图中D是蛋白质和多糖结合物,是糖蛋白,A是运输物质的工具,是载体蛋白,二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A正确细胞需要的氨基酸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a方式消耗等量、需要载体、逆浓度梯度,是主动运输;c方式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是自由扩散,CO2等气体以这种发生进出细胞出,B正确C代表的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而不是肝细胞分泌,C错误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正确【点睛】易错点:胰岛素和肝细胞相关,它是胰岛素的靶细胞,不是它分泌的6.6.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中没有对照B. 该实验中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 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

    5、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D. 用任何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照的设置、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及其应用【详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观察的是原生质体的体积和位置的变化,要有细胞起始状态的形态特征作为参照。实验开始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细胞形态就是对照实验,属于自身对照,A错误大液泡和原生质体的变化在低倍物镜下就能看清,不需要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活细胞原生质层才有选择透过性,滴加清水后才能复原,所以能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C正确虽然KNO3可以被细胞吸收,但高浓度的KNO3溶液仍然可以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如果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后细胞可能死亡,浓度合适

    6、则分离后再自动复原,D错误【点睛】注意弄清用KNO3、蔗糖做该实验时现象及原理的区别7.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答案】D试题解析: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进入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供能,不生成二氧化碳,A正确。网织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核基因继续合成mRNA来合成蛋白质,但保留造血干细胞的部分mRNA,可以合成部分蛋白质,B正确。幼红

    7、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细胞还没有衰老时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就开始表达,导致细胞凋亡,有利细胞更新,D错。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8.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B. 大肠杆菌通过无丝分裂产生新细胞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D. 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叶肉细胞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因经间期复制,所以A正确;大肠杆菌通过二分裂产生

    8、新细胞,B不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加倍,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C不正确;植物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秋水仙素是作用于能进行分裂的细胞,D不正确。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9.9.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 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 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 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图示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

    9、代表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也可以代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详解】动、植物细胞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A正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所以 ,若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则产生ATP,若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则不产生ATP ,B正确过程若是有氧呼吸,则第二阶段产生氢,第三阶段消耗氢;若是无氧呼吸则消耗第一阶段产生的H, C正确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错误【点睛】重点:比较有氧呼吸、两种无氧呼吸各个阶段在底物、产物、能量、酶、场所、元素变化等方面的异同10.10.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

    10、体中ADP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光照,下列能表示叶绿体中ADP含量变化的曲线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ADP等物质的含量与两个阶段都紧密联系【详解】ADP在暗反应中产生,光反应中消耗。当光照停止时,光反应停止,ADP的消耗终止,而暗反应无光照也可以继续进行一段时间,还可以产生ADP,所以ADP含量升高【点睛】两个关键:ADP含量与两个反应相关;暗反应不需要光11.11.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体内的DNA病毒B. 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长短、搅拌是

    11、否充分均会影响放射性物质的分布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噬菌体增殖过程中所需模板、原料、酶均来自宿主菌噬菌体具有专性寄生的特点,它的增殖必须在活细胞中,基本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在此过程中以自身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和表达,原料、酶都来自于宿主细胞【详解】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DNA病毒,A错误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入上清液,导致32P在上清液中分布增多;时间过短,噬菌体可能不能把DNA注入到细菌体内,导致32P在上清液中分布增多;搅拌不充分,噬菌体颗粒更多的出现在沉淀物中,35S在沉淀物中分布增多,B正确噬菌体侵

    12、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噬菌体增殖过程中所需模板来自于自身,原料、酶,能量均来自宿主菌,D错误【点睛】弄清子代噬菌体的外壳和DNA的来源是分析问题的关键12.12.右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B. 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C. 当sok mRNA不存在时

    13、,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D. 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这种毒蛋白杀死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故A错误;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mRNA会与sokmRNA结合,故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可知,当sokmRNA不存在时,hok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造成细胞裂解死亡,故C正确;毒蛋白是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l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故D错误。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有关知识,

    14、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3.13.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某种小鼠,任意两只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总是2:1,因此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 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因此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 色盲与血友病两者之间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由于没有等位基因,因此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只要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等

    15、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两只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后代有黄色与灰色,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显性杂合子,性状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表现型比例总是2:1,可能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A错误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就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与花粉是否可育无关,B错误 色盲与血友病都是伴性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没有等位基因,但它也是随X染色体与Y染色体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实质上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点睛】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的遗传定律,与配

    16、子的行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等无关14.14.如图所示为某患有先天性夜盲症的家族系谱图。已知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该家族中正常男性个体 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自然人群中,患先天性夜盲症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 该系谱图中正常女性均为该遗传病的携带者C. -10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4D. 不能仅选择患该遗传病的家系来调查该病的发病率系谱图进行遗传病的研究时,首先判断遗传方式,然后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I-1、I-2和II-3的关系可以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则I-1、I-2都是杂合子,与“该家族中正

    17、常男性个体 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矛盾,所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详解】伴X隐性遗传, 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所以患先天性夜盲症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正确II-5是患者,则她的两个女儿都是携带者,综上所述,该系谱图中正常女性均为该遗传病的携带者,B正确-10的基因型是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零, C错误要调查遗传方式,须在人群中调查统计,不能仅选择患该遗传病的家系来调查该病的发病率,D正确【点睛】首先根据有生无或无生有的现象判断显隐性。然后用排除法在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间选择,若题干没有特殊信息就假设伴性遗传,若题干有相关信息则假设常染色体遗传,再

    18、推理,找矛盾。15.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 B. C. D.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形成的子染色体是随机分配到细胞两极的,所以有可能含正常基因纯合细胞,也可能是突变基因杂合细胞也有可能是突变基因纯合细胞,D正确,A、B、C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6.16.“超级细菌”可导致人死亡,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据生物进化

    19、论的观点,“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A. 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B.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使病菌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大C.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D. 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题目要求按进化论观点解释。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即抗生素的作用是选择,那么选择的对象就是抗药性个体和非抗药性个体;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非抗药性个体被大量淘汰,抗药性个体增多,于是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A正确人工选择使种群朝着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抗生素对病菌进行的选择结果于人不利,因此是自然选择,B错误抗生素

    20、作用是选择而不是诱导突变,C错误同理,D错误【点睛】关键把握:环境因素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是选择而非诱导突变17.17.如图为脊髓横切的模式图,其中中间颜色较深呈蝴蝶状的为脊髓灰质,周围颜色较浅的为白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脊髓灰质的后角比前角小,传出神经从脊髓灰质的后角进入B. 刺激d处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C. 刺激b处在c处会出现神经递质D. 所有的神经中枢都集中在脊髓识图辨析脊髓和反射弧的结构,结合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特点对反射活动进行分析【详解】观图可知脊髓灰质的后角比前角小;d的远中枢端支配骨骼肌,是传出神经,a则是传入神经,从脊髓灰质的后角进入,A错误刺激感受器,经过完整的反射

    21、弧才能发生反射,刺激d处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B错误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经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刺激b-传入神经元处,在c处会出现神经递质,C正确 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D错误【点睛】关键: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有单向性18.1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 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 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a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2、依次经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不能传到最右边的神经元上,所以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D、由于电表能偏转,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

    23、单向的19.19.免疫失调包括免疫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下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属于免疫过弱引起的B. 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中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细胞C. 图示过程中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D. 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二者都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考查免疫失调病,包括过强与过弱,过强包括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过弱指免疫缺陷病。由图可知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导致自身组织器官损伤,这是自身免疫病【详解】图示的免疫过程由抗体发挥作用,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属于免疫过强引起的自身免

    24、疫病,A错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a属于抗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除来自B细胞还可以来自记忆细胞,B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C正确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属于免疫过强引起,过敏反应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D错误【点睛】易混点: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20.20.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 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 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能进行非极性运输C. 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D. 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有关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特点。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植物生长方向是形态学上端,对向

    25、是形态学下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非极性运输【详解】主动运输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能,因此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向背光一侧运输,不是生长方向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也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是极性运输,C错误顶端优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积累,抑制侧芽生长造成的。它的产生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D错误形态学上下端和方位的上下的区别21.21.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据图下列推测正确的

    26、是 A. 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B. 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C. 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D. 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图甲显示,ABA处理的实验组果实硬度较其它两组提前降低,说明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增大,A项错误;ABA处理组比ABAI处理硬度下降的快,所以长距离运输水果用ABAI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B项错误;ABA(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细胞分裂,C项错误;综合分析图乙和图丙,说明乙烯释

    27、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D项正确。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2.22.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A.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几组实验,第组和第组到达K值所需时间相同B. “J”型曲线的K值比“S”型曲线的K值大C.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某生物的天敌,会降低该种生物的K值D. 种内斗争会降低生物的K值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是否改变或相同是判断环境容纳量是否改变或相同的关键【详解】第组和第组培养液体积相同,K值相同,但由于开始的个体数量不同,所以到达K值所需时间不相同,A错误 “J”型曲线下种群的数量一直增长,没有K值,“S”型曲线有K值,B错误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引入某生物的天敌,该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差, K值随之降低,C正确 种内斗争是一个种群的内部变化,不是种群环境的改变, K值不会变,D错误【点睛】把握核心概念的要点是关键,K值是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一定看种群的外在条件是否改变或相同23.23.科研工


    注意事项

    本文(解析黑龙江省届高三模拟精编大考卷二生物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