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考历史复习往年试题蒸汽的力量分类汇编Word格式.docx

    • 资源ID:6369885       资源大小:28.8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考历史复习往年试题蒸汽的力量分类汇编Word格式.docx

    1、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16(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17(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19题)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

    2、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18(2008年上海高考23题)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19(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21题)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20(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2题)1909年出版

    3、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6题)1718世

    4、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23(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24(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5、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

    6、“供应不会枯竭”?)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7、) 25(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39题)(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26(2011年江苏高考23题)(15分)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8、: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

    9、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27(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39题)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

    1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

    11、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27分)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28(2010高考广东文综39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G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

    12、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二: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29(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题)(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

    13、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14、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G。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

    15、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1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30(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37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

    16、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

    17、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材料三 1913年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年 份 棉纱 棉织品 1913 72 537 109 882 1914 67 091 111 168 1915 68 415 80 885 1916 63 977 72 705 1917 66 501 93 449 1918 55 573 95 807材料四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

    18、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18外国棉纺织品向中国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原因。(12分)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

    19、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6分)“蒸汽”的力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以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世界的影响为铺垫,意在说明人类的思想文明成果也在影响整个世界,BD两项没有能够抓住核心观点,而C项对共产党宣言视而不见,故答案选A。2C 解析: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工业革命。分析: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3B 解析: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是荷兰。英

    20、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所以是英国,选B。4A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C项有较强的迷惑性,看似农村家庭在进行加工,似乎农业经济在转型,实则不然,因为题中并未涉及当时法国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反而,通过题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法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是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将企业生产化整为零,在为各个家庭提供生计的同时,逐渐推动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5A 解析:题眼为“1856年”、“煤炭消费量猛增”。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推广;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内燃机

    21、的出现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电机的发明是在1866年;B、C、D三项时间不符。故正确选项是A。6C 解析:19世纪中期,虽然欧洲民主运动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但保守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当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时遭到舆论的遭难。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国内劳动力紧缺,大量的妇女承担起主要的生产任务,为了方便生产,妇女服装开始简便化,裤装和短裙流行。7D 解析: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时间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数据表明英国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年代提示,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直接选D。8B 解析:考察识记。181

    22、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9A 解析: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数据时间挖掘当时重大历史事件,表中数据可分析出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呈递减趋势,结合书本知识可理解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项工业化。 此题侧重考查考生读材料、提炼信息和历史分析、阐释的能力。通过对图表材料信息的提炼:英国从1840年到1920年间,农村人口下降,在全国总人口中比重降低,分析为什么农村人口减少了?注意时间限制词“1840”“1920”,结合英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推断出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把农村人口引向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农村

    23、人口下降。因此选A。10A 解析: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11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1950年和1750年的英国社会的不同,1750年,英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所以古希腊人“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到了1950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古希腊人自然会“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人口爆炸性增长,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

    24、而各国间交往密切始自新航路开辟。 注意“再晚两个世纪”这一信息,20世纪50年代,人们社会进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其代表。这些技术的出现既是科学理论的突破、物质及技术基础的形成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工业社会。C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是在20世纪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 审题看时间,1750年和两个世纪后,即1950年。与古代相比,工业文明时代在方方面都出现巨大的变化,不能为古希腊人所理解。B过于单一,人口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C 错在时间,全球化加速在20世纪90年代而非50年代

    25、;D同样过于单一,国际交往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12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13B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指19世纪30年代。只有B符合当时的西方的要求,希望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实现商品倾销的目的。其余几个选项是19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14C 解析:英国在17世纪所确立起来,并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积极影响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15B 解析:A选项推论在新航路没有开辟时之前就一直存在。B选项抓住国联的实质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就很容易判断。D选项联系教材关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关系也很容易判断。A项推论错在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考历史复习往年试题蒸汽的力量分类汇编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