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 资源ID:6361289       资源大小:45.72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1、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铁岭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十月 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1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 2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3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四节 形势与要求 6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8第一节 指导思想 8第二节 基本原则 8第三节 规划目标 10第四章 矿产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12第一节 勘查开发基地建设 12第二节 矿业经济区建设 13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 14第一节 基础性地质调查 14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 14第三节 加强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5第四节 提升地质资料

    2、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 15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 16第一节 勘查方向 16第二节 勘查规划分区 16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 18第四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 18第五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19第七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21第一节 开发利用方向与总量调控 21第二节 开采规划分区 22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 25第四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 25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7第八章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29第一节 夯实工作基础 29第二节 强化环境保护和地灾预防 30第三节 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1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及重点工程 32第九章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

    3、矿业发展 33第一节 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33第二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35第三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工程 37第四节 绿色矿山建设 37第五节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40第十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 41第一节 明确责任分工、实施目标责任考核 42第二节 建立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42第三节 强化监测评估、完善调整机制 42第四节 构建数据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43第十一章 附则 43第一章 总则为了铁岭市新常态下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矿业转型升级,促进矿业绿色发展,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矿产资源

    4、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厅发20159号)、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和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文件,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部署,结合铁岭市实际情况,编制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审批矿业权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及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依据。在细化和落实省级规划的基础上,确保省级规划目标指标、空间布局

    5、、重大工程、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和管理措施落地。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期限20162020年,展望至2025年,适用范围铁岭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东北亚中心带、京沈城市发展轴与京哈城市发展轴交汇点、辽满欧国际通道重要节点、辽吉黑与内蒙古东部地区连接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构建“沈铁工业走廊”的同时,着力实施由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型城市转变,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绿色发展,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铁岭市矿产资源较丰富。据统计至2015年底,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8种,探明的

    6、重要矿产地181处,其中大型7处,占重要矿产地总数的3.87,中型15处,占重要矿产地总数的8.29,小型159处,占比87.84%。一、优势矿产主要有煤、硅灰石、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长石、饰面材料闪长岩、大理岩、板岩等。其中煤炭矿产地20处,保有储量约12.57亿吨,为优质长焰煤和气煤,发热量41007100千卡/千克,低硫、低磷,低中灰煤,主要产于调兵山市。硅灰石矿产地4处,保有储量130.44万吨,含矿率大于50%,主要分布于调兵山市西部。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矿产地35处,保有储量2.85亿吨,CaO平均品位大于50%,主要分布于铁岭县东孤家子-开原市八棵树一带。陶瓷用钾长石矿产地4处

    7、,保有储量261.1万吨,(k2O+Na2O)矿物含量大于12%,主要分布于开原市黄旗寨一带。饰面材料3处,保有储量691.31万立方米,分布于调兵山市以及铁岭县境内。二、基本特点能源及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金属矿产相对贫乏。铁岭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占辽宁省的22.92%,居全省首位。硅灰石原矿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98%。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饰面材料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前列。铁、铜、铅、钼、金等金属矿产保有储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种类少,优势矿产配套性较好。铁岭市优势矿产煤、硅灰石、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长石、饰面材料闪长岩、大理岩、板岩等矿产中,以煤炭和水泥的矿产资

    8、源配套最佳。生产的煤炭、水泥原料等都有较长时期的资源保障。优势矿产地相对集中,规模经营开发利用效益突出。铁岭大中型煤矿集中分布在调兵山市,年产值约29.7亿元。石灰岩、大理岩大中型矿山主要分布在铁岭县东孤家子-开原市八棵树一带,年产值约5.79亿元。上述矿产地分布相对集中,为矿产规模经营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矿床(体)赋存条件良好,便于开采。主要矿种及大、中型矿床如煤、硅灰石、石灰岩、大理岩、饰面材料等矿产,赋存的构造条件简单,大部分矿产埋藏浅,矿石成分单一,矿石质量好、易采、易选、便于集中开发利用。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基础性地质调查凸显支撑与

    9、先行作用截止2015年底市域内已全面完成1/5万航空磁测;1/20万化探扫面全覆盖;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完成14幅,面积约470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6.5%;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全区。此外还开展了1/5万辽宁省铁岭马家寨-松山堡地区铜锌矿调查评价、辽宁省铁岭汎河凹陷地区矿产地质调查、辽宁省西丰县天德-和隆地区矿产地质调查评价等工作。上述工作,获得了大量地质矿产信息,积累了宝贵的基础性地质资料,为地质找矿、国土规划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区调的基础性与先行性充分显现。矿产勘查工作投入加大,资源保证能力得到加强二轮规划铁岭市完成地质勘查项目84个,矿产地

    10、总数由2007年底的373个,增加到381个。新发现中型钼矿床1处、小型2处,煤矿3处,金矿1处,锌矿1处。新增钼金属储量54787吨,煤炭203.81万吨,金金属储量125.05千克,锌金属储量24573吨。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稳中有升,效益明显。2015年末开发利用矿种达到32个,主要矿种开采总量达2510万吨,产值36.82亿元,矿业及后续加工业总产值63.43亿元,矿业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23.55亿元。矿业总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8.12%。矿业规模结构趋向合理。二轮规划设置的鼓励、限制、禁止开采区,优化了矿山布局。矿山总数由2007年的373家减少至2015年底的

    11、177家,大中型矿山由8家增加到11家,占比6.21%。其中煤类矿山由2007年的23家减至20家。矿业规模结构趋向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随着采、选、冶技术的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向集约化转变,大中型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由原来60%提高到68%以上,资源合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复绿行动步伐加快。截止2015年底,完成省“青山工程”项目16个、治理面积660.06亩,投资650.88万元。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重要居民集中区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三区两线”环境明显改观。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完成矿山治理项目57个

    12、,总投资5650.88万元,治理恢复面积1069.62公顷。综合治理率达34.68%,固体废弃物年综合利用率127.86%,污水排放达标率41.64%。铁岭市“两屏一网”生态格局基本形成,矿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有待进一步加强境内矿产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农业地质的区域性调查工作因投入不足而落后于省内其他区域。1/5万地质矿产调查还有24幅没有覆盖,西丰县北部钼矿、铁法煤田外围及深部煤及煤层气资源潜力没有查明、柴河铅矿深部及外围找矿有待取得较大突破等。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开采规模小、

    13、科技含量低、布局不合理、效率不高、开采方式和经营方式粗放的特点还比较普遍,部分矿山短期行为严重,“三率”没有达标。特别是铁岭市主要优势矿产煤炭、硅灰石、长石等矿山企业仍以出售矿物原料为主,基本未进行中深加工,更谈不上资源的二次开发,再加上规模经营矿山少,资源及经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如上顶子、黄旗寨等地的钾长石资源较丰富,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广阔,用钾长石生产活性钾、沸石分子筛和白炭黑等产品,国内市场缺口较大,价值增幅高。三、矿业结构急需调整矿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特别是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更是任务艰巨。整矿零开,大矿小开、采富弃贫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遍布全市范围内建筑石料矿山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

    14、能力低,亟待资源整合,集约、规模开发。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突出铁岭市矿山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一些矿山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意识和措施,矿山企业周边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存在建筑碎石露天采矿破坏植被及多家煤矿企业尾矿占用土地资源、地面塌陷、扬尘污染等环境危害,而目前的治理程度低。另外,金属矿山开发形成的废石、废水、废气、尾砂等,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第四节 形势与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新的增长点、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蕴藏巨大需求空间。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管理改革十

    15、分紧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岭市矿业发展既存在老问题,也面临新要求。一、矿产品供需平衡仍需调节、勘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资源总量人均少,资源禀赋不佳。铁、铜、铅、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人均可采资源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基础相对薄弱。预计到2020年,我市煤炭需求量1150万吨,水泥用原料需求量300万吨、建筑石料需求量320万立方米,三者产能趋于过剩。基本保持平衡的有硅灰石,饰面石材,粘土矿。难于满足的有铁、铅、锌、铜、金等金属矿产,如无新增后备资源,到2020年枯竭或趋于枯竭。为此,应加大对铁、铅、锌、铜、金等金属矿产勘查投入。在加强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勘查的同时,必须采取综合勘探的

    16、方式加大我市短缺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的找矿力度,完善找矿机制,实现找矿突破,增强我市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加大矿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我市优势矿产煤、硅灰石、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长石、饰面材料闪长岩、大理岩、板岩等主要以出售原料为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差,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我市在集约规模开发的同时,应加大煤矸石、粉煤灰在发电、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与开发;加强优质石灰岩在复合增强剂、脱硫剂等领域综合应用;拓展钾长石、硅灰石等化工产品在纳米材料、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等工农业领域的应用,延长产业链;推进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在新型墙体、保温隔热、装饰装修、新型防水材料等领域的产品研发,提高非金属矿产品

    17、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三、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急需向绿色安全转变我市矿产开发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小型及以下矿山占比93.79%,但产能占比不足50%。部分矿山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长期积累的矿山环境问题突出,采矿累计占用损毁土地超过3084.19公顷。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矿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做好生态红线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

    18、维护群众权益。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矿业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为中心,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加快矿业转型升级,推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美丽、富庶新铁岭提供有力资源保障。第二节 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完善开发总量调控机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打造七大规划实施平台,突出本级规划监督和管理作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业发展的新格局,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健康有序发

    19、展。服务大局,提高保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打造铁岭经济升级版的大局,深入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循环发展,系统谋划工作布局,激发全社会内在的找矿活力,促进找矿重大突破,建设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储备,提高资源持续供应能力。节约优先,提高效率。坚持矿产资源开发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施重要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总量控制,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耗竭速度,确保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资源惠民,改善民生。立足资源服务社会和改善民生,支持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推动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共赢开发

    20、、和谐开发,实现地方、企业、矿区群众共享资源开发收益和发展成果。转变方式,绿色开发。树立矿业绿色发展理念,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积极推动改革试点和制度创新,努力破解制约当前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监管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增强矿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三节 规划目标一、20162020年规划目标勘查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以康平-铁法(调

    21、兵山区段)煤、煤层气勘查开发基地为依托,重点打造辽北(铁法)矿业经济发展区、铁岭县东孤家子-开原市靠山镇矿业经济发展区,集约、集中开发,提高矿业开发集中度。公益性地质调查程度得到提高。到2020年完成铁岭城市地质调查142.16km2;铁岭市区域地质灾害调查7744.4km2;1/5万汎河盆地与辽北中生代盆地油气前景调查1500km2;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6000km2,提高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覆盖率。加快重点矿种、优势矿产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到2020年率先完成优势矿产煤炭重点勘查项目2个,总面积213.29km2。预计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2处。重点矿种,优势矿产的资源

    22、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专栏一 铁岭市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表类别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属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铁岭城市地质调查km2142.16预期性1:5万铁岭市区域地质灾害调查km27900预期性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km26000预期性矿产勘查重要矿产地个12预期性煤炭新增资源储量矿石 亿吨0.51预期性钼新增资源储量金属 万吨12预期性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产量产值稳步增长。完成铁岭宏运煤化有限公司亮中桥煤及选煤厂、辽宁省西丰县平岗乡凌云钼矿及辽宁省调兵山市硅灰石矿等重大开发利用工程,到2020年预计矿产品总量达2900万吨,总产值达47亿元。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山建设得到实

    23、质进展,结构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矿业开发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开发、规模开发转变。到2020年全市矿山企业“三率”合格率达90%;满足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生产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大中型矿山比例上升到9.5%;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闭坑和责任人灭失的矿山得到有效治理,“三区两线”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专栏二 铁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规划指标表类别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属性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矿业产值亿元47预期性开采总量万吨2900预期性矿山数量个154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数个15预期性煤炭总量控制矿石 万吨1355

    24、预期性铅矿总量控制矿石 万吨2预期性矿山“三率”达标率%90预期性绿色矿山数量个68预期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30约束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亩1287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调兵山市成熟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清河、柴河等15家饮用水源保护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到2020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初步查清,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基本形成。环境问题治理率及土地复垦率达到50%以上,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治理率及土地复垦率达到30%以上。完成生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1287亩。二、20212025年展望规划目标矿业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矿山规模结构进一

    25、步优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勘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改善,绿色矿业健康发展;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矿业权市场监管制度更加完善;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面实现。形成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第四章 矿产勘查开发总体布局根据全市矿产资源分布与赋存特点、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矿产品后续加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打造康平-铁法煤、煤层气勘查开发基地,构筑与全市产业布局相协调的两个矿业经济开发区域。第一节 勘查开发基地建设落实省规划

    26、康平-铁法(调兵山段)煤、煤层气勘查开发基地建设。该区域优势矿产为煤及煤层气,矿产地20余处,保有储量约12.57亿吨,占全省煤炭保有储量的22.92%。现有矿山17家,基期产量1182万吨,占全省的21.57%。产值突破29.7亿元。发展方向:依托区内铁煤集团晓南矿等7个大中型矿山企业,充分利用本地区煤及煤层气资源,压缩在环保、产能、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不达标煤矿开采产能;实施清洁能源战略,推进煤炭地下气化、液化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施煤层气探、采多元化开发回收技术的应用,加速其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加大煤-电一体化,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力度,提质增效,建成省内最大清洁能源和煤炭化工生产

    27、基地。第二节 矿业经济区建设一、辽北(铁法)矿业经济发展区该区优势矿产主要为煤、煤层气、硅灰石等。聚集铁法煤业(集团)7个大中型煤炭和3个硅灰石矿山企业。发展方向:推进煤-电一体化,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建成省内最大的现代化焦煤-工业用煤能源基地;拓展硅灰石在建筑、陶瓷、涂料、橡胶等领域综合应用,创建铁岭出口外贸型龙头企业。二、铁岭县东孤家子开原市靠山镇矿业经济发展区该区优势矿产主要为水泥灰岩、大理岩,饰面大理岩、板岩等。其中水泥原料产地27处,保有储量约2.5亿吨,矿山企业26家,基期年产矿石量341万吨,产值达5.79亿元。发展方向:以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及铁岭大伙房水泥有限责任公

    28、司大型水泥企业为龙头,开发附加值高的特种水泥和新型建材,提高集约化水平。通过实施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水泥产业,将其建设成本省最重要水泥、饰面材料产业基地。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第一节 基础性地质调查一、凡河盆地与辽北中生代盆地油气前景调查评价落实省规划。涉及依兰-伊通断裂以东、李家台断凸以南、摩离红突起以西,面积1500km2,主要工作内容:1/500大比例尺地层剖面20km,1/5万地质填图40km2,1/5万土壤油气化探1500km2,探槽工程1000km3,石油钻探工程1000m,地震测量500m,提交进一步勘探的油气靶区23处。二、铁岭城市地质调查落实省规划。开展铁岭银州区(汎河

    29、新区、铁岭经济开发区)城市地质调查,面积142.16km2。三、铁岭市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落实省规划。开展开原市、西丰县、铁岭县、调兵山等区域地质灾害调查,涉及铁岭市14个乡镇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调查,面积7900km2。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以国家一类矿产为重点,在成矿有利、资源潜力较大且工作程度较低区域,部署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查明资源潜力概况,圈定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引导后续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落实省规划重点调查评价区1个,面积157.65km2。政策导向及管理措施优先安排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圈定找矿靶区和发现新的矿产地,拉动后续矿产资源勘查,形成

    30、一批新的后备资源产地。工作中圈定的重要找矿靶区和发现的重要矿产地,可优先投放矿业权。第三节 加强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根据本市实际,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1、加强汎河盆地与辽北中生代盆地油气前景调查与研究;2、开展沙河断裂带铅、锌、钼、金等矿产赋存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3、开展铁法煤田煤炭地下气化、液化等新技术以及煤层气探、采多元化开发回收技术的应用研究;4、开展西丰县凌云-成平钼成矿带赋存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5、引进与开发适用于深部盲矿、隐伏矿和厚覆盖区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综合配套的勘查评价新技术,加强探、采、测地质找矿重大科技问题攻关,发展深部找矿立体综合勘查体系;

    31、6、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实施动态监管。第四节 提升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服务。加强地质成果资料的信息化,做好地质成果的应用转化服务,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共享。利用“互联网+”,建立面向政府部门、专业队伍和社会公众的地质成果资料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地质资料汇交和共享机制,建设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及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查询的便捷化、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第一节 勘查方向重点勘查煤、煤层气、地热、铁、铜、铅、锌、钼、金、硅灰石以及“三稀”等矿种;限制勘查劣质煤等矿产。第二节 勘查规划分区一、重点勘查区在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地区划定5个重点勘查区,总面积1481.7843km2,其中落实省规划3个区段。专栏三 铁岭市重点勘查区划分表序号名称行政区面积(


    注意事项

    本文(铁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