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 资源ID:6335776       资源大小:44.1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12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核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 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5分)1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5分)见过孔雀开屏吗?那展开的羽毛,五彩bn fn( ),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又像 ;还有那优雅的舞步,安祥的神姿,令人赏心悦目。难怪有人这样写孔雀开屏:“竹林幽翠清风里,锦羽铺开七彩屏,鸣唱为博谁qng li( ),婆娑回转舞娉婷。”孔雀如此五彩斑斓的羽毛仅是为炫耀自己吗?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bn fn( ) qng li( )请根据文意,在横线处续写,使

    2、全句连贯。(2分)那展开的羽毛,五彩bn fn,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又像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 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2)马头琴 悠扬,蒙古包星星点点,骏马低嘶,流水安详,牧者开始唱了。(3)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A. 压 凄惨 跑 B. 放 凄惨 钻C. 压 凄婉 钻 D. 放 凄婉 跑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

    3、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他人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自己的能力。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5诗(词)文填空。(10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_。_,草色入帘青。李商隐无题的“_ , _”是诗中的警句,现常用来赞誉那些为事业,为他人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_ _ , 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上海世博会,我们喜迎各国嘉宾。用论语中的“ , ?”可表达这种喜悦心情。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句子是“ ,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_ ,_。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 ,_。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 ,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_ ,_。6 为了交流读书成果,某班举行了以“阅读经典,走近大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下面是张华同学

    5、的一段发言。(4分)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一次浪漫的旅行。在旅途中你可以观赏大师的教诲,汲取知识的营养,更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昆虫记,我们可以透过昆虫世界感悟社会人生;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感受鲁迅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与对社会的理性思考这段发言中画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分) 你一定也读过朝花夕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得分评卷人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10分)材料一中国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大事记:2009年9月气候变化峰会胡锦涛宣布:中国争取到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

    6、著的下降2009年11月26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专题片中国宁夏:行动带来改变中国向全世界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2010年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材料二“富裕国家应该为气候变化偿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门外的NGO组织打出的一则横幅。7.阅读材料一,我的发现是: (2分)8.对比两则材料,

    7、我的看法是: (2分)9.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低碳生活”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是指要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实质是一种节约的态度。)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实现“低碳生活”。(2分)1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焚烧垃圾的处理方法很常见。你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理由是什么。(2分)如果你看到保洁员在小区中就地焚烧垃圾,浓烟滚滚,气味十分刺鼻,你会如何劝阻他?(2分)得分评卷人三 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5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8、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闾里乡里。士人家读书人家。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文字文章。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12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9、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1分)假 借。 宽容。 如果,假如。 非正式的。1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及其稍长,家无书读。15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

    10、的重要条件。(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1619题。(8分) 拉尼娜现象 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 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

    11、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

    12、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1):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2)救兵还是不来

    13、,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

    14、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16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2分): :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17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2分) 18第段划线句(1)中的“完美”为什么要用引号?(2分) 19第段划线句(2)写得很精彩,请加以赏析。(2分) (三)阅读“回家”,回答2023题。(8分)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

    15、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 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 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犹豫。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76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娘和爹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爹和娘一时无语。 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

    16、滴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唏哩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 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娘愣住了,爹愣住了。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红火很热

    17、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 可海子却极少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

    18、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 娘哭,爹也哭。 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的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了家,再也不走了。娘紧紧抱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滴滴掉在海子脸上。20.文章写海子读书时回家的三个片断非常生动感人,请你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这三个片断的内容:_,_,_。(2分)21.通观全篇,海子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完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表现在:_第二表现在:_(2分)22.海子少年读书时常常不辞劳苦的回家,表现了他的什么好品质?然而,当海子当上警察后却很少回

    19、家了,这又说明了什么?(2分)_23.海子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受了重伤,临死前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读到海子牺牲前的这些话,也许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英雄临终前说的应该是“坏人抓住了吗”、“国家财产保住了吗”之类的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四、阅读成功,完成2530题。(8分)季羡林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

    20、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 =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

    21、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2、”。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国维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2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2分) + + =成功25.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

    23、。(2分)26.请为本文补写一个有关勤奋的名人事例。(2分) 27.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2分)得分评卷人 四写作(第28题,共5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等代替;不得抄袭。(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4、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工作一天后,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年幼的孩子见了妈妈的这一举动,也打了一盆洗脚水,一巅一巅地端到妈妈面前,说:“我也要给你洗脚。”(2)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在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9年第5期)请以“_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参考答案一 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5分)1.缤纷 青睐 运用比喻修辞,符合题意1分,语言流畅,上下文衔接紧密2分。有多字、少字者酌情扣分,工整规范1分2 c3 d4 不可坐等机遇,应努力寻找机遇。5 似曾相识燕归来 苔痕上阶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符合要求即可 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不以物喜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