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科学社会主义重点.docx

    • 资源ID:6327234       资源大小:33.1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社会主义重点.docx

    1、科学社会主义重点绪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直到19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才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潮和社会制度在欧洲使用,意在表示用社会化来解决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2.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课是从狭义方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它是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确切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研

    2、究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指导世界革命进程一般规律的科学。4.思想三大飞跃: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第三阶段:19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2.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1.)历

    3、史观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2)三大空想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合理的主张。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思想/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思想/劳动光荣和劳动改造的思想/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大力发展科学、繁荣艺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灭三大差别/未来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制度/国家消亡和未来社会自我管理/妇女解放.(3) 他们把批判的矛头都指向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弊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3.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三大空想家都未能从根本上跳出唯心史观,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

    4、客观规律,一味从“人性”、“理性”出发,无法解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3).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条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产业革命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后果第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与此相伴随

    5、的是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第三,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而且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 :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与早期工人运动相比,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的近代欧洲产业工人运动表现出新特点:无产阶级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斗争的主要矛头直接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逐渐抛弃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转而采取罢工、游行、示威甚至于武装起义等形式反抗资产阶级,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新的更高阶段。无产阶级开始建

    6、立起许多政治组织。3.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 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到历史从未有过的水平,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了一个新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一次历史性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7、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动的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1.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基本内容:1.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党纲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放道路。/精辟对无产阶级解放前景进行了预言。/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2.1848欧洲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论证 (马克思提出著名的剩余价值学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由必要和剩余两部分构成,剩余时间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拿去了。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先

    8、决条件/马克思用纯粹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找到了“剥夺剥夺者”改变资本主义的现实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化 ( 1875年完成的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建树在于完整而科学地制定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马克思通过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入剖析去获得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预断。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历史进程是马克思发现和预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3.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经济特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生产资料与劳动的结合方式上。在共产主义社

    9、会中,劳动与生产资料是直接统一的,而不是通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这个中介来实现他们的统一。(如何看待消灭私有制? 消灭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劳动私有制。“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按劳分配: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集体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还没有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因而带有某种强制性。在这种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制度的双重性? 第一次消除了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剥削现象。实现了劳动平等和分配平等。“对不同等的劳动

    10、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如何看待消灭剥削?“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4.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二)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实现共同富裕;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第一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过渡

    11、,整个社会最终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三)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建者。(四)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革命转变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方式。(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根本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科学性,1.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观上;2.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革命性,1.它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产物; 2.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前途。6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的动因:1.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革命形势出现新变化2.解答东方革命的疑难,探讨东方社会革

    12、命的可能性;3.与民粹派交流、斗争中总结出来的;4.西欧经济危机的挑战。7. 超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就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跨越的主体是什么? 农村公社。跨越的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以剥削他人劳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跨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导致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二是说“如果它在现在的形式下被引导到正常状态,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

    13、”。 公社是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和俄国比其他还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俄国农民习惯于劳动的组合,而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又有利于进行大规模使用机器的联合耕种,因此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汲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8. 东方社会理论的意义揭示了超越和不可超越的辩证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深化了社会历史理论: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不可逾越性 /各个民族的发展既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又具有偶然性、个别性和差异性 .9.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吸取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和实践中和其他流派斗争中发展起来/不承认一成不变的教条,面向时代、面

    14、向实际、面向未来。/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的时代条件提出了一些原则,但是这些原则怎样贯彻,在什么条件下贯彻,怎样去创造这些条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应当赋予这些原则怎样的时代特征和实现形式,有赖于后来的共产党人去探索。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列宁在1916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表现在垄断性和腐朽性、垂死性方面。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

    15、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和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垄断导致了腐朽, 原因:一是垄断导致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动因消失,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二是从自由竞争当中生长起来的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垄断加强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表现在: 生产停滞,食利者阶层的扩大,国民经济军事化以及工人运动腐化。 帝国主义就是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历史阶段或历史时期,是无

    16、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矛盾更加尖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二、一国革命胜利论伯恩施坦:工人可以通过立法程序把垄断组织征用,或通过立法越来越多地干预企业的经营,资本主义就可以变成社会主义。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充分准备。(一)列宁在深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入分析了这一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 (1915年8月)“

    17、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1916年9月)“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哪里突破呢?自然应在资产阶级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上首先突破,薄弱环节的基本条件: 1.各种矛盾的焦点;2.被压迫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3.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已经极

    18、大的提高。(二)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

    19、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当时俄国除了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之外,还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专制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四、理论的胜利和实践的挫折(一)一国胜利的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从而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2.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而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胜利。3.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的发展,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乃至于科学技术的新的发明和进步,都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取得空前的胜利。(二)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20、1.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持有好感2.美国工人对美国政治制度和不同寻常的公民整合度持有友好的态度。3.在运作良好的两党制度下新的政党很难成长起来。4.美国工人积极潜在的激进主义倾向因为美国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报酬而消亡了。5.美国工人拥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抑制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展。美国存在一个开放的边疆地区,它起到了消解美国工人好斗性的作用。四: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时,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关系的存在,它需要有一个特别的历史阶段来改造旧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列宁提出了建立国

    21、家对产品生产和分配实现计划及监督的制度,既不需要市场的产品交换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加速工业国有化、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一)从应急政策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 经过全民对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和监督”走向社会主义。(二)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性。1.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2.脱离了农民的需求。3.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2. 新经济政策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转折。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合作社、国家机关和个人可以承租国家企业/工资制/放宽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19

    22、22年10月,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取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迂回向社会主义过渡.(二) 新经济政策的特征: 1.以市场为取向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列宁晚年的探索: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三重含义,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现实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建设纲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大机器工业的基础上。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

    23、动生产效率始终摆在首位。苏维埃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的问题是学会管理。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进行农业合作化开展文化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列宁指出:“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象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 改革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结语: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

    24、验来谈论社会主义。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又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观点,以实践作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出发点而又不盲目实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改变而改变。问题: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化解苏维埃的危机?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构想与他最初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相比有什么不同?列宁晚年思想与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是什么?列宁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内容工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j允许私人小企业存在;k国营企业实行分级管

    25、理,推行经济核算;l部分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和租赁制)农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税额少于收集额,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商取消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分配实行配给制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战时共产主义1.使苏俄政府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以战胜敌人; 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病和错误,但它符合当时实际,因此是必要的。新经济政策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巩固了工农联盟; 2.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取得了显著成果,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26、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斯大林模式一、党内斗争(一)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在一个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落后国家能否独自建设社会主义?托洛茨基认为:在“落后的俄国” 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只有西方进行革命才能够挽救俄国革命,应该用尽全力去促进、点燃西方革命。斯大林认为:取得胜利的俄国无产阶级不能踏步不前,不能坐等胜利和来自西方无产阶级的帮助而无所作为。俄国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的问题?托洛茨基派认为: 农民和无产阶级必然发生冲突。主张限制和消灭私营经济。新经济政策时期成长起来的富裕农民等同于富农

    27、,要在农村展开一场新的阶级斗争,进行“第三次革命”。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虽存在矛盾并可能发生冲突,但这些矛盾和冲突用本国革命本身的力量完全可能克服。托洛茨基派主张加速工业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工业为中心,严格服从国营工业的利益,实行所谓的“工业专政”。 托洛茨基派除了上述过左、过急的观点外,还提出了不少较为正确的主张。对外开放,加强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合作”,有计划地利用资本主义的技术成就刺激苏联工业的发展;增加对富农的税收,不急于消灭富农,大力提高工业提供农业机械化的能力,以促进农业集体化;加快工业化,以消灭失业,改善农民生活,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工业品价格,协调经济发

    28、展,以适应市场;发展党内民主,反对官僚主义,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反对布哈林的斗争斗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粮食收购危机。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是:苏联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是继续坚持新经济政策,还是结束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为了积累资金,保证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之外,而且让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因为价格较高多付一些钱。如果不把重工业而把轻工业放在首位,苏联就会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至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打倒。社会主义经济是以计划和产品经济为主,以商品生产交换为补充的一种经济

    29、形态。农业实行全盘集体化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成就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布哈林:用发展市场经济的途径解决工业化资金来源的问题。经济各方面保持平衡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看到落后的国情,要用“乌龟速度”来均衡地发展经济,建设一种落后型的社会主义。通过市场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在经济中不容许采用行政命令反对用行政命令来改变农民的所有制,反对农业实行全盘集体化。反对“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阶级斗争逐步缩小和最后消亡。党内斗争结局的影响党内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和布哈林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取得了胜利。1.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偏离新经济政策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

    30、治条件。2.助长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左倾,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3.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把党内正常争论无限上纲。4.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个人集权制。二、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 高速工业化:(特点)1.高速度2.优先发展重工业3.采取行政手段2. 农业全盘集体化:(特点)1.时间短2.行政命令开路3.消灭富农3大清洗:(特点)1.指导思想是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2.运作过程脱离党的领导和撇开司法机构以及司法程序3.主要打击对象是党政军高级干部和知识界精英。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地位:1.成就: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完整的

    31、模式,完成了工业化。从1929年到1940年的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苏联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了7倍,而同期资本主义国家只增长0.3%。苏联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53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的国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同期美国只增加2.03倍,英国增加0.71倍,法国增加0.54倍。 获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特征:高度集权,突出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集中管理压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党代政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

    32、的国家安全机关。经济方面: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文化方面: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舆论千篇一律。对外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统治中心。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推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支持资本主义世界的共产党。另外,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民主范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4.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第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社会主义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