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7.ppt

    • 资源ID:6311531       资源大小:937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7.ppt

    1、我国的分配制度,【高考目标】,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决定,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力,决 定,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分配原则,知识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怎么办,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公平,效率,含义,意义,如何,关系,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重点知识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2.按劳分配的内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不是平均分配,1.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2、、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家庭承包经营收入。注意:其他的非按劳分配方式: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2.按劳分配不等于每个劳动者都能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易错易混,易错易混点1、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2、实行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3、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4、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5、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6、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

    3、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7、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4.劳动收入与 非劳动收入 在现在社会,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例如工资、奖金、补贴,职务津贴,农民、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以及知识分子获得的稿酬、版税等等,都是劳动收入;而出租房屋获得的房租(扣除折旧),买股票、入股获得的利润、分红,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以及馈赠、遗产、救济等等,则是凭借资产、凭借身份等,而非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收入,才称为非劳动收入。,5.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

    4、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1.(2016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C,2.(2016高考上海卷14)作为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A.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 B.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实体要素C.渗透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 D.企业生产过程最活跃的要素,A,分配原则,公平:,

    5、效率:,两者关系:,内涵,地位意义,要求,广义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障人们基本生活:,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反对共同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的体现,制度保证,初次分配中的具体举措,再分配中的具体举措,贯彻共享、协调发展理念,各种具体宏观调控政策,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程度,对立性,统一性,两者强调不同方面,两者的联系,1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1)内涵: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核心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七、1.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

    6、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七、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

    7、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七、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一致性,矛盾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七、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宏观上,微观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8、,初次分配如何实现公平,具体举措:,经济意义:,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理解区分“两个比重”,与劳动在当前收入分配中地位现状及我国对劳动的重视相关,理解区分“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扭转居民收入增长滞后的状况,扭转重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状况,再分配如何实现公平,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主要手段,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思考:三种手段如何实现分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

    9、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2)如何区分和识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配的领域不同: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如企业职工工资、农民工工资、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劳动报酬;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居民和企业在初次分配基础上依法缴纳的收入税、财产税;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都属于再分配。,分配的主体不同: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再次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

    10、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说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职工工资”都属于初次分配;“最低生活保障(金)”属于再分配。思考: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工人、农民工的工资与教师、医生的工资有何区别?,(2013年高考海南卷4)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 B C D,B,高考题: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

    11、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 B C D,练习1、2009年8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农业人口60岁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预计试点的启动会在“十一”之前。农业人口60岁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是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措施 B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C再分配注重效率的措施 D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练习4、下列属于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措施的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B提高个人

    12、所得税征收起点 C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D向特困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转移支付,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企业对非

    13、盈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以及非企业雇员的人身伤害赔偿等等。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2.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一致性,矛盾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基础,否则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宏观上,微观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

    14、,又要促进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例.(2012新课标文科全国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B.C.D.,B,1.收入分配公平,平均主义,消除收入差距,2.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1)分配制度:,(2)分配原则:,(3)分配政策:,(4)分配对象:,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国家、集体(企业)、个人,注意:,易错易混点1、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2、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同时富裕。3、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4、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7.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