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综合练习.doc

    • 资源ID:6296467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综合练习.doc

    1、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主要是他对当时什么状况的担忧(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经济“滞胀”局面C苏联的日益壮大 D法西斯主义盛行2、右图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一幅写实图片,造成图片中“The great American slowdown”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B. 美国人疯狂进行股票投机生意,造成股

    2、值的疯长C. 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 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巨大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4、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从全融领域首发 B大萧条使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C金融风暴比大

    3、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D大萧条由金融风暴引发5、“波及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财政、信贷、外贸、工业和农业的全面危机,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而且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A来势汹涌 B范围广 C破坏性强 D持续时间特别长6、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

    4、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7、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又为新的政治形势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含义是( )A. 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B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C危机迫使各国改革内政,形成新的运行机制D危机迫使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8、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5、9、自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10、“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所能享有的最低收人、经济安全以及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下列关于

    6、福利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有( )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财富分配不均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20世纪末,美英法等国开始减少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A B C D11、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 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 B. 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 “看齐”C. 实施高

    7、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D. 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12、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C成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3、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

    8、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14、罗斯福曾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B调整工业生产,争取供需平衡C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D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1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B.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C. 银行休业整顿,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D.

    9、工业各行业必须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16、罗斯福新政期间实行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由国家干预经济C. 要求企业遵循政府的经济法令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17、“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知识经济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18、剑桥大学讲师刘瑜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里突出强调

    10、的是罗斯福新政( )A在经济政策上存在许多漏洞 B避免受到法西斯国家的攻击C保障工人最低工资,缓和了社会矛盾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19、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相比较,他们的共同点是(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ABCD20、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

    11、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此后,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自由放任主义 D重商主义21、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里根总统这一“引人注目的改变”对美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逐渐恢复 B出现了“混合经济”C“福利国家”的规模逐步缩小 D重新回到了自由放任时代22、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前任主席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

    12、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格林斯潘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加强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23、供给学派认为:“巨额的政府支出或减税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和总生产。如果政府用借债来为它增加支出或补偿失去的税收来融通资金但总支出和总收入却一点没有增加。同样,如果政府简单地用印钞票的办法来使债券的增加部分货币化,那只会使物价上涨,但总生产却不会增加。”这个学派的观点( )是在经济滞胀时期产生的 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 B C D2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13、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改革社会制度 实行计划经济 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 B. C. D.25、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形象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26、下列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结束“滞胀”阶段 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形成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社会福利规模A B C D27、“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

    14、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推行私有化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A B C D28、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体现在( )A二战后,美国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复苏C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D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出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率并存的局面29、经济学界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它体现的经济思想盛行

    15、于( )A.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 工业革命时期 C. 罗斯福新政时期 D. 二战后初期30、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

    16、252627282930答案二、主观题:31、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的美国人(1)图片2、图片3反映了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吸取哪些经验或教训?32、材料一 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

    17、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施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上均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

    18、(2)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 年度) (单位:英镑)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

    19、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瑞典) 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 1970 年到 80 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3)根

    20、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4)政府在这种制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CCBDC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CCBBD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ADDDADBB二、主观题:31、(1)事件: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20世纪20年代,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造成经济繁荣假象;20年代盛行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2)实行新政

    21、,包含:救济、复兴与改革三方面内容。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如果表述出具体的新政内容中任三点,如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也可)(3)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 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32、(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农业政策;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以工代赈;革除弊端类: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原因: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2)“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营运”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影响: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33、(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剧增。(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7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综合练习.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