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庐江中学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 资源ID:6294071       资源大小:92.3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庐江中学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1、庐江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学科试卷考试范围: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1、2、3单元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了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曹操的机智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辩证法的思想A. B. C. D.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人

    2、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3.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哲学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C.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4.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 “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 这是北大校长创作的科普歌曲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中的歌词,强调了人体化学过程所起的作用。这句歌词体现了() 意识依赖于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 B. C. D.6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媒体上涌现出一些网络用语,如“土豪”、“厚德载雾”、“女汉子”、“且行且珍惜”等,网络用语引起的诙谐幽默被人们所喜爱,并广泛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一现象说明()人们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决定于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网

    4、络用语是人们灵感的产物 A B C D7.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28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进入5月份的雅安,是全国暴雨中心,也是四川降雨最多的地方之一,应高度关注5月至9月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范。这说明()自然界的变化发展遵循固有规律 人的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A B C D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以上三句描写荷花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荷花在不同季节的姿态,也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这反映出() 诗句内容和形式的客观性、如实性 诗人对诗词的创作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诗句是诗人主观情绪的产物 诗人的创作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 C D92013年12月4日是第十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适应普法深入发展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下列说法与材料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B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0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随着“玉兔”号月球车顺利抵达月面,中华民族的“奔月梦”又迈出了一大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A“梦想”都能在人们的主观努力中实现B“梦想”通常能把观念的

    6、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C“梦想”源于奇妙的思维但却能引领现实D“梦想”往往能成为人类不断前进的明灯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 12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因为()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D真理既有客

    7、观性又有主观性13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 B C D14.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8、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重新定义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对市场的作用的认识由最初的“基础性作用”重新定义为“决定性作用”,体现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 B. C. D.15.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人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相同的是()望梅止渴、画

    9、饼充饥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A. B. C. D.16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活动。人工影响天气的实践表明()尊重自然规律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在特定条件下外部矛盾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A B C D17. 2014年中国开启重典治霾元年,但治理雾霾天气,突破“十面霾伏”仅靠单方面的力量和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主要强调治理雾

    10、霾天气() 必须立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 需要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作好分类指导,更要坚持系统规划要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A B. C. D. 18.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这启示我们() 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必须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中国的飞跃和发展要重视量的积累,积极推动事物的质变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 B C D19.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11、)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主要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A B C D21.“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

    12、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B.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22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这告诉我们()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3.“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拓展了你的见识;感谢斥责你的人,

    13、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A. B. C. D. 24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25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归同生)

    14、之。”这句话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同一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是无法存在和发展的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50分)26.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安徽省H市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低能耗更环保的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打造若干大型创意文化产业园和影视基地,全面发展音像业、影视业、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力争5至10年使文化产业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用3年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文

    15、化站、文化活动室500个,电视、网络全覆盖;加大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每年财政在教育的投入都超出GDP的增长速度;举办好声音、舞林风等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H市推出文化强市战略的合理性。(12分)27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学生围绕“发挥市场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见下表)。时间对市场地位的认识党的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

    16、节为辅党的十四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认识论启示?(12分)28.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

    17、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12分) 29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结合材

    18、料和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什么道理?(14分)庐江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学科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26.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H市推出文化强市战略的合理性。(12分)27.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认识论启示?(12分)28.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12分) 29.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什么道理?(14分)第 10 页 共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庐江中学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