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03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269910       资源大小:80.9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03文档格式.docx

    1、秦朝半两钱、小篆重文轻武、交子清朝军机处、京剧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6.2019连云港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A.宋夏议和B.宋辽议和C.宋金议和D.辽金议和7.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下列各项中,你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志青年习武以抗击辽军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

    2、饭A. B.C.D.8.2019北京右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9.2019泰安“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10.2019广东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单位总

    3、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贯、石、匹、两10 018 1534 414 8415 603 31255.93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11.2019苏州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12.2019济宁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都进行了制度创新A. B

    4、. C. D.13.2019东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 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14.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15.2019福建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C.海外贸易活跃 D.交子开始使用16.如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表中处

    5、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作者人数作品数量经典语句2 200多近5万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1 330多近2万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200多1 600多种剧目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7.2019青岛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8.“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

    6、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19.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能够证明他这一说法的史实有 ()纸币的流通 城市的兴盛 指南针的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 B. C. D.20.2019福建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A.陆上丝路贸易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七下西洋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

    7、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1)根据材料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以及这些措施达到了何种效果。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领域哪一方面的发展?除图片外,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依据下面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项目朝代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19.8%80.2%唐代43.2%56.8%北宋62.9%37.1%(3)结合材料和所学

    9、知识,谈谈这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一)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而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元宣政院印(如图二)材料四澎湖岛分二十有六,巨细相同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元)汪大渊岛夷志略(1)材料一反映出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概述这一制度推行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与汉唐相比,元朝版图有何变化?(3)材料三中的“宣政院”是中央机构还是地方机构?它直接统辖哪一地方行政区域?这有何历史意义?(4)根据材料四指出,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其设置有何意义?【

    10、参考答案】1.D解析 根据“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之后,赵匡胤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 题干反映了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后来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故不符合题意。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治理念虽然有利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但是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故不符合题意。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治理念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故符合题意。宋太祖采

    11、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故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C。3.A解析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选A。4.D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分析可知,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重文轻武。5.B解析 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北宋时期,四川地区使用纸币称为“交子”。6.B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秋,辽与宋发生大战,后双方议和:辽

    12、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议和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故选B。7.C解析 与南宋并立的是金政权,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辽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说明了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9.D解析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国家的赋税收入主要依靠南方。故选D。10.B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南方赋粮收入高于北方,中央的财

    13、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故选B。11.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故选A。12.D解析 隋朝和元朝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前者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者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符合题意。隋朝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故不符合题意。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但是隋朝不是,故不符合题意。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如前者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14、后者创建了行省制度,故符合题意。符合题意。13.C解析 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4.A解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行省制度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联系所学可知,元朝通过实行行省制度,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15.B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夜市已经出现。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夜市,故选B。16.B解析 依据题干“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中“苏轼”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表中处

    15、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宋朝,故选B。17.C解析 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杂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宋元时期。 故选C。18.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可判断出印刷技术的发明使流通中的经典文学的版本大幅度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代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正确;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不符合题意,排除。20.A解析

    16、 依据诗句中“波斯”“流沙”“东国”等关键词判断可知,其反映的是陆上丝路贸易。21.(1)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2)措施: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具体做法:削夺其权: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并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制其钱谷: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收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效果: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22.(1)契丹。(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3)应辩证看待,如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

    17、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4)C.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并立。23.(1)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引进占城稻;南方农民培育优良品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南方普遍种植茶叶。手工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海南岛有先进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造船业领先世界,配有指南针。商业:大都市开封和杭州;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草市等;海外贸易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各举一例即可)(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为南方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等等。(3)政治稳定是前提,统治者重视是重要因素;要重视人才,注重科技,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24.(1)行省制度。巩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2)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3)中央机构。西藏。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4)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时训练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试题03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