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好教育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解析附后 1.docx

    • 资源ID:6258403       资源大小:102.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好教育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解析附后 1.docx

    1、学年好教育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解析附后 1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4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解析附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3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禁令,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

    3、明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宋代传统生产方式逐渐瓦解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4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51941年6月,国民政府正式推行“田赋征实”政策。自该年下半年起,农户不再缴纳货币,而改为直接上缴谷物。同时,国民政府设立粮食部,由徐堪出任部长,负责军粮民食的收购、仓储、

    4、运输、调拨等事务,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有关粮食事务的工作。此措施A有利于维系战时经济的稳定B得到地方实力派军阀的认同C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D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6毛泽东在“三大”期间表示:“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行不通。”因为,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无产阶级也人数太少。或者出现一个和平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或者出现一场世界革命,因为不推翻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国民革命就不可能出现。这说明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薄弱B中国应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C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中国革命可能推动世界革命7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

    5、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B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C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8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B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C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

    6、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101935年初,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

    7、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A推动了美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B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C没有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D本质上代表美国多数民众的利益11英国上个世纪60年代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申请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强硬拒绝,英国到1967年,仍然缺席欧共体。一直到1973年双方重启谈判,才终于成功加入欧共体。不过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当时,英国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过最终决议。材料反映了A英国脱欧是历史的必然B英国历史传统与社会潮流的制衡C法

    8、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D欧共体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12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题第1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

    9、,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19世纪中期大运河开始衰落,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起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使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淮阴、嘉定等逐渐衰落。据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法国加紧在埃及扩张势力,与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条约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通航后出租99年,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的15%。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等西方国家迫不

    10、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它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欧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摘编自赵军秀评英法改造苏伊士运河的矛盾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各项应税财产而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它最早由18世纪末的英国提出、实行,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战

    11、争后被废除。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又逐渐完善了个人所得税体制。该税制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减轻了中下层民众的负担。美国内战时期,北方联邦议会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但因与宪法不符未生效。20世纪初以来,美国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确立了个人所得税税制。1911年,清政府起草了所得税章程,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但因为清政府的垮台而夭折。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资本主义国家税制,颁布相应条例,建立、推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但后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其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所得税于1959年废止。1980年,我国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4年,国务院整合了相应法规,发布了比

    12、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条例。1994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五次调整和提高免征额。摘编自郭家宏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政政策、徐波中外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研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个人所得税”这主题,提炼论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论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纵观明代各种文献,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有二,一是以杨廷和为代表,二是以张居正为代表。嘉靖初年,杨廷和“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去”。到嘉靖八年,大学士李时称国家财政充盈,仅太仓所积“可

    13、支数年”。但到万历时,张居正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张通过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解决财政问题。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材料二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万历二年,因张居正的推动,便议定:“除完纳八分仍照例每年带征。”即增加到“十分”才能考满。至万历四年,又规定:“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加大折银范围和数量,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种折银方式,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廷和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的异同点。(7分)(

    14、2)根据材料而及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分析其影响。(8分)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350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唆使康拉德汉来因,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党,专门从事分裂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在英法的压力下,捷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汉来因仍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借口中断了谈判。1938年5月18日,捷情报机构报告说德军正在边境集结。19日,莱比锡的一家报纸登出了德军调动的消息。20日,捷政府宣布局部动

    15、员,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21日,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苏联政府也多次声明同法国一起采取措施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23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通知捷驻柏林公使,说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摘编自吴于度齐世剃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月危机”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月危机”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16、(8分)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洪亮吉(17461809),祖籍安徽歙县,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朴学、经学、训诂学、史学、舆地学,并因人口方面的学说而著称。其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他指出:“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

    17、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洪亮吉人口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洪亮吉人口思想的影响。(7分)(2019届南昌二中高三模拟卷历史试题用稿)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4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答案第卷1【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希望维护周礼周制。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说明其以周王为正统,即希望维护周朝的政治统治秩序,故

    18、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诸侯国的纪年情况,而且各诸侯国也并非均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答案】B2【解析】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地位比王国辖郡高,故A错误;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故排除C;根据材料信

    19、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故选D项。【答案】D3【解析】“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的意思是手工业者、商人等(从事)杂业的人不能与士人为伍,这是古代社会尊卑等级意识的体现;“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的意思是而今的农民、工人、商人,都愿意舍弃自己的本来职业进入仕途。由前一种现象到后一种现象的变化说明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D项正确;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正,A错

    20、误;材料说明的是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并不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B错误;宋代小农经济的模式并没有瓦解,故C项错误。【答案】D4【解析】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答案】B5【解析】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采取实物上交政策,主要是防止出现粮食疯抢现象,为了维持战争时期经济的稳定, 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加

    21、强农业经济的调控,显然不是得到地方军阀的认同,B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征集粮食的措施不会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错误;材料中的征集粮食的措施不是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错误。【答案】A6【解析】“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无产阶级也人数太少”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薄弱。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中国革命要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故B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力量问题,不是说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革命对于世界革命的推动作用,D错误。【答案】A7【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建国后我国实施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从平衡地区生产力

    22、的布局和国防安全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体现了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故A正确;一五计划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中原因之一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排除B;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主要是出于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而不是因为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排除C;D与我国基本建设布局无关,排除。【答案】A8【解析】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体现,“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B正确;古希腊的艺术并不是受到东方

    23、艺术的影响,A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问题,C错误;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是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不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D错误。【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指的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机器大工业,所以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A项“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不是材料的主旨;工业革命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自由主义盛行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4、。故B项最符合题意。【答案】B10【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下生产关系的调整,表格中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激进的左派和多数民众从不同角度阐述罗斯福新政对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故A项正确。表格并不能充分说明罗斯福新政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罗斯福新政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论述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C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仍然代表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D错误。【答案】A11【解析】材料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不是一帆风顺,“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当时,英国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过最终决议”的信息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体现出历史传统与社会潮流的制衡的现象

    25、,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脱离欧洲的问题,A错误;材料中说明在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受到法国的拒绝,并不能说明法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C错误;欧共体采取的是利益均衡的原则,并不是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D错误。【答案】B12【解析】图片显示教授主要出生于沿海地区,而工作场地大多是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说明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C正确;A中经济水平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正比说法错误;D中东部地区并不是忽视教育。【答案】C第II卷13(25分)【解析】(1)根据材料“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可知其促使了沿河

    26、市镇的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中国大运河开始衰落,苏伊士运河日益繁忙;第二小问原因,中国大运河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起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可知铁路交通兴起和海运的发展,此外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来,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

    27、答案】(1)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状态: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逐渐衰落,苏伊士运河日益繁忙。原因: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铁路交通的兴起;海运的发展。同一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日渐繁忙。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 成;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14(12分)【解析】步骤1:亮明观点。如我认为正确或错误,然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不可用辩证法左右摇摆。步骤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注意多角度

    28、分析。如分析原因可从内因、外因分析,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步骤3:结论。结合你拟定的题目,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行升华。【答案】评分标准(1)观点明确,表述完整且合乎逻辑,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多角度分析,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认识有升华。(2)观点较明确,表述相对完整,部分运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有一定层次,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有一定的认识提升。(3)观点不明确,表述模糊,缺乏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混乱,缺少认识提升。15(15分)【解析】(1)相同点:依据材料一“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以及所学从改革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29、缓和社会矛盾以及维护王朝统治回答。不同点:依据材料一“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可知杨廷和在财政危机措施上是主张减少财政支出,依据材料一“张居正却反其道而行之”的信息可知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2)内容:依据材料二“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的信息可知通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依据材料二“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不断提高折价,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等信息可知通过一条鞭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影响:依据材料二“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的信息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以及繁重的税收造成的消极影响回答。【答案】(

    30、1)相同点: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王朝统治。不同点:在解决财政危机方式上,杨廷和主张减少财政支出,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2)内容:通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通过一条鞭法,折银纳役,提高折价,增加财政收入。影响: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繁重的税收造成百姓困顿,埋下明末的流民隐患。16(15分)【解析】(1)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的信息可知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结合二战爆发时期英法对捷

    31、政府的压力概括相关背景。(2)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依据材料“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的信息可知英法苏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暂时支持捷政府;依据材料“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的信息可知德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启示: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制止侵略战争爆发来思考回答。【答案】(1)背景: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英法对捷政府的压力(或:绥靖政策的实施)。(2)主要原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英法苏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暂时支持捷政府;德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启示:只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是可以制止侵略战争爆发的。17(15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洪亮吉人口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可以得出其背景为:清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好教育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二解析附后 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