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此忠非彼忠翻译理论中忠诚原则与忠实标准之辨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25033       资源大小:15.9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此忠非彼忠翻译理论中忠诚原则与忠实标准之辨析Word文件下载.docx

    1、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其中 克里丝汀诺德的论著目的性行为一析功能翻译理论 在系统地解释了功能学派的理论的同时,也阐明了其功能翻 译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忠实的解读,并提出了“忠诚原则”。 诺德通过对赖斯的翻译目的论存在的局限加以阐明而指出, 译文目的是对“预定目标环境的描述”E。所以“译文目 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翻译委托人所指示的语用内容,译文目 的由委托人决定而不是由译者决定。闵因此,译者在翻译行 为中应该遵从“忠诚原则以处理委托人、读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忠实一词一直以来是中西方传统翻译的重要标 准和原则,无论是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抑或是朱光潜所 提出的“译

    2、事三难都强调了 “忠实作为翻译标准的重要 性。那么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功能翻译理论所提出的忠诚原 则和传统译论中的“忠实”有着怎样区别和关系,这是一个值 得思考的问题,有待于阐明。二“忠诚原则”与“忠实标准”L)关于“忠实标准”的解读自严复提出“信,达,雅”倡导以忠实最为取向的翻译标 准开始,中国的译论家开始以此标准作为理论发展的基础进 行探讨研究。陈西浸在其1929年的论翻译提出,译文学 作品只有一个条件“信气然后进一步以作画为喻解释了 “信”的含义;“信”分为形似,意似,神似。神似为最高境界, 神似即译文“信”于原作者神韵;若要做到这“信”,译者得与 作者融为体将原文化化为己有;此信难求,但

    3、译者应把标 准置于己前。饶8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把“信”译事 三难的根本,解释所谓“信”就是对原文忠实,恰如其分地把 它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文学作品的意思和形式融为一 体,求“信”同时意味着对于原文的语句组织形式的忠 实。团3义-院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朱生豪先生将“信” 于原文为首要目标,他申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 神韵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味生豪,364)而林汉达的 对于忠实的看法更为直接:我们认为翻译要说有标准,只有 一个,就是:译文必须正确。这里正确指的是“忠实的表达原 文中的所有的意义。”还有其他的很多译论家发表自己的观 点,但总的来说中国近代译论是在严复的“信,达,雅”这一

    4、理 论指导下的在文本层次上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忠实的对象 众多译论家亳无二致地认为是对于原文本的忠实,在“信”的 对象统一的背景下,他们探讨的是解读和研究如何在翻译具 体操作中达到“信”,不管是对于“神韵”的追求还是对于“化 境”的探寻都说明中国近代译论认为,译者承担的任务非常 明确而单一:尽可能客观地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所以 忠实往往就是一种对原文内容形式传达的一种能力,探讨最 多的则是这种能力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对于译者的态度, 对于读者的感受,发起人,中国近代译论则鲜有涉及。中国译论对于忠实原则的阐释发展道路是比较单一的, 也是纵向深化的。这种特点在中国自严复以来到新中国建 国初期是非

    5、常明显的。基本上“信,达,雅”就是不变的天条 和规则,对于“忠实”原则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往往可以认 为是对于“信,达,雅”这一原则认识的发展,这种研究方式极 大地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阈,因为这种研究是针对某种理论理 解的深化,而不是对将翻译这种现象追求认识本质的种研 究。可以这样说,中国译论对于“忠实原则的认识有“量” 的深化发展,并没有“质”的飞跃提高。而忠实对于西方近代译论发展则是另外一番局面。从 语言学派开始,卡特福德的多层面的翻译“转化”,奈达的 “动态对等以及很多学者以“对等”即ivalence)作为指导 原则的各种策略如Koller描述的五个方面的对等,纽马克提 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

    6、译,都是在强调要尽可能地、全部地、 准确地传达原文本的含义,除了对于语言层面的对等,也强 调了高于语言层面的语用方面的对等;除了强调与语言结构 方面的对等,也强调了在信息和连贯性的对应。由于对于不 同文化语境差别研究的深入,出现了文化学派翻译理论或者 称之为翻译研究学派理论抑或描写翻译学派国对于忠实 原则的认识则从了另一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和阐释,很多文化 学派学者并不强调原文和译文的对应而是将译本看做是一 种现象进行接受并且将这种现象来进行描述,希望找到其中 的nonn。很多学者承认了并且正视了不忠实的情况并且去 分析其深层原因和同一作品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译本 的“忠实”的发展。如:勒菲弗尔

    7、认为作家的作品主要就是通 过“误解和误释”他称之为“折射”)获得曝光并产生影响 的。而后来的西方译论中出现了多元化,对于“忠实的观点 则出现了颠覆性的发展,企图消解对于忠实的僵硬理解和互 证的二元对立关系。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重新阐释了翻译 中的“忠实性,“忠实”不是对于作者也不是针对作者的,而 是对写作方案而言的一作者与译者都参与到了这一方案。圆 解构学派则更是承认差异性的存在,甚至说翻译是一种改 写,不是转换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由原作激发的创造性书 写。助3“篇幅所限不赘述各学派的学者对于忠实的论述,毕 竟本文研究的是忠诚和忠实的辨析并非忠实演变历程。在这有必要提出的是,功能翻译理论下对于忠实

    8、也有论 述,但是和忠诚也并不是一个概念。弗米尔提出了篇内一致 和篇际一致,篇内一致有被他称为忠信fidelity)就是指在原 文和译文之间,其表现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翻 译目的。并提出篇际致可以是对原文最大限度的忠实模 仿。可以看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不同于中国近代译 论的发展,忠实原则往往并不是一个理论研究的首要主题, 原因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是翻译作为一种现象用不同的 视角进行审视,而对忠实的观点则是隶属于对于翻译审视得 出观点的一个对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正如Holmes的分类中 将翻译分为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又将纯理论研究分 为理论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下普遍翻

    9、译理论和 专门翻译理论。忠实这-问题则是在专门理论中特定问题 的理论研究。西方理论各个学派虽然有承接继承关系,比如语言学派 对于文化与为社会背景的关注影响了文化学派的产生和发 展,但是每个学派和另一个学派都有质的区别。他们并不是 针对某个学者或权威提出的标准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是用自 己的视角审视翻译行为,从翻译是语言层面的意义转换到把 翻译看作是一种目的行为一种人类的社会行为后来又将翻 译置于文化语境社会背景和政治权利中进行思考并思考性 别在其中的影响。正如霍姆斯所说,当一个新问题产生的时 候各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带来相关的研究范式和模式来进行 研究,从而要么成为某成熟学科的分支要么成为一个新的科

    10、 学学科。所以在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上,翻译理论的发 展就是在多学科跨学科的多维度的来诠释翻译行为而非阐 释某个翻译原则,在此背景下的对于忠实的解释必然呈现一 种多元性,所以可以说西方翻译理论下的忠实是多维度的延 展而非单一维度的深入。仁)忠诚对忠实的对比研究功能主义学派所提出的忠诚加功能,是在功能学派的基 础上提出的所以这一原则首先是反映了这个学派的主要思 想,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原则并非是一种主要指导原则, 功能学派的主要原则是将翻译作为-种人类行为而行为要 达到某种目的,发挥一定的功能。提出忠诚加对于功能主义 的一种补偿或者平衡,但这种忠诚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原作文 本,或者读者的感受抑或

    11、是对于女性主义所提到的对于所谓 的写作方案的忠实,忠诚并不是对于一个单一的目标进行的 忠实。首先,忠诚对应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文与文的关 系。忠诚是个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国由于忠诚是要求译者对翻译行为负责的一个原则,则 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在语言层面上用忠实原则来进行 翻译行为,不论这种忠实是原文与译文的语言对等还是在理 解原文基础之上的创造从而忠实于这个写作方案。从这个 角度上说,忠诚是目的,忠实是手段。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对 参与到翻译行为的多个主体进行积极的协调和调节,译者在 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不再是一个僵硬的传声筒而是要主动地 去根据读者的期待,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背景

    12、,争取原文作者 的信任,协调委托人的要求从而在这几个主体的关系中,经 过译者的努力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忠实于读者的期待,忠 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并且完成委托人的要求。这种追求人 际关系的平衡的努力,便是忠诚原则的真谛所在。从这个角 度上说,忠诚是强调了译者的主动性进行寻求合作负责任的 努力,忠实则要求译者对某一权威的努力的全面的第二性的 反应。在这一方面,忠诚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对译者发挥主观 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忠诚原则也反映了在当今社会日益要求的翻译规 范中所强调的伦理问题。在描写学派的论述中,往往将译文 看作是种现象承认译文的存在,并以描写的方式进行研 究。这往往和规范形成了到一定

    13、的对立。在描写学派强调 翻译研究作为以描写作为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中很难涵盖 伦理作为指导规范毕竟描写是对于现象的总结而伦理则是 指导翻译行为的规范。但是描写和规范之间不一定有一条 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描写无法容纳应不应该但是因不应该 的问题却是不能回避的。而且毕竟翻译研究是对翻译行为 的客观反映,翻译行为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将必然受到规范 的指导。所以仅仅描写是不够的,翻译理论也必须面对伦理 问题。回忠诚原则则是一种对于译者道德伦理的规范,忠实 原则很好的指导了翻译行为中译者应该如何进行行为,如何 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了对待几个主体从而建立合适的译文。 从这个角度上忠诚原则放映了翻译理论对于翻译行

    14、为中译 者道德伦理规范的关注。三、结语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功能学派的提出的忠诚原则首先 是一种对功能论的一种有益的全面补充,从而避免庸俗的目 的一切论和止翻译行为中激进的功能论的倾向。另外,从忠 实的中西比鉴可以看出忠实研究的中西差异以及各个学派 对于忠实的不同解读得出中西忠实原则研究的异同,从而对 忠实原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忠实 和忠诚原则的对比研究得出两者的异同,两者的关系从而辨 明两个相近的概念本质的区别。对于忠诚原则的关注,更强 调了对于译者承担角色担负责任的关注和崭新认识,并且在 翻译行为中的道德伦理规范问题提出了要求。总结忠实发 展历程比较中西忠实研究发展,辨

    15、析忠实忠诚原则,体会忠 诚原则反映的翻译理论中对于译者道德伦理的关注对于翻 译理论研究特别是新近兴期的翻译伦理研究是非常具有意 义的。【参考文献】1 Nord, Christiane. 1991.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o- ery, Methodology, and Didoc tic Application o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一 Oriented Text Analysis M . Amsterdam - Atlanta: Rodopi 1988.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一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 译理论外国语,2005

    16、 (1).B陈西浸.论翻译c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 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84.接第60页)因此,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他多采用归化的策略,有时省略 了这些词语的翻译,有时通过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来简化。 但是,也许因为艾黎并非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有时他对文化 负载词的理解稍有偏差,译文也不甚准确。不过,他的译文 比较简单,读者应该较为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篇幅所限,作者能力有限,本文只选取了杜甫 诗歌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进行讨论,希望以后在这个领域能 够有更深入的研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用目的论研究古代 诗歌翻译的文献还比较少,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

    17、要做。其次,本文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三大类,只是一种较为笼 统的分发,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细化类别,进行更细致的探 讨。1Alley, R. 2001. Du Fu Selected Poems M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2Bian, J. H. 2008.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Study on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Nida, E. 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

    18、anslating M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0 Ne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0朱光潜.谈翻译C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 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 -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84.K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6Sherry Simon. 1996.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

    19、ssion M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7 Lawerence Venuti. 2000.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M .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tdege.B 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ill Activity M ,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回朱志瑜.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S.中国翻译,2009 6).L10常谢枫.是“信”还是“信,达,花? c /罗新璋

    20、.翻译 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11张长明,钟伟合.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 性.语言语翻译,2005 8).12谢思田.“达”和“雅”解构下的中西翻译忠实观融合研 究外国语,2007 0).13Vermeer, Hans J. 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 j. 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3 0).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B Schaffner, C. 2001. Sko

    21、pos theory C /Mona Bake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国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 and Custom M . London: J. Murray.7Venuti, L. 2004. The TranslatorT s Invisibility M . Shanghai

    22、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8Xie, Z. Y. 2006. 300 Tang Poems: An Annotated Edition with Commentaries M .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回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刘晓凤,王祝英.路易-艾黎与杜甫DO.杜甫研究学刊, 2009 4).11路易-艾黎艾黎自传ML路易-艾黎研究室,译.甘 肃人民出版社4987.1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修订本)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许渊冲.译笔生花M.文心出版社,2005.15周维新,周燕.从英译风格谈起DO .外国语,1990 6).


    注意事项

    本文(此忠非彼忠翻译理论中忠诚原则与忠实标准之辨析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