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物理《力》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24733       资源大小:377.0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物理《力》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1、 专题三重力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 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个方面来认识重力,同时对第一节 认识力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认识力,并通过“感 知力”“描述力”“测量力”“分析力”四个过程来实现对力的初步认识。并设计 了大量的体验性活动和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性活动和实验拉近学生与力学的 距离,使学生获得感情,形成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物理概念的建构。 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达到以下学习效果: 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并会画力的示意 图;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性质;理解弹簧

    2、测力计的原理并能使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并能用公式G=mg 进行简单计算;理解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力的概念,熟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2. 知道物体的弹性和塑性,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 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3.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并能用公式 G=mg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利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 力的现象;2. 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

    3、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 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4. 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5. 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大量的体验性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3. 在实验活动的参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4.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 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应课标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

    4、.2.4 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1.如何感知力?主题单元问2.如何描述力?题设计3.如何测量力?4.如何分析力?专题一: 力(1 课时)专题划分专题二:弹力专题三: 重力其中,专题 三中的活动 3 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力所需课时共 1 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 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2.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3.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专题问题设计1. 力是怎样产生的?2. 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物体会有什么变化?3. 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怎么用力的示意图来

    5、描述力?4. 我们提水桶时,也会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这是为什么?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常规资源:演示器材:斜面 小铁球 条形磁铁每组:橡皮泥 1 块弹簧一根教学支持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活动设计活动 1:看本章首图“攀岩”和第一节的节首图“押加”。通过图片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力的存在。活动 2:用力捏橡皮泥,松开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用力压或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 状发生了变化。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力可 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活动 3:小铁球静止在水平面上,当一个磁

    6、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的 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活动 4:用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打台球时,击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那么除了大小和方向以外,还有什么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由两个力量悬殊的同学分别推教室门的外侧和内侧,学生猜测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活动 5:用手拍自己的课桌,手会感到疼,说明手在给桌子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桌子也给手施加了作用力,使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评价要点活动 1: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活动 3 和 4:学生观察发现并思考、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活动 5: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专题二弹力所需课时1 课时1. 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2. 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 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会使用弹簧测力计。1. 为什么直尺不受力时可以恢复原状,而橡皮泥却不可以呢?2. 用手将直尺压弯,感受直尺对手的作用力,思考这个力是怎么来的?3. 观察弹簧测力计,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4. 怎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其的拉力? 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演示器材:演示

    8、弹簧测力计 钩码每组:橡皮泥 1 块直尺一把弹簧测力计(5N) 文具袋轻压一把直尺,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观察直尺变化。用力捏橡皮泥, 松手后,观察橡皮泥形状变化。直尺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我们说直尺具有弹性。 橡皮泥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我们说橡皮泥具有塑性。我们把尺子压弯时,可以 感受到它对手有力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直尺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了弹力。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结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 N(分度值)。

    9、2.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 度线上。3.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 1N、3N、5N 的位置,感受 1N、3N、5N 的力。4. 把文具袋悬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测拉力 F1=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拉力 F2= 。5. 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熟练并规范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和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器材的操作规范和活动过程规范有序。专题三重力1. 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 经历探究

    10、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 系。能利用公式 G= mg 进行简单的计算。3. 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4. 了解重力的由来。1. 为什么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 托起不同质量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这是为什么?3. 重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应用?4. 重力的由来。乒乓球小石块 细线每组:弹簧测力计(5N) 钩码观看倾泻而下的瀑布、空投的救灾物资、向空中撒开的渔网等与重力有关的视频。观察在高处由静止下落,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竖直方向抛出的乒乓球的运动情况。然后分析以上物体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它们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些物 体所

    11、受到的力不是由接触产生的,它们最后都要落向地面。与这些物体有着共同联 系的物体是地球,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理叫做重力。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选用质量已知的钩码,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质量 m/kg重力 G/N1. 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 在下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后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个表格实验数据虽特殊,但它可以反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操作简单、省 时、数据易处理。第二个表格采用图像的方法,能准确的体现重力和质量之

    12、间的关 系。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两个表格可以得出重力和质量之间定量的关系,进而得出重 力和质量的关系公式 G=mg。用细线把石块悬挂起来,观察细线下垂的方向。线的方向跟石块受重力的方向一致,那么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然后让学生了解建筑工人在砌墙时 常常利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用一根细线栓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通过模拟将实验现象转换成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 过程,使学生了解月亮也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引出宇宙中的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吸 引的力,即万有引力。活动 1 和 2:学生的观察发现和思考能力。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合作探究小组协作、现象明显、数据的整理和结论的分析总结。活动 4 和 5:学生的观察思考和问题迁移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物理《力》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