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冰乙酸的用途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237761       资源大小:34.5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冰乙酸的用途Word文件下载.docx

    1、 3.4 测定步骤 用锥形称量瓶称取约2.5g 试样,准至0.0001g ,将称量瓶放入已盛有50ml 不含二氧化 碳蒸馏水的250ml 锥形瓶中,并将称量瓶盖摇开,加0.5ml 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滴定至微粉红色,保持5s 不退色为终点。 3.5 计算 乙酸含量X1(%)按式(1)计算: X1(c*V*0.06005/m*1001.305X2(1 式中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m 试样质量,g ; 0.06005与1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质 量; X2甲酸质量百分含量

    2、,%; 1.305甲酸换算为乙酸的换算系数。 计算时,对标准溶液的标定与使用的温差按GB601 的规定进行校正。 3.6 允许误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大于0.15%,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4、甲酸含量测定(略) 5、乙醛含量测定(略) 6、蒸发残渣测定(略) 7、铁含量测定(略) 8、重金属(以Pt 计)目视极限试验(略) 9、高锰酸钾氧化时间的测定(略) 编辑本段食用级冰乙酸 百分之99 含量 市场价格:21 元 食用冰乙酸由发酵法生产的乙醇为原料制得。该产品在食品行业中用作酸味剂和增香 剂,适当稀释可调配成食醋,含量在35%时可作为醋酸直接使用,日常使用按实际需 要量添加。 编辑

    3、本段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 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 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 脱脂和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 ,1 小时(小 鼠吸入; 人经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 人经口2050g ,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4、:人吸入200490mg/m3712 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 性咽炎,支气管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 小时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 胞5mmlo/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00mg/kg(18 天,产后 ,对新生鼠行为有 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400mg/kg(1 天,雄性 ,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 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水质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

    5、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 ,杭士平主编 5.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0.003mg/m3(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2.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 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

    6、存容器内。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 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 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

    7、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ABS 塑料-概述 ABS 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 ,SAN ,BS 的各种性能有 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ABS 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 的三元共聚物,A 代表丙烯腈,B 代表丁二烯,S 代表苯乙烯。 编辑本段ABS 塑料-名称 化学名称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编辑本段ABS 塑料-性能

    8、一般性能 ABS 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ABS 相 对密度为1.05 左右,吸水率低。ABS 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 处理。ABS 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肉桂 味。 力学性能 ABS 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 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ABS 的耐蠕变性 比PSF 及PC 大,但比PA 及POM 小。ABS 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属塑料中较差的。ABS 的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热学性能 ABS 的

    9、热变形温度为93118,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ABS 在-40 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电学性能 ABS 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可在大多数环境下使 用。 环境性能 ABS 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但可溶于酮类、醛类及氯代烃中,受冰乙 酸、植物油等侵蚀会产生应力开裂。ABS 的耐候性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易产生降解;于 户外半年后,冲击强度下降一半。 ABS 塑料的加工性能 ABS 同PS 一样是一种加工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塑料,可用通用的加工方法加工。 ABS 的熔体流动性比PVC 和PC 好,但比PE 、PA

    10、及PS 差,与POM 和HIPS 类似; ABS 的流动特性属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都有关系,但对剪切速 率更为敏感。 ABS 的热稳定性好,不易出现降解现象。ABS 的吸水率较高,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一般制品的干燥条件为温度 8085,时间 24h;对特殊要求的制品(如电镀 的干燥条件 为温度7080,时间1818h。ABS 制品在加工中易产生内应力,内应力的大小可通过浸 入冰乙酸中检验;如应力太大和制品对应力开裂绝对禁止,应进行退火处理,具体条件为放 于7080的热风循环干燥箱内24h,再冷却至室温即可。 编辑本段ABS 塑料-生产ABS 的主要原料及辅助原料 主要

    11、原料 1.1,3-丁二烯 2. 苯乙烯 3. 丙烯腈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有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分散剂、终止剂、抗氧剂及凝聚剂等。 编辑本段ABS 塑料-ABS 生产方法 ABS 生产方法分为掺混法和接枝法。现在世界主要生产商大多采用先接枝再掺混的方 法,此法又分为乳液接枝悬浮 SAN 掺混法,乳液接枝悬浮 SAN 掺混法,乳液接枝 本体SAN 掺混法。新兴的本体接枝法无论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都有很大优势,是今 后研究的重点。 编辑本段ABS 塑料-ABS 的分类 ABS 根据冲击强度可分为:超高抗冲型、高抗冲击型、中抗冲型等品种; ABS 根据成型加工工艺的差异,又可分为:注射、

    12、挤出、压延、真空、吹塑等品种; ABS 依据用途和性能的特点,还可分为:通用级、耐热级、电镀级、阻燃级、透明级、 抗静电、挤出板材级、管材级等品种。 编辑本段ABS 塑料-ABS 用途 ABS 树脂的最大应用领域是汽车、电子电器和建材。汽车领域的使用包括汽车仪表板、 车身外板、内装饰板、方向盘、隔音板、门锁、保险杠、通风管等很多部件。在电器方面则 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计算机、复印机等电子电器中。建材方面, ABS 管材、ABS 卫生洁具、ABS 装饰板广泛应用于建材工业。此外 ABS 还广泛的应用于 包装、家具、体育和娱乐用品、机械和仪表工业中。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

    13、合物ABS 部分牌号介绍 品名型号 产地 熔指g/10min 特性及用途 9715A 吉化 16 用于汽车, 家电, 电子产品外壳配件, 玩具, 日用品等行业及产品. 0215A 吉化 20 用于汽车, 家电, 电子产品外壳配件, 玩具, 日用品等行业及产品. 750 大庆石化 4.5 具有易流动性,OA 设备, 杂货等. 301 兰化 1.3-2.3 适合于普通的各种机壳部件, 家用电器, 灯具, 杂品. 510 辽宁华锦 2.5 用于汽车, 家电, 电子产品外壳配件, 玩具, 日用品等行业及产品. 757K 镇江奇美 4.2 电视机前壳,复印机外壳,电话机机壳,化妆品盒 707K 镇江奇美

    14、 1.9 电话机外壳,灯座,玩具,办公室用品,家电按钮。 757 台湾奇美 1.8 电视机前壳,复印机外壳,电话机机壳,化妆品盒 747 原白 台湾奇美 0.8 安全帽,摩托车档板,鞋后跟,雪地运动用品等 747 磁白 台湾奇美 1.2 超高强度, 射出成型用. 777D 台湾奇美 6 超耐热性. 777B 台湾奇美 6.5 耐热性. 758 台湾奇美 透明性 好 765B 台湾奇美 4.2 难燃性,耐光性,耐热性。 750 南韩锦湖 4.5 家电制品、汽车零件。 GP-22 巴斯夫 13-23 家电制品、汽车零件。 121H 韩国LG 20 真空吸尘器,搅拌机 AG15A1 宁波台化 鞋跟、

    15、玩具、时钟及音箱外壳、手提箱等 ABS 塑料的主体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混物或三元共聚物,是一种坚韧而有 刚性的热塑性塑料。苯乙烯使ABS 有良好的模塑性、光泽和刚性;丙烯腈使ABS 有良好的 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 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低温回弹性。三种 组分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随之变化。 1、性能特点 ABS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一 定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它不透明,一般呈浅象牙色,能通过着色而制成具 有高度光泽的其它任何色泽制品,电镀级的外表可进行电镀、真空镀膜等装饰。通用级ABS 不透水、燃烧缓慢,燃

    16、烧时软化,火焰呈黄色、有黑烟,最后烧焦、有特殊气味,但无熔融 滴落,可用注射、挤塑和真空等成型方法进行加工。 2、级别与用途 ABS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级(包括各种抗冲级 、阻燃级、耐热级、电镀级、透明级、 结构发泡级和改性ABS 等。通用级用于制造齿轮、轴承、把手、机器外壳和部件、各种仪 表、计算机、收录机、电视机、电话等外壳和玩具等;阻燃级用于制造电子部件,如计算机 终端、机器外壳和各种家用电器产品;结构发泡级用于制造电子装置的罩壳等;耐热级用于 制造动力装置中自动化仪表和电动机外壳等;电镀级用于制造汽车部件、各种旋钮、铭牌、 装饰品和日用品;透明级用于制造度盘、冰箱内食品盘等。 ABS

    17、 在汽车内饰的要求条件:汽车内饰追求的重要目标包括美观、低气味、机械性能、 耐热、耐候等。亚太国际ABS 汽车材料能够满足各种内饰部件的使用要求,材料具备以下 条件: 1 1.良好的流动性 2. 优异的抗冲击性 3. 易加工成型 4. 易着色、喷涂 5. 低气味 6. 良好的耐腐蚀性 7. 亚光效果 编辑本段ABS 塑料材料展望 ABS 是本世纪40 年代发展起来的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十分优秀 的塑料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刚性、硬度和加工流动性,而且具有高韧性特点,可以注塑、 挤出或热成型。 大部分汽车部件都是用注塑成型方法加工的,ABS 树脂的优点是抗冲性、 隔音性、耐划痕性

    18、,耐热性更好,比PP 更美观,特别在横向抗冲性和使用温度较为严格的 部件。ABS 树脂是汽车中使用仅次于聚氨脂和聚丙烯的第三大树脂。ABS 树脂可用于车内 和车外部外壳,方向盘、导油管及把手和按钮等小部件,车外部包括前散热器护栅和灯罩等。 2 ABS 树脂容易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 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包括各种办公和 消费性电子/电器,办公电器包括电子数据处理机、办公室设备。近年来在电子电器市场, ABS 树脂在要求阻燃和高耐热的电子/电器市场中将保持其地位,阻燃与耐高热的ABS 树脂 在与ABS/PC 等工

    19、程塑料合金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ABS 树脂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建材管材、板材或片材,近年来被 价格更为低廉的PVC 树脂取代了一部分。ABS 树脂用于与建筑有关的领域,其中挤出片材 用于卫生器具如澡盒、游泳池衬里等,另外注塑成型的管材和管件,少量生产挤出成型的电 话电缆管线。 AIE 亚太国际紧跟材料市场趋势,致力于 ABS 材料的开发与推广,推出一系列具 有优异综合性能及技术表现的ABS 汽车材料,开发处诸多新型ABS 复合材料,如高抗冲性、 阻燃性、外观、着色等,为最终用户的使用提供全程的支持和帮助并不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简介 乙酸(acetic acid)分子中含

    20、有两个碳原子的饱和羧酸,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 式C2H4O2,结构 乙酸分子模型 简式 CH3COOH ,官能团为羧基。因是醋的主要成分,又称醋酸。例如在水果或植物油中 主要以其化合物酯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的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 普 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是无色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16 .6,沸点 117 .9, 相对密度 1.0492(204 密度比水大,折光率 1.3716。纯乙酸在 16.6以下 时能结成冰状的固体,所以常称为冰醋酸。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当水加到乙 酸中,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密度增加,直至分子比为11 ,相当于形成一

    21、元酸的原乙酸 CH3C (OH )3,进一步稀释,体积不再变化。 分子量:60.05 分子结构: 冰醋酸 冰醋酸 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6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 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 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 维和织物。 编辑本段历史 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 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

    22、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 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乙酸在化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在公元前 3 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奥弗 拉斯托斯详细描述了乙酸是如何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 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 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这导致了 罗马贵族间的铅中毒。8 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16 世纪德国炼金术士安德烈 亚斯利巴菲乌斯

    23、就描述了这种方法,并且拿由这种方法产生的冰醋酸来和由醋中提取的酸 相比较。仅仅是因为水的存在,导致了醋酸的性质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以至于在几个世纪里, 化学家们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质。法国化学家阿迪(Pierre Adet )证明了它们两个 是相同的。 1847 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第一次通过无机原料合成了乙酸。这 个反应的历程首先是二硫化碳经过氯化转化为四氯化碳,接着是四氯乙烯的高温分解后水 解,并氯化,从而产生三氯乙酸,最后一步通过电解还原产生乙酸。 1910 年时,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干馏木材得到的煤焦油。首先是将煤焦油通过氢氧 化钙处理,然后将形成的乙酸钙用硫酸酸化

    24、,得到其中的乙酸。在这个时期,德国生产了约 10000 吨的冰醋酸,其中30%被用来制造靛青染料。 编辑本段制备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现在,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 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 10%,但是仍然是生产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 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由生物制备的。75%的工业用乙酸是通过甲醇的羰基化制 备,具体方法见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 整个世界生产的纯乙酸每年大概有 500 万吨,其中一半是由美国生产的。欧洲现在的 产量大约是每年100 万吨,但是在不断减少。日本每年也要生产70 万吨纯乙酸。每年世界 消耗量为650 万吨,除了上

    25、面的500 万吨,剩下的150 万吨都是回收利用的。 发酵法 有氧发酵 在人类历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一直是用醋杆菌属细菌制备。在氧气充足的情 况下,这些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产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苹果酒或葡萄酒混合谷 物、麦芽、米或马铃薯捣碎后发酵。有这些细菌达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 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变为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氧气使得此过程加快。 现在商业化生产所用方法其中之一被称为“快速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首次成功是在 1823 年的德国

    26、。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 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他的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改进后的空气供应使得此过程 能够在几个星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制醋的时间。 现在的大部分醋是通过液态的细菌培养基制备的,由Otto Hromatka 和Heinrich Ebner 在1949 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续的搅拌中发酵为乙酸,空气通过气泡的形式 被充入溶液。通过这个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无氧发酵 部分厌氧细菌,包括梭菌属的部分成员,能够将糖类直接转化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为 中间体。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 3 CH3

    27、COOH 更令工业化学感兴趣的是,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 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2 CO2 + 4 H2 CH3COOH + 2 H2O 梭菌属因为有能够直接使用糖类的能力,减少了成本,这意味着这些细菌有比醋菌属细 菌的乙醇氧化法生产乙酸更有效率的潜力。然而,梭菌属细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属细菌。耐 酸性最大的梭菌属细菌也只能生产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够生产20%的乙酸。 到现在为止,使用醋酸属细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属细菌制备后浓缩更经济。所以,尽管梭 菌属的细菌早在1940 年就已经被发现,但它的工业应用仍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甲醇羰基

    28、化法 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 式如下 CH3OH + CO CH3COOH 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 的催化剂(第二部中) (1 CH3OH + HI CH3I + H2O(2 CH3I + CO CH3COI(3 CH3COI + H2O CH3COOH + HI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 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早在1925 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 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

    29、置。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 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 。直到 1963 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 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到了 1968 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 (cis 61Rh(CO2I2)被发现,使得反映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 1970 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 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 年代后期,英国石油成功的将Cativa 催化法商业化,此 法是基于钌,使用(Ir(CO2I2) ,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 排挤了孟山都法。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 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 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


    注意事项

    本文(冰乙酸的用途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