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三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同步练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173933       资源大小:450.1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三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同步练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D.材料体现不出美国实力的强大,也就说明不了国力强大和现代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4.我们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A. 纺织机械不同B. 交通工具不同C. 生产方式不同D. 主要动力不同【答案】D本课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划分主要依据的掌握情况。划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据是蒸汽机和电力的不同,即主要动力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这同时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这同时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故D

    2、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点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标志主要要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新生物科技等,他们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生巨大变革。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5.“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一现象出现于()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新经济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德国人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故B符合题意;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经济时代与题干无关,故ACD排除。6.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

    3、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殖民扩张B.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C. 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世纪初,主要经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项符合题意;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A项不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B项不合题意;18世纪60年

    4、代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7.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殖民扩张C. 资产阶级革命D. 工业革命分析“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可以看出1811年到1841年,其他职业的比重增长很快;1841到1871年,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增长较快。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因此,导致“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故D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于16世纪,故A不符合题意

    5、;殖民扩张主要是掠夺财富,不是导致“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8.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 人口增长B. 城市发展C. 贫富分化D. 环境污染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这和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关,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6、这说明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 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题干的“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说明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忘却了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电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广泛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的说法太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的说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7、故选B。10.“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A. 首先发生在德国B. 造成了环境污染C. 降低了生产效率D. 减少了贫富差距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因为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材料表达的意图。11.2019年的春节,最热门的电影是流浪地球,它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影片中太阳与地球、木星与地球间的引力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要“流浪”,人类给地球装上了上万台发动机,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驾驶

    8、地球离开太阳系。这一情节引发了关于“引力”的热议,“引力”最早与下列哪一科学家的理论有关A. 哥白尼B. 牛顿C. 达尔文D. 爱因斯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项符合题意;哥白尼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日心学说。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C项不合题意;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D项不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2.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A.

    9、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B. 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C. 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D.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漫画这幅漫画是讽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根据这个理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之中,是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的。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3.近代自然科学的殿堂中群星璀璨。以下人物应列入其中的

    10、是( )牛顿 贝多芬巴尔扎克达尔文A. B. C. D. 依据题干“近代自然科学”的信息,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符合题意;贝多芬是音乐家,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是近代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符合题意;由此可知,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类选择题做好的方法是排除法,需要学生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近代自然科学”,以此为依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人物,得出正确答案。14.某作品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新旧两种势力、两种因素冲突、较量、更替的广阔社会图景,揭露了贵族的衰微、资产者的发迹

    11、、金钱腐蚀下人性的罪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是()A. 人间喜剧 B. 战争与和平C. 美国的悲剧 D. 安娜卡列尼娜19世纪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A符合题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故BD排除;美国的悲剧反映了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故C排除。故此题选A。15.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适动的是A. 最后的晚餐C. 向日葵D. 英雄交响曲根据课本所学,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又称第三

    12、交响曲,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拿破仑的英雄业绩。D项符合题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讲述的拿破仑时期,法、俄之间发生的事。梵高的向日葵,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1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材料二(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这种机器首先应用于什么部门?举出第一次工业革

    13、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2)材料二展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成果,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3)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社会变化?(至少4点)【答案】(1)瓦特;纺织部门;火车和轮船。(2)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3)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口急剧增长;大众教育得到发展;劳动力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1)第一问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第二问1765年英国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最先应用于纺织部门;第三问1825年,

    14、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铁路时代的开始;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2)材料图1是电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图2 是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图3是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3)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7.学习工业革命,可以从收集史料、辨别研究价值入手,再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中,直接史料是 ,间接史料是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

    15、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

    16、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3)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1)直接史料:图一;间接史料:图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或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3)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消极影响: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对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

    17、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所帶来的挑战。(任写一点)(1)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对事实的陈述,故是直接史料;图二经过人为总结和加工,故是间接史料。(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在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首先在英国发生。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或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

    18、化。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可知: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有,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第二小问,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点评】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人类要做到可持续发展。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

    19、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申漳简明科学技术史话材料二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握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

    20、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位发明家。(2)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使用的动力机械。(4)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狄塞尔、诺贝尔、海厄特、夏尔多内等。(2)科技进步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革命又推动科技的进步。(3)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内燃机。(4)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革

    21、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2)依据材料信息“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得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技进步是工业革命的基础;(3)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

    22、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戴姆勒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4)开放性题目,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苹果为什么竖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面总是向着地面落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是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的吸引力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拉着月球。如果真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能否认为这种引力是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物质的普遍性呢?牛顿的

    23、主治医生斯库利的日记材料二我好像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者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牛顿临终遗言材料三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而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活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物种起源序(1)材料一反映了牛顿已经发现了什么?(2)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牛顿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请列举三点。(3)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4)人类社会是在竞争中发展的,谈谈你对当今社会的认识。(1)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谦逊、刻苦钻研、热爱科学的精

    24、神等。(3)生物进化学说。自然界中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4)人类社会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竞争,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竞争。因此为了参与竞争,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1)依据材料信息“苹果为什么竖直落地?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可在此内容反映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开放性题目,依据材料信息“我好像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者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可知,此内容体现了牛顿具有谦逊、刻苦钻研、热爱科学的精神等。(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活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可知,此内容体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第二问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 “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科学进化论。(4)开放性题目,人类社会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竞争,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竞争。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三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同步练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