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

    • 资源ID:6156347       资源大小:35.39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

    1、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较快发展。2013年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围绕“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总体部署,依法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

    2、年 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全省16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6%,较上年下降9.9个百分点。地表水总体水质属轻度污染,淮河流域总体水质好转为轻度污染。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6%,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状况总体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辐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未发生重大级别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减排情况 2013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90.27万吨,比2012年下降2.34%(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52.35万吨,农业源排放量为37.07万吨,垃圾处理场、医疗废

    3、物处置场等固废处置设施排放量为0.85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10.33万吨,比2012年下降2.65%(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6.57万吨,农业源排放量为3.68万吨,垃圾处理场、医疗废物处置场等固废处置设施排放量为0.0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50.13万吨,比2012年下降3.5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86.37万吨,比2012年下降6.25%。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年累计任务完成进度名列全国第六。措施与行动 脱硫脱硝设施建设2013年,省政府新设立总量减排专项资金,对23条熟料生产线进行以奖代补,较好地解决了水

    4、泥脱硝进展不快的问题。全省新建成火电机组脱硝设施23台,新增脱硝装机容量1075.5万千瓦,脱硝机组装机容量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1.85%提高到70.5%。新建成熟料生产线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设施37套,总产能20.45万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比例从去年同期的8.2%提高到60.6%。19台机组(装机容量共1018.5万千瓦)取消脱硫烟气旁路,综合脱硫效率提高到90%以上,部分机组达到95%左右。全省18台规模以上钢铁烧结机和球团设备中,有10台已配套建设脱硫设施。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2013年,全省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37座,设计污水处理总能力122.15万吨/

    5、日;新建管网1400余公里。建成分散型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59家。截至2013年底,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34座,设计总处理能力555.94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为476.29万吨/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2013年,全省安排中央及省级各类环保专项资金5433万元,用于8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项目。省农委、财政厅、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落后产能淘汰2013年,全省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20万吨,落后焦化产能4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138万吨,落后酒精产能3万吨,落后造纸产能52.8万吨,落后印染产能500万米,落后

    6、铅酸蓄电池产能(极板/组装)90/34万千伏安时,落后制革产能60万标张。环境执法检查环境监察执法2013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05326人次,检查企业36164家次。其中,省级共出动执法人员1185人次,检查工业企业449家次,检查燃煤电力企业和钢铁减排企业116家次,对137家工业企业、44家燃煤电力企业和钢铁减排企业下发监察通知。环保专项行动全省环保系统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6.8万余人次,检查企业2.4万余家次,挂牌督办22起环境违法案件,限批颍上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排查城镇污水处理厂108家,涉重金属矿采选及冶炼企业72家,铅蓄电池企业67家,皮革鞣制企业7家,电镀企业79家,

    7、化工企业910家,医药制造企业167家,水泥企业98家,火电企业52家。案件查处2013年,省环保厅责令37家企业停产停建、停止违法行为;依法对26家企业进行立案并罚款,移交责成有关市环保局对58家企业立案处罚;对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德县白云山矿区、安徽金安管业集团钟山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芜湖富春染织有限公司、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国投新集刘庄矿业有限公司等16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13起已完成整改任务并通过摘牌验收,安徽六国化工有限公司、淮南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污水处理厂、阜阳创业水务有限公司就淋溶液收集池、磷石膏堆场防渗漏或提标改造等问题仍在

    8、进行整改;对25家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网上公开。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大力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年共完成57个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其中省级45个、市级12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环境准入,防止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项目以产业转移名义转入本省。2013年,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审批一般建设项目14247个,其中报告书1305个、报告表6119个、登记表6823个;环境保护

    9、部批准的建设项目13个。建设项目管理“三同时”监督管理2013年,省环保厅批准试生产项目110个,批准同意延期试生产项目23个;批准环保竣工验收项目84个,配合环保部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6个,未予批准验收项目4个,未予批准试生产的项目8个。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完善重大环境影响项目的全过程监管,每季度在环保厅门户网站公布需要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重大环境影响项目目录,全年共有98个项目开展环境监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铜陵市、界首市列入2013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马鞍山安徽鑫港炉料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20家企业、

    10、市(县)、园区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铜陵市、阜南县、淮南矿业等5家单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入选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2013年,开展40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并安排省级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全省共有96个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及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总投资51.4亿元,中央资金支持4.77亿元。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国家对企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全年完成80家企业(产品)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截至2013年底,已有241家企业(产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预计减免税约8亿元,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制定安徽省

    11、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验收分级管理办法,开通安徽省清洁生产网站。2013年,全省确定并公布了469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除37家申请延期或暂停外,393家企业按要求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大 气 环 境质量状况 1.城市环境空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2013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71.8%(马鞍山)99.5%(黄山),黄山、池州、六安和宿州4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0%。16个地级城市中,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8个:淮北、亳州、阜阳、六安、芜湖、宣城、池州、黄山。全省二氧化硫(SO2)年均

    12、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其中,铜陵市年均浓度超国家二级标准0.07倍,黄山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他14个地级城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16个地级城市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99微克/立方米,滁州、宿州、蚌埠、安庆、合肥、淮南和马鞍山等7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国家二级标准0.02倍0.35倍,其他9个地级城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注:*按照标准实施年限,2013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如无特殊说明,均按照此标准进行评价。2.酸雨酸雨频率 全省有马鞍山、滁州、芜湖、

    13、宣城、铜陵、黄山和池州等7个城市出现酸雨,酸雨频率范围为4.5%(马鞍山)85.5%(池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和黄山5个酸控区城市均出现酸雨;池州和黄山市酸雨频率较高,分别为85.5%和84.2%。2013年全省城市降水酸雨频率各频段比例酸雨频率(%)0(无酸雨)0252550507575城市数95002城市名称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安庆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铜陵无无池州、黄山降水酸度 全省降水年均pH值为5.57,酸控区为5.49,各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67(池州)7.16(淮北),池州、黄山和铜陵3个城市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16个地级市中,

    14、铜陵和黄山市为酸雨城市,池州市为较重酸雨城市,其他13个城市为非酸雨城市。2013年全省酸雨分布状况降水酸度5.65.05.64.55.04.5酸雨污染状况非酸雨城市酸雨城市较重酸雨城市重酸雨城市城市名称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铜陵、黄山池州无与2012年相比,2013年,蚌埠市未出现酸雨,全省出现酸雨的城市数减少1个;全省及酸控区降水年均pH值分别上升0.29和0.27,黄山市由较重酸雨城市好转为酸雨城市。酸雨评价是以pH值等于5.6作为划分界限,pH值低于5.6的降水即为酸雨。酸雨频率=(酸雨的样本数/降水总样本数)100% 3.合肥市

    15、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合肥市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第一阶段实施城市,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监测数据。按照新标准,采用AQI评价,2013年合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49.9%,重度污染天数37天、严重污染天数7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日均值浓度及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浓度均出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3.3%、19.9%、48.5%和0.6%。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88微克/立方米。措施与行动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2013年,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安

    16、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全省大气污染源普查。推进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按照国家要求,芜湖和马鞍山市空气自动站完成升级,具备PM2.5等新指标监测能力,并于2013年底实时联网发布监测信息。省环保厅对省内2005年前建设的12个空气站实施升级改造,新建12个县级空气站。截至2013年底,全省68个国控点位中有42个点位具备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2013年6月,全省第一个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站-安徽省灰霾

    17、超级监测站(合肥区域站)投入运行,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起草安徽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草案)。全省除合肥市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外,其余15个市均施行了“黄标车”区域限行办法。全省累计建成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96家、检测线264条,县级覆盖率达到91.5%;全年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153.3万张,核发率达到81.0%。重点排放企业调查对全省废弃物焚烧、制浆造纸、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铁矿石烧结、炼钢生产、焦炭生产、铸铁生产、再生有色金属生产、镁生产和遗体火化等10个二噁英重点排放行业排放源和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及其废物清单进行更新调查。气候及气象灾害

    18、2013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偏高0.7,与1998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仅低于2006年和2007年。冬寒春暖夏热秋爽,夏季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省年降水量1014毫米,较常年偏少近2成,为2005年以来最少;冬季降水偏多,春、夏和秋三季降水偏少。淮河以南入梅偏晚,出梅偏早,梅雨量偏少。2013年属较差气候年景,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程度较重,气象灾害损失为2009年以来最重。全省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291.8千公顷,受灾人口2336.3万人,因灾死亡35人,倒塌房屋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7.4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58.1亿元。水 环 境 质量状况 地 表

    19、水总体水质状况2013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24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中,类水质断面(点位)占67.6%,水质状况为优良;劣类水质断面(点位)占9.7%,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与2012年相比,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上升0.9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淮河流域 省辖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监测的45条河流88个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42.1%,水质状况为优良;劣类水质断面占19.3%,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水质。阜阳王家坝入境断面水质为类,滁

    20、州小柳巷出境断面水质为类,其余断面水质为类。淮河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19条入境支流中,有3条支流水质为轻度污染、5条为中度污染、11条为重度污染。淮河南岸支流水质状况好于北岸支流。南岸15条支流中,有12条支流水质为优或良好,无重度污染支流。北岸29条支流中,有3条支流水质为良好,12条为重度污染。2013年淮河支流水质状况水质状况支流名称入境出境境内优(类)史河淠河总干渠、东淠河、西淠河、黄尾河、漫水河良好(类)东淝河、茨淮新河、南沙河、淠河、沣河、西淝河、怀洪新河、淠东干渠、汲河轻度污染(类)浍河、沱河、颍河新汴河、新濉河澥河、谷河、济河、池河、白塔河、濠河中度污染(类)闫河、涡河

    21、、运料河、泉河、洪河濉河重度污染(劣类)王引河、惠济河、小洪河、包河、武家河、赵王河、油河、奎河、灌沟河、郎溪河、黑茨河龙河注:表中字体倾斜并加下划线的河流(如“史河 ”)表示淮河南岸支流。与2012年相比,省辖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长江流域 省辖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监测的39条河流70个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82.9%,水质状况为优良;劣类水质断面占1.4%,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长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20个断面中,有12个断面水质为类,8个断面水质为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监测的3

    22、8条支流中,有20条支流水质为优、8条为良好、5条为轻度污染、4条为中度污染、1条为重度污染。2013年长江支流水质状况水质状况支流名称境内出境优(类)姑溪河、漳河、黄浒河、青弋江、西津河、东津河、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青通河、黄湓河、尧渡河、皖河、华阳河、鹭鸶河、潜水、皖水、清溪河、陵阳河阊江良好(类)青山河、得胜河、水阳江、顺安河、长河、凉亭河、二郎河泗安河轻度污染(类)清流河、襄河、采石河、桐汭河滁河中度污染(类)来河、雨山河、慈湖河梅溧河重度污染(劣类)无量溪河与2012年相比,省辖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8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个百分点。

    23、巢湖流域 巢湖湖体全湖平均水质为类、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中,东半湖水质为类、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水质为类、中度污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环湖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监测的11条河流19个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63.1%,水质状况为优良;劣类水质断面占31.6%,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11条环湖河流中,有2条河流水质为优、4条为良好、5条为重度污染。2013年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状况水质状况河流名称优(类)杭埠河、裕溪河良好(类)丰乐河、兆河、柘皋河、白石天河重度污染(劣类)南淝河、店埠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与2012年相比,巢湖东、西半湖及全湖平均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均无明

    24、显变化。环湖河流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0.5个百分点,其中,丰乐河水质由轻度污染好转为良好,杭埠河水质由轻度污染好转为优,裕溪河水质由良好好转为优,南淝河、店埠河、十五里河、派河和双桥河水质仍为重度污染。新安江流域 省辖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其中,新安江干流水质状况为优;4条支流中,有3条支流(扬之河、率水和横江)水质为优,1条(练江)为良好。与2012年相比,省辖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练江水质由优下降为良好。其他湖泊、水库 全省其他27座湖泊、水库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水库水质优于湖泊水质。除瓦埠湖、高塘湖和南漪湖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外,其余湖泊、水库水体均

    25、未出现富营养状态。15座水库中,磨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沙河水库、港口湾水库、城西水库、太平湖和丰乐湖9座水库水质为优,龙河口水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凤阳山水库、牯牛背水库和奇墅湖6座水库水质为良好。12座湖泊中,花亭湖1座湖泊水质为优,瓦埠湖、高塘湖、女山湖、高邮湖、南漪湖、石臼湖、武昌湖和升金湖8座湖泊水质为良好,菜子湖、龙感湖和黄湖3座湖泊水质为轻度污染。与2012年相比,全省其他湖泊、水库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其中,太平湖水质由类好转为类,沙河水库、港口湾水库水质由类好转为类,武昌湖、升金湖水质由类好转为类,龙河口水库水质由类下降为类。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

    26、源地2013年,对全省16个地级城市和6个县级城市的45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其中地表水源地30个,地下水源地15个。全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6%,较2012年下降0.8个百分点。16个地级城市中,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和黄山等14个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合肥和亳州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合肥市大房郢水库8月、9月总磷出现超标,最高超标0.10倍;亳州市地下水源地由于地质影响,7月12月氟化物出现超标,最高超标0.54倍。6个县级城市中,明光、宁国、桐城和天长市集中式

    27、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巢湖和界首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巢湖市巢湖水源地6月10月总磷出现超标,最高超标0.72倍;界首市地下水源地由于地质影响,8月12月氟化物出现超标,最高超标0.90倍。措施与行动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采取预警、通报及环评限批等多种方式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对各市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向各市政府通报,对2012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巢湖流域的合肥、六安市实行涉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限批。加快规划项目建设进度,截至2013年底,淮河流域346个列入规划项目,已完工177个,21个进行调试,62个在建;巢湖

    28、流域167个列入规划项目,已完工45个,2个进行调试,74个在建;长江流域74个列入规划项目,已完工65个,1个进行调试,6个在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省环保厅召开全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先后以约谈、通报等多种形式对各市及省直管县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全省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5个,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14个。组织完成2012年度安徽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对淮北、亳州、宿州、蚌埠和阜阳5市31个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良好湖泊生态环

    29、境保护 编制完成全省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升金湖、黄大湖、花亭湖、焦岗湖、万佛湖和佛子岭水库6个优先类生态环境保护湖泊,6个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2013年,焦岗湖和黄大湖被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太平湖通过竞争性立项确定为2014年全国重点支持湖泊。2011年以来,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93540万元,其中地方和社会投入完成79112万元,中央投入完成14428万元。2011年2013年,全省累计共获得中央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1600万元,其中2013年7600万元(分别为太平湖3200万元,黄大湖2200万元,焦岗湖2200万元)

    30、。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完成安徽省跨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试点暂行办法(初稿)和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办法(初稿),初步确定选择污染事故频发的浍河及具有重要水源保护涵养功能的大别山区分别作为跨市断面考核和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2013年,新安江生态补偿工作稳步推进,水质稳定保持优良。巢湖蓝藻应急防控4月1日11月5日,对巢湖湖区12个测点进行了1次/1周(4月1日5月31日)、1次/2天(6月1日9月30日)和2次/1周(10月1日11月5日)的蓝藻应急监测,编写巢湖蓝藻应急防控监测报告66期,巢湖蓝藻应急防控监测周报17期。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状况好于去年同期,蓝藻频发区域主要位于西半湖,全年未发生影响饮用水安全的蓝藻暴发事件。河流评价方法与标准采用单因子法判定水质类别,评价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断面(测点)水质定性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类水质优类水质良好类水质轻度污染类水质中度污染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分级水质类别比例水质状况类水质比例90%优75%类水质比例90%良好类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