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6140403       资源大小:38.1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项目将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成果,对茶鲜叶真空厌氧处理、茶鲜叶真空厌氧/好气交替处理及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加工工艺等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进行中试放大和熟化,建成一条年产20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示范生产线,产品中GABA含量达到2.5mg/g以上,是普通绿茶的1020倍。项目计划总投资166万元,其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万元。项目完成后,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吨,年产值可

    2、达320万元,净利润38.59万元,并每年可解决100吨左右夏秋季茶鲜叶的出路,为茶农增加收入约12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该项目将为我省茶叶企业在解决夏秋季茶鲜叶出路,调整茶叶产品结构,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一个很好的典范;项目成果在大中小型茶厂均可实施,应用前景广阔。(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1)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总投资166万元,现已完成31万元,计划新增投资135万元。新增投资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万元,单位自筹75万元。(2)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配套建成一条年产20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示范生产线,使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加工技术达到成熟的工业

    3、化生产水平。(3)项目执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a、示范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b、产品的质量指标:GABA含量达到2.5mg/g以上,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4)执行的质量标准:-氨基丁酸茶尚无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本项目实施后,将参照日本的行业标准,制订企业标准,经报批后用于指导生产。(5)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执行期间,可生产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6吨,产值达96万元,净利润5.99万元;项目完成后,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吨,年产值可达320万元,净利润38.59万元,并每年可解决100吨左右夏秋季茶鲜

    4、叶的出路,为茶农增加收入约12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阶段目标本项目执行期为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为期2年,共分成四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2005年5月12月落实资金15万元完成-氨基丁酸绿茶的关键生产设备的调研和考察确定-氨基丁酸绿茶示范生产线的设备选型和配套方案完成示范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第二阶段:2006年1月6月落实资金55万元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建成示范生产线进行设备试运行第三阶段:2006年7月12月落实资金35万元进行系统的-氨基丁酸绿茶加工综合试验,改进和完善工艺参数和设备,确定-氨基丁酸绿茶工业化生产工艺示范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达

    5、到设计要求: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0吨,产品的GABA含量达到2.5mg/g以上,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和无“青臭味”生产试销3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第四阶段:2007年1月5月落实资金30万元生产试销3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整理和补充项目资料,完成项目技术总结报告,组织验收鉴定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总投资额166万元,已完成投资31万元(用于购置部分配套设备),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新增投资135万元。新增投资额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6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75万元。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见表1。表1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时间投入金额(万元)资金用途2005年5月12月15技术引进,调研考察,工艺流

    6、程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设备购置定金等。2006年1月6月55设备购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等2006年7月12月35设备的改进和完善;示范生产的原材料购置费、人工费、能源费等。2007年1月5月30示范生产的原材料购置费、人工费、能源费等,项目的总结、验收等。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1、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氨基丁酸茶(又称GABA茶、GABARON茶)是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首次开发成功的新型茶,要求茶叶中-氨基丁酸的含量必须达到1.5mg/g以上。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实,-氨基丁酸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因此,-氨基丁酸茶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

    7、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已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该茶卖价比一般同级绿茶高1倍,市场零售价达10000日元/kg左右。有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在日本,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提高茶叶中-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有氮气嫌气处理、红外线、微波照射、谷氨酸钠溶液处理、嫌好气交替处理等。但目前这些加工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如采用氮气嫌气处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乡镇很难购到氮气);采用红外线照射耗电较大;采用微波照射对防泄露要求较高;采用谷氨酸钠溶液处理茶鲜叶易产生“水闷味”;采用嫌好气交替处理易产生红梗、红叶,影响茶叶品质等等。特别是嫌气处理产生的

    8、“青臭味”仍是-氨基丁酸茶的致命弱点。此外,由于缺少合适的嫌气处理装置限制了-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加快高品质-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生产示范是该领域近期的发展趋势。2、本项目技术产品与国内国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国内外目前仅有日本工业化生产-氨基丁酸茶,主要采用氮气嫌气(厌氧)处理茶鲜叶5-10小时,然后,按蒸青绿茶工艺,加工成-氨基丁酸绿茶。其GABA含量一般在1.5mg/g左右,且普遍带有明显的“青臭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相比,本项目技术具有以下优势(见表2):表2 本项目技术产品与国内国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项 目国外先进技术本项目技术适制品种及采摘标准没有制订。提出

    9、7个适制-氨基丁酸茶的茶树品种,确定了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未成熟新梢。鲜叶处理技术采用氮气嫌气处理技术,成本高、时间长。采用真空厌氧处理或真空厌氧/好气交替处理技术,成本低、时间短。加工工艺采用蒸汽杀青工艺,鲜叶处理产生的“青臭味”不能去除。采用高温滚筒杀青工艺,可有效去除鲜叶处理产生的“青臭味”。关键设备没有专用的鲜叶处理设备。研制成功专用设备茶鲜叶真空厌氧处理机,可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GABA含量一般在1.5mg/g左右,普遍带有明显的“青臭味”。GABA含量在2.5mg/g以上,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3、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变化项目实施前后技术

    10、经济指标见表3。表3 项目实施前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后关键设备生产能力20kg/d(干茶)120kg/d(干茶)产品质量GABA含量2.5mg/g,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GABA含量2.5mg/g,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实现年生产能力020吨/年实现年增总产值0320万元实现年纯利润额038.6万元实现年总税收额024.9万元实现年总利税额063.5万元(二)项目创新点1、选用适制-氨基丁酸绿茶的茶树品种,采用最佳鲜叶采摘标准,工业化生产高品质的-氨基丁酸绿茶。2、采用专利技术生产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基丁酸绿茶。3

    11、、首次建成一条年产20吨高品质的-氨基丁酸绿茶的示范生产线。4、提出1整套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产业化生产技术。(三)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技术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2001BA502B02)和SS重点科技计划“茶叶资源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011102401)的子课题“-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研究”,已于2004年12月25日通过SS科技成果鉴定。项目申报单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就该项技术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书,原有的核心技术和国家发明专利仍归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拥有,申报单位拥有使用权;项目合作期间产生的的技术

    12、产权归双方共有(见附件)。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转化内容(1)-氨基丁酸绿茶加工技术的中试放大和熟化;(2)-氨基丁酸绿茶示范生产线的建立;(3)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生产性试验示范;(4)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提出。2、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 首先对现有技术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工业化生产设备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对-氨基丁酸绿茶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中试放大试验,完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提出-氨基丁酸绿茶示范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选型和配套方案。与有关设备专业生产厂家合作,对示范生产线所有设备进行加工、安装和调试,建成示范生产线。在示

    13、范生产线上对-氨基丁酸绿茶整套加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和批量生产,完善工艺参数和设备,最终提出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工业化生产技术。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图1 项目技术路线(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实施地点和规模本项目在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实施,规模为年产20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2、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见表4。3、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条件分析(1)设备及原辅材料设备:本项目所需设备除茶鲜叶真空处理机需特殊加工以外,其余均为常规绿茶加工设备,国内茶机生产厂家均能提供。生产线设备的选择和配套方案见表4,其中部分常规配套设备已完成投资。原辅材料:本项目所需原材料只是茶鲜叶。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拥有茶叶生产基

    14、地3000多亩,茶树多数为-氨基丁酸绿茶的适制品种如迎霜、龙井43等,且茶园栽培管理水平高,茶鲜叶供应量完全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2)工程建设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项目确定在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已有配套生产厂房500m2,厂房条件良好,生产环境优越,公用和辅助工程配套齐全,已有100T/h供水系统和400KVAG供电系统,排水和排污均已与当地管网系统相连接,给排水和供电设施完全可以满足项目要求。因此,根据项目设计需要对厂房进行改造布置后即可投入使用。(3)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本项目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与普通绿茶加工没有区别,因此,采用常规茶叶加

    15、工厂的“三废”处理措施和方案。表4 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及分工具体工作任务分工1、生产厂房、配套设施、原材料等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负责2、确定-氨基丁酸绿茶加工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的技术参数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负责3、-氨基丁酸绿茶加工技术中试放大双方共同参加4、示范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选型和配套方案双方共同参加5、所有设备的购买、生产线安装和调试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负责6、-氨基丁酸绿茶示范生产、工艺及设备完善等双方共同参加7、-氨基丁酸绿茶的企业标准制定双方共同参加8、项目总结、验收双方共同参加表5 主要生产设备设 备 名 称型 号数量(台、套)茶鲜叶真空处理装置自行研制1摊青设备自行研制1滚

    16、筒杀青机6CSY701茶叶揉捻机6CR553茶叶解块分筛机6CJS301茶叶烘干机6CH162茶叶瓶式炒干机6CPC1001茶叶八角炒干机6CBC1102茶叶平面圆筛机7661茶叶双层抖筛机7671阶梯式茶叶拣梗机6CJT-824茶叶风选机6CFX5004振动槽FS1503总 计(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本项目成果转化后的技术可作为我国大中小型茶叶加工厂解决夏秋季茶鲜叶出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首选技术。本项目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GABA含量高(2.5mg/g),感官品质好,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很强竞争力。本项目产品在研制阶段已引起国内外大公司的关注。目前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北京

    17、吴裕泰公司、上海昂立集团、广东碧丽源茶叶有限公司等对该产品已提出合作和供货意向。据统计世界高血压患者超过3亿,中国有1亿。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然较多,但不少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患者连续服用后,会出现四肢无力、昏昏欲睡、记忆力骤降甚至消失、食欲不振以及老年人痴呆等不良现象。因此,开发生产天然的具降血压作用的-氨基丁酸茶符合当今保健行业的发展方向,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氨基丁酸绿茶主要是日本生产,由于采用蒸青绿茶加工工艺,其厌氧处理产生的“异味”较明显,限制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本项目技术解决了厌氧处理产生的“异味”和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工业化生产问题,对提高我国茶叶新产品加工

    18、能力,促进茶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在52万吨左右,其中夏秋茶约占一半,由于夏秋季茶叶品质低下,销售困难,已严重阻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和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该技术可作为解决我国夏秋季茶鲜叶原料的出路,提高夏秋茶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如该技术在全国绿茶主产地得以推广,按夏秋季绿茶产量的2%计算,可生产-氨基丁酸绿茶5000吨,新增产值约1.5亿元。如果该技术成果辐射到红茶(占世界茶叶销售总量的90%以上)、乌龙茶和花茶的加工上,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所开发的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产品,在国内尚没有任何企业在最近可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项目产

    19、品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专利技术加工出的产品品质优良,加之目前国内市场上-氨基丁酸绿茶产品的供应尚属缺口,故本项目所开发的产品,新颖性好,在国内市场上将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SF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又是一家集茶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茶叶产品尤其是绿茶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方面在国内同行业内处领先地位,并且在产品质量、成本核算、销售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公司一向都具有良好的信誉。目前公司已在国内外建立起较完整的销售网络,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本身还挂有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研究所的牌子,与有关茶叶进出口公司和各国茶叶客商有着良好的关系,预计本项目通过今后二年的项目中试推

    20、进和投产,产品完全可以跻身于国内外市场。(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为166万元,已完成投资31万元,项目执行期新增投资金额135万元。新增投资额中需新添设备种类和投资状况如表6,已包括部分机器的样机试制费。新增投资的具体内容如表7。表6 新增设备投资估算表设 备 名 称型 号数量(台、套)单价(万元)总价(万元)茶鲜叶真空处理装置自行研制120.0020.00摊青设备自行研制110.0010.00滚筒杀青机6CSY701 6.50 6.50阶梯式茶叶拣梗机6CJT-8220.801.60茶叶风选机6CFX50021.202.40振动槽FS15030.501.50总 计

    21、表7 新增投资估算表投资项目投资额(万元)备 注1. 固定资产投资95技术引进费10-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设计开发费8配套设备与工艺设计关键设备研制20茶鲜叶真空处理装置配套设备购置22安装调试及试制费352. 流动资金40总 计1352、新增资金筹措本项目需新增投资135万元,其筹措渠道如下:企业自筹75万元,主要用作技术引进、设计开发、设备调试和流动资金,由企业自有资金筹措。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60万元,用于推进项目中试过程中关键设备研制、配套设备购置和部分科研费用支出。3、资金使用计划新增资金的使用计划如表8所示。其中申请转化资60万元的主要用途列于表9。表8 新增投资资金使用

    22、计划表时 间投入金额(万元)资金用途2005年5月12月15技术引进,设备考察调研,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等。2006年1月6月55设备购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等2006年7月12月35设备的改进和完善;示范生产的原材料购置费、人工费、能源费等。2007年1月5月30示范生产的原材料购置费、人工费、能源费等,项目的总结、验收等。表9 转化资金主要使用方向表项 目投资额(万元)关键设备研制20.00配套设备购置15.00部份原材料购置费、试验费25.00总 计60.00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技术风险 该技术成果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经过近四年的实验室小试中试生产局部放大生产,各

    23、项工艺技术参数日趋成熟。到目前为止,已采用春、夏、秋不同季节茶鲜叶,试验生产出十多批次的-氨基丁酸绿茶,其GABA含量及品质指标均超过本项目的计划指标。因此,本项目技术成熟度高,不存在技术风险。2、市场风险 -氨基丁酸茶在日本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市场认知度很高。目前,已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国外的市场主要是日本,近年,由于日本的经济低迷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的日资茶叶企业已开始陆续生产-氨基丁酸绿茶(按日本工艺),出口量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保健功能的新型茶产品不断受到关注。-氨基丁酸茶由于其独特的降血

    24、压功能,在国内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工业化生产-氨基丁酸绿茶,因此,本项目产品将独占国内市场。只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功效显著,定价合理,可使本项目的市场风险降至最低。(六)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时间: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共2年。项目实施计划如下:任务1:2005年5月12月,完成-氨基丁酸绿茶的技术引进以及关键生产设备的调研和考察;确定示范生产线的设备选型和配套方案;完成-氨基丁酸绿茶示范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落实资金15万元。任务2:2006年1月6月,完成所有设备的订购,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建成示范生产线。落实资金55万元。任务3:2006年7月12

    25、月,完成-氨基丁酸绿茶生产性试验,改进和完善工艺参数和设备,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生产3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并进行试销。落实资金35万元。任务4:2007年1月5月,生产3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整理和补充项目资料,完成项目技术总结报告,组织验收鉴定。落实资金30万元。任务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时间2005年5月 2005年12月 2006年6月 2006年12月 2007年5月 图2 项目实施计划甘特图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本转化项目完成后,将建成1条年产20吨高品质-氨基丁酸绿茶的生产线,所形成的-氨基丁酸绿茶工业化生产技术可以满足今后

    26、产业化生产的技术需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最好水平,主要质量指标:-氨基丁酸绿茶GABA含量: 2.5mg/g ;-氨基丁酸绿茶含水率: 6%;-氨基丁酸绿茶Cu含量: 60mg/kg;-氨基丁酸绿茶Pb含量: 5mg/kg;-氨基丁酸绿茶品质:有较好的绿茶感官品质特征,无“青臭味”。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在年产20吨-氨基丁酸绿茶情况下,产品成本估算如下:(1)原材料:鲜茶叶原料90吨,购进价16000元/吨,计144万元;鲜茶叶处理所需辅料费用4000元/吨,计8万元。(2)燃料动力:耗水1800吨,单价2.5元/吨,总价0.45万元;耗电2.5万度,单价1.2元/度

    27、,总价3.0万元;耗油、液化气20吨,单价0.4万元/吨,总价8.0万元。(3)人工及福利费用:需用人员10人,人均年工资福利18000元,计18万元;(4)折旧及修理费用:本项目新增固定资产95万元,10年期直线折旧,利用原有厂房等固定资产50万元,按25年期直线折旧,预计折旧费11.5万元;修理费以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计算,为5万元。(5)销售费用:以销售收入的10%计为32万元。(6)管理费用:按年工时数即工资福利的一定比例计算为25.6万元。项目经营期内各年成本费用测算如表10。 表10 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实施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及以后产品产量(吨)061020原材料45

    28、.6076.00152.00水、电、气3.455.7311.45人工福利5.409.0018.00折旧费11.5011.5011.50修理费1.002.006.00销售费用9.6016.0032.00管理费用6.0016.0025.60总成本费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目前,SS普通优质绿茶一般价格为80120元/公斤。-氨基丁酸绿茶选用的原料为中高档次原料,相当于一级以上毛峰鲜叶原料,同时其加工成本比普通绿茶提高20%左右,-氨基丁酸绿茶作为新产品推向市场,需要一定广告宣传投入。为此-氨基丁酸绿茶销售价格预计比SS普通优质绿茶单价高,预计销售价格160元/公斤,即16万元/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年销售收入为20吨16万元/吨= 320万元。为了完整地阅读,请查阅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氨基丁酸茶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