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研究.docx

    • 资源ID:614022       资源大小:44.7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研究.docx

    1、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研究(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University of management.Jiangsu Nanjing 210023,China)摘要: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到工业“4.0”,企业将面临更复杂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员工的知识 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知识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员工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关于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 前人的理论,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假设,建立以知识吸收

    2、能力为中 介变量的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未来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关键词: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创新绩效Abatract:Enterprises will face more complex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o industrial4.0.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enterprise devel

    3、opment.The knowledge absorptionlargely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employees to master new knowledge.The research on knowledge absorption capacity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s.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ie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4、hypothesis between innovation atmosphere,knowledge absorb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tmospher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akes the capacity of knowledge absorp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Finally,future trend

    5、s will b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Key words:innovation atmosphere,;knowledge absorption;innovation performance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 4.0”和物联网时代已经慢慢到来。信息化促使各个领域知识交流频繁,单一的知识已经很难胜任员工的工作,迫使员工跨越企业边界去寻求多个学科的复 杂知识(Remneland Wikhamn,2011)1。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的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企业不再能够为员工提供长期稳固的职业发展道路,员工获得晋升和提高薪水的机会大大减少。因 此员工只有不

    6、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适应企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牢牢的伫立 于新时代的企业环境中。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要想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和思想已经不能单独局限在企业内部 或外部,而是需要员工提升自己的知识吸收能力,同时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知识探索和利用,员 工需要通过对外界知识的探索来获取资源,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迁;同时也要不 断的总结过去经验,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才能不断提升创新绩效,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才 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员工受知识吸收和创新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公司内部员工所感知的创新氛 围,包括同事、主管的支持,任务的激励,以及公司高层的鼓励等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

    7、创新绩 效(陈劲,陈钰芬,2013)23。因此,学者们也开始展开对创新氛围的研究,研究它是如何影响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组织一切行动的落实者是员工,创新也不例外,员 工个人的创新绩效是组织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对于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创新绩效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大部分学者是从 组织角度出发的,个体层面的研究也很少将这三个变量放在一个框架中。因此,本研究以技术 型企业为例,整合前人理论,建立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创新氛围为自变量,创新绩效 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2 、研究综述与文献回顾2.1 内部创新氛围2.1.1 内部创新氛围的概念“创新氛围”这一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

    8、纪80 年代,当时Ekvall(1987)就对“创新氛围”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即个体创造潜能被周围环境的促进或者阻碍的现象。上世纪90 年代后,不少学者陆续开始了对组织创新氛围的研究,并在该领域有了不少突破。目前学术界将创新氛围划分为两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从组织层面来研究创新氛围(组织环境)己经成为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方向(Kuenzi&Schminke,2009) 5。张丽(2018)认为,创新氛围不仅从组织层面上体现了支持创造力的环境因素,而且从个体层面上反映了组织成员对其所处工作环境的直觉描述,对组织创新环境的整体感知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创新氛围促进企业和员工发生创新行

    9、为、产生创新绩效的一种环境感知(Oldham&Cummings,1996;Tesluk,Farr&Klein,1997;Bharadwaj&Menon,2000; 金 盛 华,郑建君,丁洁,2008;方来坛,时勘,刘蓉阵,2012)891011。而张芮(2014)以企业边界为标准,将创新氛围划为企业内部创新氛围和企业外部创新氛 围,其中企业内部创新氛围被视为员工对影响其创新行为发生的一种强烈的主观感知。企业外部创新氛围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合(张芮,椐春华,2014)6。王雁飞 和朱瑜(2005)认为创新氛围是影响员工创新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环境特性7。刘云和石金涛(2009)等

    10、也将企业创新氛围界定于企业内部,认为其是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创新行为发生 的一种共同的主观感知。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Oldham&Cummings(1996)以及方来坛(2012)和张丽(2018) 等学者的观点,将创新氛围定义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创新特性和组织支持的理解,促进组织内员 工创新的主观环境感知。2.1.2 内部创新氛围的维度美国 Amabile 教授是个体层面创新氛围的代表。他最先从个体层面将创新氛围进行维度划分 并 提 出 了 内 在 动 机 理 论 (Amabile&Conti,1999;Amabile et al.,1996; Amabile&Grykiewica,1989)121

    11、314,认为创新氛围包括八个维度模型:工作团队支持(work group support)、挑战性工作(challenging work)、组织阻碍(organizational impediments)、组织鼓励(organizational encour-agement)、主管鼓励支持(supervisory encouragement)、工作压力(workload pressure)、工作自由(freedom)、充足的资源(sufficient resources)。Amabile et al.(1996)认为员工所感知到的创新氛围越浓厚,其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创新行为就越多,而来源于个人

    12、或组织的创造性思想是创新绩效的 源泉。创新氛围的量表很多,本研究列举了几个经典量表,具体可见表1:本研究采用 KEYS 量表,并将创新氛围划分为组织支持、任务支持和人员支持三个维度。2.2 知识吸收能力2.2.1 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Cohen&Levinthal(1990)15最先提出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概念,他把知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或员工在一定环境氛围中识别和消化知识的能力”。March(1991) 认为知识吸收能力的核心是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旧资源的利用16。在组织学习理论中,学者们认为利用是对现有技术的精炼与改进,而探索则是发明一项新技术(Winter

    13、,1971; Levinthal&March,1981)。Mowery&Oxley(1995)17认为吸收能力既包括学习和利用组织内部的能力,还包括学习外部技术并在组织内利用它们的能力;Zahra&George(2002)18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他们将知识吸收能力中的获取、消化能力称为知识探索,将转 化、利用能力称为知识利用;Lane(2006)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员工通过知识探索和知识利 用来获取,从而提高企业商业价值的一种能力36;吴鹏飞(2008)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个体成员吸收、使用和转换知识成为有价值个人知识的能力;何永清(2012)基于人体消化视角,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员工

    14、将内外部有用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消化后,形成符合自身职业需要 的新知识的能力。在这个定义中,他强调学习消化的新知识不仅来自企业外部,也来自内部;马洁和毕艳秋(2016)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就是员工通过学习来自企业内外部有用的知识,然后 消化并理解这些知识,以形成满足工作需要的新知识。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如下: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是指员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获取外部知识,同时不断消化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将这些知识 结合并熟练运用于工作中的能力。2.2.2 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Cohen&Levinthal(1990)15将知识吸收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知

    15、识评估能力、知识消 化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Van den Bosch et al(1999)在借鉴 Cohen&Levinthal(1990)的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整合能力一项维度。另一些学者例如Mowery&Oxley(1995)15将知识吸收能力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两个维度。Park 和 Park(2015)将知识吸收能力分为知识探索、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三个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它们对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 响。另外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还有Zahra&George(2002)的划分方式。Zahra&George(2002) 将知识吸收能力转化为两个维度,即潜在知识吸收能力(Poten

    16、tial Absorptive Capacity)和现实知识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潜在知识吸收能力是员工对知识的获取能力, 现实知识吸收能力是指员工对知识的利用能力。最后他们将这两个维度总结为知识探索和知识 利用,知识探索是指获取外部知识,与潜在的吸收能力的概念相呼应,知识利用主要是对内外 部知识的利用,反映吸收能力的实现的概念(Zahra&George,2002)。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本研究决定以Zahra&George 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知识吸收能力划为两个维度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其中知识探索(Exploration)是指员工探索和获取新

    17、知识,以创造多样性和拓展视野;知识利用(Exploitation)是指员工为了更加熟练的运用自己 的技能而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利用。2.3 创新绩效2.3.1 创新绩效的概念快速变革、全球竞争和日益增长的需求环境使得企业和员工要想获得长期绩效,那就必须 要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如今员工创新绩效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是市场需求增长、保证企业 竞争力、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结果(Amabile&Conti,1999;Porter,1990)1219。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融合,他将创 新分为五类:(1)开辟新市场;(2)开发新的组织方式;(3)找到新的原材

    18、料;(4)建立 新的生产函数;(5)生产新产品。目前的研究通常是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来研究创新绩效的。大多学者都是从组织层面来 进行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关注个人层面的创新绩效。员工是组织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所以本研究从员工个体层面来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依据前人的成果,并在一些领域 做出适当突破。我国学者韩翼(2011)将员工创新绩效定义为,员工为在企业中获得稳固地位,不断转移 知识重心(创新)、不断成长的行为过程。因此,组织想要创新绩效,就必须要有创新的员工,集合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行为,将这各种创新融合进而形成竞争优势。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员工创新行为指的是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提出

    19、新想法和新创意并 将其实施的过程。2.3.2 创新绩效的维度创新绩效意味着创新活动效率和有效性的评估,学术界对创新绩效的维度定义也颇为广泛,不同的学者划分了不同的维度来衡量创新绩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评估创新绩效:评估 组织开发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如新奇、稳定、创意、生产力等;评估组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目前学术界对个体创新行为维度的划分主要有单维度、两维度、四维度和五维度四个方面。其中 Scott&Bruce(1994)开发的量表比较成熟,将个体创新行为视为单维度,并采用(Liken)的五点量表,六项测量题项来进行测量。Janssen(2000)也将个体创新行为视为单维度。Zhou&Georg

    20、e(2001)在 Scott&Bruce 量表的基础上做了更新和改动,开发出了个人创新量表,共 13 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96。Jong(2010)开发了四维度的员工创新行为量表,但是结果显示四维度的区分程度很小,将其视为单一维度更合理。国内对员工创新绩效的测量维度研究多借鉴于国外的量表。基于本文研究目的和众多学者 的研究经验,本文将员工创新绩效视为单维度的变量。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3.1 创新氛围与知识吸收能力关系的研究假设王士红(2013)认为创新氛围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知识的吸收能力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王士红,徐彪,2013)20。创新氛围中的任务支持对知识吸收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即工

    21、作自主性可以促进员工对知识的吸收,激发员工对知识的创造(Amabile et al.,1996)。每个组 织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如果给员工设立一个大的目标框架,使员工能在此总框架范围下 自由的安排工作,那么大多数工作员工都会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他们去外界探索新的 知识,以及在组织内部寻求相关的知识加以应用,以此来完成工作目标。同样地,Van de Ven(1993)21指出创新过程是组织成员的集体活动,而组织支持、高管人员支持可以为员工知识探索和利用提供有利的保障,使员工更加积极、更有信心的进行知 识探索和利用,最终促进员工的创新绩效。企业主管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并愿意为员工的创新承

    22、担风险,那么员工的积极性就会被更大激发,员工才更愿意获取新知识,并提高知识利用 水平,那么企业员工的知识探索与利用性水平就很高。拥有这样氛围的企业里,员工可以很方 便的与领导交流,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发表意见,并合理的得到部门经理的物质 或精神奖励,这对提高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非常有利。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假设:假设 1:创新氛围对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3.2 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3.2.1 知识探索与创新绩效张振刚(2018)认为,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员工创新绩效,还可以通过激 发员工创造力间接促进员工创新绩效37。Katila&Ahuja(20

    23、02)22采用全球机器人制造企业 的专利数据进行研究,其测度方法为之后的知识吸收能力研究提供了经验和依据(He&Wong,2004;Gupta,Smith&Shalley,2006;Cao et al.,2009)232425。显然,知识学习对于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Lai et al.,2014)26。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知识资源的缺乏,迫使很多企业进行合作或外包,通过派遣或招聘员工的方式从外部获取资源 或知识,以这种跨组织学习交流的方式来提升创新绩效(Casanueva,Castro&Galan,2013; Yli-Renko,Autio&Sapienza,2001)2728。在注

    24、重知识探索的同时,王龙伟(2008)认为企业内部员工对知识的利用能够提高企业的 整体运营能力和创新绩效。Grayr(2001)认为,许多公司无法实现其创新目标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内部知识资源,员工之间也没有很好地交流相关的工作经验,企业也没有注 重培养员工实现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员工要实现创新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对企业 内部技术以及工作内容了如指掌,企业内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合理利用可以使得员工迅速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因此,知识利用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Casanueva et al.,2013; Connell&Voola,2013;Arikan,2009;Belso-Ma

    25、rtinez et al,2011)293031。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假设:假设 2:知识吸收能力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3 内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Tsai&Ghoshal(1998)认为,组织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如果形成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氛围, 对企业创新是很有利的。信息化使企业建立网络沟通,提供部门员工互相学习机会,从而促进 新知识的产生(Tsai,Hsieh & Hultink,2011)33;Oldham & Cummings(1996)提出员工感受到领导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给予支持,会直接影响他们创新行为的发挥;Tidd(2001) 32发现创新程度高的团队

    26、往往是那些意识到自己工作任务难度大的团队;张丽(2018)也从调节效应的角度研究得出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有着正向调节作用,其中任务支持对员工创 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最为显著;而Ekvall(1999)指出,组织内的制度框架、部门结构等很大程 度上也会影响员工对创新氛围的感知;Isaksen et al.(2001)认为学习型组织文化更有利于员工的沟通,更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Tidd(2001)认为创新企业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架构,更 重要的是对组织内部创新环境的的创建与维护。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假设:假设 3:内部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 、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组织中形

    27、成鼓励员工学习和创新的氛围,信任员工去冒险,这对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和个 人成长十分重要,员工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增加创新的几率。Smith Jentsch(2005)认为当给成员下达目标清晰的任务时,员工将更为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尝试新的方法,这将使员工为了工作更愿意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最终使得创新绩 效稳步提升。当组织具有很强的创新氛围时,组织成员可以感受到上级的创新意愿和周围同事 的创新态度,就会更有动力和激情地学习外部新知识和新技术,并且对组织情景里的各种变化和新技术的感知更加敏锐(张洁,戚安邦,熊琴琴,2012)34。而耿昕和石金涛(2009)认 为变革型领导使下属意识到创新的重

    28、要性和紧迫性,促进他们努力探索外部知识和利用身边的 知识,团队成员就会努力发掘新点子和新想法来提升自己的绩效35。通过梳理文献就可以发现,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己经被很多学 者提出(韦影,2005;阎海峰,2009),袁勇志(2010)将知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并验证 了其在探寻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和知识共享之间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 的影响已经被不少学者证实(魏华飞,叶小军,2015)。从上述整理文献中,不少研究人员将知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但如果员工的知识吸收 能力不高,即使能感知到的创新氛围再浓厚,也无法高效地学习和利用新知识以改善自己的创 新绩效。

    29、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 4:知识吸收能力在内部创新氛围和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图 1 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将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因果及 两两相关关系,并且验证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中存在的中介效应。5 、结论和展望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学者 对于这三者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一直将知识吸收能力 作为一个自变量,很少将其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而且对于创新氛围

    30、、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 框架整合的文献综述也不足,因此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创新氛围、知 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本研究接下来将以知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其在创新氛围和员 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除此之外,三个变量之间的量表设计也是接下来的一项重要 任务,后续研究将搜集国内外知名量表,广泛阅读前人学者的文献,筛选合适本土化量表,在 假设基础上发放问卷,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参考文献:1 Remneland-Wikhamn,Wikhamn.Open innovation climate measure:The intr

    31、oduction of avalidated scale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20 (4):284-295.2 陈劲.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3.3 陈钰芬,陈劲.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明.科学学研究,2008,26 (2):419-426.4 张丽,王艳平.基于层次回归模型的员工创造力、创新绩效与创新氛围关系研究J.哈尔 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2):65-73.5 Kuenzi M. ,Schminke M.Assembling the fragments into a lens:A review,critique,and proposed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organizational work climate litera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35 (3):634-717.6 张芮.创新氛围、知识二元性与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