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荔波县县城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 资源ID:6136669       资源大小:570.50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荔波县县城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

    1、第四节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2第五节 城镇发展规划13第六节 空间管制规划15第七节 旅游发展规划17第八节 交通规划21第九节 主要城镇给水排水规划22第十节 电力通信规划23第十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25第十二节 民用能源规划26第十三节 社会设施规划26第十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30第六章 县城总体规划31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31第二节 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32第三节 城市发展方向32第四节 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分区33第五节 总体布局33第六节 居住用地规划35第七节 公共设施规划35第八节 交通规划36第九节 绿地系统规划37第十节 风貌景观规划39第十一节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40第十

    2、二节 电力通信规划43第十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44第十四节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45第十五节 城区燃气工程规划46第十六节 综合防灾规划47第十七节 旧城改造规划48第十八节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9第十九节 “五线”管制规划49第二十节 郊区规划50第七章 规划建议及实施措施51第八章 附则52第一章 县域概况第一节 区位与自然地理条件一、区域地理位置与国土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属黔南自治州所辖,地处东经10737至10813,北纬257至2539之间。东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面与独山县交界,北部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县境内有一横一纵两条省道

    3、(312省道和206省道)贯穿全境。县城距独山县约80km,距省会贵阳市约320km,县域东西宽67.3km,南北长58.5km,国土总面积2431 km2,占全省的1.38%。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形地貌荔波县处于云贵高原南部斜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南低北高。县城所在地玉屏镇海拔高度为425m。全县最低处位于捞村河口,为300m,最高处位于月亮山次峰,为1468m,全县平均海拔为758.8m。多数乡镇海拔在400至800m之间。荔波县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在大地构造上,东临江南古陆,西近黔桂台凹,处于江南古陆西南边缘的褶皱地带,境内山多平

    4、地少。(二)气象、气候和降水荔波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由于地理纬度较低,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因而具有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特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热,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尚足,雨热同季,灾害性天气少。主要气象要素中,年平均气温为18.3,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5.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7.0。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6.7。荔波县地处低纬度地带,太阳可照时数在10.5-13.6小时/日之间,县城附近平均年日照时数1272.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9%。在全国属少日照区,光能资源

    5、不富裕。荔波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变化不大,但各月降水分配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半年为雨季,冬半年为旱季。全县的降雨量分布大致是从东北向西南递减,是全省降水中心之一,年降水量1205.1-1656.8mm。降水受地势及季风气候影响,分配不均匀,降水由北部向东南部呈舌状递减。中、北部为多雨区,降水量在1400mm,占全县面积的1/3;中、东部年降水量为1200-1400mm;最南部的北盘江、打邦河,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下,为全县少雨区。(三)水文1、地表水荔波河流为山区雨源型,以降水补给为主。县境内共有河流28条,总长612.3km,河网密度0.42km/ km2。河长大于或等于10km

    6、、流域面积大于或等于20 km2的河流有14条。2、地下水荔波县岩溶发育,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储量丰富,但储存条件复杂。资源量为8699.77万m3/年,其补给主要为降水,以裂隙溶洞水、岩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赋存,资源量为12334.8万m3/年。境内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好,为浅层地下水,可作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中西部地下水水质较差。荔波县地下水年均径流总量为4.72亿m3,年径流总量丰水年6.59亿m3,枯水年2.65亿m3。(四)土地与土壤荔波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431km2,其中包括耕地44279.39ha,园地96.27ha,林地10790.88ha,牧草地21860.36ha,水域15

    7、54.97ha,未利用土地64845.57ha。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3621.65ha。全县土地主要为山地黄棕壤、黄壤、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共7个土类,20个亚类,51个土属,181个土种。全县耕地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和西北部,南部和西部较少。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中西部各乡镇。牧草地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东部各乡镇。土地主要地类的相对集中有利于进行土地专业化利用和集中区域布局。(五)植被条件与生物资源1、植被荔波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针、阔叶林植被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土地类型多样,水热条件优越,为各种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所以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大、具有十分重

    8、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全县现有森林主要以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大部份在东北部和东南部,如水维,岜鲜、佳荣、茂兰、立化、瑶庆、洞塘、翁昂等地的沟谷地带的部分石灰岩山地上,其次是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的时来、玉屏、朝阳、王蒙、甲良、甲占、方村、阳凤、党巩、地莪、驾欧、水利等地。2、生物资源荔波县垦植历史久远,农作物已经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类型和品种。从南亚热带到北亚热带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全县农作物有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五十多个种类,700余个品种,其中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品种居多。荔波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

    9、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用植物资源及特殊种质资源等五大类。荔波县是森林覆盖较大的山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哺乳纲的短尾猴、穿山甲、狐狸熊。爬行纲的蛇、龟熬、狗龙以及鸟纲的斑鸠、画眉、啄木鸟等,珍贵的动物类药材有麝香、熊胆、虎骨、牛黄等。3、森林资源全县有森林60698ha,占林业用地的45%,森林覆盖率达26.74%(林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0.83ha,全县以天然林为主,占全县有林面积90%左右。其它造林树种也较丰富,据初步调查,全县有可供造林的速生树种达36科126种之多,这是加快发展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六)自然矿产资源全县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陶土、石灰岩等三种,此外

    10、,甲良、方村、地莪、朝阳、洞塘、立化、水维等乡发现铁矿,翁昂发现铜矿,地莪发现水晶,永康发现冰洲石,岜鲜发现铝矿,但是其储量品种尚有待查明。煤炭:全县煤炭总储量达5.3亿吨,有无烟煤和烟煤两种,其中无烟煤达3.1亿吨,烟煤达2.2亿吨,是一大资源优势,并已形成经济优势,特别是茂兰的无烟煤,质地优良,热量达6-8千卡/公斤,固定碳一般达84.85%,含硫不超过2%,属中硫煤,同时,其开采条件较好,有金(城江)红(茂矿)铁路深入县境23km,有平寨和肯甫两个货运站,运输比较方便。陶土:县内陶土资源比较丰富,但储量尚未探明,分布在甲良、方村、时来、立化、玉屏等处,建国后,曾建有陶器生产厂,产品有碗、

    11、坛、罐、缸等12个品种,年产量约2万件,很受群众欢迎。石灰岩:县内石炭岩的储量尚未具体探明,但有以下特点:1、分布广面积大,但多在公路两侧,开采条件较好;2、储量多,可用于生产水泥的储量约为5千多万吨,现只开采利用5.6万吨;3、质量好,燃失量为42.03%。第二节 建制沿革一、历史沿革(一)始置县治荔波在秦王赢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为象郡毋剑县地,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置婆览县,宋太祖开宝三年(970)置羁縻荔波州,元世祖至元三年(1265)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割据,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并入广西思恩县,洪武十七年(1384)建荔波县,建县后曾几

    12、度划归广西庆远府南舟、思恩(今环江)等州、县,清顺治元年(1644)荔波划归贵州,清雍正十年(1732)后改属贵州都匀府,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荔波县至今。二、建制和行政区划2006年,荔波县辖6镇11乡共17个乡镇建制,其中包括3个水族乡和2个瑶族乡,合计有174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为17.0万人(1991-2006年全县人口综合增长率为1.16%)。第三节 经济社会条件2006年,荔波县国民经济保持着健康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调整有较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很大提高,荔波支线机场的开工建设,以旅游、副食品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城

    13、镇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样,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一、综合经济条件2006年荔波县实现生产总值75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960万元,比上年增长8.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593万元,比上年增长9.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1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9%、32.5%、38.6%。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4467元,比上年增长了14.2%。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40610万元(现价),同比增长7.

    14、99%,工业总产值完成115984万元,同比增长9.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998万元,同比增长18.50%,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9493万元,同比增长15.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1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508万元,同比增长26.96%,贷款余额31639万元,同比下降28.38%。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总收入完成12090万元,比上年增收193万元,同比增长17.01%。二、交通发展(一)航空目前在县城东北方向约20km处正在建的荔波支线机场于近期通航,飞行区按3C级标准建设,机型主要为50-70座的支线飞机,同时满足波音737飞机减载飞行要求

    15、,航站区按2010年旅客吞吐量22万人次设计。荔波支线机场的兴建,必将对整个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公路荔波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下,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015.2km,其中:省道111.65km(独荔42.5km,三麻69.15km),县道133km,乡道121.57km,路网密度为每百km241.59km。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目标,其中8个乡(镇)已通油路或砼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结点,“一横一纵”为主干,乡际公路、村级公路为网络的交通格局。三、社会事业发展(一)人口与城镇化2006年全县总人口为17.0万人,1991年到2006年

    16、平均综合增长率为1.16%。其中自然增长率为10.3,机械增长率为1.3。全县非农业人口为1.60万人。全县城镇人口为4.32万人(含乡集镇人口),城镇化水平为25.41%。全县城镇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值为1:0.37,非农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小。(二)科技荔波县相当重视当地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应用,在自然利用、生态治理、科技农业发展、养殖科技应用、资源普查等方面开展了科技合作、研究和利用,有力地促进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规,充分地发挥了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全县建成了县、镇(乡)两级科技事业发展体系,科技应用范围逐步在扩大。“十五”期末

    17、全县有科技人员2545人,已评聘的专业技术人员2411人,“十五”期间,全县投入科技三项费20.7万元,共安排和承担科技项目29项。为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产生了积极作用。(三)教育荔波县的教育事业主要任务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全县共有中小学及教学点135所(个),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1所,中心完小28所,村级完小53所,初级小学16所,办学点36个,幼儿园6个,高中在校生2205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69人,初中在校生9785人,小学在校生18506人,幼儿园在园人数2419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1%。(四)文化荔波县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但由于

    18、缺乏系统的挖掘和相应的设施配套,文化事业的发展还相当落后。缺少文化馆、影剧院、娱乐设施等。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80%左右,广播人口覆盖率在70%左右,有效地建成了文化发展传播网和政策宣传网,扩大了群众认识外界、了解时事的窗口。(五)体育荔波县体育设施比较欠缺,体育事业发展缺乏设施支撑,影响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县城目前尚无一处标准体育场,只是设有一定的社区活动场地,而其他乡镇均缺少基本的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运动器材,远未达到推动全县体育发展的要求。(六)卫生医疗全县共建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中医院1个,口腔病防治中心1个,个体诊

    19、所8个,乡(镇)卫生院17个。全县有各类卫生人员312个,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1.90人。已建成县级医疗卫生-乡镇医疗卫生-村卫生防疫的三级卫生机构体系,但卫生设备、器材等比较欠缺。全县共有245张病床,每千人病床数为1.44人。第二章 对上版总体规划的认识和总结一、规划编制荔波县于1985年、1996年先后两次组织了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规划工作的连续性和规划调控的延续性有效地引导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和协调,因此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规划效应极为明显。1996年组织编制的荔波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0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的几年里,在规划指导下,积累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20、对强化县城的中心服务功能和凸显竞争优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城市进一步的扩容创造了条件。96版规划是荔波县县城建设的阶段性建设依据和法规文件,其适用性和调控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环境的改变而逐渐降低,因此要对96版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编,以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同时补充规划的合理性内容,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调控能力。基于这点,应对96版规划有较清楚的认识和实施总结,才能有利于规划修编工作的深入开展。二、96版总规主要内容(一)规划期限96版总规的规划基期年为1995年,规划期限为1996-2010年,共15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1996-2000年。(二)基期年(1995年)主要指

    21、标1、全县总人口15.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万人,以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为8.5%。以城镇实际常住人口计,城镇人口为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10.6%。2、县城现状人口为1.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98.74ha,人均82.28m2。其中:居住用地:50.20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0.84%,人均47.67m2。公共设施用地:22.36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65%,人均18.68m2。工业用地:6.19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27%,人均5.16m2。仓储用地:2.13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6%,人均1.77m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60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2、0.61%,人均0.51m2。道路广场用地:7.37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7.46%,人均6.15m2。对外交通用地:1.28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9%,人均1.08m2。(三)规划主要内容1、城镇化水平规划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达到18.3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8.8%。其中2000年近期总人口为16.13万人,城镇人口为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16.7%。2、城镇体系规划(1)到2010年,全县形成区域中心城镇次区域中心城镇中心集镇的三级等级结构。区域中心城镇为县城所在地玉屏镇,次区域中心城镇5座,中心集镇11座。(2)规模结构为3.5万人0.1-0.5万

    23、人0.1万人,城镇数与等级序列统一。3、县城总体规划(1)城市性质: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是以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旅游服务基地,是以发展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及商贸淡主的旅游小城市。(2)规划到2010年,县城人口达到3.5万人。(3)规划结构:形成一城两组团的布局结构,即老城组团和时来组团。(4)道路系统:以方格网和环状道路为主。(5)指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96.74ha,人均84.79m2。87.74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7%,人均25.08m2。50.69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08%,人均14.49m2。35.35ha,占城市

    24、建设用地的11.92%,人均10.11m2。30.24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19%,人均8.84m2。2.19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74%,人均0.63m2。31.68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68%,人均9.05m2。8.28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1%,人均1.61m2。绿地:50.21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92%,人均14.35m2。公共绿地35.89ha,人均10.25m2。特殊用地:2.99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1%,人均0.85m2。三、对96版总规的评述规划按照有关法规、规范编制而成,从近些年的实施情况看,上轮总规所确定的城市性质,用地规模及发展方向等

    25、都是比较符合当时实际的,规划布局也较合理,对县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荔波县内、外部资源条件的改变,规划也表现出以下一些不足:(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二)道路系统不明确;(三)对全县乡镇发展预测不够充分。第三章 区域影响与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区域影响分析一、西部大开发的积极影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要的地域开发战略转移,是对西部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倾斜,是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拓展和演进。其实施几年来的实践和成效说明了战略决策对贵州贫困山区、财力较弱的区域具有极大的积极引导作用。受益于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战略、教育发展等西部大开发

    26、的重点,荔波县的投融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市场结构层次在逐渐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增强,生产力布局的自我调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成为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02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预计各国花费10年时间完善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的最大自由贸易区,最终将创造出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推进,次区域经济、科技、旅游、资源开发,农业、能源、信息产业等一系列多领域的合作已经启动,荔波地处西南大通道上,为贵州省与广西省的交界前沿,同时也是中国西部

    27、与东盟联贯线上的重要节点。因此,应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壮大综合实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竞争与合作。三、泛珠三角经济区 泛珠三角区域是由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9个省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组成。荔波县地处黔南,其区位在泛珠三角中较为适中,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荔波县市政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凸现,这对泛珠三角区发达地区无疑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其次,珠三角对资源需求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企业需要拓展空间,荔波县以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灵活的投资政策,吸引投资进入荔波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包括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领域,承接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链延伸。所以荔波县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将大有可为。四、渝黔桂产业带的影响渝黔桂产业带是以重庆、贵阳和南宁等大城市为核心,以连接三者之间的主要交通线,包括川黔铁路、黔桂铁路、GZ50、贵新高等级公路以及与之平行的国道线,国道主干线等为轴,以省区为单位,依托与各地区中心城市和广阔的腹地资源构成的省级经济发展轴作带,也是拉动贵州省纵向的社会经济前进的主要发展轴,随着近几年区域基础设施投入的


    注意事项

    本文(荔波县县城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