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江县调频广播技术方案通江县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Word下载.docx

    • 资源ID:6128674       资源大小:74.1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江县调频广播技术方案通江县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Word下载.docx

    1、GB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Y/T 69-1989 广播调制机和广播解调机运行技术指标 GB/T 15395-1994 电子设备机柜通用技术条件未列出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第二节 系统规划设计2.1县域概况通江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县域东西距73.3公里,南北距98.5公里,幅员4116.58平方公里,辖14个区(镇),79个乡(镇、办事处),70万人。国家“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包含县级前端1套、乡镇插播前端51个,行政村终端插播系统514个。到2010年10月,全县所有乡镇及80%行政村已经通达有线电视网络,部分行政村还没有通达有线电视信号。据实际情

    2、况,尽量利用广电系统原有的主干电视网络传输系统,结合终端无线调频发射,同时采用调频可寻址技术可完美解决从县到乡镇再到行政村多级联动快速响应的问题。没有通达有线电视网络和不便于使用有线电视网络的地方,采用在乡镇高山上架设调频发射基站方式,无线传输信号到各行政村。2.2前端系统规划2012年,计划在全县设置1个县级共缆传输广播前端,安装在县文广局机房;设置11个乡镇级接收播控前端;设置149个行政村接收插播终端子系统。2.2.1县级前端县广播前端机房配置一台多功能控制主机和一块GSM移动电话模块,配置两套卫星电视接收机和两台调制器作为平常转播中央台、四川台和巴中电台的设备,配置一台数据编码调制器。

    3、将经过调制的广播信号通过广电部门专用光纤或同轴广播电视网络,传送到各个乡镇。县级台通过控制主机或可寻址软件可任意控制每个乡镇的广播开关和音量,也可通过手机或有线电话远程发布紧急广播,县各部门可共享紧急广播发布平台。平常的广播节目内容以转播为主,比如早晚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节目;之后转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适当的时候转播巴中人民广播电台的部分节目;同时可以自办当地节目,或发布一般的农业生产指导等内容。当县级管理部门有紧急广播需要发布时,通过远程电话、到广播台通过话筒、通过主机U盘播放预先录制好的播放内容等多种方式实现。搭配一台机顶盒还可以转播通江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的音频内

    4、容。2.2.2乡镇级插播前端2.2.2.1行政村部分或不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系统配置一台多功能控制主机、一块GSM移动电话模块,一只广播话筒,一套微波数字音频收发系统。通过微波数字音频收发系统将音频和控制信号传输至视野范围内的高山发射塔,输入到调频发射机内,最后发射到各行政村,成为一套完整的广播系统前端。各行政村通过远程接收天线,接收来乡镇的调频信号进行广播。2.2.2.2行政村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系统配置一台多功能控制主机、一块GSM移动电话模块,一只广播话筒,一块数据编码调制器模块。通过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混合传输调频信号到各行政村。2.2.2.3乡镇前端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通过控制主

    5、机或可寻址软件可任意控制每个行政村的广播开关和音量,也可通过手机或有线电话远程发布紧急广播,乡镇各部门可共享紧急广播发布平台。系统可预先将各领导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设置到多功能控制主机(同时可增设各自的进入密码),当乡镇各办公室领导如需开广播会议或发布紧急通知,不需要到广播站,只需通过电话拨入就可进行。乡镇广播站通过广播话筒、可寻址软件或电话广播,可以任意控制每个行政村广播的开关和音量大小。多功能控制主机还具有定时自动播放功能,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广播,系统功能非常强大。可在不同定时点对不同的终端设置不同音量,以满足群众对扰民的诉求。(例如,早上6:30分开始广播到8:00整,这段时间很多

    6、人还在休息中,如果广播一响就炒的大家无法安宁,结果是群众非常讨厌广播,而本系统完全可在定时广播设置时将这个时间段音量设置的比较小,从而满足这类应用。)2.2.3行政村终端系统2.2.3.1基本原则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百姓生活多姿多彩,音响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所以大家对音质的要求有了质的飞跃,如果还是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水平,建设出的工程也不会被大家认可,反而成为了扰民工程。为此,村级系统配置一台120W功率的可寻址接收终端,兼具紧急广播强插和本地广播强插、U盘音乐播放、自带监听等功能,扬声器系统采用具有接近专业音箱般音质的高清晰号筒扬声器,高灵敏度、超宽频响、超低失真、超高语言清

    7、晰度(STIP)。可将系统音质提升到极高水平。2.2.3.2规划标准整套系统的设计保留广电行业原有特色,同时在技术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效果。兼具高安全性,低投资率,高水平高标准建设项目。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的嵌入式设计,多台老式设备完全集成到了一台多功能接收终端内部。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设备配置大大简化,完全实现了自动化人性化广播,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操作使用简单,后期升级维护和改造及其方便,系统投资成本降低。2.2.3.3具体方案设计2.2.3.3.1行政村部分或不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 通过无线接收乡镇高山发射站的调频广播信号实现全覆盖。配置一台或多台120W可寻址接收终端,每台终端搭配2-4

    8、只高清晰号筒扬声器进行扩音,每台终端配置一套高增益远程接收天线以保证可靠稳定的接收效果,最后搭配一支广播话筒可进行本地广播使用。平常时间的广播内容完全由乡镇前端进行定时设置好,处于上级插播状态。当本地需要进行广播时,可通过内置U盘播放、内置收音机播放、外部线路输入音源播放等方式,只需调整相应的音量即可。本地话筒和上级紧急广播都是具有最高优先级权限的广播源,且具有优先级别可选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快速切换。整个机器的优先级排列:上级调频或本地话筒(可设)线路输入MP3收音机。2.2.3.3.2行政村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在村委会广播室通过有线电视线路接收乡镇的调频广播信号。配置一台120W可寻

    9、址接收终端,搭配2只高清晰号筒扬声器进行扩音,搭配一支广播话筒可进行本地广播使用,配置一套调频发射机将信号无线转发到本村各个角落,需要广播覆盖的地方搭配部分小功率接收终端和高清晰号筒扬声器。上级调频或本地话筒(可设)线路输入MP3和收音机。第三节 系统技术方案3.1县级前端3.1.1县级前端系统原理图(详见图3-1)图3-1通江县应急广播村村响县级前端系统设计原理示意图(县机房)3.1.1.1制播平台在通江县调频广播覆盖工程县级播控机房,配置两套卫星接收机,用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和四川广播电台节目,同时接入巴中市广播电台的节目信号,机房内放置一台广播话筒,还可将预录好的内容或广告音频或音

    10、乐等节目放入U盘内。这些信号最后都进入到多功能控制主机内部,在正常状态下,通过设置定时点,可完成日常一星期内的节目内容自动广播,能做到完全无人值守广播。当出现公共突发事件时,有三种途径可以采用:1、手动启用广播节目直播平台直接播出广播节目或应急信息;2、人工通过可寻址控制软件平台和紧急广播话筒,选中相关乡镇进行广播;3、通过多功能控制主机内部的GSM移动电话模块直接进行远程电话广播,此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可启用系统紧急广播状态。3.1.1.2传输平台在通江县调频广播覆盖工程县级播控机房,配置多功能控制主机(搭配可寻址播控软件)和数据编码调频调制器,用于传输县广播电台信号和控制指令信号,

    11、并控制各乡镇和各行政村广播接收终端。3.1.1.3传输网络在有线电视信号完全通达所有行政村的乡镇建议利用现有通江县广电HFC网络,将县级前端广播信号注入全县79个乡镇及管辖的行政村。目前还不具备有线电视信号通达所有行政村的乡镇采用在乡镇高山架设调频发射机的方案进行传输。3.2镇级插播前端3.2.1有线广播系统原理图(详见图3-1)图3-1通江县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镇级插播前端有线系统原理示意图乡镇系统接收县级有线广播、本地自办节目、U盘音乐或广告等节目信号进入多功能控制主机,通过数据编码调制器模块将信号调制成调频信号,最后混合到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传输到各行政村。利用广播话筒或GSM电话接收模块可实

    12、现点对点广播和发布应急广播。系统平时可设置好定时点自动无人值守广播,当发生紧急事件后,可采用远程电话的方式执行应急广播的发布,当然也可到机房通过广播话筒手动发布广播。3.2.2无线广播系统原理图(详见图3-2)乡镇系统接收县级有线广播、本地自办节目、U盘音乐或广告等节目信号进入多功能控制主机,通过数字音频收发机和微波传输设备将音频和控制信号传输到可视范围内的高山发射塔上,最后通过数字音频收发机将信号转到调频发射机无线传输到各行政村。图3-2通江县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镇级插播前端无线系统原理示意图第四节终端系统设计方案4.1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4.1.1行政村部分或不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原理图(详

    13、见图4-1)通过无线接收乡镇高山发射站的调频广播信号实现全覆盖。系统简洁而不简单,功能强大,应用灵活。一些特殊地方如果嫌功率太小,可外扩展一套大功率设备。平时可寻址播控终端设备处于低功耗待机状态,节约电能。当出现上级(县或乡镇)有紧急广播时,设备自动接收并打开功放系统开始广播,广播完毕自动又回到待机状态。当本地话筒讲话、播放U盘节目或收音节目、外部音源信号输入等时候,设备也能自动打开电源并开始播放。系统具有人性的优先级,顺序为:上级紧急广播本机话筒广播外部线路输入广播U盘播放/收音机。上级紧急广播和本机话筒广播之间的优先级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解决到底应该上级优先还是本地突发事件优先的问题,人

    14、性化,实用化。采用高清晰度号筒喇叭进行声音的最后播出,广播系统的音质不再停留在60年代的水平,音质大幅度提升,使人民群众听广播成为一种享受。图4-1通江县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村级终端无线接收系统原理示意图4.1.2行政村完全通达有线电视的乡镇(详见图4-2)图4-2通江县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村级终端无线发射系统原理示意图第五节系统设备主要功能5.1功能定位通江县应急广播覆盖工程是农村专用广播系统,其主要功能定位为:基层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转播各级广播电视台节目和自办节目的文化宣传平台、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平台。其中:县级农村广播中心系统是本地农村广播的总播控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向辖区内广播系统传输转播各级

    15、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播出本级农村广播节目、在应急状态下播出本级应急信息。对乡镇站实施播出管理和技术支持。镇乡级农村广播插播中心系统主要任务是为辖区在应急状态下播出本级应急信息。对行政村实施播出管理和技术支持。5.2设计原则系统优化设计和设备配置时,体现了“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独立运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确保长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在系统优化设计和设备配置时,结合了通江本地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条件和空间频率资源现状,选择适合通江的技术和设备。资源共享在系统优化设计中,确保在系统建设时各级广播播控前端和终端接入系统均能充分利用通江原有广电网络资源,以降低系统总体建设成本;独立运行在系统优

    16、化设计时,确保镇乡、村级系统可在没有县级系统的情况下,完全独立运行,并且能够播出应急广播。技术先进在系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设备都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独到的嵌入式集成整合设计,不再是一大堆难以管理和应用的设备,使系统在多级联动、远程电话广播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瞬间启动,可靠有效的保障指挥,而且做到平台多部门共享,节约资源环境;系统传输频率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要求标准,保证传输频率的独立性,不会与其他乡镇内外的无线电波和有线电视信号发生相互干扰现象。此外,系统的维护性较强,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安全可靠在系统优化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播出保障,包括系统级的安全性和应用级的安全

    17、性。系统层面:设计安全的技术架构,采用多层加密算法、先进的数据调制技术安全措施。应用层面:应有多级密码授权功能,电话插播通过语音提示必须采用密码才能进入系统,以防止非法信号入侵。经济可行在系统优化设计中,优先选用原有广电网络信号传输,以便节约工程投资;选用设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控制和操作使用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镇乡和村级管理使用者的应用水平。确保长效在系统优化设计中,确保系统的长期可用性,我们所设计的县乡级广播控制前端和末级广播接收终端均采用最新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单片机软件控制技术,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总之,在系统优化设计和设备配置时,做到力求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

    18、设备功能强大、操作人性简单、播放智能自动、扩容维护方便”的建设目标。5.3设计思路核心技术:调频共缆传输、无线发射相结合;智能定时广播,远程全功能电话广播,可控可管。调频共缆传输、无线发射相结合通江县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较为完善,所有乡镇已经通达有线电视网络。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配备时,原则上县至乡镇均采用有线电视网络广播传输技术。乡镇到行政村采用无线调频和有线电视网络结合的方式传输,通用性强,后期扩容简便易行。智能定时广播,远程全功能电话广播,可控可管在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时,采用了国内领先的调频可寻址广播传输技术(已在欧美广泛使用的RDS数据调频广播技术),前端配置播出控制设备,终端配

    19、置可寻址广播接收终端。以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方式介入县、镇乡,后端以无线调频和有线网络结合的方式覆盖到行政村接收终端。并实现对全县所有可寻址广播接收终端的可控播出,整个广播系统具备“可控、可管”的功能。广播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 *自动定时开/关调制器或发射机、定时播放指定节目信号功能,系统可以实现通过对设备的开关机的编码设置,实现县、镇、村联机开关,自动实现每天不同时间段的开、关机。*接收终端寻址控制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县、镇、村三级按照各自不同的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实现对公共接收终端点对点控制广播。*县乡两级控制主机应当具有电话远程广播的能力,各部门之间可共享广播发布平台。*系统具有未来升级扩展

    20、的能力,运行后产生的费用极低,维护简单方便等。核心需求:三级联动,上级优先;三级都能插播。三级可控,上级优先为了确保广播覆盖工程的安全播出传输,本方案原则上采用“三级联动、上级优先”的传输机制,通过设在县级播控中心的广播设备及控制软件实现县、镇两级节目的无缝插播;通过控制软件,加载预先设置的编码优先控制信息;安装在乡镇和行政村的广播接收终端,识别控制信息后,自动开启音频扩大机进行广播,从而实现“上级优先”的传输机制。三级插播*县级广播信号当县级播控中心转播或播出节目时,通过调音台输出的广播音频信号与广播控制信号一起被送至数据编码调频调制器,加载有编码信息的广播节目信号,通过控制设置的优先级别,

    21、可以直接触发设置在各乡镇和各行政村的广播接收终端,从而实现对辖区内各镇、村进行广播。*镇级插播信号当镇级需要播出应急广播或广播通知时,通过广播话筒或远程电话直接对辖区内各行政村进行广播。*村级插播信号预先设置好本地话筒处于最优先级别,当上级处于插播状态或本机播放普通节目信号时,当地发生紧急事件需要广播,只需打开本地话筒直接讲话即可实现本地紧急插播。应急广播,即时插播应急广播是突发的预警信息和即时紧急的通知信息,让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这些信息。在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时,采用本地和远程即时插播的方式实现“应急广播”功能。*本地即时插播本地即时插播是指在接收到上级预警信息和紧急通知时,县级、镇级可

    22、以根据预警范围和通知范围,选用不同的级别在本地播控中心插播这类信息。*远程即时插播远程即时插播是指在接收到上级预警信息和紧急通知时,县、镇、村可以根据预警范围和通知范围,直接拨通相应级别的应急广播电话,采用远程电话播音方式插播应急广播信息。5.4功能需求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系统可以满足县、乡镇、行政村及以下村组的广播覆盖需要。县级系统应满足对辖区内本级、乡镇、行政村的广播覆盖需要。镇级系统应满足对辖区内本级和行政村的广播覆盖需要。县级系统具备音频节目制作能力。镇级系统应在没有县级系统的信号支持下具备独立播出能力,村级可插播简单节目。在日常播出状态可实现三级可控播出、上级节目对下级节目的优先播出

    23、。县级系统在日常播出状态可实现对全辖区农村广播的直播;镇级系统在日常播出状态下可以实现对辖区农村广播的插播。县级系统可以实现对镇乡、村系统的可控播出和优先播出;镇级系统可以实现对本级和行政村接收系统可控播出和优先播出。应急状态下可按照应急播出优先原则实现各级系统的应急插播。即县级系统和镇级系统在应急状态下可按照应急播出优先原则实现对下级系统的应急插播。各级系统及其接收终端能够实现以单个终端为单元的数字化编码可寻址播出。县级系统可对本级和所辖镇乡、行政村接收终端实现寻址播出;镇级系统可对本级和所辖行政村接收终端实现可寻址播出;村级可独立播出。系统能够满足的播控规则:系统播出控制的优先级设计遵循上

    24、级节目播出优先于下级节目的总体原则,必须满足以下规则:在日常播出状态下,三级系统应能满足县节目联播的需要;非联播时段,乡镇系统可独立播出本级节目,村级可播出本级信息。在非日常固定播出时段,上级系统均可根据需要打开下级系统播出通知等信息,镇级系统可随时插播本级信息。应急状态下,各级系统均可打断本级正在播出的上级或本级正常节目,通过输入应急编码插播本级应急信息。系统具备完善的技术措施保障上述优先级原则,同时,系统也具备用户根据需要调整优先级的技术能力。第六节 主要设备简介6.1多功能控制主机嵌入式系统设计,一机多能,无需任何复杂的外围设备就能自成一套完整的广播系统;模块式功能设计,配置灵活,具备固

    25、定电话模块、移动电话模块、调频调制器模块、定时电源输出模块等可供选择;彩屏触摸式控制,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设计,64分区可寻址范围,实现对终端的音量、开关、定时等控制;内置U盘播放器、双收音机节目源、监听器、紧急麦克风、一键全告警、外部两路音频输入,单机可确保紧急情况下有效的指挥;自动优先级,各种节目信号优先级可通过系统进行设置;电话广播,全程中文语音菜单提示,可实现全区和分区告警或语音广播,可选择执行机内预设的固定任务;电话号码权限设置功能,确保广播安全,广播播出日志全记录;真正无人值守定时自动广播功能,定时点可对每个分区单独设置音量、开关等,对日常广播节目进行定时播放控制;不同时段对不同分区

    26、设置不同音量,做到广播不扰民;通过紧急收音模块实现多级级联,具有上级广播强插优先原则,无线信号经严格的加解密处理,任何同频外来信号无法强行打开设备广播;电脑联机同步控制,具有分区开关、分区音量控制,全区控制,调制器功能控制,各种音源直接控制;软件升级接口,方便后期功能变更;低功耗运行设计,节能降耗。6.2数据编码调频调制器/调频发射机专业级1U铝合金拉丝面板,点阵液晶显示屏;通过主机最大可实现1000分区控制;状态显示界面醒目,参数信息一目了然;频率捷变,高保真立体声调制;发射信号强度可调,适用于不同距离应用;通讯口控制远程管理功能,既可通过本机设置参数,又可通过外部主机数据控制;双声道5段式LED电平显示灯,信号电平随时监看;完善的保护功能。6.3可寻址播控终端一机多用,将音源播放、数字调谐器、监听、前置放大器、音频自动切换器、功率放大器完全整合,通过简单的连接和操作


    注意事项

    本文(通江县调频广播技术方案通江县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