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4循环生理生理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12237       资源大小:38.8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循环生理生理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1、第一个心发生于( );第二心音发生于( );第三心音发生于( );第四心音发生于( )。18.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 )。19.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 ),心指数约为( )。20. 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 )的舒缩活动。21.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 )。22.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 ),使心室收缩张力( )。23. 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 )储备。24. 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 ),( ),( ),( ),( )。25. QRS波群出现在( )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

    2、与T波相比通常较( )。26. 心电图上的( )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27. 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 )期末;最低在( )期末。28. 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 )。29. 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 ),( )和( )。30. 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 )。31. 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 ) 和( )成正比,与( )4次方成反比。32. 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 )最快,在( )最慢。血压以( )最高,( )最低。33. 平均动脉压等于( )。3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舒张压为( ),脉压为( )。35. 影响动脉

    3、血压的因素有( ),( ),( )和( )。36. 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 ),脉搏压( )。37. 每搏输出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 )。38. 伴有高血压和外周阻力增高的动脉硬化患者,通常收缩压( ),舒张压( )。39.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约为( ),它是指( )和( )的压力。40.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公式( )( )( )( )。41. 血液与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有( )、( )和( )。4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微循环的灌流量与总闸门的开放程度呈( )比;微循环内血流分配则取决于( )的开放比例。43.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础是( ),( )

    4、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44. 外周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 )压升高,脉压( )。45. 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 )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至最低称为( )压。46.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是( )。47. 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心肌兴奋性( ),心肌收缩力( )。48.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感受器是( )感受器,它们的传入神经大部分包含在( )和( )对脑神经内。49. 血压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 ),血管紧张度( )。50. 血液中CO2分压高,通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感受器作用,反射性地使外周血管( )。51. 失血后,

    5、出现最快的反应是( )系统兴奋,( )传出冲动增多,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 )。52.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增加外周阻力的效应较( )。53. 心舒期长短和( )压是决定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改变( )口径是机体调节冠脉血流量的主要方式。54. 由于脑组织代谢水平( ),而且对缺氧的耐受性( ),因此必须有充足的供应,才能保证脑的正常功能。55.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心肌细胞膜上 受体结合,使心率( ),心肌收缩力( ),房室传导( ),故心输出量 。56.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心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使心率( ),

    6、心肌收缩力( ),房室传导( )。57. 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血管平滑肌上( )受体结合能力较强,而与( )受体结合能力较弱,故以( )效应为主。58. 夹闭兔两则的颈总动脉,可引起动脉血压( ),其产生原因是( )。59. 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 )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 )。60. 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最重要的心肌代谢产物是(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有关弹性贮器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指中动脉和小动脉 B. 管壁厚,可扩张性小 C. 弹性纤维少,弹性好 D. 心脏舒张时使血液继续流动 E. 总横截面积大的血管 2. 下列关于各类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叙述

    7、,正确的是:A. 容量血管主要起血液贮存库作用 B.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起分配血量作用 C. 交换血管主要指微动脉和微静脉 D. 弹性贮器血管能提高收缩压上升幅度 E. 动、静脉短路主要调整局部血流量 3. 安静时静脉中的血容量占全身循环血量的 A. 30%40%B. 40%50%C. 50%60%D. 60%70%E. 80%左右 4. 关于血流阻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层流速度慢,阻力较大 B. 血管长度与血流阻力无关 C.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阻力最大 D主要决定因素是血液黏滞度 E与血管半径关系不大 5. 在体循环中,血流阻力最大的血管段是:A. 弹性贮器血管 B.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8、C. 分配血管 D.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E.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6. 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 B. 血压形成的前提是外周阻力 C. 血压仅是由于心脏射血形成的 D. 血液到右心房时血压降到原来的10%E. 血压降低幅度与血流阻力呈反变关系 7. 与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有关的因素是 A. 心脏射血能力 B. 外周阻力 C. 血管半径 D. 血管弹性 E. 循环血量 8. 在心脏收缩期,流入外周动脉中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 A. 2/3B. 1/3C. 1/2D. 3/4E. 2/59. 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是:A. 收缩压为12. 01

    9、8. 7kPa,舒张压为8. 012. 0kPaB. 收缩压为13. 316. 0kPa,舒张压为8. 010. 7kPaC. 收缩压为12. 016. 0kPa,舒张压为8. 012. 0kPaD. 收缩压为12. 021. 3kPa,舒张压为8. 012. 0kPaE. 收缩压为12. 018. 7kPa,舒张压为8. 012. 7kPa10. 平均动脉压可以表达为:A. (收缩压+舒张压)/2B. 舒张压+2(收缩压-舒张压)/3C.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D.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E.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211. 血压降落幅度最大的血管段是:A. 主动脉 B

    10、. 大动脉 C. 中动脉 D. 微动脉 E. 毛细血管 12.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A. 心率的快慢 B. 外周阻力大小 C. 每搏输出量多少 D. 大动脉弹性高低 E. 循环血量多少 13. 每搏输出量增加时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E. 仅收缩压升高 14. 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A. 心肌收缩力大小 15. 外周阻力增加时 A. 舒张压升高,收缩压降低 B. 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 C. 舒张压降低,收缩压也降低 D.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E. 仅舒张压升高 16. 心率加快

    11、时 A.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C. 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也降低 E.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不大 17. 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动脉血压升高 B. 血流速度加快 C. 心输出量增加 D. 舒张期室内压降低 E. 静脉压升高 18. 主动脉维持舒张压的重要作用是因为 A. 口径大、血流量大 B. 管壁厚及平滑肌纤维多 C. 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 D. 血流速度快 E. 管壁可扩张性和弹性回缩 19. 动脉脉搏传播速度最快的血管段是 A. 大动脉 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后微动脉 20. 中心静脉

    12、压的高低取决于 A. 心脏射血量与动脉弹性 B. 静脉血流量和回流速度 C. 经外周静脉的输血、输液量 D. 经短路血管的回流量 E. 心脏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量 21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等于 A. 0. 391. 18kPa(412cmH2O)B. 0. 531. 60kPa(412mmHg)C. 0. 531. 33kPa(410mmHg)D. 0. 390. 98kPa(410cmH2O)E. 0. 801. 60kPa(612mmHg)22. 下列有关静脉回心血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管容量越大,静脉回流量越多 B. 心脏收缩力越大,静脉回流量越少 C. 呼气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 D

    13、. 由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流量减少 E. 运动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回流量减少 23. 关于血流阻力,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与血管的长度成正比 B. 与血液的粘滞度成正比 C. 与血流量成反比 D.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E. 与血液流动时发生摩擦有关 24. 站立时心脏平面以下的静脉充盈量比卧位时多容纳 A. 300500mlB. 400500mlC. 400600mlD. 300600mlE. 400700ml25. 关于微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迂回通路无物质交换作用 B. 真毛细血管一般有20%左右开放 C. 直捷通路具有物质交换作用 D. 其血流量与组织的代谢水平无关 E.

    14、A-V短路可增加组织的血流供应 26. 在同一时间内,真毛细血管网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占 A. 10%左右 B. 20%左右 C. 30%左右 D. 40%左右 E. 50%左右 27. 引起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A. 神经递质 B. 神经激素 C. 肽类物质 D. 血浆Na+浓度 E. 局部代谢产物 28. 组织液的生成主要取决于 A. 静脉血压 B. 动脉血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组织静水压 E. 有效滤过压 29. 关于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EF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无关 B. 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时,EFP增高 C. 淋巴回流不畅,EFP升高 D. 组织

    15、静水压增高时,EFP增高 E.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EFP增高 30. 与有效滤过压有关的成分是 A. 无机离子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血浆蛋白 E. O2、CO2 31. 与滤过系数有关的因素是 A. 毛细血管血压 B. 血浆蛋白 C. 淋巴管是否畅通 D. 血管通透性 E. 组织液量 32. 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直接扩散的物质是 D. O2、CO2E. 血浆蛋白 33. 淋巴液在的生成量占组织液生成量的 A. 5%左右 B. 10%左右 C. 15%左右 D. 20%左右 E. 25%左右 34. 右心衰竭时出现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B. 组织液的

    16、静水压减小 C. 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升高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5. 下列关于淋巴回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脂肪的运输及吸收无关 B. 是机体防御的主要机制 C. 清理组织中的红细胞 D. 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E. 主要作用是回收蛋白质 36.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A.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D.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E. 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 37. 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脏效应是 A. 心脏舒张期明显延长 B. 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变慢 C. 收缩力

    17、减弱,搏出量减少 D. 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E.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减慢 38.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在心肌细胞上相应的受体是 A. 受体 B. 2受体 C. 1受体 D. 受体 E. 受体 39. 心迷走神经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A. 阿片肽、乙酰胆碱 B.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D.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E.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40. 心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脏效应是 A. 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 C. 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D. 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E.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加快 41.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神经递质

    18、在心肌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是 A. 受体 B. 1受体 C. 2受体 D. 受体 42. 交感神经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D. 血管紧张素 E. 血管升压素 43. 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组织是 A. 骨骼肌 B. 皮肤 C. 内脏 D. 大脑 E. 肾上腺 44. 交感舒血管纤维神经递质相应的受体是 E. N受体 45. 体内多数血管的神经支配特点是 A. 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 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 C. 只接受交感舒血管纤维的支配 D. 只接受副交感缩血纤维的支配 E. 只接受肽能舒血管纤维支配 46.

    19、有关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自发的高频生物电活动 B. 是一种持续发放的低频神经冲动 C. 不影响血流阻力和血流量 D. 其作用是维持血管的舒张状态 E. 主要作用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 47. 交感舒血管纤维的递质是 A. 阿托品 B. 缓激肽 C. 乙酰胆碱 D. 组胺 E. 去甲肾上腺素 48.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主要支配 A. 皮肤和骨骼肌的血管 B. 胃肠道和盆腔脏器的血管 C. 消化道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的血管 D. 体内的大多数血管 E. 心肌和脑实质内的血管 49.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 A. 高位颈髓 B. 皮层 C. 脑桥 D. 中脑 E. 延髓 50. 循环

    20、系统平均充盈压可以反映:A. 血管容积和循环血量之间的关系 B. 体循环和肺循环容量之间的关系 C.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 D. 静脉血压和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 E. 血流量与血流阻力之间的关系 51. 心血管活动的重要整合中枢是 A. 皮层 B. 丘脑 C. 边缘系统 D. 下丘脑 E. 小脑 52. 动脉压力感受器位于 A. 延髓心血管中枢 B. 脊髓心血管中枢 C.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 D. 小动脉外膜下 E.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53. 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敏感的平均动脉压水平约为 A. 12. 0kPa(90mmHg)B. 12. 7Pa(95mHg)C. 13. 3(100mm

    21、Hg)D. 14. 7(11mmHg)E. 16. 0kPa(120mmHg)54. 当血压(BP)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是 A. HR加快,外周阻力增大,BP升高 B. HR加快,外周阻力降低,BP升高 C. HR加快,外周阻力降低,BP降低 D. HR减慢,外周阻力降低,BP降低 E. HR减慢,外周阻力升高,BP升高 55. 夹闭家兔双侧颈总动脉可引起 56. 夹闭家兔双侧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是 A. 主动脉血压升高,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 B. 颈动脉窦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 C. 主动脉血压降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抑制 D. 颈动脉窦血压降低,颈动脉窦压力感

    22、受器抑制 E.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均兴奋 57.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 维持血压处于较高水平 B. 有效降低平均动脉血压 C. 维持动脉血压的长期稳定 D. 维持循环血量相对稳定 E. 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58. 关于化学感受性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 主要感受血液中PO2PCO2pH值的改变 C. 主要使HR加快,外周阻力,BP D. 参与平时心血管调节,维持动脉压恒定 E. 可以间接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59. 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 A. HR加快,TPR升高,CO增加,BP升高 B. HR加快,TPR降低,CO增加,

    23、BP升高 C. HR加快,TPR降低,CO减少,BP降低 D. HR减慢,TPR降低,CO减少,BP降低 E. HR减慢,TPR升高,CO增大,BP升高 60.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加强时,可引起 A. 循环血量减少 B. 尿量增加 C. 动脉血压升高 D. 肾上腺皮质活动减弱 E. 交感神经抑制 61. 关于肾上腺素(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对受体作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对、1、2受体都有作用 B. NA对、1、2受体作用相同 C. A对、2受体的作用大于1、受体 D. NA对1、2受体的作用大于受体 E. 两者对受体的作用大于1和2受体 62.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24、后 A. 血压降低,心率加快 B.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C. 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D. 血压稍有升高,心率加快 E. 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 63. 有关血管升压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由丘脑神经元分泌的 B. 又称为抗利尿激素,可以增加尿量 C. 生理状态下,其缩血管效应较强 D. 在失水、失血的情况下,释放量减少 E. 参与维持血量、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64. 具有收缩性的心肌是 A. 窦房结 B. 心房内优势传导通路心肌 C. 房室交界 D. 房室束 E. 浦肯野氏纤维 65. 既无收缩性,又无自律性的心肌是 A. 心房肌 B. 心室肌 C. 窦房结 D. 浦肯野纤维 E. 房室交界的结区 66. 心室肌的静息电位接近于 A. K+ 平衡电位 B. Na+ 平衡电位 C. Ca2+ 平衡电位 D. CI- 平衡电位与Na+ 平衡电位之和 E. K+ 平衡电位与Na+ 平衡电位之和 67. 安静时心室肌细胞膜对K+ 通透性较高主要是由于 A. IK


    注意事项

    本文(4循环生理生理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