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docx

    • 资源ID:6118765       资源大小:44.11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docx

    1、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 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主 备: 审 批:班 级: 姓 名: 时 间:2010年3月10日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能够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诗歌;2、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1、理解“以意

    2、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2、学会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对诗歌进行准确解读,从而窥见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避免望文生义。 3、在欣赏和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学法指津】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读懂大意知人论诗领悟情感赏析技巧 二、课前预习:阅读“赏析指导”弄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含义。(1)以意逆志“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

    3、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

    4、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三、学习与欣赏过程(一)导入:欣赏古诗: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朗读并思考: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参考答案: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

    5、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

    6、,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二)理论指导A、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意象(有意味的形象);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小结: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从正确解读诗歌意象入手。(即解读意象,揣摩情意) 意象,不仅是有意味的景象,也可以是人物形象

    7、。我们再来看一首诗。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a、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b、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c、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

    8、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那么,本诗的鉴赏是否到此为止了,杜甫为什么要如此叹颂诸葛亮,我们除了解读意象,揣摩情意,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途径去深一层地探究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感? 明确:知人论世。B、理论指导之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文中为我们归纳了几点? 明确: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

    9、质等)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

    10、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杜甫的咏昭君会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确: 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

    11、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请欣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理论推断此词的主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可是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下面有三种说法,请判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李白出川时作,他早年出川时的壮志豪情。B此诗写于李白流放夜郎路中遇赦之后。我们就可以判断诗中反映的是他重获自由的欢快之感。C旅行途中游山玩水的壮志豪情。明确: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

    12、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由此可见: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思考: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即时代不同,精神迥异。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

    13、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三)赏析示例长恨歌【自主学习把握基础】1、给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注音。温泉水滑洗凝脂() 骊宫高处入青云() 渔阳鼙鼓动地来()花钿委地无人收( ) 翠翘金雀玉搔头( ) 云栈萦纡登剑阁()临邛道士鸿都客( ) 金阙西厢叩玉扃( ) 珠箔银屏迤逦开( )含情凝睇谢君王( ) 钗擘黄金合分钿(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

    14、的词语。汉皇重色思倾国(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宛转蛾眉马前死(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为感君王辗转思( ) 上穷碧落下黄泉( ) 其中绰约多仙子( ) 雪肤花貌参差是( ) 珠箔银屏迤逦开。( )【资料准备】1、白居易,字乐天,号 ,出身于仕宦之家,生活在“ ”时期,曾任左拾遗,任职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被贬到浔阳任 。因仕途不顺,他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每到一处,仍力求造福一方,如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 ”。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了大量针砭时

    15、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等;后期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认为“诗者: 、 、 、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强调诗歌要以情动人,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所以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他的长恨歌是一首 (体裁)。2、体裁: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3、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

    16、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课堂探究与交流】1、整体感知阅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意。阅读长恨歌,说明白居易分几个层次叙述李杨悲剧,并用简要语言概述各层内容。答案:(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或:(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2)马嵬生离死别,相思日日夜夜;(3)天上人间遥思,长恨绵绵无绝。又或:

    17、(1)享乐(2)惊变(3)思念 (4)访仙(参见赏析资料)2、诗文探究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持何种态度?该诗深深打动你的是哪几句?说说理由。答案:“汉皇重色思倾国”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略关于长恨歌的主题讨论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

    18、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

    19、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

    20、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

    21、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

    22、,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3、能力提升阅读李白的清平调词两首,试比较白居易与李白描写杨玉环之美的手法有何不同。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云想衣裳花

    23、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答案:李诗多静态联想,以花喻人,再比之于仙女,全由虚处着墨。白诗多写动态美,白描写意,侧面衬托,虚笔写实,善创新喻,实中含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阅读一组写人的相关诗句,谈谈你的感受或发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曹植美女篇 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李白清平乐令二首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 回身转

    24、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 梁江总闺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4、推荐阅读:王安忆的长恨歌(2000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四)自主赏析A、湘夫人(屈原)【自主学习把握基础】1、正音目眇眇( )兮愁予 袅袅( )兮秋风 登白薠( )兮骋望 鸟何萃( )兮蘋( )中 罾( )何为( )兮木上 沅( )有茝( )兮澧( )有兰 观流水兮潺湲( ) 麋( )何食兮庭中 蛟( )何为兮水裔( ) 夕济兮西澨( ) 桂栋兮兰橑( ) 罔薜荔( )兮为帷 擗( )蕙櫋( )兮既张 建芳馨兮庑( )门 九嶷( ) 捐余袂( )兮江中 遗余褋( )兮澧浦 搴( )汀洲兮杜若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25、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 ) 袅袅兮秋风( )登白薠兮骋望( ) 与佳期兮夕张( )( ) 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 观流水兮潺湲( )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 )( ) 夕济兮西澨( )( )将腾驾兮偕逝( ) 葺之兮荷盖( ) 桂栋兮兰橑( )罔薜荔兮为帷( ) 擗蕙櫋兮既张( )( )合百草兮实庭( ) 九嶷缤兮并迎( ) 聊逍遥兮容与( )捐余袂兮江中( ) 遗余褋兮澧浦( )( )搴汀洲兮杜若( ) 时不可兮骤得( )【资料准备】1、屈原,名平,字 ,战国末期 国人。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新诗体 ,突破了

    26、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与诗经中的“ ”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你所知道的屈原诗歌名句有:2、湘夫人选自楚辞 。“ ”本是古乐章名,是 根据 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包括国殇湘君等十一首诗歌。湘君和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

    27、竹,又称湘妃竹)。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3、楚辞与“楚辞体”。由西汉的刘向编辑的楚辞,收录了屈原和他的弟子宋玉以及汉代的贾谊等人的诗赋。因这些作品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声韵,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因离骚最具代表性,故又称为“骚体”。4、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课堂探究与交流】1、整体感知:结合注释和课后练习阅读湘夫人。将注释中的拼音标注到文中,疏通字词,并反复诵读,体会诗

    28、歌的情感基调。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课后练习,了解诗歌大意,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诗歌赏析内容概括: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各段的内容要点。第一段:秋风瑟瑟,佳人爽约。望眼欲穿,悲情多多。第二段:湘夫人思念湘君。白芷若兰,皆知我心。思君之情,绵绵如水。第三段: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晚上渡水,早上登皋。寻找佳子,相思难熬。佳人召唤,共筑爱巢。亦幻亦真,与子偕老。神仙如云,不见佳人。苦苦求索,我心执著。第四段:

    29、写湘君依依不舍的恋情。赠我汗衫,抛入江中。水若有情,知我情浓。以若赠远,我心永恒。探究学习:传统诗歌意象的探究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景物描写非常典型,请说说它的作用。明确: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境。唐朝诗人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不错,人们看到秋风落叶、秋雨梧桐很容易引起悲伤之情,这就是传统文化赋予事物的特殊含义,有人把它们叫做“传统诗歌意象”。请将你所掌握的传统诗歌意象及其含义写在下面。总结拓展 传统诗歌意象歌谣诗歌意象有规律,把握技巧好记忆。杜鹃猿啼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冰雪蝉鸣喻高洁,凌寒坚韧松梅喻。挺拔翠竹亮节风,斗雪菊花傲骨义。落日黄昏迟暮感,流水落红伤春去。红豆寄

    30、寓相思情,送别长亭共短亭。羁旅驿站游子意,望月听笛乡情浓。蓑衣斗笠指隐士,渔樵垂钓闲适情。鸳鸯连理生死恋,孤城关山戍卒行。感悟主旨: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方法共同解读本诗的主旨。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参考答案: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A、知人: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时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安定边境。屈原一

    31、心革新政治,努力使楚国强盛起来,却遭到保守派的打击和迫害,他为追求理想,虽九死而忧未悔。B、逆志:湘夫人一诗,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的爱慕和追求之情。文中既表现湘君为追求爱情的矢志不渝的执著与痴情,又表现了他与恋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哀怒与惆怅。C、探究言志的契合点 诗中写道“闻佳人兮召予”,这里的“佳人”就是“美人”,而是古诗中的一个常见的诗歌意象,常用来比喻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或政治抱负,比如在模块一中学到的赤壁赋中的“望美人兮天各一方”,其实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曾多次用“美人”比喻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因屡遭迫害,所以理想化为泡影。因此他在离骚一诗里才体现出为理想上下求索的执着和壮志未酬的悲情。而湘夫人一诗所表现的是湘君为了爱情坚持不懈的追求,思而不见的愁苦。这样“佳人”一词,就成了诗人“言志”的契合点,抓住它,我们便不难看出在湘君追求


    注意事项

    本文(选修诗歌第一单元学案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