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答案.doc

    • 资源ID:6114375       资源大小:7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答案.doc

    1、武汉市第二聋校导学案案例武汉市第二聋校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 审核: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课题: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时:4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把握文章结构2、按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要点3、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1疏通字词,读懂文章大意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难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知识链接】(一)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

    2、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辞的特点有: 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演说辞要富于感情,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

    3、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哗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毛泽东赞扬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三)蔡元培与北大: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

    4、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曾表示:“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

    5、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在北大每年的开学典礼上,他都反复阐述这一宗旨:“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918年)“本校的宗旨,就是为求学问而求学问。”(1922年)他以坚决的气魄,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正是这些,缔造了北大的光荣传统,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是蔡元培先生,把一个旧营

    6、垒下的北京大学,转变为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何幸!中国何幸!可以说先生改变了北大,而北大影响了中国。【手语沟通】士别三日,刮目相见 宗旨 肄业 腐败 尤 捷径 提携 聘请 兼职 弭谤问心无愧,于我何惧 孜孜求学 造诣 敷衍 潦草塞责 大相背驰 道德沦丧 贻误 砥砺德行 卓绝 力矫颓俗 责无旁贷 芸芸攻苦 无动于衷 道义相勗 訾詈 殷勤款待 商榷【学习过程】第1、2课时 导入: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很多普校学生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7、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一、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见【知识链接】蔡元培(1868-1940),字 ,号 ,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 家、 家、 家。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毛泽东赞扬他为“ , ”。 2、作品相关知识简介:见【知识链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 , 的教育思想,将北大这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转变为新 、新 、新 运动的发源地。3、梳理字词障碍:(1)给下列字注音:数(sh)载(zi) 干(gn)禄(l) 提携(xi) 肄(y)业 孜孜(zz) 造诣(y) 店肆(s) 沦

    8、丧(lnsng) 訾(z)詈 (l) 冶(y)游 塞责(sz) 会晤(w) 相(xing)勖(x) 敷衍(fyn) 庶(sh)民 切磋(qicu) 正轨(gu) 砥(d)砺(l) 鲜(xin)为人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ng)斯校:当此校校长。提携(xi):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砥砺(l):磨练。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切磋(cu):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店肆(s):店铺。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

    9、入钻研。裨(b):有益。 商榷(qu):商讨。(3)解释并熟记下列成语:问心无愧:wn xn w ku问,自问;愧,愧疚;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孜孜以求:z z y qi孜孜:勤勉的样子。求:探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束之高阁:sh zh go g束,捆扎起来。之,代词。高阁:储藏书籍、器物的高架子。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以身作则:y shn zu z则:准则,榜样。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 责无旁贷:z w png di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无动于衷:w dng y zhng

    10、无:没有。衷:内心。动,动作,触动。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开诚布公:ki chng b gng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刮目相看: gu m xing kn,用新的眼光看待。终南捷径: zhng nn ji jng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4、诵读课文,理清结构:作为演讲稿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思路。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敬爱师友。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

    11、购书籍。)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而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二、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第3、4课时第3、4课时一、前情反馈 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二、质疑探究: 1、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的语句。“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

    12、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提出“尊师爱友”的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13、(附:学生学习太依赖老师,不注重一己潜修;改良讲义,只列纲要,迫使学生潜修 学校图书陈旧,新书太少;筹集款项,添购书籍,多购新书) 2、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

    14、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他在学生中成立进德会,入会的人都要遵守不饮酒,不纳妾、不打麻将的基本戒条。另,还提倡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正当的趣味。 4、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5、作者“一切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6、大

    15、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真心实意办教育,真正为学

    16、校、学生的前途、声誉着想;对北大的弊病看得一清二楚,能对症下药;有非凡的洞察力、决心和魄力;善于做思想工作; 有人格魅力; 务实)三、归纳小结: 7、说说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结构特点:层次分明,脉络清晰8、说说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增强了演讲效果。采用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四、拓展提升:挑选一所你喜爱的大学,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及办学宗旨,谈一谈自己今后的打算。五、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训练 2、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

    17、点,不少于400字。【我的反思】: 我的收获:我的不足:附:同步训练1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载:zi; B,聘:pn:D,裨:b)A会晤w 数载zi 指摘zhi 孜孜求学zB商榷qu 殷勤yn 聘请pn 砥砺德行dC訾詈z 弭谤m 造诣y 道义相勖xD切磋co 肄业y 敷衍yn 能裨实用p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怡贻;C,渡度;D,弛驰)A怡误 自趋正轨 根基深固 以诚相待B详悉 道德沦丧 无动于衷 旁稽博采C提携 细微末节 光阴虚渡 力矫颓俗D卓绝 大相背弛 精旨奥义 潦草塞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B )

    18、(应为“磨炼”)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累赘,可改为“政府责无旁贷”)A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问心无愧,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

    19、之下。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句成分残缺,应在“演讲”后加上“说”。B句搭配不当,“改变关系”应为“改善关系”。C句语序不当,“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应为“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

    20、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二、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为 学 与 做 人 (有删节)梁启超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

    21、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

    22、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

    23、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

    24、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

    25、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6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因果关系。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1)须有相当常识,做事须有专门智识,遇事能断的总体智慧,有根本判断力。(2)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8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9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设问、排比、呼告等。连续的设问铿锵犀利,促人思考,三个“便是你因”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斩钉截铁,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充满激情,气势极强盛。“诸君啊”的呼告,令人警醒。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9 -


    注意事项

    本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答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