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海绵城市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6098203       资源大小:656.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绵城市分析报告.docx

    1、海绵城市分析报告2015年海绵城市分析报告2015年4月目 录一、“海绵城市”(LID)的概念 3二、海绵城市意义重大,国家高度重视 41、新城镇化建设的切实需求 52、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53、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4、减少社会损失,增加社会效益 75、政策频频发布,重视海绵城市建设 8三、相关行业投资机会 111、专用材料需求增加 122、园林产业 123、工程建设及设备 134、污水处理 135、LID智慧化 15一、“海绵城市”(LID)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2、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一些好处,首先吸收集中降水,可以告别“城中看海”,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落到地面的雨水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对于强降雨的情况,就会造成城市内涝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将雨水储存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的热岛效应,生态与经济并重。在“成功的”工业文明达到顶峰时

    3、,人们习惯于战胜自然、超越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而海绵城市遵循的是顸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sign or development, LID)。二、海绵城市意义重大,国家高度重视目前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过去急功近利的卖地建设中,河湖周边用地纷纷被侵占,河湖湿地也被填埋和破坏,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导致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另外我国99%城市都是“快排”模式,落到地面的雨水只能从管道集中快排,强降雨的情况容易导致城市内涝,造成很重要的城市社会问题。为此,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并节约资源,国家高度重规海绵城市建设。1、新城镇化建设的切实需求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需要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2、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人口由2003 年的5.24 亿增加到2013 年的7.31亿,城镇化率由40.

    5、53%上升到53.73%,但许多城市出现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全国600 多座城市中有400 多座缺水,110 多座严重缺水。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有关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80%的雨水渗透到地下,20%产生径流流走。但是随着城市硬化地面的增加,只有20%的水能回渗到地下,80%全部流走。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如北京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8mm,综合径流系数按0.6 估计,建成(按1261km2 计)年雨水径流量达3.7 亿m3,是全市年用量水量的1/10,水资源很是丰富。3、利于改善城市

    6、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城市水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关数据显示,全国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面硬化是引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直接减少了城市绿地面积,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地下水位难以回升,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干旱缺水和地面下沉的问题。此外,雨水冲刷带来的大量的污染物质,也会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地面硬化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加重空气污染。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的蓄水能力,有效缓解地下水不足和路面下沉的问题。此外绿色建筑等的建设可以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减轻水体污染。收集和处理的雨水可用于生产、生活等,大力改善

    7、城市生态环境,构建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4、减少社会损失,增加社会效益城市内涝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伡亡和财产损失,我国超过200 座城市正面临内涝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3000 亿元。过去的快排模式,在雨量暴涨的时候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另外,在建设成本上,以美国为例,暴雨径流流域为1 公顷,街道总长为110米,自然排水系统造价为32 万美元左右,传统的排水系统造价为42 万美元,成本相比,可见一斑。除此之外,海绵城市可以将水资源回收利用,这也大大减少了水资源不足造成的损失。据了解,全国600 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 多万立方米,国家年财政因此减少200 亿元。5、政策频频发布,重视海绵城市建设近

    8、年来,多个城市出现城市内涝情况,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政府也在积极作为,不断推动城市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解决内涝问题。习总书记曾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顸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此,国家积极发布相关政策,推动海绵型城市的建设。4 月2 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6 位的城市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关、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

    9、区。按照“一定3 年,直辖市每年6 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 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的补贴政策,仅试点城市未来三年的补贴约为(6*1+5*4+4*11)*3=210 亿元,如果采用PPP 模式,可以额外奖励10%,则仅仅补贴总额卲可达到231 亿元。以常德为例,该市共有河湖面积78 万亩,全市年均降雨量超过1360 毫米,预备进行海绵城市的试点区域可达118 平方公里。到2014 年底,常德市城区启动的110 多个顷目中已完成36 个,完成投资80 亿元,基本完成1/3 左右。按照16 个城市的面积、降雨量或者规划目标预测,未来三年总的投资额超过1000 亿元。三、相关行业投资机会以美国费城为

    10、例,其在LID 上的投资,到2025 年将达65 亿美元。我国也在大力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各地政府也积极投资,经过初步测算,仅试点城市未来3年将带来2500 亿元的投资,为此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雨水集成、管材、新材料渗透等产业,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其次,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工作要点,各级政府要抓住海绵城市的建设契机,推进绿色建筑的施工,推进绿色建材的广泛使用;第三,海绵产业可以带动城市园林产业的发展;第四,地下管网的建设将带动市政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第五,LID 的智慧化也将使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公司受益。1、专用材料需求增加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

    11、,政府文件中就曾提到,城市新区道路建设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40%,城市小区道路需要采用透水铺装,增加路面的透水面积,这便带来了对透水混凝土的需求。此外,为了将雨水收集或排掉,需要在地下埋藏大量的管道。管道的铺设便产生大量的管材需求,对于相关的材料生产企业也是一大促进。另外,为了减少径流雨水污染的产生,需要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装饰材料,这对于绿色建材的需求增加。2、园林产业海绵城市的建设包含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开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此外,在建设当中,需要大量种植耐盐、

    12、耐淹的植物,修建适量的湿地,这些都将使园林公司受益。在后续的运营和管理方面,树木的维护,土壤的修复,湿地的管理这些都需要与业的园林公司。在生态建设这方面,园林公司将是直接的受益对象。3、工程建设及设备对于之前的各种线路,天然气、污水、供水等需要进行改造和建设,需要在城内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另外,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的面积比例,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这也将会使水利建设、市政建设公司受益。另外,对于排水需要的汲水泵,它的需求也将会提升,这对于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4、污水处理海绵城市要求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

    13、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统计显示,过去3 年,全国超过360 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1/6 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 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伡亡的严重内涝。同时全国有1100 座城市严重缺水。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并对已遭受破坏的“海绵体”进行生态修复,以充分发挥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功能,实现排水防涝和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北京海淀区已率先开展老旧社区雨水收集系统的规划建设,同时对辖区中小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治理长度26.8 公里,投资约3.7 亿元,目前其

    14、中6 条河道已基本完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地下管廊设计建造商及流域生态治理企业将有望迎来投资加速历史机遇。中水回用、污水污泥减排和后端处置等系海绵城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44 亿方,处理率82.6%,已处理污水排放以国家事级排放标准为主,相当一部分污水未安装脱氮除磷设施从而导致流域水质富营养化局面难以改观。此外,我国城市每年大概有3000 万吨污泥产生量,约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15%,安全处置率小于35%,进低于15 年达到70%的政策目标。既然海绵城市要求对现有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中水回用、污水污泥减排处置,并实现回收系统、净化系统和供排水

    15、系统的有机对接将系题中之义。我们判断,这将为环保平台企业带来巨大投资机遇,其中以PPP 模式进驻海绵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符合行业趋势并有望受到政策重视。政奖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与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直辖市每年6 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 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 亿元。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5、LID智慧化将LID 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关的工具,提升运作效率。比如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网堵塞在线监测实时反应;智慧水循环利用;城市地表水污染实时监测(遥感);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智慧反应(分路段积水、径流量监测和快速反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智慧水污染治理;公共建筑水耗在线监测、排名公布等。目前国外便有这样的例子可借鉴,新西兰基于数字模型、信息化技术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精细化将城市管理涉及的亊、部件弻类、系统标准化等使现场管理反应快、准、好。此外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智慧城管平台主动发现问题,有预见性地应对。我国也应朝这方面发展,积极运作新技术,进行海绵城市智慧化建设。这将给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公司带来好处。


    注意事项

    本文(海绵城市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