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6040094       资源大小:55.57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铨:作者蒋士铨自称。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戚党:亲威和乡邻。吟哦声:读诗的声调。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扑之:责打我(铨自指)。(1)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母授以礼

    2、记周易毛诗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C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6分)3【江苏无锡】(一)(14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

    3、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着。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接察

    4、副使,仍视郡事。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有删改)【注】抚按:官职名。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5、。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立捕治之: (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3)御史以闻:(4)明年卒:10翻译下列句子。(1)幼学执敏置诸狱。(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4【武汉市】1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

    6、,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7、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6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5【辽宁大连】(二)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

    8、去君而鸿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节选自新序?杂事)【注】举:飞去。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瀹(yu):煮。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田饶谓鲁哀公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9、大同(大道之行也)B守夜不失时,信也 谓为信然(隆中对)C吾书子之言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2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 的想法。6【辽宁沈阳】7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

    10、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凡音,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注释】音:歌曲。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声:这里指声音。审:仔细观察。食飨(xiang)之礼

    11、: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致:极。(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 A知音而不知乐者?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能知乐?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C而治道备矣?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客之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礼乐皆得,谓之有德。(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惑?于?物?也(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7【上

    12、海市】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 登泰山记(节选)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是“五岳之首”。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蹬几不可登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和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有馈

    13、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留以为梁 乃尽湿之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

    14、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第一件: 。第二件:8【天津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注释】异时:从前。固石洞:地名。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故能得人心 故: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 兵: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译文: 15“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

    15、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9【浙江金华】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选自唐语林)【注释】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飞龙:指皇家。

    16、(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而意常不足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度终不可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C亦如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会魏师李公蔚市贡马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他 日 谒 公 遂 问 向 时 马(3)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翌日,令诸子乘值,亦如是。A沈宣词B客C王公遂D李公蔚(4)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卖出去;买。“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5)韩

    17、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知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10【江西】(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挞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

    18、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m老百姓的疾病痛苦。8下列句子朗读

    19、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欲活之无路B举朝仓皇失措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间事甚悉9解释文中划线句子。(1)案( ) (2)恐()(3)谢()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11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11【浙江舟山】范石湖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 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

    20、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 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愿反侵地时金主乃

    21、葛王也至能徐出袖中书再传宣曰使人可就馆虏主许之(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而?主?可。?(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12【浙江衢州】白水素女东晋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

    22、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注释】出居:单独

    23、居住。愍(mn):同情、可怜。 权:暂且、姑且。18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1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B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C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

    24、之不尽的米谷。20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任至令长云。21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13【浙江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既而,回鹘

    25、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殣(jn):饿死。钱塘:地名,今杭州。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罹(l遭受。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衰耄(mo):年老体衰。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自度无所得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即以母属两弟 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C且君去家久/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