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科技行业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docx

    • 资源ID:6020802       资源大小:81.52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科技行业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docx

    1、生物科技行业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生物科技行业)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产实习指导书张荣森编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系二六年三月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生产实习指导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它的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科学实验方法和生产关键技术等。水产动物疾病生产实习是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指导书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如:土池塘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流水养鱼、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等。发生多种多样的水产

    2、动物疾病,又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产操作如:鱼苗鱼种培育、鱼类人工繁殖、活鱼运输等,也回出现不同的水产动物疾病。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由于水产动物疾病依各水体在渔业生产上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有,将水产动物疾病调查也作为实习内容,通过对水产动物疾病调查状况分析,提出对水产动物疾病调查的初步方案和建议。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在本生产实习中还开展一些科学实验工作,原则上结合生产开展科学试验。通过科学实验和试验,初步掌握水产动物疾病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方针、选择的原则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其内容包括:药物

    3、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药物在机体内所经过的变化;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原因和防治措施。药理学的任务是指导我们合理用药,根据病理和药理作用机制,开辟、寻找新药的途径、用药的方法确定药物计量。充分发挥药物在治疗和预防上的最大效能。(一)预防方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二)药物选择的原则1、有效性从疗效方面考虑,首先要看药物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使患病机体在短时间内,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以减少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用药时应选择疗效最好的药物。高效、速效、长效是水产药物选择的发展方向。如对细菌性肠炎病,一般选择磺胺脒,制成药饵投喂,或根据病情采用药饵口服和杀菌消毒剂泼洒

    4、相结合的方法;对细菌性皮肤病,许多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和含氯消毒剂等均有疗效,但首选的应是含氯消毒剂,它能迅速杀死水产动物体表和水体中的病原菌,且效果好。2、安全性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副作用或毒性,因此在选药时,既要看到它治疗疾病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引起不良作用的一面。有的药物疗效虽好,但是毒性太大,选药时不得不放弃,而改用疗效较好,毒性较小的药物。如敌敌畏,治疗甲壳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杀虫效果显著,但它不仅污染水体,而且经常使用容易积累,影响机体健康,因此选药时,应选杀虫效果比它稍差的敌百虫。水产药物的安全性应考虑:药物对水产动物本身毒性损害、药物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

    5、。3、方便性水产药物除少数情况下使用注射法和涂抹法直接对个体用药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间接对群体用药,如口服法、全池泼洒法。因此,在防治某种疾病时一定要考虑操作是否方便。例如针剂类药物,费工费时,个体太小难以操作。4、廉价性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除观赏鱼或繁殖个体外,绝大多数用药量很大。因此,在保证疗效和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选用廉价易得的药物。昂贵的药物养殖者是不会接受。二、渔用药物使用要求1、渔用药物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2、水生动植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3、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经

    6、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执行的渔药。4、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渔药、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5、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6、食用鱼上市,应有相应的休药期(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限量符合NY5070要求。7、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5072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三、影响药物因素(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

    7、与化学结构药物的作用与其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药物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在动物机体中的反应。如重金属盐类易与机体蛋白质发生化学结合反应,使之沉淀,因而可发生刺激、收敛或腐蚀作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某些细菌的生长物质,磺胺类药物由于与其化学结构上的相似,能发生竞争性抑制,而表现其结构作用。2、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作用越强。通常药物的剂量分:最小有效量、常用剂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能产生效应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机体能忍受而不显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为极量。超过极量,引起机体中毒的剂量称为

    8、中毒量。超过中毒量,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剂量的选择范围一般是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这个范围称为安全范围。良好的药物一般应有较大的安全范围。药物的剂量范围应灵活掌握,既要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又要避免其不良反应。如使用硫酸铜杀灭中华鳋时,一般一次全池泼洒的用量最高不能超过0.7毫克/千克(相当于铜离子0.24毫克/千克),高于此浓度则易引起鱼、虾的死亡,但低于0.2毫克/千克(相当于铜离子0.07毫克/千克),对寄生虫无效。3、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是因吸收速率不同,导致体内浓度差别而引起的。一般药物的分子越小,越易被吸收,晶体比胶体易吸收,液体比固

    9、体易吸收,水溶性比脂溶性易吸收。以口服剂型而言,溶液剂吸收的速度最快,散剂其次,片剂最慢。给药途径以注射法吸收的速度最快,口服法其次,浸洗法或泼洒法最慢。4、药物的蓄积当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大于药物自体消除的速度时,就会产生蓄积作用。在反复用药时,因体内解毒或排泄障碍而发生的中毒,称为蓄积性中毒。由蓄积而产生毒害的药物(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种类水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依其种类而异。如鲑科鱼类比草、鲢鱼对硫酸铜敏感。鲈鱼、真鲷、淡水白鲳、鳜鱼比鲤科鱼类对敌百虫敏感。即便是同一种类,在其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也存在差异。如四大家鱼鱼苗比其成鱼对漂白粉敏感;虾、蟹类等幼体比其成体对碱性绿敏感。2、机体的

    10、机能状态机体的机能状态也会明显影响药物的作用。机能活动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反应也不同。如鱼、虾等冷血动物,不会发烧,因而退热药对水产动物没有作用;若机体肝功能受损,可导致某些药物代谢酶的减少;肾功能受损,可造成药物蓄积。因此,在使用氯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传染性疾病时,应慎用或减少用药量。(三)病原体方面的因素1、病原体的耐药性耐药性是生物与化学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凡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来在较小剂量时即可获得的药理作用的现象,称为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一些病原体在反复接触同一种药物后,其反应性不断减弱,以至最后病原体已能抵抗该药物,而不被杀灭或抑制。如液化气单胞菌对低剂量的氯霉素或

    11、土霉素极易诱发耐药性,以至于以后大剂量应用亦无效。耐药性的产生与长期反复地使用同一药物、施药技术不当和施药量过低有关。因此,选择药物时,宜采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混用的办法,来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2、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都对药物的作用有影响。一般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消毒剂敏感。同时,病原体数量越多,抗菌消毒剂作用就越弱。(四)环境方面的因素水的理化性质与药效有密切的关系。1、pH值有的药物在碱性水中药效增强(如敌百虫、氯霉素),但大多数则减弱(如漂白粉),有的甚至失效(如土霉素、四环素)。以漂白粉为例,漂白粉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遇水后产生次氯酸(HClO)与次氯酸

    12、离子(ClO),两者的比例受PH值的影响。当水温20C时,次氯酸(HClO)与次氯酸离子(ClO)的比例与pH值的关系可见表3-3。表3-3次氯酸与次氯酸离子在不同pH值水中的比例(水产动物用药问答300题,朱选才,1998)pH876HClO(%)298097.5ClO(%)71202.5由表可见,pH值越低,次氯酸分子(HClO)越多,次氯酸离子(ClO)越少。因为次氯酸离子带负电荷,难以靠近带负电荷的细菌壁,所以消毒效果较差,次氯酸分子与次氯酸离子的杀菌力的比约为1001。所以,池水的pH值越低,次氯酸分子越多,漂白粉的杀菌效果就越好。2、温度药物的毒性、药效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水温升

    13、高,药物的毒性增强;水温越高,药效越好,不少药物在低温环境下(水温低于10C)疗效明显下降。如碱性绿在5C和15C池水中,药效相差3.7倍。3、有机物由于不少药物,如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可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因此,肥水池的用药量应适当提高,否则会影响药效。4、溶解氧一般来说,水中的溶解氧越低,药物对鱼等水产动物的毒性就越大。如硫酸铜、漂白粉在低溶解氧水中比在高溶解氧水中具有更大的毒性和药效。5、硬度水的硬度往往也会影响有些药物的毒性和药效。如硫酸铜在硬水中,会与碳酸盐作用,生成蓝色的碱性碳酸盐,从而降低药效。因此,它在软水中比在硬水中具有更大的药效。四、给药方法和施药技术如果给药方

    14、法不当,即使有特效药,也难以达到用药的预期目的,甚至还会对患病机体增加危害。因此应根据发病对象的具体情况和药物本身的特性,选用适宜的给药方法。目前,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给药方法1、遍洒法遍洒法又称全池泼洒法,即将药物充分溶解并稀释,再均匀泼洒全池,使池水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以杀灭水产动物体表及水中的病原体。此法杀灭病原体较彻底,但安全性差,用药量大,副作用也较大,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使用不慎易发生事故。此法可用于预防和治疗。2、浸洗法浸洗法又称浸浴法,即将水产动物置于较小的容器或水体中进行高浓度,短时间的药浴,以杀死其体外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疗效好,不污染水

    15、体,但操作较复杂,易碰伤机体,且对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无杀灭作用。一般只作为水产动物转池、运输前后预防性消毒使用。浸洗法必须先确定浸洗的对象,然后在准备好的容器内装上水,记下水的体积,按浸洗要求的药物浓度,计算和称取药物并放入非金属容器内,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记下水温,最后把要浸洗的对象放入药液容器中,经过要求的浸洗时间后,将其直接放入池中或经清水洗过后再放入池中。浸洗法用药应注意:浸洗的时间应根据水温、药物浓度、浸洗对象的忍耐度等灵活掌握;捕捞,搬运水产动物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机体受伤;浸洗程序不可颠倒,即应先配药液,后放浸洗对象。3、挂袋挂篓法挂袋挂篓法又称悬挂法,即将盛有药物的袋或篓挂在食场的

    16、四周,利用水产动物进食场摄食的机会,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易腐蚀的药物放在竹篓内,不易腐蚀的药物装在布袋内。此法用药量少,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小,但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有当水产动物到挂袋或挂篓的食场吃食和活动时,才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此法只适用于预防和疾病早期的治疗。挂袋挂篓法应先在养殖水体中选择适宜的位置,然后用竹杆、木棒等扎成三角形或方形框,并将药袋或药篓悬挂在各边框上,悬挂的高度根据水产动物的摄食习性而定。漂白粉挂篓法,每篓装漂白粉100克,每个食场挂36只。挂在底层的,应离底1520厘米,篓口要加盖,防止漂白粉浮出篓外;挂到表层的,篓口要露出水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法,

    17、每袋装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每个食场挂3只。每天换药一次,连挂36天。采用挂袋挂篓法用药应注意:食场周围药物浓度要适宜。过低水产动物虽来摄食,但杀不死病原体,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过高水产动物不来摄食,也达不到用药目的。药物的浓度宜掌握在水产动物能来摄食的最高忍耐浓度及高于能杀灭病原体的最低浓度,且该浓度须保持不短于水产动物摄食的时间,一般须挂药3天。放药前宜停食12天,保证水产动物在用药时前来摄食。4、涂抹法涂抹法又称涂擦法,即在水产动物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或药膏,以杀灭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少,但适用范围小。此法适用于治疗繁殖个体、名贵水产动物体表疾病。涂抹法的具体操作

    18、是将患病水产动物捕起,用药时用一块湿纱布或毛巾将其裹住,然后将药液涂在病灶处。涂抹药物时应注意:将头部稍提起,以免药物流入口腔、鳃而产生危害。5、浸沤法浸沤法是将中草药扎成捆,浸泡在池塘上风处或进水口处,让浸泡出的有效成分扩散到池中,以杀灭或抑制水产动物体表和水中的病原体。此法药物发挥作用较慢,一般只适用于预防。6、口服法口服法又称投喂法,即将药物或疫苗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饲料拌匀后直接投喂或制成大小适口、在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饵投喂,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少,使用方便,不污染水体,但只对那些尚有食欲的个体有作用,而对病重者和失去食欲的个体无效。此法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口服药量一般

    19、是根据每千克水产动物的体重来计算的;也有按每千克饲料的重量来计算的。口服药物使用一次,一般达不到理想的疗效,至少要投喂一个疗程(35天)。药饵的制作应根据水产动物的摄食习性和个体大小,用机械或手工加工,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浮性药饵和沉性药饵。浮性药饵的制作:将药物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商品饲料,如米糠、麦麸等均匀混合,加入面粉或薯粉作粘合剂(1:0.3)和适量水,经饵料机加工成颗粒状,直接投喂或晒干备用。或者先将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嫩草切成适口大小,再将药物和适量粘合剂均匀混合,加热水调成糊状,冷却后拌在嫩草上,凉干后直接投喂。沉性药饵的制作:将药物与水产动物喜欢吃的商品饲料,如豆饼、花生饼等均匀混合,

    20、加入粘合剂(1:0.2)和适量水,经饵料机加工成颗粒状,直接投喂或晒干备用。投喂药饵时应注意:药饵要有一定的粘性,以免遇水后不久即散,而影响药效,但也不宜过粘;计算用药量时,不能单以生病的品种计算,应将所有能吃食的品种计算在内;投喂前应停食12天,保证水产动物在用药时前来摄食;投喂量要适中,避免剩余。7、注射法注射法是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入胸腔、腹腔或肌肉,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此法用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高(药物注射),预防效果佳(疫苗、菌苗注射),但操作麻烦,容易损伤机体。此法一般只在繁殖个体、名贵水产动物患病及人工注射疫苗时采用。注射用药应注意:先配制好注射药物和消毒剂;注射器和注射

    21、部位都应消毒;注射药物要准确,快速,勿使水产动物机体受伤。上述几种给药方法,除了注射法和口服法属于体内用药外,其他给药方法均属体外用药。体外用药一般是发挥局部作用的给药方法。体内用药除驱肠虫药和治疗肠炎病的药(发挥局部作用)外,其他主要是发挥吸收作用的给药方法。(二)施药技术1、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栖息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当它们生病给药时,为了使其吸收和取得疗效,首先应保证让药物进入肌体内。给药方法不同,吸收的速度就一样,药物在体内浓度也有区别,因而影响了药物的作用。选用那种给药方法可根据鱼池的条件、鱼的密度、水体环境、病情轻重和鱼体大小而定。通常大量处置以药浴和口服较适宜,对亲鱼或养殖数量少及观

    22、赏鱼在处置时可使用注射或局部涂抹法。2、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病鱼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病原、病原体种类、病原体数量、肌体状况和药物的理化性质来确定。如细菌性鱼病病变部位在鳃或体表,通常用药浴或涂抹效果较好;而病变部位在消化道或体内的则用口服或注射法效果较好;在药物理化性质方面,对水溶性药物一般用口服也可用药浴法治疗,而对不溶的药物只能口服而不能用药浴法。3、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对药物效果判断可从两方面进行:(1)根据死亡情况判断:投药后35日内,死亡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有效,治疗5日后死亡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无效。(2)根据摄食量来判断:投药后摄食能力恢复,说明有效,投药后摄食能力无明显

    23、变化,说明无效。(四)用药注意事项1、对症下药。2、正确掌握使用方法。3、准确计算药量。4、注意观察效果。5、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五、水产动物常见疾病流行、症状、常用药物防治介绍1、病毒性水产动物疾病(1)草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该病症状除了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反应迟钝,摄食减少或停止外。主要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体长710厘米)较

    24、常见。“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这种类型一般见于在较大的草鱼种(体长13厘米以上)上出现。“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部分或全部呈鲜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等有时有点状充血。肠壁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病。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上述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可同时出现,亦可交互出现。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草鱼鱼种培养阶段为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2.515厘米的草鱼和1足龄的青鱼,有时2足龄以上的

    25、草鱼也患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诸省市,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甚,近年来在华北地区也有发生。流行严重时,发病率达30%40%,死亡率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草鱼养殖。每年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水温降至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病毒的草鱼、青鱼以及麦穗鱼等,从健康鱼感染病毒到疾病发生需710天。一旦发生,常导致急性大批死亡。防治方法:该病一旦发生,彻底治疗通常比较困难,故强调预防。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坚决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200毫克/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20毫克/千克,或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10毫克

    26、/千克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6厘米以下的鱼种,腹腔注射10-2浓度疫苗0.2毫升左右;8厘米以上鱼种为0.30.5毫升;20厘米以上的,每尾注射疫苗1毫升左右。可用浸浴法进行人工免疫,即用0.5%疫苗液,加茛菪碱使最终浓度为10毫克/千克,尼龙袋充氧浸浴3小时。或尼龙袋充氧,0.5%疫苗液浸浴夏花24小时。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0.3毫克/千克或漂白粉精0.10.2毫克/千克。治疗时,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遍洒后,可再用大黄粉,按每100千克鱼体重用0.51.0千克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

    27、35天。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千克,捣烂后拌入250克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50%大黄、30%黄柏、20%黄芩制成三黄粉,再用三黄粉250克、麸皮4.5千克、菜饼1.5千克、食盐250克制成药饵,投喂50千克鱼,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千克鱼日用量4毫克,隔天喂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56毫克/千克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此外,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鱼注射PHA4-8毫克。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如定期加注清水,高温季节注满池水,以保持水质优良和水温稳定;投喂优质且适量的饲料,定期泼洒生石灰,食场周围定期用漂白粉或漂粉精消毒。还

    28、可以采用稻田培育草鱼种的方法预防疾病。(2)痘疮病(又名鲤痘疮病)痘疮病病原是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cyprini)。该病症状是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薄而透明的灰白色小斑状增生物,以后小斑逐渐扩大,互联成片并增厚,形成不规则的玻璃样或蜡样增生物,形似癣状痘疮。背部、尾柄、鳍条和头部是痘疮密集区,严重的病鱼全身布满痘疮,病灶部位常有出血现象。该病流行情况:早在1563年就有该病记载,流行于欧洲,现在朝鲜、日本及我国的湖北、江苏、云南、四川、河北、东北和上海等地均有发生,大多呈局部散在性流行,大批死亡现象较少见。主要发生在一足龄以上鲤鱼,鲫鱼可偶尔发生,同池混养的其他鱼则不感染。该病

    29、流行于秋末至春初的低温季节及密养池。水温在1015时,水质肥沃的池塘和水库网箱养鲤中易发生。当水温升高或水质改善后,痘疮会自行脱落,条件恶化后又可复发。本病通过接触传播,也有人提出单殖吸虫、蛭、鲺等可能是传播媒介。防治方法:以防为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患有痘疮病渔场进鱼种,不用患过病的亲鲤繁殖。流行地区应改养对本病不敏感的鱼类。做好越冬池和越冬鲤鱼的消毒工作,调节池水PH,使之保持在8左右。秋末或初春时期,应注重改善水质或减少养殖密度。发病池塘应及时灌注新水或转池饲养。(3)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原是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该病症状是病鱼游泳失衡,常做上下回转游动。

    30、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并有充血,肛门处常拖一条线形黏液便。剖腹后观察,肠内无食而充满透明或乳白色黏液,肠壁薄而松弛,幽门部、胰脏有点状出血,肝、脾、肾、心脏贫血苍白。该病流行情况:本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虹鳟发眼卵时带入。在我国主要为害14-70日龄的虹鳟鱼苗和鱼种,开食后23周的发病率最高,发病后的死亡率为50%100%。东北三省、陕西、山东、甘肃以及台湾等地均曾发现。该病毒可经鱼卵进行垂直传播,也可由病鱼的粪、分泌物排入水中作水平传播。此病在1015时流行,10以下或15以上发病较少,病情也较轻。23周的鱼苗发病常呈急性型,几天之内可大批死亡;体重1克以上的幼鱼,大多为慢

    31、性型,每天死少量,但持续时间长。20周龄以上的幼鱼,一般不再发生此病。本病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防治方法:疾病治疗十分团难,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得将带有IPNV的鱼卵、鱼苗、鱼种和亲鱼引进及输出。发现疫情,应坚决果断地将病鱼池中的苗、种销毁,并用漂白粉、强氯精、优氯精等含氯消毒剂消毒鱼池。发眼卵用碘伏(PVP-I)浸洗,浓度为有效碘50毫克/千克,洗浴15分钟。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降低水温(10以下)或提高水温(15以上)来控制病情发展。刚开始发病时,可用碘伏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须连喂半月,可控制病情发展。(4)鱼淋巴囊肿病鱼淋巴囊肿病

    32、病原是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Virus)。该病症状是病鱼的头部、躯干、鳍、尾部及鳃上长出单个或成群的珠状肿物,肿物大多延血管分布,颜色呈白色、淡灰色至黑色,成熟的肿物可轻微出血,甚至形成溃疡。有时淋巴囊肿还可见于肌肉、腹膜、肠壁、肝、脾及心脏的膜上。对淋巴囊肿进行组织切片,可观察到在细胞的胞浆中存在嗜碱性包涵体。该病流行情况:淋巴囊肿是世界性鱼病,多种海水鱼、咸淡水鱼及淡水鱼类均受害,受危害严重的鱼类主要有鲈形目、鲽形目和鱼屯形目。我国养殖的石斑鱼、鲈鱼、牙鲆、大菱鲆、东方鱼屯、真鲷、鲈鲷、红斑笛鲷及平鲷也有发生。本病在10月至翌年5月,水温1025时为流行高峰期,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对2龄以上的鱼,一般不引起死亡,但鱼体较瘦,外表难看,失去商品价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科技行业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自编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